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求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腳踝骨折字數:2151更新時間:24/06/28 18:52:52
    還未離開的胡明義聽到李副將的請求,收回邁出去的腳步,轉過身看向李廣益,說道:“東翁,李副將說的有道理,城中的守軍不多,不如徵召一些民夫上去守城。”

    “不是本官不想徵用民夫,而是徵調民夫,首先要解決錢糧的問題。”李廣益皺着眉頭說。

    聽到這話的胡明義輕輕一笑道:“其實錢糧的問題最好解決,您想想城中誰最不希望大同鎮城被亂匪破城。”

    “誰?”李廣益問。

    胡明義笑着說道:“自然是咱們那位代王殿下了。”

    “代王!”李廣益眉頭一蹙,道,“大明的藩王有幾個肯在這種事情上出銀子的,代王那邊恐怕指望不上。”

    胡明義笑了笑,說道,“咱們並不指望代王殿下真的出這份銀子,只需代王殿下露面一次,錢糧主要還是靠城中的鄉紳來湊。”

    “既然要鄉紳出這筆銀子,幹嘛還要讓代王殿下出面。”旁邊的李副將不解的問。

    胡明義笑着說道:“大同的這夥兒亂匪之前是大同的一家商號,與城中鄉紳多有來往,難保不會有人暗中與亂匪有所勾結,如果有代王殿下出面,城中鄉紳就算在不願意,看在代王的面子上,也會拿出一些銀子用來守城。”

    聽到這個解釋,李副將明白的點了點頭。

    李廣益眉頭仍然擰在一起,道:“如此一來,代王殿下那邊恐怕少不了要分走一部分。”

    身爲大同巡撫,不僅要牧守地方,同時也爲朝廷監視大同的代王府,而且作爲文官,對藩王宗室天然沒有什麼好感。

    “這也是難免的事情,若沒有代王殿下出面,城中的那些鄉紳富戶未必捨得拿出銀子用來守城。”胡明義寬慰李廣益。

    李廣益輕嘆了口氣,道:“爲了大明的江山,也只能如此了。”

    “這件事情宜早不宜遲,要不然學生去聯繫一下代王府的長史?”胡明義對李廣益說。

    李廣益點點頭,道:“也好,就由胡先生你出面吧,但聯絡亂匪軍中邊軍將士的事情也不能耽擱。”

    “學生明白。”胡明義插手行了一禮。

    李廣益又對李副將說道:“徵召民夫的事情要抓緊,亂匪大軍已經出現在左衛道,隨時有可能攻打大同鎮城。”

    “末將謹遵將令。”李副將抱拳行禮。

    這一日,大同送往京城的求援奏本送入了宮中。

    “首輔,大同方面送來了加急文書。”朱國禎闖進韓爌的辦公房,手裏拿着一份公文,快步走向韓爌。

    韓爌放下手裏的公文,擡起頭看着朱國禎和他手中的公文,急忙說道:“快,把大同的公文給我看看。”

    作爲主推撫剿虎字旗的人,他對大同的情況十分關係。

    公文交到韓爌手中,朱國禎臉色難看的說道:“大同出事了,宣大兩支邊軍全軍覆沒,楊國柱和王保兩位總兵也都下落不明,很有可能已經落入敵手。”

    正翻看公文的韓爌臉色越來越難看。

    啪!

    只見韓爌連同公文,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鐵青着臉說道:“無能,廢物,六萬多大軍居然讓一支連他們一半兵力都不到的亂匪打的丟盔卸甲,簡直無能到了極點,李廣益還有臉給求朝廷派援軍,要不是他的無能,大同怎會糜爛成這個樣子,就應該摘掉他的烏紗帽,這樣的人不配留在大同做巡撫。”

    “首輔,現在不是李廣益在大同巡撫位子上合不合適的問題了,而是應該儘快出兵去大同平叛,不然真等到大同出事,恐怕就麻煩了。”朱國禎一臉哀怨的說。

    朝廷對虎字旗動手之前,誰也沒想到朝廷會失利,畢竟虎字旗就算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家商號,連薩爾滸之前的奴賊都不如,更不要說和大明相比了。

    然而現實卻給了朝廷狠狠一巴掌。

    當年薩爾滸給了奴賊在遼東壯大的機會,這一回在大同有可能會再次上演當年的一幕。

    韓爌語氣不好的道:“如今朝廷最精銳的兵馬都在山海關和錦州,哪裏還有兵派去大同,說到底,還是李廣益無能,六萬多的邊軍說沒就沒了,就算是一羣豬也不至於一仗就打光。”

    “我知道你生氣,可現在不是和他置氣的時候,別忘了,大同還有一位藩王,一旦藩王落入叛匪手中,你我還有整個內閣都要承擔聖上的怒火,尤其是你,魏閹早就看你我不順眼了,很可能藉此機會把你從內個擠走。”朱國禎爲韓爌陳述利弊。

    韓爌眉頭緊鎖的說道:“哪還有兵派往大同去解大同之危。”

    “可以先從太原調兵,太原不是有七八萬兵馬,抽調一半兵力派去大同,待平息了大同的叛亂,咱們再收拾李廣益也不遲。”朱國禎爲韓爌出謀劃策。

    聽到這話,韓爌苦笑一聲,道:“太原哪還有七八萬的兵馬,怕是連一半都沒有。”

    “怎麼可能,上次我從兵部……”話說道一半,似乎想到了什麼,朱國禎突然住聲。

    韓爌一臉苦澀的說道:“多年來文官對武將打壓不斷,寧肯讓武將吃空餉,也不想武將手中握有太多兵馬,如今兵部記載的官兵人數,早已不是真實的數目,真實的人數遠比記載的要少太多。”

    “活該呀!真實活該。”朱國禎搖頭嘆息。

    第一次感覺兵到用時方知少,要是下面的武將沒有吃空餉,也不至於派不出兵去大同平亂。

    韓爌說道:“只能先讓太原派出一部分兵馬去大同,保住大同鎮城,再從真定府和保定府各抽調一支兵馬,與太原的兵馬一同維持住大同的局面,不使叛亂擴大化,然後看看能不能從遼東抽調一支兵馬去大同平叛。”

    “暫時也只能先這樣做了。”朱國禎點點頭,認同韓爌的提議。

    他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誰也沒有預料到宣大兩支邊軍六萬多大軍,都沒能在亂匪手中佔到便宜,反倒全軍覆沒。

    韓爌說道:“你親自跑一趟兵部,讓兵部抓緊調動太原,真定,保定,這三府的兵馬,一定要快,我擔心李廣益會堅持不住,丟了大同。”

    “我現在就去兵部,可聖上那裏是不是也要告知一聲,這麼大的事情總不能瞞着聖上。”朱國禎說道。

    韓爌道:“就算我想瞞怕是也瞞不住,這會兒怕是大同求援的事情已經傳到乾清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