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章 隆慶元年(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鑰匙孔字數:2517更新時間:24/06/28 18:32:18
    之後的嘉靖更不用說了,這位更是重量級。

    極端的聰明和極端的自私都完美的體現在這個人身上,以一人之心奪萬民之心,老百姓鬧災了發幾萬兩銀子賑災,自己修宮殿卻幾百萬幾百萬的花錢。

    而且各種禮儀和規矩都被他嚴重的破壞了,開了非常不好帶頭。

    晚明“嶺南三忠”之首的陳邦彥,在《中興政要》中是這麼描述的:

    大明王朝在嘉靖皇帝和隆慶皇帝之前,讀書人崇尚的是名節,如果有人去外地做官回來,親朋好友問他賺了多少錢,這人肯定會當場翻臉,破口大罵。

    但是到了嘉靖皇帝和隆慶皇帝的時候,當官的人在上任之前,親朋好友就替他們算好了賬:如果要去的地方很富裕,有大量油水可撈,親朋好友就提前去祝賀他。

    再加上嘉靖的自己七,臣子們三的分法,更加加劇了貪污腐敗,甚至最終成爲了明王朝覆滅的一個原因。

    再一個對海瑞的處置方式,拋開自己的問題不談,以君父自居,給海瑞按上了兒子辱罵父親的罪名,導致後世之君學的有模有樣。

    直接導致了後面幾百年幾乎完全沒有一個直臣敢直言皇帝的錯誤。

    “這就是我要抱下海瑞並且重用他的原因!”朱載坖心裏想道,“海瑞就是大明文臣最後的良心,若他像歷史上的一樣,那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就早晚會覆滅的!”

    “爹?”朱翊鈞清脆的一聲,把朱載坖的心思拉回現實。

    “哎。”

    “他們都是誰呀?”

    “他們都是列祖列宗!”朱載坖道,“太祖成祖皇帝他們!”

    “皇爺爺也在嗎?”

    “在的,那個就是你皇爺爺的畫像!”

    “我們爲什麼要來看他們呢?”朱翊鈞呆萌的眼睛直直的看着自己。

    “爲了未來!”朱載坖微笑道。

    朱翊鈞再想問,朱載坖卻不再理他,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臉嚴肅的開始跪拜。

    朱翊鈞也收起好奇心,開始有樣學樣的跪下來。

    外面的馮保轉過身,面對着前面的百官和宗室藩王們,清了清嗓子。

    “跪!”

    跟隨着這一聲,所有人都齊刷刷的跪了下去。

    “不孝子孫朱載坖,叩拜列祖列宗!”

    其實他心裏很矛盾,自己又不是真的他們的後代,但這些禮儀是必要的,因爲所有人都看着自己,還有一旁的史官也會記載自己的一言一行。

    “承蒙各位列祖列宗保佑,載坖雖體弱多病,但也登上了皇位!”

    “然,臣以爲,我大明亦有諸多不足之處,列爲先祖更是有不少不明之舉!”

    一旁的史官和禮部官員都驚呆了。

    皇帝沒有按照事先寫好的來說,反而言語裏充斥着對現狀的不滿,和對列祖列宗的不敬!

    “啪!”

    史官跪了下來磕頭,引起朱載坖道注意。

    “陛下,臣萬死不敢記載此番言論!”

    朱載坖冷漠的注視着他。

    “有何不妥?”

    “陛下祭拜列祖列宗,不能說這種大逆不道之言!”

    “大逆不道?”朱載坖皺起眉頭,“難道對各位先祖們的錯誤視而不見,對大明的各種問題不刨根究底,就是敬他們了嗎?”

    看史官答不上來,禮部幾個官員也跪了下去。

    “陛下,若祖宗有錯誤之處,身爲後代陛下改進彌補就是了,但不能明着…”

    “正因爲沒人敢明着直言,所以前朝才如此破爛不堪!”朱載坖怒吼。

    這一聲,太廟外的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如果有人早早出來直言,阻止先帝沉迷修仙,二十年不上朝,嘉靖朝會如此國貧民弱,倭寇肆虐,家家皆淨嗎?”

    這下,禮部的這幾個官也驚恐不已的低下了頭。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文死諫,武死戰乃國之大幸!什麼時候直面過錯成了大逆不道了?”

    “就算真的是大逆不道,列祖列宗在地底下生氣的是朕,不是百官和天下臣民!”

    說完,朱載坖便看着兒子。

    “朱翊鈞。”

    “兒臣在!”

    本來挺放鬆的朱翊鈞剛剛還叫爹呢,皇帝這麼一發火小家夥立刻嚴肅起來了。

    “你覺得父皇說的做的對嗎?”

    “父皇是皇帝,自然是對…”

    “錯!”朱載坖嚴肅的說着,“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

    “不能因爲只看身份不顧對錯!你要敢質疑一切,也要敢親身去驗證對錯,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對的,記住了嗎?”

    朱翊鈞已經快哭了起來,被朱載坖這麼嚴肅教育一頓,眼眶瞬間紅了。

    “兒…兒臣…記住了!”

    “你還小,現在聽不懂這些,但記在心裏,早晚會有懂的那一天!”

    接着,朱載坖不再理會其他人的眼色,自顧自的繼續跪拜在先祖面前。

    “臣以爲過去所謂盛世,是士大夫和皇族的盛世,但臣所求,乃是庶民之盛世,百姓之盛世!”

    “試問自始皇帝一統天下至今,天下換了多少姓?換了多少共主?唯有老百姓一直在,唯有老百姓一直支撐着這個天下!”

    “是以,爲民謀福,爲民圖強,乃是臣一生之追求,爲此,臣將不得不改變一些自古以來的規矩,甚至是列祖列宗的規矩,望各位能體諒!”

    “若不能體諒,臣到了地底下,自會接受列祖列宗的批評!”

    說完,重重的一個磕頭。

    史官和禮部官員眼看皇帝這樣,只好回去拿上筆墨繼續寫着。

    這一切,實在是顛覆了這些人的三觀。

    是的,在這個時代,實事求是這四個字,比登天還難!

    儒家思想的糟粕之一就是對權威的奴性。

    當然,這是董仲舒和歷朝歷代不斷的改進之後的儒家思想,爲了方便統治百姓才這樣的。

    在這樣的思想下,你是絕對不能質疑支配你的權威的。

    這個權威是朝廷,是讀書人,是豪族士紳,是你的父母師父。

    就算他們是錯的你也不能直面說出來。

    對其他更高的權威更是如此。

    十全老兒那一朝有個案子,是一個老秀才給皇帝上了摺子,講述了治國的幾種方法,還有怎麼讓百姓更富足起來。

    十全老兒看了之後大怒,立刻下了旨,直接把那老秀才凌遲了,家屬發配爲奴。

    這個老秀才叫吳英。

    什麼爲民請命這個時候早就不存在了。

    在封建專制達到頂峯的辮子王朝,底層百姓連思考都不能思考。

    你只能被統治。

    這就是商鞅的愚民之術的巔峯!

    秦國也有類似的案子。

    商鞅變法之後,一羣老貴族利益受損,就說商鞅變法不好。

    商鞅跑過去把他們砍了。

    之後新的利益集團收到了商鞅變法的好處,就誇商鞅之法好滴很吶!

    商鞅又跑過去把他們砍了。

    此乃愚民之術,泥腿子是不能思考的。

    商君書,該TM燒盡!

    朱載坖知道,任何一種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思想的開放。

    而這種開放,就從朱載坖這個皇帝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