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國威不是送禮送出來的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鑰匙孔字數:2408更新時間:24/06/28 18:32:18
    就好像嘉靖剛剛繼位時硬抗百官一樣,朱載坖絕對不能給這些文官們想象空間。

    他們以爲,先帝獨攬朝綱40多年都是一個人獨治,現在上來了新皇帝怎麼着也該羣臣共治天下了吧。

    朱載坖是會君臣共治天下,但這個臣是真正的像張居正,高拱那樣敢於變革,爲國爲民的臣子,而不是你們這些只會之乎者也的書呆子。

    百官們看皇帝如此不雅之詞,心裏很是鄙視。

    俗!俗不可耐!

    望之不似人君啊!

    張居正和高拱更是交換了一下眼神,好像在說,這是我們教出來的學生嗎?

    “退下!”

    那人還想再抗爭一下,卻看見徐閣老使了個眼色,便退了下去。

    “還有事要奏嗎?沒有的話就退朝吧!”

    朱載坖等了一會,沒人出來。

    “那朝會就到此爲止。”

    “各位宗室藩王們,先別回去!”

    一直在打瞌睡的朱家藩王們好不容易等到了退朝,卻聽到還不能離開,臉上出現了不解之色。

    “咱們朱家好久沒有一起聚一聚了,傳旨光祿寺,今晚設宴,朕要跟親戚們好好敘敘舊!”

    老朱家確實很久沒有聚一聚了。

    嘉靖本來就是個孤僻的人,他連兒子都不怎麼見,更別說各地藩王們了。

    而新年呀,祭祀呀等等藩王們可以回京參加的活動本來可以見一見皇帝,但是嘉靖連朝會也不上,更不會參加這些活動。

    所以老朱家已經40多年沒有好好聚一聚了,已經快兩代人都沒好好見過皇帝了。

    當然,朱載坖找他們根本就不是爲了親情,而是爲了借錢。

    借錢不找親戚找誰啊?

    明朝的藩王們的確是國家財政的很大負擔一個,但是這鍋的源頭不在朱元璋。

    朱元璋把兒子們都封爲塞王,他們都是在邊疆領兵,偶爾出去打一打蒙古,拱衛中原的。

    老朱這麼做估計是覺得軍權還是掌握在自家人手中比較安全。

    而且那時候藩王的們福利和特權也沒這麼多。

    那會的藩王們也不是現在這種什麼也不會的廢物,起碼人家手裏有兵,偶爾可以平個叛亂什麼的。

    更別說寧王,秦王,晉王這種自身軍事能力不俗的藩王們。

    現在的藩王制度是朱棣搞出來的。

    話說老四造反成功之後,也害怕別人效仿自己,於是把藩王們都遷到內地,江南,削了兵權,加大了各種福利,給錢給糧食,好吃好喝招待着。

    你就在封地混吃等死一輩子享受就可以了,別有什麼不該有的心思。

    而且藩王的每一個兒子都會有爵位,這些在封地無事可幹的朱家人就只能哐哐生孩子,幾十個孩子生下來,嫡長子繼承王爵,其他的都有其他的爵位,而這些費用都要朝廷出錢。

    朱載坖昨天看戶部的賬冊,國家財政支出,40%軍費,20%官員俸祿,10%宮廷費用,其他的27%都用來養這些藩王們了。

    用於賑災和各種工程的只有3%。

    這樣的大明怎麼可能有錢!

    在各位藩王們驚訝的目光中,朱載坖走出皇極殿。

    內閣大臣們緊隨其後。

    乾清宮,朱載坖進來就先換了身常服。

    我尼瑪,這龍袍穿着又熱又悶,而且上面各種金線銀線什麼還挺重的。

    “朕有幾件事先交代下去,之後你們就去各自辦公吧。”

    朱載坖一邊洗臉,一邊對內閣大臣們說道。

    “首先,就是國庫的問題,太嶽。”

    “臣在。”張居正道。

    “國庫的錢只有150多萬兩,京師的各大糧倉也沒多少糧食了吧。”

    隆慶初年,十分艱難。

    幾乎到隆慶三年,國家財政還是沒恢復過來。

    張居正點了點頭,如今的情況就是這麼窮。

    “回陛下,京師中只有三個月的糧食可用,而且臨近新年,各國使節前來朝貢,還有他們的回禮,各種賞賜等等。”

    “開源節流嘛,開源一時半會開不出來,先從節流開始吧,先把一切沒必要的開支都停了”朱載坖擦着臉,“傳旨光祿寺,宮裏的開支,壓縮到每年10萬兩。”

    “陛下!”徐階驚呼,“陛下天子之身,如此辛苦自己,有損於皇室臉面。”

    “死要面子活受罪!”朱載坖道,“這國家都窮成什麼樣了?現在宮裏每年的花銷就100-200多萬兩!讓百姓挨餓受凍,朕自己在宮裏享受奢華?朕如何安心?”

    高拱也站出來,“陛下如此委屈自己,叫臣等如何…”

    “此事朕心意已決,無需再議!”

    其實大明皇室開銷真的很大。

    常年在100—200萬兩之間徘徊。

    要知道,辮子王朝以奢靡享受著稱的十全老兒那時候,宮裏也只有每年200多萬兩的開支。

    康麻子平三藩平的差點退回山海關的時候,宮裏的花銷壓縮到了7萬兩。

    所以啊,老愛家在財政這方面確實比老朱家強不少,你看看清末賠款都賠了多少次了,還有錢從歐洲買戰艦。

    張居正看着這位自己的學生,心裏不禁感嘆起來。

    “大明復興有望啊!”

    高拱也欣慰起來,雖然自己的學生極其罕見的打斷了自己的話,也並沒有聽從自己的意見,但是不得不說這事皇帝幹的沒錯。

    畢竟這些人都是從百姓嘴中擠出最後一粒糧食爲嘉靖修宮殿的那段時間中走過來的,新帝能這樣明事理,讓他們的心安定了不少。

    “來朝貢的各國使節,不要像以前那樣三五倍的回禮了,拿來多少東西,就回多少禮,嗷,除了北邊的那幾個部落,來朝貢的話就以兩倍回禮吧,暫時穩住他們,他們不來騷擾邊境咱們就算賺了。”

    李春芳站了出來,“陛下,各國來朝貢若是回禮寒酸了,只怕他們心裏會輕視天朝,有損國威啊!”

    朱載坖最不愛聽的就是這種話。

    歷史上無數次教訓告訴我們,金錢買不來和平,和平是要一刀一槍打出來的,怎麼這些天下最聰明的一羣人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你看看阿美莉卡,不坑周邊國家,不割他們韭菜都算是輕的了,他們有一個敢對阿美莉卡不滿嗎?

    有一個敢指責阿美莉卡援助少了,支持少了嗎?

    “李閣老!”

    李春芳是次輔,也可以稱閣老。

    “國威是要靠拳頭打出來的,不是送禮送出來的!”

    “送禮就能國威遠揚的話,那宋朝送了上百年的歲幣,遼國,金國,前元,有一個拿他當人看嗎?”

    林春芳一時無言以對。

    “太祖實錄朕看的不比你們少,大明建國初期對朝貢國的回禮也是很少的,有一個吭聲的嗎?”

    老百姓都吃不飽飯了還要打腫臉充胖子。

    從此之後這種惡習必須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