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禍起康州(4)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寒之鴉字數:2070更新時間:24/06/28 18:14:37
    蕭瀟停止哭泣之後,獨孤詣和她並排坐着,等着小雨幾人。

    半個時辰之後,小雨幾人一同和救下的張英趕來。

    蕭瀟一見小雨一行,徑直往俞流飛撲了過去,畢竟在幾人當中,她始終覺得這個傻大個子的哥哥最是善良,對她從來不會有什麼心眼,是發自內心對她好的。

    蕭瀟帶着哭腔喊道:“俞大哥。”

    而俞流飛確也如此,沒心眼,對人信任而友好。

    俞流飛攬蕭瀟入懷,蹲了下去,仔細檢查蕭瀟身上,有無傷口之後,看着蕭瀟臉頰淚痕,用袖口給她擦了擦,關切問道:“沒事就好,沒事就好,不哭不哭。”

    蕭瀟想着自己一路走來,受過的委屈,差點又哭出了聲來,只忍着,用袖口抹了兩把。

    短暫的寒暄之後,衆人看了看身後的城隍廟,廟裏還有個趙闊的屍首。

    這廟不算是廢棄的,看樣子,香火長存,裏面留一具屍體有些不合適,俞流飛和小雨將之拉了出來,扔到了一側林子裏。

    張英見那惡人幾人中的壯漢死了,死狀可怖,可恨又可怕,心下總覺得鬧出了人命,總是不好的。

    她一個村姑何曾見過生殺死鬥,害怕情有可原。

    小雨問張英道:“張大姐,你可知道這附近有什麼人家嗎?我們得找一個鋤頭,刨個坑將這人埋了。”

    張英聞言,回道:“這城隍廟便是我們張家村的祭祀廟,廟後面有個小茅屋,裏面便有鋤頭這些,是公家用於修繕這城隍廟用的,小哥儘管取了用。”

    小雨聽了,轉身向着城隍廟後面去了,隨後果真拿出了幾把鐵鍬、鋤頭之類的,他和俞流飛兩人年輕力壯,沒多久便將趙闊屍首刨坑埋了,立了一個不小的土堆,信手在路邊薅了一根木棍,直接插在了那

    土堆墳前,標誌着這裏埋了一個人,是一座墳。

    至於這肥頭大耳的傢伙聽李千說過,好像是叫什麼趙闊,爲人不是什麼好鳥,就沒必要爲他立碑留名了。

    張英走在前頭,對着衆人道:“諸位恩公,前面便是張家村,奴家的夫家就在村裏。”

    劉伯拍了拍驢腦袋,隨後從路邊順手薅了一把青草,喂了它幾口,準備繼續走。

    瘸老徐則是一手支撐在驢背上,稍事休息,氣喘吁吁道:“足足走了兩個半時辰啊,可累死老瘸子了,走,趕緊走,我得先喝幾大碗水解渴才行。”

    獨孤詣指了指一側城隍廟門口拴着的三匹馬,說道:“他們幾人逃得急,連馬也留下了,咱們把馬牽上。”

    小雨點了點頭,走過去牽馬。

    一側俞流飛則是好奇的拉着蕭瀟跑過去問‘姜詣’是如何救下蕭瀟的,‘姜詣’也不多說,只說自己躲在城隍廟裏偷襲幾人才得手。

    俞流飛看姜老伯不是那種喜歡多言的人,不敢多問,只得罷了。

    三匹馬,瘸老徐騎一匹,蕭瀟一匹,張英一匹,其他幾人則是沿路而走,畢竟張英說了,翻過前面的山坳便是張家村。

    張英可能是覺着自己一個婦道人家不適合在騎馬而行,便拒絕了騎馬的要求,直言走不了兩刻鐘的時間便能到村口,便跟着衆人一路繼續走着。

    一行人沿着城隍廟繼續走了一里左右的路程,便翻過了一個山坳,進了坳口,但見裏面是一條長長的街道,屋檐瓦閣,零散的分佈在四周,一條馬道直接通道村口。

    日暮西山,殘陽對缺月,流霞耀青光。

    張家村口。

    老黿駝碑,碑的正面刻着已經腐朽的幾個大字‘康周張家村’,碑後以小楷刻就張家村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俞流飛好奇道:“嗯?原來康州城的‘州’不是州郡的‘州’啊!”

    張英聞言,在一側解釋道:“恩公,咱們康州郡以前就叫康周郡,只是後來當今皇上一統之後,康周並了周圍小的郡縣便統一更名康州。久而久之,大家所言的康州也稱康周,並無差異。”

    俞流飛聞言點頭回道:“難怪我看驛站掛着康州驛站,這裏卻又寫的是康周,原來是這樣。”

    “諸位恩公,快些走,天快黑了,咱們過了長街,第二道巷子便是奴家的夫家了,免得趕夜路。”張英恭敬對着衆人道。

    衆人這才跟了上去,急忙趕路。

    未等他們走過第一道長街,便見着一個漢子領頭,帶着幾個三十年紀的漢子手裏拿着鋤頭、斧頭之類的東西,一路往這邊趕。

    他們腰間備註了火把, 看樣子準備去趕夜路。

    兩相會面,皆是頓足相望。

    張英無語凝噎之後,快步奔將過去,撲在那領頭漢子懷裏,朗聲道:“相公!”

    那漢子回道:“英子!讓我看看你,你還好吧。”

    張英重重點了點頭,轉頭看了看小雨一行,介紹道:“相公,今日多虧了諸位恩公,是他們在那羣賊人手下救了我。”

    那漢子急忙趕上前來,對着衆人抱拳跪下致謝,朗聲道:“多謝諸位恩公救了拙妻!”說完便拜了下去。

    ‘姜詣’聞言,急忙將之扶了起來,回道:“小兄弟不用多禮,我們行走江湖,自當除不平事。”

    張英和那另外幾個漢子一一打過招呼,原來都是他相公的親戚,一一照面,隨後邀見小雨一行。

    “相公,天色不早了,我們邀恩公一行先回家再說吧。今晚可得好好做一頓,感謝諸位哥哥還有恩公一行才是。”張英上前對着夫君說道。

    那漢子回道:“對對對,走,咱們走!回家去。”

    .......

    入夜,燈火擺臺。

    張英夫家,張家村第二道巷子中,背街道的後院,所有人圍着一張大圓桌子坐滿,桌上乃是幾碟花生米,還有幾斤切好的滷牛肉。

    這一桌是血氣方剛的男子和三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沒有女子。

    他們在議論着張英被擄走的事情,又議論着張英怎麼被救下的事情,吃肉喝酒,熱熱鬧鬧。

    而蕭瀟則懂事的跟着張英去了廚房,並着張英婆婆、還有幾個妯娌在廚房忙活着做各種好菜來招待今晚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