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如果懼怕傷亡,就莫要輕啓戰端!主帥,咱們反了吧!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黑茶芝士字數:3332更新時間:24/07/22 16:27:22
    五萬大軍在邯鄲城略略整軍後便向西開拔。

    大軍中段,趙蔥跨騎戰馬,臉上依舊寫滿迷茫和不解。

    “接替武安君主帥之位,率領我軍對抗秦軍。”

    “本將?”

    “去對抗秦長安君?!”

    “本將也配?!!”

    身爲趙國宗室子弟,趙蔥容貌俊朗、氣度偉岸,善於鑽營和朝爭,能得各方好意,甚至引得郭開信重。

    又因家傳淵博,時常與旁人高談闊論朝政兵法,被衆人盛讚爲不世出的兵家大賢,就連趙蔥自己都險些認爲自己是比李牧等所有將領都更優秀的大將。

    趙王遷登基之後,趙蔥仗着宗室子弟的身份刻意多次前往後宮,終得趙王后青睞並日日陪侍於趙王后身側,在趙王后心中的地位只在春平君趙佾之下!

    在郭開與趙王后關系緊張、急需緩和的現在,同時與郭開和趙王后兩派關係密切又是傑出兵家的趙蔥,自然就成了郭開換將的首選人物。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趙蔥很清楚他的能力根本就沒有他吹的那麼強!

    如果是對戰王翦等將領的話,趙蔥沒準還會被旁人鼓吹出的自信興致勃勃的提兵出征。

    可偏偏,此戰秦軍主將乃是嬴成蟜!

    雖然趙蔥不曾有過與嬴成蟜正面對戰的經驗,但趙蔥的親大哥,名爲趙蒜!

    不同於趙蔥,趙蒜的軍略、勇武、膽魄皆屬上上,所以趙蒜專心於沙場,試圖能在軍中博個富貴。

    秦滅魏之戰時,趙蒜更是隨龐煖一同奔赴魏國對抗嬴成蟜。

    而後,戰敗被殺!!!

    所以此刻的趙蔥無比絕望。

    比他更懂軍略的趙蒜跟着龐煖一起出征都敗於嬴成蟜,而後被殺。

    他趙蔥何德何能與嬴成蟜相抗啊!

    可惜,現實的發展不因個人意志而轉移。

    就算趙蔥再怎麼不願,他依舊被大軍裹挾着一路向西,抵近了李牧所部。

    “殺!!!”

    “火焰山已經淪陷,符山不能再丟了!將士們,隨本將衝殺!”

    “飛石來襲,散陣!”

    距離中軍還有一定距離,刺耳的喊殺聲便已傳入趙蔥耳中。

    緊隨而來的,是一連串巨石砸落發出的轟鳴!

    趙蔥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屬於他的戰場可以是溫泉,可以是牀榻,可以是曠野,甚至可以是趙王偃的墳頭。

    但絕對不應該是這裏!!!

    然而王令已下,趙王遷、趙王后、趙相郭開已經達成一致。

    他這顆小小的棋子又能如何?

    在侍郎的引領下,趙蔥硬着頭皮踏入趙軍中軍,與李牧一同聆聽侍郎宣讀王令。

    “武安君李牧,屢次違抗王令,致使我軍大敗,我大趙疆域淪陷,十餘萬將士戰死沙場!”

    “即便屢遭戰敗,武安君依舊違抗王令、一意孤行!”

    “王令,黜武安君主帥之職,令侍郎趙燎押解武安君即刻回返邯鄲受審。”

    “擢將軍趙蔥接任主帥之職。”

    “不得有誤!”

    侍郎趙燎合攏縑帛,目光冷冽的看着李牧:“武安君,此令您是不得不接!”

    李牧攏在袖中的右手攥緊成拳,雙眼死死的盯着趙燎:“大王,再罷本將主帥之位?”

    “只因本將遭逢小敗?!”

    趙燎搖頭道:“對於武安君而言,這只是小敗。”

    “但對於我大趙而言,卻是十餘萬青壯埋骨沙場,數十萬子民垂淚悲哭!”

    李牧憤怒的說:“戰爭,就沒有不死人的!”

    “大王與相邦既然主動掀起了此次戰爭,就理應做好諸多大好兒郎因此戰而亡的心理準備。”

    “更要做好此戰戰敗,甚至是大敗的心理準備!”

    “雖然本將遭逢小敗,令得十餘萬將士戰死。”

    “然,本將已然做好佈置,秦長安君也果真如本將所料一般奮力突進。”

    “只待時機一到便可包圍秦軍,圍而殲之!”

    “大王只需要給予本將些許時間,本將自會爲大王帶去一場大勝!”

    李牧已經做好了前期佈置,編織好了他的包圍圈。

    他只需要一個機會!

    一個嬴成蟜順其自然的攻破符山,而後冒進的機會。

    便有希望全殲嬴成蟜所部,爲趙國斬獲一場大勝,甚至是除去一心頭大患!

    但現在,趙國的王卻要親手斬斷這份希望!

    而理由,竟然是可笑的傷亡。

    如果懼怕傷亡的話,那就莫要輕啓戰端啊!

    然而面對李牧的憤怒,趙燎只是將縑帛舉高了些許,怒聲喝問:“武安君,王令在此!”

    “汝莫不是意欲謀逆作亂乎!”

    “倉朗朗~”

    趙燎身側的一衆侍郎齊齊拔劍出鞘,對準了李牧!

    與此同時,任遊等一衆趙將也齊齊拔劍,將李牧護在了身後!

    “都放下兵刃!此地乃是在我軍陣中,四周皆是我軍將士,爾等若是膽敢亂動,立斬之!”

    “爾等意欲做甚?隨武安君一同作亂乎!我等若死於此,爾等家小皆當爲爾等此舉陪葬!”

    眼見侍郎與將領劍拔弩張,趙蔥趕忙上前:“都冷靜!”

    “武安君,息怒!”

    “朝中只是對武安君此戰佈置多有疑惑,需要武安君親自回返邯鄲城解釋而已。”

    “昔先王也曾罷武安君主帥之位,最終還不是再令武安君出征?”

    “本將只是暫代武安君主帥之職。”

    “暫代而已。”

    “待武安君回返邯鄲城解釋過後,這主帥之位依舊是武安君的!”

    趙蔥的態度極盡誠懇,甚至可謂諂媚。

    與嬴成蟜對戰這麼危險的活兒,誰愛幹誰幹!

    反正趙蔥是不樂意幹!

    李牧怒聲厲喝:“本將在意的是主帥之位乎?”

    “本將在意的是戰機!”

    “諸多袍澤用命爲本將爭取的戰機,只因大王的猜忌便盡數淪喪。”

    “此戰過後,秦國勢愈大,我大趙勢愈弱,再尋戰機難上加難!”

    “昏君!”

    “大王實爲昏君也!”

    趙燎等所有侍郎的劍都擡的更高了幾分,嘶聲爆喝:“武安君,汝放肆!”

    “膽敢言說大王爲昏君?若非要押解汝回返邯鄲問罪,本官立斬汝首!”

    “武安君竟污大王爲昏君,汝果然有反心!”

    扈穹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

    但看着這即將開戰的氣氛,萬般勸說最終化作一聲嘆息:“主帥,咱反了吧!”

    扈穹受夠了,真的受夠了!

    前線敵軍悍勇、敵將難纏,還能操縱天威地龍。

    他們不求後方的貴人們給他們提供什麼幫助。

    他們只求那些貴人們能在吃飽喝足後別總想着折騰他們。

    但就是這小小的心願,卻也成了奢望。

    與其死在戰場上,還不如臨死之前拼一把,沒準還能用這條命博個榮華富貴!

    任遊等將領也齊齊看向李牧:“不錯!咱反了吧!”

    “大王尚未親政,此令定是相邦所下,主帥若是果真隨他們回返邯鄲還不知會面臨怎樣的構陷,不如反了!”

    “既然他們污衊主帥要謀逆,那咱們就謀個逆給他們看看!”

    所有趙軍將領都表明了態度。

    他們將與李牧並肩作戰,哪怕目標是那邯鄲城!

    如果是王翦在此,他會表面笑呵呵的應付着趙燎,趁夜背起行囊全速溜回老家,從此緊閉府門,此生不出府半步。

    如果是項燕在此,他會立斬趙燎等所有侍郎,而後就地尋找趙國宗室子弟推舉爲新任趙王,奪了趙王遷的王位。

    如果是廉頗在此,他會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整頓兵馬,與前來接替帥位的將領戰個痛快,而後率軍投奔別國,等待雄主登基、召回他這位老將。

    只可惜,身在此處的是李牧,也只是李牧!

    李牧冷聲而喝:“都給本將住口!”

    “我等乃是大趙的將領,深受王恩,豈能言反!”

    “此番大王下達此令,定是因郭開在朝中搖脣鼓舌,甚至是果真如秦長安君所言那般架空了大王!”

    “既然大王令本將回返邯鄲,那本將便親自回一趟邯鄲,撥亂反正!”

    扈穹焦呼道:“主帥,不可啊!”

    “大王非是先王,且大王年幼,朝中無人可制相邦。”

    “主帥若回邯鄲,則主帥危矣!”

    在扈穹看來,李牧此舉就是在找死!

    然而李牧卻堅定的說:“正因爲大王年幼,朝中無人可制相邦。”

    “本將才不得不回返邯鄲以助大王!”

    “本將不能讓先王於黃泉路上忐忑徘徊,夜夜注視人間!”

    趙王遷的感覺是對的。

    李牧對趙王遷並無幾分忠誠,反倒是更青睞公子嘉。

    但李牧忠於趙王遷之父,也忠於趙王遷之祖父,更忠於趙國社稷。

    嬴成蟜陣前答話的那一番質問讓李牧近日來夜夜難眠。

    而今王令既至,繼任的將領也已就位,李牧便索性先回邯鄲,去護趙國社稷!

    邁步上前,李牧將虎符交給了趙蔥,而後漠然看向趙燎等侍郎,淡聲開口:“走!”

    趙燎等一衆侍郎終於鬆了口氣,齊齊拱手:“武安君,請!”

    在一衆侍郎的簇擁下,李牧踏出了他的軍營。

    獨留捧着虎符的趙蔥手足無措。

    在衆將如狼似虎的環視之下,趙蔥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開口:“令!”

    “各部堅守營盤,等待武安君歸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