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囂張?本君囂張又如何!李牧再拒王令,戰敗就是原罪!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黑茶芝士字數:3562更新時間:24/07/22 16:27:22
    就在嬴成蟜怒火滔天之際,李牧心中同樣升騰起濃濃怒氣。

    只因一道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李牧軍中。

    郎中令郭敞領着五百名衛兵踏入陽邑,看着那些滿臉頹色的將士搖了搖頭:“前番與武安君相見,還是在黎城周邊。”

    “本官本以爲再次相見之際,本官就能欣賞一番咸陽城的景緻了!”

    “未曾想,本官此番竟是只需來這陽邑,便能得見武安君。”

    “意外!”

    “着實意外啊!”

    是個人就能聽出郭敞言語中的嘲諷。

    不少趙軍將領都攥緊拳頭,看向郭敞的目光滿是憤怒。

    李牧神色冷淡的開口:“若是郎中令繼續聒噪,下次你我再見,恐怕就是在邯鄲城了。”

    “只是彼時本君究竟是爲何而回返邯鄲,未可知!”

    郭敞一噎,不敢再多加嘲諷,只是嚴肅的看着李牧,自懷中取出一卷縑帛:“武安君,接令!”

    這一次,郭敞沒有刻意讓李牧多拱手一會兒。

    李牧拱手見禮過後,郭敞便展開縑帛,朗聲唸誦:“寡人屢屢叮囑武安君,定要慎重!”

    “切莫因曾戰秦上將軍齮而勝之,便輕視了秦長安君,更莫要輕視了秦國之威。”

    “寡人更令武安君務必步步爲營、穩紮穩打,仔細整飭城防,絕不能冒進行險!”

    “武安君爲何不從?”

    “今我大趙大敗虧輸,諸關陷落,只能退守陽邑,秦軍重兵距離邯鄲城不過一百五十餘裏,頃刻間便可至邯鄲城下,兵圍我大趙都城、劍指寡人!”

    “近二十萬大好兒郎葬身荒野,國內遍地縞素!”

    “社稷動盪!生民殞命!”

    “這便是武安君一意孤行之策乎?!”

    不止一位趙王因李牧的敗退而指責過李牧,也不止一位趙王因李牧放任敵軍挺進趙國疆域而怒斥李牧。

    曾經的李牧面對如此指責都只會不屑一笑,嗤聲道:他們都什麼戰爭!

    但這一次,即便李牧知道這話不可能出自趙王遷之口,而只會是郭開在藉着趙王遷的名義抨擊李牧,李牧依舊心情沉重。

    因爲不同於曾經那爲了迷惑敵軍、誘敵深入才營造出來的戰敗。

    這一次的李牧,是真的敗給了嬴成蟜操縱的天地之威!

    那十餘萬趙軍袍澤更是真切的戰死於滏口陘!

    郭敞見狀,聲音多了幾分興奮:“寡人,心甚痛哉!”

    “爲我大趙社稷計,爲數十萬將士性命計。”

    “令武安君趁秦長安君分兵多路的大好良機,立刻率我大趙主力揮師西進,退秦軍於滏口陘之外!”

    合攏縑帛,郭敞遞出了手中王令,笑盈盈的看着李牧:“武安君,接令吧!”

    這一次的王令,任誰都挑不出錯來。

    畢竟嬴成蟜此戰兵分代郡、漳水長城、井陘和滏口陘,且井陘兵馬比之滏口陘兵馬數量更多,嬴成蟜親自鎮守的滏口陘完全可以成爲突破口。

    且一旦陣斬嬴成蟜,天下人都能鬆口氣!

    再加上李牧戰敗在前,郭敞不認爲李牧這一次還能再拒絕王令。

    李牧目光定定的看着郭敞手中卷軸,數息過後終於挺直腰身看向郭敞,沉聲開口:

    “本君,拒不接令!”

    郭敞勝券在握的表情陡然一凝,驚怒交加道:“武安君!汝意欲何爲!”

    “前番大王令武安君謹慎持重,武安君拒不接令、輕敵冒進,果然導致我大趙大敗!”

    “今大王令武安君趁機發兵西進,武安君依舊拒不接令?”

    “大王令武安君慎重,武安君不願,大王令武安君速戰,武安君依舊不願。”

    “好啊!”

    “看來武安君根本不在意王令爲何,也不在意我大趙社稷,更不在意數十萬將士的性命。”

    “而只是對大王不滿也!”

    郭敞這話若是傳出去,恐怕真會有人因此來指責李牧,李牧也是百口莫辯。

    原因很簡單。

    李牧敗了!

    戰敗就是原罪!

    戰敗者還不老老實實的執行王令,而是繼續違抗王令、一意孤行,這不是對大王不滿又是什麼!

    然而李牧的態度卻格外堅決:“此戰應該如何打,本君心中有數。”

    “秦長安君軍略如何,本君亦已心中有數。”

    “前番我軍戰敗非戰之罪,而實乃天之威!”

    “然本君已尋得秦長安君不便驅使地龍之所在,只待各部兵馬佈置完畢,便可全殲秦軍!”

    “於現下向西挺進,只會導致我軍重演敗局。”

    “唯有據守此地,方纔能迎來全勝!”

    聽着李牧的話語,扈穹等將領們緩緩頷首。

    吳家堖之戰讓他們心中滿是後怕和恐懼。

    他們尚且如此,更遑論士卒們了。

    即便是不考慮其他因素,趙軍也不能再將戰場放在太行山區域。

    否則大軍恐將不戰自潰!

    見將領們聽明白了,李牧心下稍寬,看向郭敞的目光也多了幾分隨意:“如你這等豎子聽不懂本君之謀也是正常。”

    “汝只需要回稟大王,本君自有本君的打算。”

    “若大王信得過本君,本君必將爲大趙帶回一場輝煌的勝利!”

    “若大王信不過本君,那便請大王另選他人爲將!”

    郭敞臉色很是難看:“武安君,不覺得自己太過囂張了嗎!”

    李牧淡聲道:“本君囂張與否,都不影響本君報償先王恩義!”

    本君就囂張了,你又能如何!

    本君一直以來都這麼囂張,歷代大王又能如何!

    郭敞氣極反笑的點了點頭:“善善善!”

    “既然武安君心意已決,本官也勸之不得。”

    “本官倒是要看看,武安君接連違抗王令,究竟能爲我大趙帶回怎樣的勝利!”

    李牧草草拱手:“告辭,不送!”

    郭敞冷聲一哼,大袖一擺,憤然離去!

    扈穹眉頭緊緊皺起,沉聲道:“主帥,不對勁!”

    “前番相邦指揮主帥作戰,主帥便拒絕王令。”

    “此番相邦竟然再次妄圖指揮主帥作戰!”

    “相邦理應知道他此舉不能影響到主帥,而只是會自取其辱。”

    “相邦怎會如此行事!”

    在扈穹看來,上一次李牧拒不從令就是很打郭開臉的事。

    郭開非但沒有針對李牧,反倒是再次嘗試給李牧下達命令。

    這絕對是非常愚蠢的舉動,因爲這嚴重暴露了郭開無法掌控李牧的事實。

    連李牧都控制不住,他郭開憑什麼掌控朝政,又憑什麼讓其他朝臣不得不聽從他的號令?

    對於李牧這等手握重兵又個性鮮明的將領,郭開最好的處理方式理應是聽之任之、多加提防,待到手握大權之後再來細細處置。

    扈穹覺得,他都能想明白的事郭開不可能想不明白。

    此事背後必然有着針對李牧的陰謀!

    然而李牧卻只是平靜的回答:“無礙。”

    “相邦之所以膽敢如此,不過是因爲本將前番落敗一場而已。”

    “只要本將能爲我大趙取得一場大勝,那麼相邦無論做了什麼、說了什麼都毫無意義!”

    李牧想不明白朝中的鬼蜮伎倆,也不知道該怎麼在朝中爭權奪利,他的性格又讓他不可能對郭開低頭俯首。

    再加上大敵當前、趙軍新敗,李牧索性便不再多想,轉而發問:“無須思慮朝中事。”

    “各部兵馬還需要多久才能抵達預定位置?”

    見李牧不願再說此事,扈穹也沒強勸,順勢回答道:“算算路程,各部兵馬還需要旬日便可抵達預定位置。”

    “但各部兵馬的各項佈置和軍械打造,卻還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李牧一邊思考一邊略略頷首:“本將本欲令武襄君率軍沿井陘入秦地。”

    “卻未曾想,秦長安君早有所料,竟是令秦上將軍翦率重兵入井陘阻截武襄君所部。”

    “井陘一戰,武襄君所部恐難得勝,本將只希望武襄君能攔住秦上將軍翦所部,爲本將多爭取一些時間。”

    “此戰之關鍵,還是在於我軍能否於滏口陘東陘口借地利圍秦長安君所部而殲之!”

    “讓各部將領都多些警惕,務必不能讓秦軍察覺到我軍動向。”

    “加派四周山區之斥候、削減陽邑周邊之斥候,引導秦軍斥候往陽邑方向偵察。”

    “再將郎中令郭敞的行蹤散播出去,以郎中令郭敞吸引秦軍斥候,爲我軍爭取時機!”

    在李牧看來,決戰早已進入鋪墊。

    於秦軍斥候視野的死角處,一支支趙軍伏兵悄然落子,滾石、擂木等器械被就地打造而出。

    隨着兵馬的調動,一張面對秦軍的大網已悄然張開。

    只待一個機會引秦軍進入趙軍包圍,便可完成全殲。

    與後峧山之戰時那兒戲一般的誘敵深入之策不同。

    這。

    才是真正的誘敵深入之策!

    正吩咐間,任遊策馬狂奔而至,肅然拱手:“主帥!”

    “秦長安君邀主帥陣前答話!”

    扈穹眉頭微皺:“秦長安君又邀主帥陣前答話?”

    “主帥,秦長安君乃是大巫!”

    “凡與秦長安君陣前答話者,皆難善終。”

    “前番主帥邀秦長安君陣前答話,想來秦長安君是還沒來得及佈置祭祀,主帥方纔倖免。”

    “但此番秦長安君主動邀主帥陣前答話,定然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

    “主帥,當慎重!”

    嬴成蟜發起過很多次陣前答話。

    但與嬴成蟜陣前答話過的對象卻沒幾人能活到今天。

    即便能活下來,大多也只是如楚王負芻一般苟延殘喘而已。

    要說嬴成蟜沒在陣前答話之際做手腳。

    誰信?!

    然而李牧卻在沉吟片刻後便平靜的說:“無礙。”

    “若是本將都畏首畏尾,不敢直面秦長安君,我軍將士們又怎敢對秦長安君拔劍!”

    “本將腳踩大趙疆域、亦有大趙列代先王注視,無懼他秦長安君!”

    然而最後,李牧卻補充道:

    “但答話的地點,當由本將來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