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不接受我軍投降?那就打到你接受!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黑茶芝士字數:2206更新時間:24/07/02 09:40:50
    在進軍的號角聲中,日頭漸漸西斜。

    雖然夜幕已經降臨,但秦軍指揮臺上還是一片嘈雜忙碌。

    “將軍,南城牆上的所有投石機、角樓已盡數焚燬!”

    “將軍,我軍石油壇僅剩三十車。”

    “報!斥候於西南方向發現五千兵馬,疑是陽翟剛募的民兵,意欲馳援新鄭。”

    “啓稟將軍,今日前軍陣亡已過三千人,士氣不穩,前軍申請提前進入輪換。”

    一條條軍報彙總而來,不少將領的心中都有些沉重。

    經過一天的野戰和四天的強攻,秦軍成功拔除了新鄭城的絕大多數重型守城軍械,並殺傷、驅逐了韓軍至少三萬人。

    但秦軍的陣亡數也已經超過了一萬五千人,被不少將領寄予厚望的石油依舊發揮着優秀的作用,可存量卻已不足。

    若論算軍功,此戰如今仍處於盈功狀態。

    但短短五天時間內打出這般戰果,此戰着實是過於慘烈!

    突然間,一名信使打馬而來,快步爬上指揮台:“將軍!”

    “駐魏行人(駐外大使)傳訊,魏王增已決議發兵十五萬救援韓國,昨日已開始調遣糧草,預計旬日之內發兵!”

    聽見這話,所有將領齊刷刷的看向嬴成蟜。

    新鄭城內尚有七萬左右的正軍,如今魏國又發兵十五萬正軍,兩軍相加便是二十二萬正軍。

    新鄭、陽翟等城再使使勁,徵募一些民兵參戰,湊個二十五萬兵馬並不困難。

    韓、魏聯軍總兵力已是大秦的兩倍以上,大秦又是主動進攻的一方。

    這能打嗎?

    武安君白起的秦韓伊闕之戰兵力差距都沒這麼大!

    楊虎突然低聲開口:“將軍,是不是該使用詐降之策了?”

    在屯留時嬴成蟜可是告訴過他們,此戰的戰術是詐降!

    此戰也根本不是爲滅國而來,只是意欲利用詐降這種伎倆騙來一兩座城池,讓大家軍功薄上有幾分光彩便已是大功告成。

    只是出征至今的高歌猛進讓很多將領都忘記了,他們此戰原本沒準備打硬仗的啊!

    馮亭等將領頓時恍然:“確實,現下正是施展詐降之策的大好時機!”

    “我軍對韓軍造成了如此之大的傷亡,韓軍能允許我軍不繳軍械的投降嗎?”

    “爾等難道還沒看出將軍的心思嗎?若韓軍不接受我等帶着軍械投降,那就繼續打!打到韓軍接受爲止!”

    “不錯,只要我軍繼續對新鄭城施以高壓,韓國就不得不接受我軍投降!”

    看着將士們期待的目光,嬴成蟜沉聲開口:“詐降之策,乃是本將與王上商定而成。”

    “但無論本將還是王上都未曾想過我軍能一路打到新鄭城下。”

    “是否要以詐降之策破新鄭城,本將正在思慮。”

    “傳本將令,前軍撤軍,暫時停止攻城。”

    “於後軍抽調五千兵馬守營,全軍休整,隨時準備迎接大戰!”

    將領們齊齊鬆了口氣,當即拱手:“唯!”

    很快,高聳的指揮臺上就僅剩嬴成蟜一人。

    遙遙望着新鄭城,嬴成蟜眸光深沉。

    詐降一開始只是嬴成蟜爲了搪塞楊虎等將領而想出來的說辭。

    但戰事發展到如今程度,詐降之策卻確實有了施展的空間。

    可是,果真要詐降嗎?

    嬴成蟜出征並不是爲了開疆擴土,而是爲了給他自己打出一條生路。

    以詐降之法滅韓國,對嬴成蟜現在的處境會有幾分助力?

    且若是面對區區韓國都要以詐降之策破之,天下人很可能由此小覷秦國,再次組成五國聯軍攻打大秦。

    以詐降之策提前數年滅亡韓國,對於大秦而言究竟是福還是禍?

    夜幕之下,嬴成蟜細細思慮着。

    “將軍!”韓凌爬上指揮台,低聲開口:“韓國左相韓玘之庶子韓恪祕密出使我軍,如今已至前軍。”

    “韓玘?”思慮片刻後,嬴成蟜方纔開口:“請他往中軍大帳等待。”

    沐浴一番,換上常服,嬴成蟜快步進入中軍大帳,笑而拱手:

    “久聞韓兄之名,今日一見,果真俊傑也!”

    “來,坐!”

    韓恪慚愧的拱手還禮:“見過長安君。”

    “恪不過是一庶子而已,長安君着實過譽了。”

    引着韓恪相對而坐,嬴成蟜親自爲韓恪斟滿一爵酒,笑而開口:“是韓兄過於自謙才是。”

    “身份從來都不是制約俊傑的枷鎖,若能力不足,便是嫡子出身也會如困於籠中之雀,難得自由啊!”

    嬴成蟜是在暗示他自己。

    只要韓恪接上一句,嬴成蟜就會順勢說出自己在秦國過的不如意。

    雖然嬴成蟜還沒決定是否要詐降,但不影響他提前爲詐降做做鋪墊。

    韓恪輕嘆:“身份怎麼可能不是制約俊傑的枷鎖呢?”

    “家父俊傑如斯,明知道大韓已是行將就木、傾覆在即,卻只因出身於韓國宗室便不得不爲韓而戰。”

    “韓某每每見家父爲國事憂愁都倍感心痛。”

    “因爲即便家父思慮再多遍,有再好的文采,韓國的國力都無法將其實現。”

    “徒呼奈何!”

    嬴成蟜微怔。

    我話都說到那種地步了,你怎麼非但不接茬,反倒是把話題往韓玘身上引?

    你不是來勸降的啊!

    嬴成蟜當即停止計劃,順着韓恪的話往下說:“韓相之能,便是我王都頗多讚許。”

    “世人皆說韓相事秦有失韓國風骨,但本君與家母卻很清楚,韓之國力並不強盛。”

    “事秦乃是韓國現下最好的出路。”

    韓恪慨然道:“長安君懂家父!”

    又訴了半晌的苦,韓恪終於切入正題:“五日前,家父率軍於城外與秦野戰,大敗而回。”

    “此非戰之罪也!然奸相張讓卻以此爲據,意欲令家父陷於城外!”

    “雖然家父僥倖逃脫回城,張讓卻已經趁此機會奪取了韓國兵馬!”

    “家父心甚怒之!”

    “韓某此來,便是代家父問秦。”韓恪認真的看着嬴成蟜:“若家父投秦,秦國意欲如何待家父?”

    嬴成蟜心中一震。

    這劇本怎麼這麼熟悉?

    這不是本君今日準備的劇本嗎,結果你先用了!

    詐降還有搶着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