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我們豈能如此小覷敵人!伏兵何在?詐在何處?!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黑茶芝士字數:3469更新時間:24/06/28 18:12:06
    匡勇也隨之起身,誠懇的勸說:“楚上柱國燕雖連戰連敗,然其人於攻伐百越之際屢立功勳,更在去歲的闔閭城之戰中力挽狂瀾!”

    “匡某與此人對戰交鋒亦是倍感艱難。”

    “此人絕非易於之輩!”

    “公子定要小心爲上啊!”

    匡勇對田假的稱呼從將軍變爲公子,這意味着匡勇此話並非是以公事相勸,而是以私人身份勸說。

    田假也不由得提起了些許小心,但他的內心卻依舊自信:“匡兄放心,本公子自有分寸。”

    “此戰楚軍僅只發兵二十萬,且還兩路分兵、圍城五座。”

    “反觀本公子卻擁兵三十萬,勝算在我!”

    “只要本公子大展師從秦長安君所學、且不貪功冒進,而是步步爲營、徐徐圖之。”

    “此戰我軍定能大獲全勝!”

    本公子比之長安君確實還相去甚遠,可區區一名長安君的手下敗將而已,有何可慮?

    即便本公子的沙場經驗沒有項燕那般豐沛。

    可本公子的兵馬卻比項燕多出了足足十萬人!

    那可是十萬人誒!

    很多很多的!

    難道十萬兵馬還無法彌補本公子與項燕之間的經驗差距嗎?!

    匡勇見狀也不好再勸,只能拱手一禮:“唯願公子萬勝!”

    田假笑而拱手:“請匡兄稍待,本公子去去就回!”

    背對着匡勇擔憂的目光,田假一甩披風,大步流星的走出莒都宮。

    三十萬大軍當夜拔營、登上戰船,順沂水一路南下,向着郯城而去!

    ……

    二月十三日。

    邳城。

    看着手中軍報,項燕眉頭皺的簡直能夾死蒼蠅。

    良久之後,項燕方纔滿是疑惑的開口:“齊將公子假引三十萬大軍殺奔郯城。”

    “略作休息後便配合郯城守軍對我軍發起進攻?”

    傳令兵當即拱手:“回稟上柱國,卑職初聽此訊亦恐有詐,特令諸袍澤抵近齊軍詳細觀察。”

    “應是無誤!”

    項燕搖了搖頭:“本將非是不信任諸位袍澤,實在是這消息……”

    副將屈桓突然開口:“駐齊候者傳回軍報。”

    “齊將公子假盡引齊軍主力南下郯城。”

    “齊都大夫匡勇按兵不動,依舊領莒都兵馬駐於邊境!”

    項燕謹慎的說:“如此看來,或是有詐!”

    “只是本將尚未看出詐在何處。”

    “諸位袍澤可有所得乎?”

    剛被楚王從百越戰場調回中原戰場時的項燕意氣風發、自信昂揚。

    但項燕剛迴歸中原戰場不久,就遭遇了嬴成蟜的迎頭痛擊!

    再戰之際,項燕已對嬴成蟜提起了全部警惕,卻又被他輕視的王賁阻截於霧煙山、不得寸進,只能坐視嬴成蟜狂攻壽春城,造就了一場慘敗!

    在此之後,項燕又陸續遭到了王翦的大兵團無縫襲擾、楊端和領弱勢兵力構築的銅牆鐵壁!

    敗多、平少、勝無!

    一場場艱難的戰役磨去了項燕的傲氣。

    項燕再不敢小覷中原英豪,更不吝於以最大的警惕去估算他面對的每一名將領——哪怕此人聲名不顯!

    閩安君熊留笑道:“本將以爲,齊公子假或許只是意欲以主力兵馬逐一攻破我軍,步步爲營以得勝利!”

    面對熊留的話語,一衆楚將紛紛搖頭。

    那可是足足三十萬大軍!

    用三十萬大軍玩步步爲營,齊公子假的腦子是癱了嗎?

    且步步爲營雖然聽起來很穩妥,但也得根據具體地利來進行決斷。

    顯然,此方戰場絕對不是適合步步爲營的戰場。

    我們豈能如此小覷敵人的智商!

    屈桓試探着說:“據本將所觀,或許齊公子假此師雖爲主力,卻是誘餌。”

    “一旦我軍咬鉤,齊都大夫匡勇便會發莒都之兵夾擊我軍?”

    都尉項悍皺眉道:“本將倒是以爲,除莒都兵馬外,齊國還另有第三路兵馬。”

    “莒都所部、齊公子假所部據沭水南下以吸引我軍。”

    “齊國再派一支偏師沿沂水趁我軍不備順流而下。”

    “無論這兩路兵馬中的哪一支進展順利,都可以奪取邳城,將我軍困於邳城以北的水道之中!”

    一衆楚國將領紛紛建言獻策,依託田假的行軍路線制定了諸多軍略。

    但項燕的眉頭卻依舊緊緊皺着。

    不對勁!

    都不對勁!

    每一項軍略都看似合理,可卻都沒有讓項燕感受到那種面對嬴成蟜、王翦、王賁等常見對手時的威脅感!

    這並不合理!

    沉吟許久無果後,項燕只能拉滿警惕、加倍小心的做出佈置:“令!”

    “都尉項朗率本部兵馬增援都尉屈銘所部,不惜一切代價,速奪陽都城,把控沂水水道!”

    “都尉昭願僅率輕卒沿沂水北上,擇隱蔽處登陸上岸,繞行潛伏於郯城北的岌山之北。”

    “都尉鬥戰所部向東繞行羽山,隨時備戰。”

    “都尉屈路二部北上焦源山,潛入山林之中,待令襲擊莒都。”

    “都尉景禮所部繼續攻打邳城。”

    “餘下各部水陸並進,增援郯城!”

    一衆將領齊齊拱手:“唯!”

    戰馬奔騰、輕卒疾行間,一張大網被項燕從邳城展開,灑向田假所部。

    但項燕依舊擔心出現意外。

    令景禮領一支兵馬繼續攻打邳城後,項燕親自帶領中軍主力也向北而去。

    一路上,項燕高強度召集衆將,不斷商討謀劃。

    三日後。

    項燕所部終於疾行抵至郯城!

    “衝殺!袍澤們,奪先登之功啊!”

    “將士們,給本將上!大王此戰不吝重賞,切切不可錯過!”

    “轉進西南,列陣禦敵!”

    離着郯城還有十餘里地,陣陣喊殺聲便已傳入項燕耳中。

    項燕當即領着家兵打馬上前,便見數萬齊軍正在輪流向郯城西南側的一座軍營發起進攻。

    而那軍營之上飄蕩的,赫然正是楚軍軍旗!

    項燕心中警鈴大作:“果然有詐!”

    孫行所部不過六千餘兵馬,即便是以備萬全、且孫行有城牆據守,田假也只需要投放六萬兵力便能拔掉孫行此部。

    可現在是什麼情況?

    孫行所部根本沒有城牆可供據守,僅能憑藉臨時營寨工事苦苦抵抗。

    田假卻將三十萬主力部隊並郯城的七千常備軍盡數囤駐於此。

    這不只會造成兵力的嚴重浪費,更會導致士兵們坐視袍澤死亡卻無法投入戰場消解對死亡的恐懼,進而令得軍心渙散!

    田假終究是隨嬴成蟜一同打到邯鄲城下的將領,項燕不認爲田假對軍略的瞭解會單薄如斯。

    既然田假做出了如此決定,那必然有詐!

    屈桓的眉頭也深深皺起,看向項燕發問:“上柱國,我軍可要後撤?”

    項燕沉吟半晌後,終於做出了決定:“不!”

    “本將至今仍無法判斷齊軍詐在何處。”

    “若不能將齊軍軍略試探而出,本將心中難安!”

    “令!”

    “都尉項悍率本部兵馬側擊齊軍左翼!”

    項燕認爲這是艱鉅的試探任務,所以將此令交給了自己的族人。

    項悍也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卻依舊轟然應諾:“唯!”

    單手倒提長刀,項悍猛然一夾馬腹,斷聲怒喝:

    “袍澤們,隨本將衝殺!”

    六千項氏族兵齊齊高呼:“殺!”

    對於整片戰場而言,區區六千兵馬無足輕重。

    但當他們踏入這片戰場,卻引來了齊楚兩軍近乎所有將領的側目!

    田假朗聲而笑:“本將不過是略施小計,果然逼出了楚軍主力!”

    “令!軍將田獒正面迎敵!務必盡滅此軍,以壯我軍聲威!”

    面對項悍率領的六千餘項氏族兵,田假直接派出了一萬正軍!

    兵力多,就是這麼豪橫!

    田獒也暢快大笑,轟然拱手:“末將,必不辱命!”

    “袍澤們,給本將衝!”

    許是被項榮開了個壞頭,項悍也忘卻了爲將者當惜身的道理,竟衝鋒在軍伍最前方,手中大刀對着齊軍士卒猛然劈下!

    顱內血噴涌而出,將大好頭顱頂飛而起。

    項悍卻已連人代馬的衝出數丈,手中長刀已然斬下了另一名齊軍的腦袋,口中嘶聲怒吼:

    “大楚項悍在此!”

    “誰敢與我一戰!”

    其聲其勢,攝人心魄!

    擋在項悍面前的齊軍不由自主的連連後退。

    但一枚箭矢卻不退反進,向着項悍飆射而來!

    “叮~”

    清脆的金鐵交鳴之音後,項悍放下擋住暗箭的長刀,目光順着暗箭襲來的方向望去,便看到了手握騎弓的田獒!

    “彼其娘之!”項悍暗罵一聲,退至家兵身後,口中喝令:“騎士繼續穿鑿,步卒跟上,衝破敵軍軍陣!”

    田獒同聲喝令:“左右二部展開,包圍敵軍!”

    “中部給本將頂住!”

    “若能全殲此軍,大王重重有賞!”

    遠遠的,孫行得見援軍,險些感動的淚灑徵袍,也在同一時間怒喝:“開營門!”

    “將士們,衝殺!”

    區區六千楚軍涌入這片戰場,卻如潑進油鍋的水一般,引得整片戰場的戰爭烈度驟然上升!

    田假迅速增兵堵死了孫行所部的出逃之路後,目光遙望項燕的方向:“傳本將令!”

    “左翼西進,繞行包圍!”

    “前軍加速,抵近衝陣!”

    “右翼側擊楚軍側翼!”

    “中軍前壓!”

    “全軍準備決一死戰!”

    齊軍鼓聲大作、旌旗搖曳,催動各部兵馬向着楚軍席捲而來。

    然而項燕心裏卻只有一個念頭。

    “伏兵呢?”

    “伏兵爲何遲遲不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