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嬴成蟜求才,顆粒無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黑茶芝士字數:3680更新時間:24/06/28 18:12:06
    分憂?

    你給寡人分憂?

    別鬧了,你不給寡人找事就不錯了!

    但轉念一想,嬴政發問:“王弟莫不是意欲以軍校安軍心?”

    “然,軍校剛剛開始修築,距離建成仍需不少時間。”

    軍校,是嬴政能想到的安撫軍方最快的方法,也是嬴成蟜少數能拿得出手的法子。

    軍校開學這件事確實可以安撫軍心。

    因爲這也是一份利益。

    雖然嬴政切割了部分軍方在軍功爵制領域的利益,但卻轉手送出了讓更多將領能夠當官的政治權利。

    這種利益交換不能完全撫平軍功爵制被動搖對軍方的傷害。

    畢竟軍功爵制是法,而軍校只是術。

    但這已經足夠讓大秦的軍心穩固至足以迅速出征的程度,給嬴政留出進一步深入調整的時間。

    嬴成蟜笑問:“誰說教習一定要在書院之內完成?”

    旋即嬴成蟜朗聲高呼:“楊翁子!”

    嬴政:!!!

    寡人知道你很急,但伱先別急啊!

    楊端和聽不見嬴政的心聲,循聲回頭後笑而拱手:“長安君此番可真是做了件好大事!”

    “天下黔首皆當拜謝長安君也!”

    嬴成蟜拱手還禮:“楊翁子過譽。”

    旋即嬴成蟜誠懇的說:“今長安紙已成,教習書寫之物已不是問題。”

    “雖然軍校剛剛開始修築不久,但爲過培養精兵悍將乃是大事。”

    “本君意欲在三月之前,完成軍校的所有準備,儘快授課!”

    “然,這軍校卻還僅有本君並國尉二人,諸多屬官皆空懸也。”

    “不知楊翁子可否臂助本君一二?”

    楊端和戰績不顯。

    但百戰不敗的大秦鐵壁可不是開玩笑的!

    且楊端和是當今軍方年齡最老、履歷最長、從戎最久的將軍,有着極其充沛的軍事經驗,是極其優秀的教師人選。

    更重要的是,嬴成蟜與楊端和的嫡長孫楊虎私交甚篤。

    在嬴成蟜看來,礙於這份關係再結合楊家的現狀,楊端和理應不會拒絕自己的邀請。

    然而讓嬴成蟜意外的是,楊端和卻迅速向嬴政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他倒是想去軍校,但他還得出征呢啊!

    嬴政有些頭疼。

    都說了,你先別急!

    氣氛,沉默了下來。

    韓倉等朝臣甚至顧不上研究手裏的長安犁,只是滿心忐忑的看着嬴成蟜。

    嬴成蟜的表情也從期待變成疑惑,最終皺起眉頭,面露肅然的看向嬴政:“有事瞞着我?”

    嬴政放鬆的笑道:“乃兄怎會欺瞞王弟?”

    “只是近日楚國增兵邊境,乃兄令王將軍並楊將軍率軍戍邊而已。”

    嬴成蟜瞪大了眼睛:“楚國增兵邊境?”

    “他要做甚?”

    “啊?他要做甚!”

    “本君去歲馬踏壽春,還不夠他們長記性的嗎!”

    嬴政就怕嬴成蟜上頭,趕緊安撫:“弟莫憂!莫憂!”

    “秦楚皆無開戰之意!”

    “楚國只是見我大秦糧食短缺,故而提兵臨邊,逼迫我大秦增兵以對,令得我大秦無力耕作而已。”

    “然,王弟卻恰在此刻拿出了長安犁!”

    “困局頓解也!”

    韓倉等羣臣也趕忙連聲附和:

    “楚國意欲提兵壓境,迫我大秦抽調青壯而荒蕪良田,然楚國必然想不到,我大秦長安君卻研造了長安犁!”

    “有了長安犁,楚國奸計於我大秦毫無用處,反倒是憑白耽擱了楚國自己的耕種!”

    “我大秦甚至可以提倍楚之兵,逼迫楚國也增兵邊境,反過來耽擱楚國的耕種!”

    “然也然也!有了長安犁,我大秦便可反其道而行之,無須征戰自可弱楚!”

    羣臣的呼聲中帶着真心。

    他們來長安鄉的路上都還在錙銖必較的商討着該怎麼平衡戍邊和耕種。

    結果來了一趟長安鄉,什麼都不用愁了!

    只要大秦能儘快打造出足量的長安犁,大秦就能在完全不影響糧產的情況下,抽調出大量青壯增援邊境!

    這誰能想到啊!

    羣臣的呼聲中更是帶着幾分驚慌。

    現在的局勢已經很好了,就讓這局勢如此保持下去吧。

    可千萬不要允許長安君出征啊!

    嬴成蟜嘴角微微抽搐,無奈輕嘆:“諸位同僚將本君視作什麼人了?”

    “本君不喜殺伐、尤愛和平!”

    “幾次出征那也都是不得不爲之舉。”

    “實非本君本意啊!”

    韓倉等朝臣當即拱手:“誠然如此!”

    對對對!

    你不得不滅了韓、魏二國,又不得不馬踏楚國都城,還不得不大敗燕軍,更是不得不威逼趙國……

    個屁!

    你要是自己不樂意,誰還能逼你打出如此戰績?

    如果真是這樣,你告訴我那人是誰,我讓那人也逼一逼我!

    只有嬴政認同頷首。

    寡人王弟確實是個愛好和平的人。

    畢竟唯有和平的環境才能供他憊懶釣魚。

    王弟這話,沒毛病!

    嬴成蟜直接說:“本君以爲,大王此令甚善!”

    “有王將軍並楊將軍戍邊,則我大秦邊境無憂也!”

    羣臣這才齊齊鬆了口氣。

    嬴政也面露笑容:“楊將軍當領軍出征,歸期不定。”

    “寡人以爲可令裨將軍楊樛(jiū)臂助王弟,王弟意下如何?”

    在原本歷史上,直到大秦一統天下,楊樛都只是五大夫爵,只能說是個普通將領。

    但楊樛卻是楊端和的嫡次子,在楊端和嫡長子已死的情況下,楊樛就是楊端和的順位第一繼承人。

    他身上具備的政治意義遠大於他的個人能力。

    故而嬴成蟜也不猶豫,便對楊樛拱手一禮:“不知楊裨將可願臂助本君乎?”

    楊樛強壓內心激動,肅然拱手:“願隨長安君左右!”

    對於楊樛而言,他不是去當教習的,而是跟在嬴成蟜身邊學本事的!

    嬴成蟜又看向王賁:“王裨將可願入軍校乎?”

    在拉來一個混日子的人之後,嬴成蟜急需一名頂樑支柱!

    而王賁,就是嬴成蟜心中的最佳人選。

    但王賁卻捂住腰桿,苦聲道:“末將亦願隨長安君左右,臂助長安君共建軍校。”

    “但可惜,末將伐楚之際傷了腰。”

    “這傷筋動骨怎麼也得百日修養,憑白耽擱了長安君大事!”

    “長安君還是另尋賢才吧。”

    軍校事大。

    如果王賁應了這個工作,日後不知多少將領朝臣都會是他座下門生。

    這簡直嚇死人了好不好!

    我們確實有心攻訐匠技封爵制,但我們這不是還沒開始呢嗎!而且我們也沒準備對長安君您展開攻訐。

    您何必如此害我!

    嬴成蟜嘴角微微抽搐。

    剛纔大跨步跑去搶耕犁的不是你了是吧!

    但王賁都如此推拒了,嬴成蟜也只能轉換目標:“那不知蒙將軍……”

    誰料嬴成蟜話還沒說完,蒙武就認真的說:“末將以爲,楚國增兵的同時趙國必然也會配合增兵。”

    “末將多與趙國交戰,請命率軍增兵邊境!”

    即便是在原本歷史上打出名聲的王翦王賁兩父子,也只是能和蒙驁蒙武蒙恬三祖孫並列大秦軍方兩大家族而已。

    雖然現在蒙驁已經戰死,但王翦王賁兩父子還沒打出戰績呢。

    蒙武即便只是將軍,蒙家依舊是大秦軍方毫無疑問的扛把子!

    所以王賁慌。

    蒙武更慌!

    沒看他平時在朝中都不敢說話嗎?

    他已經夠危險的了,再往前一步沒準就要走上白起的老路了!

    嬴政也明白蒙武心中擔憂,略略頷首:“趙國尚未增兵,我大秦不宜主動挑起邊釁。”

    “然,若是趙國果真增兵,確實要有勞蒙將軍掛帥。”

    蒙武感激的拱手:“拜謝王上!”

    嬴成蟜無奈的低聲道:“王兄,我這還怎麼招人啊!”

    “我這連人都招不到,何談安撫軍心?”

    嬴政也很無奈。

    我的傻弟弟啊。

    你這是招人嗎?

    你這分明是招魂呢!

    嬴政直接看向李信:“寡人以爲,裨將軍李信可入軍校。”

    李信愕然看向嬴政,趕忙道:“啓稟大王,末將自覺能爲不足以爲教習,可否另擇賢才?”

    李信對嬴成蟜的意見很大,實在不願意與嬴成蟜共事。

    如果有的選,李信只想給嬴政當侍郎!

    嬴政沉聲道:“軍校之內,大將如雲。”

    “若是自覺能爲不足,那便更當入軍校,在教習將士的同時隨諸位大將學習。”

    “此事無須再議,就這麼定了!”

    李信豁然擡頭,就看到了嬴政那不容拒絕的目光,不得不委屈巴巴的拱手:“唯!”

    嬴政又看向另一人:“將軍辛梧,寡人久聞令弟辛勝頗有賢才,寡人以爲其可入軍校爲教習。”

    辛梧激動的趕忙拱手:“末將拜謝大王看重!”

    一名名將領的名字被嬴政點出。

    若是本人或其親屬在此,就直接發出任命。

    若本人或親屬都不在,就告知嬴成蟜令其自行去招募。

    而聽着嬴政點出的名字,再根據嬴政說出的舉薦詞,嬴成蟜大概明白了嬴政的選人思路。

    他們或是老貴族出身,但家中上一代頂樑長輩已經過世的年輕將領,如李信。

    亦或是異族或小勢力的傑出將領,如羌瘣。

    再或是尋常將領的親眷,如辛勝。

    以及孟南等一些能力出衆、出身尋常的將領。

    這是在選擇教習,同時也是在分配利益、培養人才、培植弱勢但有能的將領!

    一連點了十幾個名字,嬴政才悄聲發問:“看明白了嗎?”

    嬴成蟜揉了揉太陽穴:“基本明白了。”

    本君只是想找一些人才來當老師而已。

    怎麼搞的這麼複雜啊!

    嬴政面露笑意:“善!”

    旋即嬴政擡高聲調,沉聲道:“餘下軍校諸屬官由長安君自行挑選。”

    “若自認有能之將士,亦當投貼自薦。”

    王翦、王賁和蒙武松了口氣。

    楊虎等絕大多數將領卻是心生火熱、躍躍欲試。

    所有將領盡數轟然拱手:“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