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文武匯聚,龍虎叩關!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閻ZK字數:4281更新時間:24/06/28 17:41:14
    那些爲了看笑話而來的名士臉上笑容消失。

    那笑容轉移到了薛家老爺子的臉上,而且變得越發諮意起來。

    薛道勇臉上的笑容簡直怒放,簡直是有些繃不住,嘴角似乎比起神臂弩的扳機都難往下扳。

    可其餘那些名士和世家大族卻也完全理解這老者臉上的笑意,換成他們,只會比起這薛家老爺子更暢快更猖狂和痛快一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只此四句。

    文成武就。

    足矣。

    最爲讓他們驚動的是,那最後一句當中蘊含的強烈情緒。

    都是曾經見過世面的,見過這千人千面,他們聽得出其中的精氣神,這才是最爲難能可貴的,

    如同拂去灰塵,發現玉石,言語文辭不過只是外在的裝飾,這樣和這句話可以共鳴的心境,才是璞玉!

    這王通夫子的第四位入室弟子,以及那諸多世家子弟的第四師兄。

    今日就要出世了。

    可旋即他們看到那位王通夫子深深注視著那邊的少年人,沒有去打擾,轉身朝著原本的地方走去,脊背似乎筆直了些,腳步也更爲沉靜有力了。

    風吹過樹葉。

    在千年後的歌謠裏面,人們將這個還算是年輕的,第一位提倡三教合一的夫子位列於儒門二聖之下的最傑出人物,並且傳唱於整個天下。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而在千年前的日光下。

    卻沒有誰知道他在想著什麼。

    魏玄成安靜看著那少年人,換嘆了口氣,杜克明道:「怎麼,想到之後還有兩個試煉,所以頭痛嗎?"

    魏玄成道:"不,我只是想著,要鍛鏈腕力了。「

    少年語氣平淡:

    「往後倒茶的時候可能還很多。「

    「未雨綢繆,不可不防。"

    薛霜濤也朦朦朧朧明白這最後一句話的分量,她手掌託著那金鑲玉的鐲子,少年人把手蓋上去,但是卻沒有拿走,擡起手來,一枚不凋零的寒梅落在少女掌心,是司命之前給他演示陰陽流轉大道時留下的。

    李觀一笑道:「送給你了。「

    薛霜濤道:「你不要這玉環嗎?「

    李觀一道:「我有這樣貪財嗎?「

    少女上上下下打量著他,微微笑起來:

    「不,只是稍微有一點點。"

    李觀一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相信我不是沒讀過書,可我真的不曾讀多少經史子集,還有,多謝你剛剛在那些世家子面前爲我說話。「

    薛霜濤擡眼看他。

    忽而抱拳學著江湖人一禮,笑起來眉目如畫,有少女嬌俏:

    「客卿客氣。」

    等到了李觀一和薛霜濤回去的時候,一切如舊只是薛道勇老爺子笑聲越發地酣暢淋漓起來重新上了些果盤,冷肉前菜,還有佐肉的熱茶,

    有腰肢襲嫋的女子歌舞從容。

    李觀一垂眸,卻莫名想到了錢止的妹妹,

    長孫無濤坐在李觀一旁,比起剛剛爲李觀一介紹這世家子弟時候,臉上著的微笑卻似是更溫暖了些和煦了些,用筷子加了一筷子餚肉,陪著龍井茶一起吃,讚嘆道:「味道果然不錯。「

    「食材好,食具和食器更好。"

    薛霜濤問道:「西域沒有這樣的食器嗎?「

    長孫無濤笑著道:「自然,一方水土一方飲食。「

    『在西域和草原,是沒有桌案的,有時殺一隻羊,埋在草木灰裏面悶熟,滋味很濃厚,也多汁,大家拿著小彎刀和匕首割肉吃,胳膊有力的女子挽著手唱歌跳舞,表達自己的情緒也很直接熱烈。」

    「倒是很久沒有過在江南道宴會的經歷了,哈哈,是多虧了李觀一小兄弟你,我才能坐在這裏,比起西域的大風,江南道可真是好地方。「

    李觀一道:「西域,是什麼樣子?」

    和上輩子的西域一樣嗎?

    長孫無濤看著李觀一,笑著道:「西域多好馬,有美人,胡旋舞,多瓜果,卻也多沙漠,遼闊無比,氣象萬千,江南道自有江南道的婉轉美麗,可大漠之中,繁星滿天,一望無際,縱馬馳騁卻也是男兒豪情!「

    「李小兄若有興趣去西域遊玩,老哥哥我招待你。「

    長孫無禱給李觀一倒茶,自然地接話道:「我可以送你一匹好馬,連風都追不上它的腳步,送你一把裝飾著寶石的彎刀,你想要去哪裏玩,老哥哥都帶著你去,大漠遼闊,和江南的風土不同。"

    長孫無目然地邀約,而這樣的邀約,並不讓人厭惡。

    他在心中把這少年的位置提高了一籌。

    心中暗歎。

    「看來,今日之後,得要再把這位李觀一的事情,寫成密信。「

    「給二小姐送過去了。「

    他遊走天下,也是在記錄著天下的豪傑和俊才。

    那位隴西國公府的鳳凰親自要他做這些事情,而她的大哥和三弟都不在意這件事情,甚至於就連當代國公也覺得自己的這個女兒做的事情沒有什麼意義,只是笑著說:

    「此女我寵愛者,好作男裝也罷,隨她去便是。「

    可如房子喬,杜克明等人的事情,就是長孫無所知。

    他還不曾見過,一位少年,需要他連續寫兩次要金羽鷹傳遞的訊息。

    提三尺劍平四海,立不世之功。

    那位二小姐,大抵會很喜歡這一句話吧不,或許是這一句。

    爲萬世開太平!

    長孫無濤舉杯飲酒,眼前似乎浮現出了西域的爭鋒,狂風,還有這數年的生死危機,忽而有一絲醉意。

    當浮一大白!

    今日文會,多有文人,名士,推杯換盞,閒談聽曲,

    薛霜濤本就喜歡琴音樂曲,這個時候輕輕聽著,覺得果然不愧是這樣大的盛會,撫琴的都是大家,比起自己的琴藝要好很多,而旁邊李觀一轉頭和長孫無輕聲閒談。

    忽然少年人的動作頓了頓,回頭看那撫琴女子,自然地道「彈錯了

    薛霜濤愣住,看到那少年又在隨意和長孫無談論大漠風光,李觀一對於除去陳國之外的地方都很好奇,諸士子也可以閒聊,薛家老爺子坐在那裏痛痛快快,其餘諸士子不知道自家長輩之前見到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的長輩爲什麼忽然就萎靡不振了。

    他們眼底裏面,那個佩戴著刀的少年,不過只是個粗鄙武夫罷了!

    今日,這位文中子夫子的弟子,必然是自己。

    杜克明第二位起身,目光看了一眼李觀一,想到剛剛出現的問題,毫不猶豫的把原本的卷宗給揉了,直接言簡意,道明了題目,道:

    "今日談論仁義。"

    「另外,寫一首詩,便是。"

    一位穿青衫的青年訝異:「奇哉怪哉,今日不是要選擇王通夫子的關門弟子麼?本來應該是極慎重的事情,這第二重的試煉,爲何會如此地粗糙?倒像是隨意糊弄似的。」

    仁義是儒門的基礎。

    諸多世家子早有淮備,一一起身,論述自身的領悟,旁徵博引,文采華麗,引得旁人稱讚,李觀一聽得昏昏欲睡,青銅鼎自今天走入這文會,就持續性散發出一股股熱流,讓李觀一身軀緊繃他內觀內氣,但是青銅鼎沒有變化。

    只是給他一種,似乎在等待著什麼的感覺,就在此刻,杜克明看到了那邊閉目盤坐的少年人,

    在聽聞那兩句話之後,其餘人入不得他的眼睛,直接乾脆道:「李觀一,你覺得如何?「

    李觀一睜開眼睛。

    看到那眉目鋒銳的少年。

    他感受到了周圍人的目光,他覺得自己明明已經交了白卷,擺明了不能上榜的,得不到那比通關文還要有用的偌大文名,所以不知道杜克明爲什麼要詢問自己。

    既已經輸了,索性不必在意。

    或許是薛神將的躁。

    李觀一心如死水一樣。

    哪怕是此刻,這一個個看著就知道身居高位,出身富貴的人看著自己,他的心境都沒有絲毫的連漪,擡眸平和道:「仁?"

    李觀一坐在那裏,他本來是可以用之前聽過的答案回答的。

    可此刻的他卻對這個字有自己的理解,道:

    「武,就是仁!」

    一片譁然,連撫琴的聲音都中斷了。

    那些士子們輕聲閒談,不知是誰說了一句粗鄙武夫,終於還是世家子弟,素來無法無天地慣了的,於是都鬨笑起來,壓都壓不住,有人笑著斥責道:「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愛人,好施,才是仁。「

    「以武殺人,算是什麼仁?終究是個粗鄙武夫!"

    「哈哈哈,是啊,薛老,您是被騙了嗎?「

    那少年人反而是從容不迫,安然坐在那裏。

    一聲脆響!

    把聲音都壓下來了。

    薛霜濤手裏的玉鐲砸在了大鼎上,破碎的聲音一下讓周圍的環境安靜下來,看著那一枚玉鐲碎裂,死寂之後,就是尷尬,少女站在那裏,眸子眼角微微揚起來了,杏瞳掃過了周圍,微微笑起來,溫軟行禮,道:

    『不好意思,玉鐲不小心掉了。「

    『打擾周圍,霜濤爲諸位撫琴以賠罪。「

    她抱著琴走過去的時候,黑髮落下,隔著琴衝少年眨了眨眼,輕聲道:「送你了。「

    送你揚名的機會。

    周圍重新安靜下來。

    杜克明看著李觀一:「何以解?「

    那把刀放在膝上的少年回答道「約束自己,好施,不過只是滿足自己標榜【仁】的自我滿足罷了但是,施捨了東西得到心中滿足的君子回去標榜自己的仁德,可是受苦受難的人還是越來越多,這是爲什麼?「

    慢慢的沒有人能說什麼。

    少年按着刀。

    眉宇凌厲地揚起,他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裝著的人,可是此刻卻是自心中坦然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掃平天下,四海歸一。「

    「所以百姓不必受戰亂之苦。「

    「才是大仁!"

    杜克明安靜下來,魏玄成道:「什麼是義?「

    「義?」

    李觀一道:「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雖九世之讎猶可報之,爲義。「

    仁者掃平天下,義者報盡血仇魏玄成眼力刁鑽,嘴脣微微開合,和旁邊兩位師兄道:

    「完了,氣度很大,心眼很小。「

    「這小子記仇。"

    衆人安靜,覺得這人說的話語荒謬,但是卻自有一股凜然的氣度,那少女撫琴清越,李觀一坐下,對著薛老那邊的方向微微一禮,道:「是我一家之言而已,諸位見笑了。」

    氣氛才安靜下來,王通看著那少年,溫和道:

    「那麼,寫一首詩便是。"

    李觀一道:「請問什麼爲題。"

    王通笑起來了。

    「隨你喜歡。"

    你就算是在這裏寫一首打油詩都可以了。

    李觀一微微擡了擡眉,不知道爲什麼,王通的身上,沒有法相,可卻有一股剛正冷然的氣度環繞,李觀一感知到了胸口青銅鼎的溫度越來越高,赤龍和白虎纏繞其上。

    赤龍似乎要沾染文運。

    而這種文氣的氣運,在王通夫子說出隨你喜歡之後,到了極致。

    匯聚如雲海,赤龍則盤旋於其中。

    李觀一提起筆。

    在三十年最大文會當中,那一位位名士目光落下的時候,文運化作了的一條蒼龍,和法相起舞了,李觀一冥冥中感覺到了某種,說不出的氣息出現了,他落筆,體內的氣息就彷佛可以踏破那一個關隘,但是不知爲何,心中有感覺一一還差一步。

    差一籌。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天空傳來了一陣陣轟鳴聲音。

    遠處山巒撼動,天穹雲霞赤紅!

    如同陰陽二氣流轉。

    在文運被催動到了極致的時候。

    武道之氣,堂皇而來。

    浩瀚磅礴,沖天而起,撞入李觀一青銅鼎內,兵戈之氣,化作第二只白虎咆哮,於是龍虎法相升騰,文武之氣在內衝撞,化作的龍虎直接交匯化作風雲,交回盤旋,李觀一動作凝滯,有大笑聲音遠遠傳來聲如奔雷。

    「嶽帥磨下馬前卒,越千峯!!!"

    「來此,邀戰!!!"

    落入李觀一耳中卻是。

    龍吟,虎嘯。

    天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