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化!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喬木兮有思字數:4276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褚相此言實在不妥!”好似覺得學人說話有些不妥,於是謝廉再次說道。
“謝相有何高見?”褚遂良不能忍了,你女婿老夫惹不起,但你也來撩撥老夫,是不是太不把老夫放在眼裏了?
謝廉對他神色無動於衷,道:“高見談不上,只是老生常談而已!”
於是不再理會,朝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功是功,過是過,豈能功過相抵?要是如此,每個人犯下大錯,但只要時候彌補,就能得到諒解,那還要大唐律幹什麼?”
“你這是強詞奪理!”褚遂良聞言臉色大變,急忙道:“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只是”
“沒有只是,錯就是錯,難道褚相要將大唐律當做兒戲不成?”謝廉怒道。
“放屁,謝廉你.”
“放肆!”
啪~
李承乾怒啪案几,怒道:“堂堂宰相在朝堂上互相攻奸,成何體統?”
謝廉和褚遂良聞言連忙請罪道:“臣知錯,請陛下責罰!”
李承乾煩躁一揮衣袖,不耐道:“現在是商量如何處理此次犯事官員之事,爾等不要牽扯其他,朕就問一句,他們該當如何?”
“臣以爲,既然有大唐律作爲依據,那就沒有必要詢問其他人,按律處置就是!”謝廉道。
“陛下,臣以爲不妥,畢竟牽扯官員較多,一旦全部處置,朝堂必然震動,海內也會動盪,請陛下明察!”
“請陛下明察!”
褚遂良說完,就有不少官員齊聲附和道。
“臣等以爲謝相所言不錯,要是如此,那還要大唐律做什麼?作爲官員更應該遵法守法,而不是知法犯法,臣以爲應該嚴懲!”
“臣附議!”
得了,朝堂分爲兩派各執一詞,誰都說不過誰,最後大家都看向了皇帝,既然大家不能統一意見,那只能皇帝來做裁決了。
李承乾面色難看,但心中卻是頗爲歡喜,這樣好啊,往日一個個和和氣氣的,那怎麼能行?現在就不錯,最後還不是朕拿主意?
姬鬆擡頭微微看了李承乾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很快就消失了。作爲帝王,分化臣子沒錯。因爲他只是繼位者,而不是開創者,沒有那麼大的威望壓伏所有不同意見。而分化卻是最好最快掌握朝政的不二法門,歷朝歷代屢見不鮮。
但他更知道這樣很可能引發黨爭,一旦形成對人不對事的風氣,朝堂上的一切都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的時候,那才是天大的災難!
但他無力阻止,這是李承乾掌控朝堂的手段,自己要是反對,難免會給地方心中留下刺,得不償失!
最後李承乾看向姬鬆,道:“郕國公以爲如何?”
姬鬆搖了搖頭:“臣身爲武英閣閣首,不該插手朝政,方纔所言已是逾矩,此事臣就不參與了,陛下乾剛獨斷就是!”
李承乾聽到姬鬆的有些意外,但也沒多想,點頭道:“既然如此,綜合爾等意見,全部寬恕是不可能的,不然置大唐律於何地?但到底牽扯人員較多,所以.”
“刑部!”
“臣在!”
刑部尚書張亮上前道:“請陛下示下!”
“着刑部根據所犯事輕重,量刑處理。流放,貶官,去職.拿出一個方程來,朕會酌情處理的。”
張亮看了面無表情的姬鬆一眼,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點頭道:“臣領旨!”
看到衆人都沒有話說,李承乾也不再耽擱,對身邊內侍點了點頭。
“陛下有旨,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
走出殿外,世家官員雖然對此還是不滿,但也知道這已經是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要是再爭論下去,到時候惹惱的陛下,怕是要出事的。
長孫無忌眉頭緊皺,並沒有其他人那麼輕鬆,今日他感覺到異常,很不對勁!
當看到張亮走向姬鬆的位置,他這才恍然大悟,陛下是故意的!
沒錯,就是故意的,引起兩派官員相互爭辯,然後自己裁決。他神情凝重,不得不說自己這個外甥倒是好手段,用此法掌控朝堂。
但凡事有利有弊,操作好了能掌控大權,但要是一個不好因此黨爭,那才是遺禍萬方啊!
姬鬆必然是看出來了,但他卻沒有出聲,怕也是.
但此時自己也不好勸阻,非但不能勸阻,他還要全力配合皇帝,要是自己這個當舅舅的都不幫他,自己也就沒有在朝堂上立足的希望了。
但如此一來,今後朝堂上怕是要熱鬧了啊!——
另一邊,張亮來到姬鬆跟前,有些疑惑道:“這樣就算了?”
他都準備幫忙了,姬鬆這邊卻退了?這算怎麼回事?
姬鬆笑了笑,道:“此事到此爲止,陛下既然已經裁決,那就照此辦理就是。不過.到時候你可得給他們找個舒服的地方流放才是,不然豈不是辜負了陛下的一片‘好心’?”
張亮一愣,待反應過來卻見姬鬆已經走遠,隨即好笑的搖搖頭喃喃道:“好地方?那可就多了”
姬鬆不知張亮反應,因爲他遇到了一個最近最不想見的人。
“你這傢伙這段時間躲的挺好啊?”
李世民和長孫穿着常服,就這麼旁若無人地在姬鬆身上打量着,陳壽在在身後偷笑!
“陛下言重了,臣豈會躲着陛下?這不是說笑嗎?”姬鬆連忙否認道。
“哦?那就是朕想錯了?還以爲朕成了太上皇,就使喚不動你了呢!”
姬鬆門頭黑線,這是殺人誅心啊,皇家就沒一個好東西,心都是黑的。
“哪能啊,這不是最近忙的很,沒時間去向您和娘娘請嘛,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下次是哪一天?今天?明天?還是你在敷衍?”長孫在姬鬆面前可沒有母儀天下的做派,那是要多尖酸刻薄就有多刻薄!
姬鬆:“.”
“行了,你小子長幾個心眼朕還不知道?走,陪朕走走!”
陳壽接過小宦官推着姬鬆往前走去,一路上倆人說說笑笑,但就是不理姬鬆!
當走到一處花園中,姬鬆實在忍不住了。
“我說您和娘娘到底想說什麼?”
李世民和長孫對視一眼,強忍着笑意道:“喲,還有你着急的時候?不耐了?還是心中氣不暢?”
“不是朕說你,堂堂大唐郕國公,武英閣閣首,還是曾經統帥數十萬大軍的大將軍,竟然連家裏那點狗屁倒竈的事情都處理不好,朕還如何能讓你輔佐承乾?”
不過長孫到底明白一些,嗔怪地瞪了李世民一眼,沒好氣道:“您倒是教育的好,但也不見的有幾個省心的,還好意思說別人?”
李世民一滯,嘴硬道:“哼,婦人之見,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豈能爲了區區小事頹廢至此?簡直慌廖!”
“行行行,您是大丈夫,我等都是小人好吧?”
長孫翻個白眼不去搭理他,對姬鬆道:“你家裏的事情本宮和陛下聽說了,勸你的話就不說了,對你來說也沒用,本宮只是想告訴你,這孩子大了自有她們的想法,或許讓人心寒,但這也是他們的選擇,既然小貓覺得自己男人勝過自己的家人,你又何必生氣?‘’
”到底是年輕氣盛,從小也被你嬌慣壞了,她既然選擇了,那就今後看他們的造化了,順其自然便是!”
“本來這些話本宮和陛下是不該說的,畢竟是你的家事。但看着你鬱鬱寡歡,決定還是找你說上一說。”
姬鬆輕嘆一聲,朝兩人感謝道:“倒是讓陛下和娘娘操心了,家門不幸啊,怎麼就.”
“算了,不說了,既然是她自己的選擇,那就需承擔後果,至於今後如何,就看他們自己了!”
被這兩人這麼一打岔,他心中鬱氣也少了一些,他就是氣不過,自己含辛茹苦養育數十年,竟然比不過認識幾年的小子,爲此,她母親今日還在爲她的任性受人白眼呢!
“哎,這就對了,多大點事啊,小貓呢也是年輕,等他做了母親,就知道爲人父母的不易了。自然會明白你的苦心的。”
姬鬆點點頭,三人也算是結束此話題!
三人來到湖中小亭中坐下,李世民道:“你對承乾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現如何看待?”
姬鬆一愣,看到李世民眼中的凝重,頓時有些明白了,沉吟道:“利在當時!”
李世民怔了下,但隨即就明白了姬鬆的意思,利在當時?也就是說禍在今後了?
“可有辦法?“
“沒有,無解!”
李世民沉默了,他當然明白這樣做的後果,但這也是無奈的選擇。承乾沒有他的威望,也沒有他的手段,只能分化朝堂,這樣才能掌控大局!
“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
姬鬆想了想,最後還是搖頭苦笑道:“臣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辦法,這是一個王朝的必然歷程,除非後世出現如陛下這樣的雄主,不然”
“雄主?”李世民苦笑一聲,出一雄主談何容易?
先秦時期秦國倒是六代明君,但只出了一個廢物姬斷送了大秦江山。
西漢倒是明君不少,文帝,景帝,更是出了一個千古一帝漢武帝,之後又有漢宣帝劉詢。但東漢就徹底廢了,除光武帝外,全都是平庸之輩,朝政更是被外戚,世家,宦官輪流把持。
“唉,算了,看他造化吧,朕既然退下來了,那就要相信承乾定然會做好的了。朕做了朕該做的,剩下的就交給他了!”
他本來還存有希望,希望姬鬆能破開此句,但姬鬆說得對,這是大勢,誰也無可奈何!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後世的體制卻完美解決了此事,每一代領頭者都是從最底層殺出來的,每一個都是當世人傑,但大唐效仿不來啊!
就如有人說過,封建王朝只能解決封建王朝當下的問題,時代的局限性就導致他們無法突破當前的眼界,就更別談解決問題了。
自己又不敢做出太大的嘗試,不然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可能會更好,但更多的可能則是萬劫不復!
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底層的支持,任何改革都是空中閣樓,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轟然倒塌。
他不敢,也不能啊!
“對了,厥兒在你府上如何?”李世民突然想到什麼,問道。
李厥?
但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這是在打探消息啊!
心中暗笑一聲,說是不理朝政,但心中還不是關心着下一代?
“還不錯,可能是宮中憋的厲害,剛去郕哪的幾天差點沒把臣府上給鬧翻了。不過瘋過後就好了許多,現在正在家中接受基礎教育,教他的先生說其有赤子之心,存仁善,中上之資!”
噗嗤~
剛開始長孫和李世民聽的還挺認真的,當聽到先生給的評價,長孫忍不住笑了出來。
赤子之心?這不就是說沒心沒肺嗎?
中上人之資?嗯,還行!
李世民黑着臉道:“哪來的先生,簡直不知所謂!”
“你回去趕緊換了,都什麼玩意兒,真的皇孫是他能評價的?慌廖!”
姬鬆不理惱羞成怒的李世民,而是說道:“陛下何必和你教書先生置氣呢?其實有時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雖然說的有些偏頗,但卻也道出他的性子!”
“現在年紀還小,這些都是可以後天養成的,只要教育得當,不難成才!但性子這是天生的,誰也無法改變。”
“有仁善之心,難道不好嗎?”
李世民一呃,冷哼一聲,一副朕不屑與你爭辯的模樣。長孫忍住笑意,道:“仁善好啊,陛下你是馬上皇帝,承乾也是個眼裏不揉沙子的。”
“如此.”
說到這裏長孫不說了,因爲再說下去就有些逾矩了。
李世民擺了擺手,無奈道:“承乾子嗣稀少,就這麼兩個孩子,還有一個沒長成就夭折了。李象又是那樣,朕別無選擇啊!”
“你不是外人,朕就直說了,他可當大任否?”
姬鬆沉默了,良久,肅然道:“臣不敢保證他一定成爲大才,但絕不會差,其他的臣也不知道!”
本以爲李世民會失望,但他卻笑道:“好,好啊!”
三代明君就能奠基大唐的國運,承乾他倒是不擔心,就算有問題也有姬鬆在後面給他兜底,唯一不確定的就是第三代了。
看來自己的決定是對了,將厥兒交給姬鬆培養,以他對姬鬆的瞭解,必然會不遺餘力的去教導的,這就足夠了。
要是連姬鬆都無能爲力,那才是真的完了。
還好,只要三代帝王只是守成之君,但只要一輩子不做什麼大過錯,那就算是成功了。他的三代帝王之夢,也算是實現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