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以戰爭爲題............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喬木兮有思字數:4115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看着人才濟濟的大殿內大家敞開痛飲,李世民心中興奮可想而知,前一刻大唐還是青黃不接,將星雕零之勢,但現在

    不說蘇烈、薛禮、高侃等已經在真正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將領,就說姬鬆的大兒子姬潤、其土弟姬青都是文武雙全的人物,還有此番天下選兵之後,又在西域鍛鍊數年的劉成、黑齒常之、陸承宗、蕭繼祖等人,只要今後稍加歷練,那就是大唐未來的將星。

    如此看來,將來大唐將星璀璨的時代恐怕不比自己當初打天下來的少。

    別看大食現在敗的很慘,又和東羅馬帝國交戰,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羅馬帝國雖有英明的皇帝,但卻不可阻擋其衰弱的勢頭。

    一旦讓大食緩過來,他們就真的能放棄絲路上這麼大的利益?真的甘心被大唐打敗的事實?

    不,不會的!

    將來的大唐雖然必然強大,但還沒有到天下無敵的時候。此次西域兩場戰爭要不是姬鬆親自率領大軍,後果還真不得而知。

    姬鬆的優勢太大了,他在軍方有着巨大的威望,在老將凋零的當時,他既能統合各部將領和士卒,也能壓住那些桀驁不馴的將軍們,又有來自朝廷的無限支持。真的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加上他本身就是大才,這才將兩場本來能夠讓大唐傷筋動骨的大戰,打成了現在這樣的大勝!

    要是換上一人試試?不打個五年八年的那才叫怪事!

    “陛下,正所謂有宴無酒宴不成宴,有酒無詩口中無味!”

    這時,一位禮部官員站起來笑着說道:“此番大唐揚威域外,可謂是大漲我大唐的威風和士氣。”

    他朝姬鬆微微一禮,道:“郕國公的事蹟微臣也是有所耳聞,以病軀統領大軍征伐域外,擴土千里,得州十餘,如此大功豈能不吟詩頌之?”

    “都說郕國公詩詞無雙,這些年或許是政務繁忙的緣故卻是稍有聽聞其再有詩詞傳出,實乃大唐文壇之遺憾也!”

    說到這裏就退了下去,但其意思不言而喻,所有人都看向了姬鬆,有人人期待,有人不屑,認爲其江郎才盡。

    李世明聞言眼睛一亮,這些年他自己做過不少詩詞,但卻無一能稱得上的精品。但姬鬆不一樣,凡是出自其口,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此次大唐揚威天下,豈能無文字宣之?

    “郕國公你看”

    姬鬆無奈,看了眼皇帝,又看了看衆人,只能道:“陛下,郕現在一身事務纏身,哪有什麼功夫去研究詩詞啊。”

    “您這是爲難臣了!”

    李世民聞言哈哈一笑:“哈哈哈~朕還以爲什麼事呢.不過也不無道理,倉促之間就算有所出也不能盡善盡美”

    他沉吟片刻道:“那不如這樣”

    看向衆人,他大手一揮道:“既然有人提議,那今日朕就以此次戰爭爲題,大家暢所欲言,誰要是能做出佳作來,朕重重有賞另外也給郕國公一點時間嘛!”

    “哈哈哈哈~”

    衆人聞言一笑,房玄齡也出聲道:“陛下說的不錯,郕國公以往所作詩詞都是難得的佳作,更有傳世之作出現,要是讓他第一個做,其他人豈不是黯淡無光?所以,還是讓其他人先作罷,也讓郕國公作爲裁判點評點評。”

    “想必以郕國公的身份,必然能做到不偏不倚,大家也能信服不是?”

    說完看向姬鬆,笑道:“郕國公以爲如何?”

    “也好!”姬鬆也沒有拒絕的理由,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能說什麼呢?

    “好!”

    李世民一拍大腿,高興道:“既然郕國公已經答應了,諸位爾等還在等什麼?”

    轟~

    此言一出文官這邊全都興奮起來,這可是他們的長項,這幾日眼看着這些個武夫受盡恩寵和榮耀,心中酸楚也只有個人自知。

    現在終於等到他們出風頭的時候了,要是做出能令人眼前一亮的詩詞,必然轟傳天下,爲世人所敬仰。正如陛下所說,這是爲了紀念這才的兩場大戰,能和這兩場驚世之戰牽連到一起的事和人,必將青史留名,那還等什麼?

    “陛下,臣不才,願拋磚引玉!”

    大殿中一位看着面生的官員上前道,完了還朝姬鬆一禮:“還請陛下和郕國公指正!”

    “嗯,好說,你且道來!”李世民大手一揮宣佈道,姬鬆也是微笑着點點頭。

    那人強壓着心中的激動,先是沉吟片刻,就開始走動起來,口中也慢慢引出詩句.

    “臣親眼所見陛下下旨天下選兵,大唐少年奔走相告,應者雲集,轉瞬間就是數萬一支大軍。數年輾轉,無數次出生如此,終於在郕國公的帶領下立下赫赫戰功,但回來者又有幾人?臣今日就以此爲題作詩一首,諸位暫且聽來!”

    “少年隨將討河湟,頭白時清返故鄉。”

    第一句一出,衆人都是有些驚訝,姬鬆好似看到當初一個個少年隨着自己走出長安,奔赴西域的場景。他神情黯淡,都是大唐的好少年啊,但現在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李世民心中也是感慨,自己雖然多方叮囑讓姬鬆多多照顧這些人,都是從天下選出來的來的佼佼者,只要歷練得當,將來不難成爲棟樑之才。

    但武將不是文官,就算你學問再好,武藝再精,只要沒有經過戰爭,殺過人,和敵人爭鋒過,那都算數。古之趙括的經歷歷歷在目,他豈能因噎廢食?

    姬青、薛禮、劉成、黑齒常之、郭待封等人也都黯然傷神,熟悉的面孔,以往的歡聲笑語。他們一起應徵,一起訓練,一起趕往西域,又一起並肩作戰。

    劉成現在還記得,要不是有袍澤爲他擋了一刀,自己怕是早就死了。以往歷歷在目,他眼眶微紅,暗道:兄弟一路走好.

    文官們則是有些啞然,此人寂寂無名,沒想到竟然有此詩才?以往倒是小看了!

    就在衆人還在感嘆之時,下一句詩句已經脫口而出:

    “十萬漢軍零落盡”

    “獨吹邊曲向殘陽。”

    武將這邊有人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一個,兩個,三個.

    死去的何止十萬啊,要是算上僕從軍,死去的足足有十餘萬人,其中有他們的好友,袍澤,下屬以及兄弟!

    他們在這裏接受陛下的封賞,可謂是風光無限,但那些死去的人呢?

    姬鬆張了張嘴,但哆嗦這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看向那位官員,澀聲道:“你很好,真的很好!”

    那人聞言激動的語無倫次,直到李世民開口:“退下吧,朕記住你了!”

    不管那人心中如何激動,此時的衆人也都從剛纔的意境中走了出來,武將們眼眶紅紅的,文官們也心有慼慼。

    隨後又有幾人做出幾首詩詞,就連武將這邊也都有人站出來做了幾首。雖然不盡人意,但也算是合情和景,一下子將衆人的熱情給打開了。

    這時,程咬金站了出來,就在大家都以爲他又要做他的打油詩時,只見他拿出一張紙,自得道:“諸位,今日老程就不做什麼勞什子詩詞了!”

    衆人翻個白眼,好似我們求你做似的?

    李世民黑着臉道:“你還好意思?你做的什麼東西你不知道?行了,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大家還都等着呢!”

    “嘿嘿,陛下,這次保管不讓您失望!”

    他得意地甩了甩手中的紙張,道:“這事郕夫人孃家的一個小輩做的,臣雖然不太懂詩詞,但聽着確實帶勁,今日正好大家都在,臣就念出來給大家聽聽,而請陛下和郕國公給評評!”

    李世民一愣,有些哭笑不得道:“你唉,還真是見縫插針,什麼時候都能讓你鑽着空子行了,念吧,但事先說好,要是不好,朕可要罰你了。”

    “陛下保管放心,必定不讓大家失望!”

    說完看向姬鬆,神情有些不對,但還是說道:“姬小子,要是這首詩詞還入的你的眼,可否讓他入你門下?”

    姬鬆楞了一下,當看到程咬金黑臉微紅的樣子頓時有些瞭然。既然是夫人孃家的人,這恐怕是枕頭風了。

    不過

    “還是算了吧!”

    搖了搖頭,道:“我現在什麼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經歷去教學生?”

    程咬金臉上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有些不滿,雖然這是夫人的交代,自己不管怎麼樣也算是完成任務了,人家不收他還能強逼不成?

    但這麼乾脆拒絕,他臉上可有些掛不住了!

    於是,不甘心道:“真的不行?”

    姬鬆:“.”

    “哎哎哎,盧國公,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這拜師哪有這樣的?前日本宮想要孤的兒子拜師都不可得,要孤說,這拜師哪有你這樣的?算了,算了!“

    李承乾那個急啊,以子毅和這傢伙的關係,有沒有什麼原則性問題,說不定就收了。要是真的成了,自己豈不是成了笑話?不行,絕對不行!

    程咬金聞言眼睛一瞪,就要反駁,姬鬆卻說話了!

    “好了,這事就算了吧,我實在是沒什麼精力去教導學生了!”但看到老家夥神情有些低落,都七老八十的人,爲了後背在今日大庭廣衆之下能說出來,算是鼓足了勇氣。老家夥一輩子就賺了個臉面,今日.

    “這樣吧!”

    他看向大殿中的一人,朝他招了招手。

    正在底下看熱鬧的姬先成一愣,指了指自己,發現就是再叫自己,有些懵逼地來到老師跟前。

    指着姬先成,對程咬金道:“先成你也是看着長大的,我幾個弟子當中他也是最純粹的人。這些年不光是經史子集,就是瑪雅文明的典籍,以及大食,東羅馬,身毒等國的典籍都是熟爛於心。要說學問,算是出類拔萃的,就是我也有些不及。”

    ”土地我是不想收了,那讓你那後輩在他那學習如何?”

    程咬金一愣,看了眼姬先成,猶豫了下最後還是點頭道:“行吧,先成這這孩子老夫知道,既然你這麼說了,那就定了!”

    姬先成:“.”

    他此時全然懵逼,自己就這麼多了弟子?

    “行了,念吧,大家都等着呢!”

    姬鬆催促道。

    “嘿嘿,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急什麼?”

    但看到衆人以及陛下馬上就要發飆的樣子,他頓時一個激靈,展開紙張就大聲念道:

    “出塞~”

    “將軍出紫塞,冒頓在烏貪。”

    此句一出,衆人一愣,姬鬆更是有些懵逼了。

    “等等!”

    程咬金有些不滿地看着姬鬆,心說你誠心找不自在呢?

    “此人叫什麼名字?”

    程咬金一愣,道:“是盧氏子弟,叫什麼,我還真沒問,你嬸嬸都是叫他小名的。”

    姓盧?還是幽州人,這下他心中算是知道此人是誰了。

    “好了,你繼續吧!”

    翻了個白眼,程咬金只能繼續念道:“笳喧雁門北,陣翼龍城南。”

    將軍騎馬出了紫塞長城,去與駐紮在烏貪的冒頓作戰。兩軍在雁門關的北面發起了戰爭,我軍與敵軍在城南佈下了陣勢。

    此詩取的是漢樂府中的《戰城南》,開局就描寫的將軍出塞,於敵人作戰的畫面。雖然有些不應景,但也不算出格,只是只看兩句只能看出此人才情不錯。

    “雕弓夜宛轉,鐵騎曉參驔。”

    “應須駐白日,爲待戰方酣。”

    後面兩句出來,衆人都是有些啞然,此詩已經算是佳作了,沒想到盧氏今世竟然還真出了個人才。大殿中,盧氏官員也是激動不已。

    戰爭一夜未停,戰士們的雕弓發出的鳴聲抑揚動聽,鐵騎的奔跑聲到次日天亮還未斷絕。

    戰士們晚上浴血奮戰,白天本應駐地休息,但他們並未停下來,只等作戰勝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覺。

    駐白日:這裏還引用了魯陽揮戈退日典故。魯陽,戰國時楚之縣公,傳說他曾揮戈使太陽退回。《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弓而揮之,日爲之退三舍。‘’

    當程咬金停止,衆人都有些眼熱地看向這老家夥,更有人已經開始朝盧氏之人道喜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