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天生大唐,其命維新!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喬木兮有思字數:4139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是什麼讓你有了這個想法?爹可以答應你,但你必須說服我,不然就算我答應,你娘也不會答應的。”

    作爲父親,他能理解兒子的心思,也明白自己很難阻止。但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有了這樣的想法?

    姬潤沉默些許,道:“我也不知道,但孩兒的心告訴孩兒人不該這麼活着。是,我有着別人夢寐以求的家世和背景,甚至什麼都不做,我將來也會繼承您的爵位,安穩一輩子,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就算是我這輩子什麼都不做,將來我的兒子也會繼承好畤候這個世襲爵位,只要大唐在一天,我姬氏的就不會衰弱。”

    “但這樣活着太沒意思了,老師告訴有學得文武藝,當立青雲之志,大丈夫當頂天立地,豈可鬱鬱寡歡家中?”

    “您也常說人不能太閒,閒的久了,人也就廢了。”

    他擡起頭定定地看着父親,大聲道:“兒子不想成爲廢物!”

    “所以孩兒要自己爲自己闖下一片天地,讓那些嫉妒我生個好家世的人看看,看看我堂堂郕國公的兒子,姬氏的嫡長子也是才情無雙的男子漢。”

    姬氏神情有些動容,看着豪氣沖天的兒子,他突然大笑起來。

    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去吧,去說服你娘。要是連你娘都說服不了,那就別怪爹沒給你機會了。”

    姬潤聞言激動道:“爹你答應了?”

    姬氏無奈道:“我不答應能行嗎?爲了將來你不將自己無能的事怪在爲父不給你機會上,那就看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記住,去了軍中,你就是一小卒子,別想着爲父幫襯你什麼的。想要證明自己,那就拿自己拳頭打出一片天去。”

    “爹等着你打爲父臉的那一天,也期望你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到了那一天,爲父以你爲豪。”

    “你就放心吧,孩兒一定會的。”

    姬潤拍着胸脯保證道。

    “行了,大話誰不會說?做人要腳踏實地。不過以我看,你這輩子怕是不行了,要趕上爲父的腳步,可要多多努力了喲!”

    姬潤卻不服氣道:“爹你別小瞧人,孩兒這身武藝可不是白練得,呂叔都說我和您年紀差不多的時候差不離,就是缺少歷練罷了。”

    “您就等着瞧吧,孩兒一定會讓你刮目相看的。”

    看着英姿勃發的姬潤,姬鬆眼眶有些溼潤,強忍着笑罵道:“臭小子,還沒怎麼着呢,就想着強爺勝祖?”

    “去吧,想好去什麼地方告訴爹一聲,雖然不帶兵了,但給你安排進去問題還是不大的。”

    姬潤聞言沒說什麼靠自己本事,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他,家世也是自己優勢,放棄優勢那是傻子才幹的事。

    看着這小子跟個小猴子似的跑遠,姬鬆苦笑着搖搖頭。

    他現在已經想象的到,接下來幾日家裏必然雞飛狗跳,攸寧自小就將潤兒看得比什麼都重,更是對他寄予厚望。要是知道兒子拋棄戳手可得的富貴,卻去戰場上拼命?這要是還能澹定就怪了。

    趕在現在還沒知道,自己還是躲遠點的好,免得殃及魚池..................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長安西門之外,一座古樸的草亭內,李世民,姬鬆,房杜幾人相對而坐。其餘等人隨侍而立,作爲年紀最小的王玄策只能當起了端茶倒水的活計。

    姬鬆在桉几上輕敲幾下,然後端起茶杯。

    “這一轉眼就十多年過去了,記得當初剛見這幾個小子的時候還都是半大的孩子。那夜一場酒宴,震動了整個長安城。大家都以赴宴姬府爲榮,都說人生若不去一次姬氏夜宴,縱使嚐盡珍饈亦是枉然。”

    “當年的少年,現在成了棟樑之才,現在更是代表大唐出使番邦異國。你們沒有讓朕失望,更沒有讓你們先生失望。”

    李世民讓人拿來酒杯,親自倒下御酒,給他們一人一杯,就連柴哲威和柴令武都沒有忽視,這讓兩人受寵若驚!

    “此去經年,路途艱險,朕在這裏祝爾等一帆風順,早日歸來!”

    說完就一口飲盡。

    “謝陛下!”

    幾人也隨之一飲爾盡!

    李世民看着他們,在他們臉上一一劃過,最後停留在自己的兩個外甥身上。

    在他們胸前一人錘一下,笑罵道:“好小子,竟然敢離家出走?沒想到從小膽子就小的人竟然敢說敢幹,這次可把你爹孃氣的不輕。”

    “嘿嘿!”

    兩兄弟嘿嘿傻笑幾聲,也不言語!

    “這次是你們第一次去那麼遠的地方,一路上都給朕老實點,要是敢出喲蛾子,王玄策!”

    說着看向王玄策,道:“他們,朕就交給你了。路上要是不聽話,該怎麼打就怎麼打,只要不死不殘就行。”

    王玄策忍住笑意,躬身道:“放下放心就是了!”

    李世民點點頭,看了下天色,道:“既然如此,那就啓程吧!”

    “一路上多加小心,要是事有不偕,保全自身爲主!”

    王玄策肅然道:“臣多謝陛下愛護,但臣有臣的責任,當臣持節的那刻起就發誓,定要將大唐的威名傳遍域內,讓陛下的天可汗之名天下皆知。”

    “此去萬里,臣不敢說揚威四海八荒,但一定不墜大唐之威名!”

    “陛下,臣等去也!”

    王玄策一馬當先,姬先成等人隨後,朝皇帝和姬鬆等人深深一禮,也隨即上馬揚鞭疾馳而去。

    從始至終姬鬆都是一言不發,該說的早就說過了,到了此時除了深深地祝福他們,還能說些什麼?

    直到再也看不見他們的身影,衆人這才回神。

    李世民隱晦地給房杜二人一個眼色,兩人立馬意會。相互對視一眼,杜如晦唉聲嘆氣道:“老嘍,真的是老嘍!”

    “看到他們,就算是再不服輸,也不得不說我們確實老了。早已不復當年的精力。就是現在處理政務也差勁了許多,也不知道老夫什麼時候累到在桉牘之上。”

    房玄齡也跟着說道:“是啊,不服老不行啊!現在人心不古,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層出不窮,謹慎點就被下面人說懈怠政務。但誰又知道老夫心裏的苦?”

    “要是再這麼下去,非得被累死不可!”

    說完後,兩人同時看向姬鬆,希翼道:“要不你來幫幫忙?”

    本來還有些同情他們的姬鬆頓時一個激靈,連忙搖頭道:“不成,不成,我可做不來的。”

    “國家大事,豈能兒戲?現在讓我管理個兵部就整日裏被人彈劾來彈劾去的,這要是坐在你們位置上,那些人還不得吃了我?”

    隨即又有些疑狐道:“你們可別給我下套啊,有什麼事趕緊說,要是能幫忙,看在這些年咱們關係不錯的份上,我可以考慮考慮!”

    李世民咳嗽一聲,房杜二人對視一眼,立馬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但兩人還是要臉的,難道給姬鬆說自己現在很多事情都搞不定,你來幫我們參謀,參謀?

    沒這麼說事的,都是大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還拉不下臉皮朝小年輕請教。

    兩人支支吾吾了半天,就是一聲不吭,看的皇帝都替他們着急!

    “行了,還是朕來說吧!”

    李世民走進涼亭,就要伸手親自倒茶,姬鬆連忙上前接了過去。李世民頓時心中舒服了,給了個你小子還有點眼色的表情就順手遞了過去。

    待姬鬆倒好茶,做洗耳恭聽狀時,李世民才娓娓道來!

    當說道朝廷現在遇到的困難時,房杜二人臉上有些不好看。就像是在自己晚輩面前丟臉一般,但爲了解決現在的難題,也爲了讓自己輕鬆點,還是豎起耳朵聽姬鬆怎麼說。

    姬鬆故作沉思狀,其實心裏早就笑開了花。

    真以爲自己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在兵部宅着?

    可別忘了,自己岳丈大人可還在朝堂上呢,有什麼消息還不是第一時間告訴自己?

    眼看着幾人沒了耐心,他這才道:“陛下說的事臣明白了!”

    “總結幾點,也不知道臣總結的對不對。要是不對還青陛下贖罪!”

    李世民大手一揮:“你儘管說來,今日只有我們君臣在此,不管說什麼都恕你無罪!”

    聽到皇帝都這麼說了,姬鬆就知道今日要不說出點東西怕是要挨掛落了。

    “一,無非就是新事物多了,而大家都沒有先例可尋,不知此事是好是壞,所以不敢輕易下結論,是也不是?”

    李世民眼睛一亮,但明面是上卻不動聲色,澹澹道:“姑且算是吧!”

    皇帝的澹定讓房杜二人大爲佩服,難怪人家能做皇帝,就這份澹定的心態就不是常人能有的。

    “二,則是新老思想交替之際,朝堂上的對抗情緒極大,但又不知誰對誰錯?”

    三人還是澹澹地點頭,這讓姬鬆有些抓瞎。

    心想難道自己想錯了?人家都想到了問題的結症所在?看來不來點大的,就真以爲我姬鬆就這點本事了?

    “三,陛下應該有些疑惑,不知此事因何而起,處理政務是有些力不從心?”

    就在幾人要繼續點頭的時候,姬鬆卻突然道:“那如果臣說這些都是你們的錯覺呢?”

    “恩,不錯...........恩?你說什麼?”

    “錯覺?”

    這些幾人保持不住澹定了,李世民更是黑着臉道:“給朕說清楚,什麼錯覺?難道這些事都不存在嗎?”

    姬鬆好整以暇道:“其實從始到終陛下都沒明白一個道理。”

    “什麼道理?這世上還有朕不明白的額道理?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指着姬鬆,李世民哈哈大笑朝房玄齡道:“他竟然說朕不懂什麼道理?”

    姬鬆卻笑而不語,而是任由他們嗤笑。

    看到姬鬆這個模樣,李世民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沉聲道:“有什麼事就說,神神祕祕的,小心朕收拾你!”

    得了,姬鬆臉都黑了,暗罵自己和皇帝裝什麼裝,這要是一個不好,自己非得吃不了兜着走。

    “夏啓知道自己開啓家天下的開端嗎?商湯知道自己一定能推翻夏朝嗎?商紂王一生勇武果敢,會知道自己成了千古昏君嗎?”

    “始皇帝知道自己帝國會二世而亡嗎?漢高祖會知道自己的國號會成爲一個民族的名字嗎?漢武帝要是知道剿滅匈奴會使天下戶口減半還會發起北罰嗎?”

    “隋煬帝要是知道自己下場,當初還會那麼着急嗎?”

    “夏商周,秦漢,兩晉南北朝,前隋,這麼多朝代都成爲了過去,但天下亡了嗎?”

    姬鬆站起來朗聲道:“這世上就沒有如果,如果錯了呢?如果敗了呢?如果............”

    “要是人人如此,那還需要我們做什麼?還革新幹什麼?還不如守着祖宗的家業過日子就得了,還努力幹什麼?躺着不舒服嗎?”

    房杜二人被姬鬆一連串的問號問的六神無主,是啊,要是都不思進取,不試圖嘗試,只想着可能的後果,那還要他們幹什麼?

    “天生大唐,其命維新!”

    “大唐是最好的時代,上承數百年大亂,導致天下百姓武德充沛,周邊異族此時早已成了喪家之犬。生在這個時代,中原外無強敵,內無大的憂患,此時不奮發向上,更待何時?”

    姬鬆豁然轉身,躬身道:“陛下,您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大唐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將軍,有奮不顧身,誓死效命的將士;有胸懷廣闊的宰相;有無數希望效命於您的學子。我們有什麼可怕的?等高產作物推廣,百姓必然衣食無憂。但這就完了嗎?”

    姬鬆搖頭道:“不,這只是另一個的開始!”

    “糧食充足也就意味着人口將在最多二十年之後迎來大爆發。但大唐的土地是有數的,隨着人口越來越多,我們百姓生存的空間將越來越小。到了那時,不是改朝換代,就是起義大爆發。”

    “而現在,我們處於最好的時代,有着能力爲他們打下更大的疆域。”

    姬鬆的話讓幾人久久不能平靜,是啊,我們有着這麼多事去做,怎麼能畏首畏尾?錯了如何?重新來過就是。

    大唐現在有試錯的資本,但要是對的呢?那大唐將徹底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