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長安亂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喬木兮有思字數:4358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李世民當然會感到不平衡了,自己堂堂天子整日爲錢財發愁,但人家倒好,走在路上隨便撿點都比自己累死累活的強,這找誰說理去?

    “我滴個乖乖!”

    這下衆人都感覺到了震撼,沒想到那地方竟然這麼富有?

    “那地方是否適合百姓生活?能否進行耕種定居?或者說那裏的氣候中原百姓能否適應?”

    李世民直接說道。

    這樣的地方就不應該讓這些人佔着茅坑不拉屎,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正所謂天與之,不取何如?

    “啓稟陛下!”

    唐檢臉上沒有絲毫意外,他對自己的這位陛下瞭解的很,當知道有這樣的地方後,怎麼可能忍得住?

    “據帶去的老農所言,哪裏北方大陸中部的位置和大唐長江以北地區氣候區別不大,北方嚴寒之地就和現在的草原差不多;而南方大陸的氣候北部和長江以南氣候相似,南部炎熱地區也和現在大唐南方交趾地區相吻合,所以,哪裏完全能夠適應中原百姓生存!”

    當唐檢說完,不論是李世民這個皇帝,還其他人都不由自主地從內心生出一種異樣的心思!

    和大唐的氣候一樣?並且資源衆多,也能進行耕種?

    再加上姬青等人所說的那樣,那裏現在還處於一片蠻荒,只有南方大陸的瑪雅稍微有點實力,其他的不足爲論!

    李世民沉聲道:“此事沒有朕的命令不要傳出去。”

    姬鬆面色一沉,知道皇帝的那種掌控欲又發作了。

    當得知那裏和大唐相差不大之後,必然衆人會生出一種心思。既然和中原氣候環境相似,還有着極爲豐富的資源,這要是...........

    算了,不敢想了!

    在想下去恐怕真有點那啥了,沒看陛下已經下封口令了嗎?這是不想讓這件事傳出去啊!

    別看想在大唐風平浪靜,但不滿李世民的大有人在,世家大族雖然多次受創,但根基不損,要是讓他們知道這個消息,那還了得?

    他們要人有人,現在更是有着大船,他們要是知道這些,能不動心思?

    “臣等遵旨!”

    算了,現在不管怎麼說,既然皇帝打算封鎖消息,那就說明現在還沒想好這件事情!

    隨後,衆人又跟着去了其他幾艘船上,先是慰問衆人,之後就去船艙底部看了下。

    當看到每艘船底都有三塊千斤以上的大金塊後,這才放下心來!

    之前就算知道唐檢不會騙自己,但當自己親眼看到之後,這才徹底相信。

    等下船來到岸邊,這時,船上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陛下讓婦人孩子入籍的消息,就算是鐵打的漢子也對皇帝心悅誠服,發誓誓死效忠!

    ..............

    隨後幾日大軍傷亡終於統計出來,當所有人拿到這份戰損報告之後都沉默了。

    誰也沒有想到,戰爭進行到最後竟然有了這麼大的傷亡?

    來時二十萬大唐將士,加上附屬國的人,足有近三十萬人。

    但現在,滿打滿算,大唐喊能站着的將士一以不足十萬,就算是加上附屬國的兵力,也才十五萬左右。

    一半啊,足足一半的傷亡,這已經是損失慘重了。

    要不是最後反敗爲勝,這次算是大唐開國一來最大的失敗了。

    天可憐見,雖然損失慘重,但相比於收穫,衆人心中這才有了點心氣。

    前隋三徵高句麗不能盡全功,但經此一役,高句麗這個國家可以說名存實亡,只要在經過數十年治理,世上就再也沒有高句麗了。

    “此戰,朕之過也!”

    一開始李世民就如此說道,這算是對這次戰損定下了基調,所有戰敗的鍋皇帝自己背了。

    但作爲臣子,主辱臣死,豈能讓陛下背上如此名聲?

    “陛下不可!”

    長孫無忌率先出列,大勝道:“陛下,此次戰損豈能是陛下的過錯?臣等作爲參謀隨侍左右,沒有盡到臣子應盡的本分,君有失不能勸諫,事有不諧,卻不能提前發覺,這些都是臣得過錯啊!”

    他大聲道:“還請陛下降罪,無論如何陛下都沒有錯,錯,也是臣得錯!”

    杜如晦也不敢示弱,上前道:“趙國公所言不錯,要錯也是臣等的錯,豈能讓陛下爲我等背鍋?”

    “還請陛下收回此言,不然臣長跪不起,直到陛下回心轉意爲止,不然臣有何顏面面對世人?”

    李績也說道:“臣爲此戰大總管,戰場失利本就是臣得過錯,陛下何必爲臣開脫?”

    “請陛下降罪,臣願一死以謝天下,給死去的將士一個交代!”

    李績說完,牛進達,張士貴,薛萬徹,李思摩,張亮,姬鬆全都跪下請罪!

    李世民面露激動,爲人君者,能有這些臣子還有什麼不能滿足的?

    “諸位請起!”

    李世民來到衆人跟前,一一將衆人扶起!

    “諸位的心朕領了!”

    “但錯就是錯,不能因爲大家爲朕這個皇帝承擔就能過去了,將士們爲朕而死,爲大唐而死,要是朕連這點責任都不能承擔,朕有何顏面去面對大唐的百姓,將士們的家屬?”

    “難道你們要陷朕於不義呼?”

    “臣等不敢!”

    “但是............”

    不等衆人辯解,李世民長聲道:“此事到此爲止,所有人不得再議!”

    李世民一錘定音,算是爲此事劃上句號!

    恍惚間三日而過,就在衆人準備妥當要渡過遼河之際,長安傳來了消息...........

    大帳之內落針可聞,李世民拿着文書面沉如水,就是再遲鈍的人也明白要發生大事了。

    嘩啦!

    文書被李世民甩在地上,他喘息如牛,拿起抽出身邊護衛的橫刀劈在案几上。

    “混賬,簡直就是混賬!”

    “他怎麼敢?怎麼敢啊!”

    杜如晦撿起文書,當看到上面的內容後頓時一陣眩暈,更是差點摔倒!

    還好姬鬆手疾眼快將其扶住,這才無恙!

    “侯君集該殺!”

    杜如晦這幾個字簡直就是咬牙切齒般說出來的,可見心中的憤怒!

    姬鬆心中暗歎一聲,拿起文書看了起來,雖然早有預料,但當真的得知侯君集反了之後,還是感覺到無比的憤怒!

    皇帝給過他機會的,還不止一次,就算是傻子也應該明白這根本就是玩火自焚,找死而已!

    但他還真就反了,反的義無反顧,長史殺了,副將殺了,凡是反對或者不與配合的人全都殺了。

    他真的瘋了不成?

    “他當然該殺!”

    李世民在上面咆哮道:“不但該殺,還應該千刀萬剮!”

    “朕那點對不起他?啊!竟然敢造反,他怎麼敢啊!”

    等了一會兒,李世民漸漸平靜下來,但不斷起伏的胸膛還是能感覺到他的憤怒!

    此時衆人也都知道怎麼回事了,但幸運的是,就在侯君集攻打東宮,想要脅迫太子造反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太子李承乾竟然拒絕了,拒絕的乾脆無比!

    這或許是不幸中的萬幸,要是連太子也跟着造反,那大唐就要大亂了。

    現在的李承乾可不是歷史上那個陰狠毒辣的李承乾,因爲編纂《貞觀大典》的緣故,太子得到了天下文人的鼎力支持,要是太子造反,那影響就大的沒邊了。

    搞不好又是一個父子相殘的慘劇,現在的皇帝已經是飽受詬病,要是太子再來這麼一出,大唐的名聲算是全完了。

    父子孫三代都是這樣的話,今後大唐皇室每次皇位交替必然血流成河。

    還好,還好!

    “陛下!”

    李績面沉如水,上前請命道:“請陛下下令,臣李績願回長安拿下此寮,交由陛下發落!”

    “陛下,臣也請命,不將侯君集這反賊拿下,臣提頭來見!”

    “陛下.......”

    “閉嘴!”

    李世民大吼一聲,衆人這才安靜下來!

    “克明!”

    “臣在!”

    李世民無力地揮揮手,道:“你給大家說說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吧!,朕實在無顏再說了。”

    杜如晦躬身一禮,回身說道:“根據信上所說,侯君集先是聯繫舊部三萬餘人,趁着陛下被圍困在遼河以東的消息,滿朝動盪之際,發動政變。”

    “先是控制西門,北門等四座城門,隨後率領大軍急攻太子所在東宮,妄圖挾持太子一起謀反!”

    “但天意在唐,太子言辭拒絕侯君集大逆不道之言,更是勸衆將士速速放下兵器,既往不糾!”

    “但誰知侯君集膽大包天,竟然在攻東宮不利之下,竟然前去攻打皇城,想要將皇后娘娘挾持,以達到自己師出有名的目的。”

    “危機時刻,大將軍李靖,盧國公程知節,秦瓊等多位大將軍集合親兵舊部,又得皇后娘娘懿旨,太子殿下均令,帥長安大軍六萬餘衆已經將侯君集圍困在皇城之前。”

    “現在太子殿下已經封閉東宮,不見任何人,朝政此時暫由皇后娘娘和房相主持..............”

    杜如晦一口氣說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當杜如晦知道整個事件經過之後,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就好像.........這場彷彿玩笑般的政變是被人設計好了一般。

    一是太子殿下的反應太奇怪了,彷彿提前知道一般,整件事情做的簡直就是滴水不漏,沒有留下任何讓人詬病的地方。

    完全就是一個身處局外的樣子,要知道侯君集可是他的岳父,在起事之前就沒有任何透露就敢起兵?

    還有皇后娘娘的反應,以及李靖等人速度,實在太快了,幾乎在短短三天之內就徹底控制住了局勢,甚至連長安都沒有收到絲毫波及。

    太奇怪了。

    他擡頭看了眼皇帝,但好巧不巧,皇帝也在看他。

    那眼神......不好!

    杜如晦連忙將視線挪開,此時他已是渾身冷汗,要是真的如自己所想,那侯君集..........

    不敢想了,這件事就當作不知道,自己什麼也不知道!

    “杜相你沒事吧?”

    姬鬆看到杜如晦的神色有些不對,連忙問道。

    “沒事........”

    但看到姬鬆那莫名的眼神後,頓時一個激靈。

    “你知道侯君集會反?”

    老杜簡直就是咬牙切齒,但大庭廣衆之下,只能在姬鬆耳邊小聲道。

    姬鬆莞爾一笑,有些茫然道:“知道什麼?我怎麼知道侯君集會反?本侯可什麼都不知道,你可別亂說!”

    姬鬆一副本侯不知道,你別亂說的模樣,杜如晦先是死死地盯着他,事後卻笑了笑,然後就開始閉目養神!

    “即刻啓程,朕倒是想看看他侯君集到底爲何要反朕?是朕虧待他了,還是朕這個皇帝做的太失敗,竟然讓手下出生入死的大將來造朕的反?”

    隨後也不顧衆人阻攔,要率先帶領玄甲軍提前回長安,囑託李績帶領大軍返回。

    之後又安排了薛萬徹,劉仁軌,張士貴等人留在高句麗處理後面的事,更是讓長孫無忌留下主持大局!

    第二日,天不亮,李世民就帶着杜如晦等人迅速朝長安而去!

    直到看不到皇帝的身影,李績也不看姬鬆,就說道:“這事你知道?”

    姬鬆先是一愣,想了下,道:“知道!”

    李績大怒,拽起姬鬆的衣領,怒道:“爲什麼?爲什麼要逼反侯君集?”

    “他就是再不行也是和陛下浴血奮戰來的,你們怎麼能這樣?”

    姬鬆面無表情,掰開李績的手,說道:“陛下只不過是給了他一個機會,或者說給了有心人一個機會!”

    “但權利的慾望已經遮蔽了他們的眼睛,看不清楚了。陛下給侯君集不止一次坦白的機會,但誰知道他一次又一次的錯過,這又能怪得了誰?”

    “跟着陛下浴血奮戰?

    “呵呵!”

    “誰他娘的能坐到現在位置上不是拿命拼來的?一個個以爲有點功勞就可以爲所欲爲了?以爲陛下是隋煬帝?他是楊玄感?”

    “呸!”

    “這也就是陛下顧念舊情,要是犯在本侯手上,本侯讓他生死兩難!”

    聽到姬鬆的話,李績閉上眼睛,漸漸平息了下來!

    “能否給他留個後?”

    李績這樣的人竟然開始請求姬鬆!

    “我盡力,但陛下如何,本侯也不敢說!”

    李績點點頭,就沒有再說什麼!

    姬鬆之所以被留下,自有皇帝的道理,他也不着急,先是運送物資去登萊,之後再運送士兵。

    等所有事情做完,已經是半月以後了,這時才得到皇帝讓自己儘快回京的消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