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豪了吧!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喬木兮有思字數:2233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看着沉穩許多的劉仁軌,姬鬆也是欣慰不已,這位李治時期的宰相終於開始散發出自己的光彩了。
劉仁軌幼小家貧,加上成長在隋末亂世時期,可以說前半生顛沛流離,艱苦異常。
他是太白書院的第一批學生,當初他初來長安,無人脈關系,只能寄宿在朋友家中,聽說太白書院招生,想也沒想就來了。
但書院第一批只有區區八百人,這裏面多是勳貴子弟,因爲來的晚,已經被擋之門外。
要不是姬鬆路過看他蕭索異常,就隨口問了句,誰之這位竟然就是將來大唐的宰相?
雖然他早已不是吳下阿蒙,遇到名人就激動不已。但劉仁軌不同,這是真正的寒門貴子。
一生兢兢業業,清貧異常,就算是後來身居高位也不改初心,可謂是從一而終的典範。
剛開始姬鬆對他關注良多,只要是有困難也不吝嗇出手幫助。
雖然不曾收之爲徒,但卻有師徒之實,算是半個弟子。
這些年他先是在地方爲官,後來才能展示被皇帝注意,隨之被派往百濟出使。
劉仁軌看向姬鬆的目光有些溼潤,只有他才知道,要不是眼前之人,他還不知道會如何呢。
能這麼快升遷,沒有這位在後面幫助,他一連寒門都算不上的讀書人,豈能如現在一般年紀輕輕就獨當一面?
“先生.........學生想您了.........”
劉仁軌更咽道。
姬鬆此時也有些動容,上前將他扶起,拍了拍他身上因爲趕得急而被染的塵埃,嫌棄道:“都多大的人了,怎麼還哭鼻子?丟不丟人?”
劉仁軌臉色一紅,看到劉老二和蘇烈在一旁偷笑,怒道:“笑什麼笑?”
劉老二和蘇烈連忙收斂笑意,眼觀鼻鼻觀心,好似剛纔笑的不是他們一般。
“好了,好了,我叫你們來有事吩咐!”
蘇烈,劉仁軌對視一眼,同時上前抱拳道:“請大總管下令!”
“嗯!此時距離出征還有一段時間,本侯希望你二人三日後整軍出發,去揚州運糧。這也算是對你們的考驗,仁軌對海上還算熟悉,但蘇烈卻不曾在海上呆過,你這一路上不管用什麼辦法,在回來時,本侯要看到一支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無敵艦隊。”
“你們可能做到?”
姬鬆也是無奈,這次出征水師艦隊是由多支水師整合而成,各自的習慣都有不同。
現在出征在即,已經沒有多餘時間去整合了。此次南下運糧是個好機會,多磨合磨合,加上蘇烈的治軍手段,以及劉仁軌的水師指揮能力,等艦隊再次回來時,他相信能看到一支不一樣的水師艦隊。
倆人相互看了一眼,齊聲道:“必不負大總管之命!”
“好,事不宜遲,你們這就去準備吧!”
“三日之後出發!”
“諾!”
..................................
轉眼半月已過,姬鬆在登州整合大軍,每日勤練不輟,希望能提升一點是一點。畢竟臨陣磨刀,不快也光不是?
有訓鷹來回溝通,不管是長安,還是南下運糧艦隊,他都能及時得到最新情況。所以就安心留在登州整軍備戰,查驗物資,修補船隻。
在姬鬆忙碌的時候,在長安的李世民等人也沒閒着。
按照李世民的想法,這次盡起十萬大軍征伐高句麗,已經算是兵力充沛了。但最後還是在姬鬆,李靖,李績,房玄齡等人的勸說下,又抽調了三萬十六衛大軍出征。
且加上河北三萬府兵,漠鬆都護府的一萬兩千邊軍,以及防守在遼河以西的軍隊,加起來足有十七萬大軍。
如果在算上姬鬆所部,那就是整整二十一萬大軍。
這還是因爲水師擔任了大半糧草運輸的結果,不然算上運糧民夫,三十萬都擋不住。
也就是現在大唐國富民強,司農寺在全天下收攏田地,朝廷現在並不缺糧。同時供應五十萬大軍三年消耗絕對戳戳有餘。
太極殿,李世民看着沙盤,重重地點在了遼河的位置上。隨後又在安市城的位置點了點。
“二十一萬大軍,是不是太瞧得起他們了?區區高句麗,能戰之兵也不過三十萬而已,我們如此大張旗鼓,是不是有些過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這是我大唐一直以來所遵守的。但現在勞師動衆的,豈不是白白消耗我大唐的底蘊?”
李世民還是覺得兵力太多了,要他說,十萬足以踏平高句麗,生擒高麗王,淵蓋蘇文等人。
房玄齡上前說道:“陛下,好畤侯姬鬆說的不錯,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何況是滅國之戰?”
“但前隋的例子可是前車之鑑啊!百萬大軍,還三次,有什麼用?還不是白白耗費了國運?”
李世民疑惑道。
他就想不明白了,什麼時候大唐這麼豪氣了?二十萬大軍說出動就出動,要是以前,朝堂早就炸開鍋了。
但現在一個個都安靜的很,除了幾個書生意氣的,其他重臣都不曾阻攔半分,好似理所應當一般。
這時,魏徵突然出聲道:“陛下,您還是先聽聽去年咱們大唐有多少糧食,又有多少鋼鐵產出吧!”。
李世民一愣,這些自己不是都知道嗎,有什麼好說的?
但隨即臉色一變,朝房玄齡杜如晦怒道:“你們有事瞞着朕?”
房玄齡面色一苦,看了眼杜如晦,但老杜卻看向別處,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老房的臉色更苦了。
“陛下,這是年後司農寺剛送到的奏章,臣也是不久前知道。由於裏面的內容太過驚世駭俗,臣等不知真假,只能暫時扣下............”
不等他說完,李世民就上前劈手奪過,急忙看了起來。
時間一點點過去,底下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苦着臉,只有武官這邊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合上奏章,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面無表情道:“你們還真是良苦用心啊,要不是看在朕一意孤行後你們還算配合的份上,這次說什麼也要治你們一個欺君的罪名。”
“臣等知罪,還請陛下責罰!”
房玄齡杜如晦倆人跪倒在地,請罪道。
“陛下,他們也是擔心兵危戰險,我大唐的平和來之不易,如無必要,臣也不想重新掀起戰事。”
“畢竟戰爭一起,誰也說不好最後會怎樣。他們不過是不想陛下太多操急罷了,實在談不上欺君之罪。”
“還請陛下明察!”
魏徵出言爲倆人求情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