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自求我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喬木兮有思字數:2144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今日老道長來我好畤侯府上,我姬府倍感榮幸,小小寒舍更是蓬蓽生輝。在這裏我們敬袁道長一杯,祝他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來,大家請!”

    姬鬆笑着對袁天罡道:“道長請!”

    袁天罡笑呵呵地看着姬鬆,卻是不動酒杯,而是說道:“慢來!”

    姬鬆眉頭一皺,但很快就笑道:“袁道長可是有所不滿?不過沒關係,您直說就是了。”

    袁天罡臉色一變,心想這小子好大的怨氣,上來就給自己來個下馬威?

    “怎敢有不滿意的,好畤侯府上佳餚可是全長安都出了名的,就是大唐也是聞名遐邇,老道能吃上這樣的飯食,已是高興的很,現在更是能得姬侯如此禮遇,更是不勝惶恐!”

    “只是這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何寓意?老道怎麼沒有聽說過?”

    他疑惑道:“還請姬侯解惑!”

    袁天罡說完,大家都是一愣,剛纔只聽的不錯,也沒多想,但細細想來,這句話確實沒有聽說過。

    姬鬆也愣住了,這句話不過是後世一句很平常的祝壽詞,自己想也沒想直接說出來了,沒想到這句話現在竟然還沒有出現?

    “這句話原句應該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姬鬆笑道:“大海容納百川永不枯竭,南山之鬆千年常在,這是在祝您福氣綿延,健康長壽呢。”

    袁天罡嘴裏喃喃道:“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好句,真的好句啊!”

    他高興道:“都說你姬鬆是咱大唐的文宗,詩詞上首創詞句,一句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寫盡千迴百轉之後大徹大悟的道理。”

    “老道一生求學問道,卻是不及姬侯一語啊!”

    他看着姬鬆滿是欣賞,這樣的人簡直千年難遇,南北朝之後中原文華不在,只剩下一些堆砌辭藻的華麗之言,聽之令人作嘔。

    但自從姬鬆出世之後,不斷有不錯的詩詞問世,更是引領大唐文華上的潮流。不知多少人在模仿他的詩詞。

    雖然沒有什麼傳世之作問世,但已是有了興盛的苗頭,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一個時代的驕子。

    聽到老道如此誇讚自己,姬鬆頓時有些不好意思。這些詩詞到底是怎麼回事,別人不清楚,自己還不知道嗎?

    但上輩子所見所聞,已經成爲習慣,不由得就會出現一些沒有出現的詞彙,讓人眼前一亮。

    “您繆贊了,不過區區詩詞,既不能安邦定國,也不能讓百姓吃飽喝足,只是閒暇時陶冶心情之事,當不得道長如此誇讚。”

    袁天罡卻道:“怎可如此貶低?老道雖然不善此道,但不管是蒙學還是年輕時,都是正統的儒家弟子,只是之後機緣巧合之下學道而已。”

    “予之情,曉之理,自心而起,從字而出。文章之美,不外乎詩詞歌賦之道矣。”

    “不管是先秦的《詩歌》《楚辭》,還是兩漢以來的《賦》《樂府詩》,以及現在詩詞,都是我華夏之文華不斷進步的體現,你怎可如此貶低?”

    “依你之才情,怎可碌碌無爲?當今陛下也不是嫉妒賢能之君,爾大可放開手腳青史留名,不說蓋壓當世,那也應該多多留下傳世之作,爲後人留下些精神財富,豈可和光同塵,蠅營狗苟?”

    “你開田畝,足關中之糧;南下搶糧,解兩淮山東之災;宣州五年,更是留下無數財富予百姓。其智慧可謂是當世少有,建書院老道就不說,省的某些傢伙臉上不好看。”

    說道這裏,底下不少世家出身之人臉色難看,但此時大勢如此,書院聲勢之大,每年畢業數千學子,誰敢公然反對?

    就是世家之人,此時也只能蟄伏,能拉攏的拉攏,不能拉攏的也不得罪,其中心酸他們算是體會的深刻了。

    姬鬆看着袁天罡頓時有些看不懂了,這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今日之事本來就是擔心這傢伙以大欺小耍無奈,但此時看來自己卻是錯了。

    要說服軟也有可能,今日來此之人沒一個簡單的。好好說話大家你好我好,要是敢耍手段?呵呵!到時候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道長此言雖有道理,但古往今來,凡事留下傳世之作的詩詞歌賦,往往都是悲涼悽慘之作。不是大徹大悟的絕望之言,就是失望至極的隱居之念,慷概悲歌之人。”

    “詩詞之道,陶冶情操還好,晚輩卻是不願他成爲取士立身之途。就好比佛家之往生輪迴,道家至超脫無爲,晚輩自己並不認同。”

    袁天罡眉頭一掀,大堂之人更是心下一緊,平陽也是有些擔憂地看向姬鬆。

    姬鬆灑然一笑,一時間豪氣頓生,高聲道:“佛前一跪三千年,莫怨我佛不生憐。不是塵埃遮佛眼,只因心垢蓋福田。這裏還有一首詩詞送予道長,若有錯言,請道長海涵!”

    衆人肅然而驚,只聽姬鬆吟道:

    “本是後山人,偶坐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袁天罡此時已經跌坐而起,他不可思議地看着姬鬆,短短時間之內就有兩首詩詞出世,前面一首諷刺佛家,後面一首卻是對自己的諷刺。

    這是什麼樣的人啊!

    袁天罡此時有些後悔了,和這樣的人打交道,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啊!

    好一點的是,這只是點到即止,沒有到揭老底的地步。

    他微微一嘆,起身道:“姬侯之才,老道領教了。不過姬侯可能對我兩家教派有些誤解,卻是有些過了。”

    姬鬆笑了笑,說道:“本就是一家之言,姬鬆處於塵世之間,斷然是不懂什麼天道輪迴的。”

    “我姬鬆只求今世,只看眼前。百姓吃不飽本侯就去想辦法找吃的,百姓穿不暖,本侯就去製衣;只要我大唐百姓所求,就是我姬鬆道之所在。”

    “此爲我自求我道,天道即人道,格物致知,經世濟人。人道昌,則百業興旺,百姓安,則萬道昌。”

    他拱手道:“道長有道長的道,玄奘有玄奘的道,本侯也有本侯的道。方纔之詩詞只是激憤之言,當不得真的。”

    “我等自求我道,何必爭個高下呢?”

    姬鬆說完,定定地看向袁天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