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記:第二百五十六章 姬鬆:臣其實是不贊成的.......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喬木兮有思字數:4458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什麼?你再說你一遍?你確定沒說錯?”

    太極殿,當李世民看到太子給的自己的奏疏後,就對站在臺下的李承乾發出了靈魂三問。

    姬鬆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我什麼都不知道的模樣,更是對李承乾的頻頻使眼色視而不見。

    “是.....是兒臣.....的一點想法......”

    姬鬆看到李承乾這個樣子,無奈地搖搖頭,還是缺乏定力啊!

    李世民看看李承乾又看看姬鬆,心中已經有數,這件事絕對和姬鬆脫不了關係!

    “姬鬆,你來說!”

    姬鬆一臉無辜道:“臣冤枉啊,臣正在家帶孩子,太子二話不說就將臣拉來,臣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啊!”

    姬鬆剛說完,李承乾就一臉不可思議地看着姬鬆,好似再說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無恥了?

    “父皇,是.......”

    李承乾焦急地想要說什麼,但還不等他說完,就被姬鬆打斷。

    “陛下,臣也覺得太子此事做的有些欠妥,要知道編篡一部包涵萬方的典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臣估算過,想要成功,沒有數千人夜以繼日的十年之功,是想也別想,人力物力更是耗資巨大。

    雖然他可能是一部我華夏有史以來的鉅著,更是能使陛下流芳萬世的事,也能使我大唐在文華上遠超前代,但同時也是件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吃力不討好的事啊”

    “況且......”

    姬鬆看了眼李世民,說道:“就算後世之人會因此對我大唐敬仰萬分,對陛下也會頂禮膜拜,但畢竟耗資巨大啊!”

    “還請陛下三思!”

    姬鬆躬身一禮,一副爲大唐爲陛下着想的模樣。

    李承乾眼中冒火,恨不得現在就揍姬鬆一頓。

    太無恥了,沒有比姬鬆更無恥的人了。

    事情是你想的,躥索孤的也是你,現在你卻一推二六五,怎麼全都是孤的想法了?

    鬼才願意花費十年之功,默默無聞地去做這麼一間枯燥無味的事情。

    “父皇,不是這樣的,是.........”

    “閉嘴!”

    不等李承乾辯解,李世民就一臉恨鐵不成鋼的呵斥道。

    姬鬆好整以暇,就像沒聽到似的。

    李世民再次看了下奏疏上的內容,心中好像有一團烈火在灼燒一般。

    他此時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將這部大典編篡出來,哪怕耗費十年時間也在所不惜!

    李承乾不明白這部大典的意義,難道他還不明白嗎?

    也許在他有生之年這部大典不會有多大的作用,但對於後世來說,說是開天闢地的舉動也不爲過。

    先秦一來,也只是在東漢後期才有一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編篡收錄,但後面的事大家也知道了。

    董卓一把大火,將前人的心血付諸東流,要麼就是被世家大族藏於家中祕不示人。

    雖有長安的碑林存世,但數千石碑又能承載多少內容?

    當年蔡文姬耗盡心血才默寫出數百卷,就令曹孟德欣喜若狂。

    更不要說漢末三國亂戰和五胡亂華後對中原文華的毀滅性打擊,更是使得存世的先賢典籍十不存一。

    自己或者大唐能夠編篡出一部彙集古今數千年華夏文華的典籍,這是什麼大功德?

    今後只要學習大典上知識的人,能把大唐把朕的功績忘了?

    何況,現在世家大族爲何把持官員,還不是因爲他們有着很多先賢的智慧典籍,加上數百上千年的鑽研,根本就不是寒門子能比擬的。

    能讓他下定決心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也是馬上就能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就是此舉能極大的影響到那些學問大家,這些人學生衆多,只要用此事將這些籠絡住,他將會得到大量的人才。

    至於有人不願意?

    李世民一點也不擔心,文人所求爲何?

    還有比編篡一部影響巨大的典籍更能讓他們心動的嗎?

    想到這裏,他看了眼還再對姬鬆怒目而視的太子,搖搖頭。

    “承乾你先出去,姬鬆留下。”

    李世民揮手讓太子先出去,李承乾瞪了姬鬆一眼,不甘地退了出去。

    現在整個大殿只剩下李世民和姬鬆倆人。

    “說吧,到底怎麼回事?”

    姬鬆剛纔的話看似在勸說自己不要做,但話裏話外那句不是在誘惑自己?

    受後人敬仰,萬世膜拜,還有這更能令自己心動的嗎?

    聽到皇帝的話,姬一臉茫然,愣愣道:“什麼怎麼回事?這件事和臣沒有一點關係啊,其實臣也是不贊同的.......”

    李世民臉都黑了,怒道:“說人話!”

    姬鬆知道裝的差不多了,再裝下去,估計後果難料啊!

    他有些訕笑道:“陛下,太子到了想做事的年紀,臣認爲給太子找點事做,是件很好的事情。”

    看到姬鬆還是不將話說明,絕口不提這事和自己的關係,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

    到底是聰明人,做事就是這麼讓人舒心。

    這件是由太子牽頭再好不過,一來可以爲他找件事做,省的他胡思亂想。

    二來,大典編篡成功之日,也將是太子威望達到頂點的時候。

    三來,編書是件磨人性子的事,也算是鍛鍊太子心性,想來到時候也能成熟許多,自己也老了。

    想到這裏,看向姬鬆的目光柔和了不少。

    “行了,這件你先別和其他人說,朕還要和杜相他們好好商議一下,畢竟事關重大,太子牽頭還行,但畢竟資歷太淺,還得找幾位學問大家主持才是。”

    “不然編篡出來的書籍得不到天下文人認可,那才是大笑話。”

    姬鬆聞言躬身道行禮,一臉鄭重道:“臣還是認爲此時有待商榷,人力物力耗資巨大,用時日久..........”

    “滾蛋!”

    李世民不等姬鬆說完,就將手中的奏疏扔到了姬鬆的臉上。

    姬鬆卻不以爲意,笑嘻嘻道:“臣這就滾,這就滾!但臣還是堅持己見,認爲........”

    看到皇帝又要往自己身上扔東西,就急忙往外跑去,嘴裏還大呼‘陛下三思’!

    “嘿,這小子..........”

    李世民看着姬鬆的背影哭笑不得,但臉上的笑意卻越來越盛。

    姬鬆離去,李承乾這時小心翼翼地走進大殿,臉上滿是懊惱之色。

    剛纔他出去越想越不對,以他對姬鬆的瞭解,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他思前想後,又將姬鬆說的話前前後後想了一遍,這才恍然大悟。

    等姬鬆出來,想要道歉,卻人家連理都沒理。

    看到李承乾模樣,就知道他想明白了。

    李世民沒好氣道:“朕真不知道該罵你,還是該羨慕你。”

    李承乾一臉羞愧:“是兒臣誤會鬆哥兒了,明個就去道歉!”

    “愚蠢!”

    李世民聽到後大怒。

    “道什麼歉?你是君他是臣,哪有君給臣子道歉的道理?”

    看着茫然的太子,李世民嘆口氣,有些疲憊道:“看來你還是沒有明白,行了,朕累了,你先下去吧!”

    “父皇......”

    “出去!”

    ...............................

    走出大殿,李承乾茫然地看着天空,不明白這是爲什麼?

    鬆哥兒不就是想將功勞讓給自己嗎,難道不對?

    他想不明白,想了下,轉身就準備去母后那裏。

    “啓稟陛下,太子去了皇后娘娘那裏........”

    李世民手中的筆一頓,揮揮手,示意來人退下。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有這樣一個甘願當你墊腳石的朋友,你要是把握不住,那就是真的愚蠢了............”

    說完不再去理會這件事,一手的好牌,要是這樣還能打輸了,只能說明是自己愚蠢,那就怨不得別人了。

    長孫此時正在澆花,這算是他爲數不多的愛好了,既能陶冶心情,還能修身養性,所以每次澆花時,都是自己親自來,就算是水也是親自去打。

    “母后.........”

    正在給一株蘭花澆水的長孫,看到急急忙忙跑來的大兒,只能無奈地將水壺放下。

    唉,好不容易的好心情就這樣被破壞了,本宮就是個勞累的命,這輩子和清淨算是無緣了。

    “出去!”

    長孫沒等李承乾說話,就指着門外說道。

    李承乾一臉懵逼,不知道自己哪裏惹母後生氣了。

    “什麼時候心靜下來再和本宮說話,你一個太子,遇事沒有一點定力,慌慌張張地成何體統。”

    李承乾不敢頂嘴,他雖然怕父皇,但對長孫是又敬又怕,只能出去等待。

    一個時辰後,長孫才慢悠悠地出來,看樣子是剛洗漱過的。

    “現在還急不急了?”長孫沒好氣道。

    “不急了,不急了。”

    李承乾連忙笑道。

    “哼,說吧,什麼事?”

    李承乾連忙將剛纔在太極殿發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長孫,希望母后能給自己點建議。

    長孫聽完後若有所思,看向大兒的表情很奇怪。

    既有欣慰,又有恨鐵不成鋼!

    “你啊,還是經歷太少,人情世故你還差的遠,就這還怪你父皇不讓你參與政事,簡直就是愚不可及!”

    對於長孫的數落李承乾不以爲意,腆着臉道:“還請母后指教!”

    嘆了口氣,到底是自家兒子,想了下說道:“你想想鬆哥兒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反之對你又有什麼好處?”

    “好處?”

    李承乾若有所思,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除了功勞完全是自己的,將來的名望也是自己的,還有什麼?

    但對鬆哥兒有什麼好處?

    他想了半天也沒想到,只能搖頭道:“沒有,看樣子父皇是贊成編篡大典的,那麼這件事就對鬆哥兒沒有半點好處,甚至還會影響他的名望,畢竟這件事對天下文人都是件好事,但鬆哥兒卻要阻止,必然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他說道這裏突然停了下來,睜大眼睛,不可思議道:“他......這是在成全我?甚至不惜損害自己的名望,背上一個破壞編篡大典的罵名?”

    長孫終於鬆了口氣,暗道:到底是本宮的孩子,還沒有蠢到家.....

    “這件事到此爲止,之後不管姬鬆做什麼你都不願管,必要時候還要隔空罵幾句。不要辜負了鬆哥兒的一片好心。”

    “要是心有愧疚,將來多給你那女婿點補償就是。”

    李承乾呆愣半晌,他沒想到鬆哥兒會這樣做?

    爲了成全自己,不惜甘願做自己的墊腳石?

    “爲什麼?”

    “這得你自己去想,別人幫不了你。”

    長孫沒有再留李承乾,讓他趕緊滾蛋!

    李承乾渾渾噩噩地來到東宮,他腦海裏不時響起姬鬆在太極殿上的表現。

    “太子,您怎麼了?”

    太子妃來到跟前關心道。

    李承乾搖搖頭,暫時不去想這件事。

    既然你這麼看得起我李承乾,那孤就要做出一番事業讓大家好好看看。

    “來人!”

    “太子有何吩咐!”

    李承乾想了下,最後咬牙道:“太子庶人爲人心術不正,立即趕出東宮。”

    “太子,這..........”

    “還不快去!”

    “是,奴婢這就去。”

    不一會兒,東宮外就響起一陣吵鬧聲,但很快就消失了。

    “你去取一百貫給那人送去,畢竟陪伴孤這麼長時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算是孤給的補償,另外孤會上報父皇奏請讓他去地方爲官,希望他能好自爲之。”

    太子妃一愣,但很快想到什麼,臉上一喜。

    “臣妾這就去辦!”

    李承乾看到她的喜意,心中一暖,心情也好了許多。

    當李世民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一陣發愣,隨即就哈哈大笑起來。

    陳壽就在身旁,看到陛下如此開心,也跟着笑了起來...........

    那人幹過什麼,他們都知道,但現在太子卻將其以心術不正的理由趕出東宮,這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最後還派太子妃送去百貫錢財,許下官位,說是這些年補償給他的。

    那人接到銅線,又聽到還會去地方主政一方,激動地跪倒在東宮門外,大呼太子賢明!

    這下不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處置其人的時候,又表現的有理有據,很有人情味,而不是一棍子將人打死。

    沒有得理不饒人,更沒有斬盡殺絕,將人逼進絕路,這樣的太子誰不喜歡?

    李世民接到太子的奏疏,想也沒想就寫了個大大的‘準’字,讓三省速速辦理!

    當姬鬆聽到這個消息後,臉上的笑意再也忍不住。

    看着還傻傻的正在踩水坑的大兒喃喃道:“你小子就是個享福的,可你老子卻要背罵名嘍!”

    不過,他臉上卻沒有絲毫沮喪,背着手,哼着不知名的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