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上山(爲新舵主加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喬木兮有思字數:2146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青囊書》早已失傳,鬆怎麼會他的本事?只能算是一些小技巧而已,比不得道長的本事。”姬鬆謙虛道。

    孫思邈看着宛若謙虛君子的少年,也是思慮良多。姬鬆的本事他也是知道的,不說醫術,就做事的本事卻是當世少見。

    他經常十天半月都在深山老林採藥,但對姬鬆的事蹟還是有些瞭解的。當他聽說他在一年時間就帶領百姓在好畤縣開荒二十餘萬畝耕田時,還當是天方夜譚。

    但之後的事,以及他的開荒政令在整個關中遍地開花之後,就讓他不得不信了。

    隨着政令發佈,以及各地官府在司農寺的帶領下全面開荒,作爲司農寺現在最高施政者,姬鬆的名字也隨之傳播開來。

    而他的事蹟也被衆人所周知,什麼單騎破突厥,二戰撅可汗,少年封侯,家財萬貫等等,都爲人所知!

    雖然有誇大之言,但卻也說明了姬鬆此時在關中的名字是多麼響亮!就連關外,山東之地的民衆都有所耳聞。

    他雖然對這些不太關心,但對姬鬆的行爲還是報以讚賞的,這是個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上的貴族,和其他人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他撫須含笑道:“你不必如此謙虛,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要是連這點實事求是的精神都沒有,又何談治病救人?”

    “小子受教了!”姬鬆有些赫然,自己本事自己知道,要是一般的病症他還能有些辦法,但說到中醫調理和會診,就不是自己能參合的了。

    所以這段時間他都在有意識的淡化自己醫術得事情,但事與願違,反而有了越演越烈的趨勢,還真是..............

    他搖搖頭,道:“小子有多少本事自己知道,雖有些小手段和非常之舉,但都是小道,登不上大雅之堂,實在不敢隨意出手,就是擔心害人性命。

    更何況鬆對醫書也是一知半解,說不上什麼醫術高超,也沒什麼人教導。這些年一直都是一個人在獨自摸索。

    知道的越多,越發覺得當初的自己是多麼的膽大妄爲,我華夏醫術博大精深,鬆只得些許皮毛,在大家面前實在不敢班門弄斧。”

    姬鬆知道,假的就是假的,總有被戳破的一天。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省的到時弄得自己太過狼狽。

    孫思邈暗暗稱奇,沒想到這少年能如此坦誠。他見過,遇過的人太多了,真話假話,一聽便知。

    他知道姬鬆沒有撒謊,也並不是真的謙虛。他此時越看姬鬆越喜愛,想到自己一生治病救人,也想過找個人將自己醫術傳承下去。

    他這些年遇到的良才不少,但不是德行不行,就想借自己名號入仕爲官,真正想學醫術的一個沒有。

    想到這裏就對姬鬆說道:“不知你可願學................”

    剛說到這就停了下來,想到姬鬆的身份,哪有什麼可能跟隨自己去學習醫術?

    苦笑下搖搖頭,沒有再說下去。

    姬鬆聰慧異常,在他開口後就知道他想說什麼,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去隨他學醫的。

    倒不是姬鬆矯情,而是真的志不在此,更不願違心答應。孫思邈這樣一位世間少有的慈悲之人,他怎能去騙他呢!

    在他想來,像孫思邈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應該被世人膜拜的對象,他比誰都有資格使人跪拜。

    對於這樣的人,姬鬆只能仰望,這是真正將自身榮辱放下的得道高人。世間富貴對他來說只要願意,皇帝會毫不吝嗇任何賞賜的。

    但他卻不曾如此做,富貴與我如浮雲,只願世人無災痛。皇帝多次召喚都被拒絕,可見其道心之堅定。

    接下來倆人都沒有說話的性質,滅掉火堆,防止燃燒山林。兩人結伴而行,接過老劉拿着的自己的佩刀,讓他回去。

    然後就帶着大黃,倆人一犬就開始了華山之旅。

    華山作爲關中有名的山峯,自古以來的神話故事就層出不窮。

    華山一帶流傳的民謠:‘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往上爬’。其中關於老君犁溝的由來有一段神話傳說。

    相傳當年華山通北峯的山道是權貴驅使佃戶和黔首修的。修路過程異常艱鉅,傷亡不少。

    有天太上老君騎青牛路過華山,看到了開山人的辛苦,便用如意柄變成鐵犁,套上坐騎青牛,自己扶犁揮鞭,硬是在陡峭的巖壁上犁出了一道長溝。人們遙對駕雲東去的老君叩拜,並把老君開得這條陡道叫“老君犁溝”。

    後世人們在聚仙台開石鑿洞,命名“猶龍洞”,供奉老子。老子走得匆忙,把青牛忘了。青牛留在了華山,化爲“臥牛石”。

    姬鬆乃是練武之人,對於華山的奇險視若無睹,讓他驚奇的是,孫思邈雖然沒有姬鬆的閒庭若步,但也不曾落後姬鬆半分,可見還有餘力。

    華山的奇險是舉世聞名的,山澗,懸崖,險阻的道路。從山腳下看,華山就像是從平地上突兀而起直插蒼穹的山峯。

    姬鬆後世還聽過這樣的一個觀點:源於三秦大地關中西部的仰韶文化,約當距今五千年前分化出一個支系。

    其在華山腳下形成以成熟型的,雙脣小口尖底瓶與玫瑰花枝圖案彩陶,組合爲基本特徵的,這是華夏遠古文化中以較發達的原始農業爲基礎的、最具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

    其影響面最廣、最爲深遠,大致波及華夏遠古時代所謂九州全境,從某種意義上講,影響了當時中華歷史的全過程。

    以‘玫瑰花’爲標誌的仰韶文化,同起源於燕山北側大凌河流域以‘龍’爲徽的北方紅山文化,在桑乾河上游交錯相會,相互撞擊、聚變,迸發出新的文明火花。

    ‘華山玫瑰燕山龍’的相遇,拉開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帷幕,這正是以華爲名、以龍爲徽的華夏民族共同體的前身。

    姬鬆不知道這到底是真是假,但可以說明的是,華山在華夏民族的發展過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時只有山腳到半山腰處才有歷代鑿出的山道臺階,要是姬鬆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山道的盡頭應該是後世‘書生回首處’的景點。

    不是不想向上繼續開鑿,而是上面山道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到達的地方了,由此可見華山的奇險!onclick="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