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武夫的悲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喬木兮有思字數:2078更新時間:24/06/28 17:25:54
    姬鬆前世也接觸過一些軍人,雖然時代不同,但是特性還是一般無二的,這些人的想法還真和常人不太一樣。

    你可以打他,罵他,殺了他,但就是不能侮辱他,視自身榮譽爲最高信念。

    他們有時爲了榮譽和名聲可以做出很多讓常人無法理解的事。

    所以姬鬆早就吩咐大家不要將今日之事外傳,也是照顧到了這老兄的面子。

    對於這位老兄,姬鬆在上世還是有些瞭解的,這才對其有些同情。

    薛萬徹出身將門,父親是隋左御衛大將軍薛世雄,隋末爲涿郡太守。

    大業十三年,薛世雄在河間之戰中敗於竇建德率領的河北義軍,慚恙發病,不久便去世了。

    薛萬徹自與兄長薛萬均隨父親客居幽州,兄弟二人都因武藝出衆受到涿郡守將羅藝的賞識。後二人與羅藝一齊歸附李淵,授車騎將軍,武安縣公。

    武德元年十一月,竇建德攻克冀州,聲威大盛。十二月,竇建德又率10萬人進攻幽州。

    羅藝準備出擊交戰時,那時薛萬均建議說:“衆寡不敵,今若出門,百戰百敗,當以計取之。可令羸兵弱馬阻水背城爲陣以誘之,觀賊之勢,必渡水交兵。萬均請精騎百人伏於城側,待其半渡擊之,破賊必矣。”

    羅藝採納了這個計策。交戰開始,竇建德果然引兵渡水,薛萬徹隨兄長薛萬均率百名精騎突襲竇建德,大敗其軍。

    可見這老兄別看今日在外面的樣子有些丟人,姬鬆敢說,這絕對是在裝給自己看的,以自己的狼狽示人,讓自己放下戒心。

    要不是自己告訴他皇帝已經赦免了他,這老兄肯定會想着法子逃跑,說不定今日見自己就是爲了挾持自己,好逃脫控制。

    當過將軍,並且還在戰場上戰無不勝的猛將,沒有點腦子,早就墳上長草了,那還能存留在現在?

    隨後在武德三年十月,竇建德再次率領二十萬人馬再次攻打幽州。

    竇建德兵已登上城碟,情況萬分危急。此時薛萬均、薛萬徹率敢死隊百人從地道潛出,迂迴到竇軍背後,突然襲擊,竇軍敗逃,二人共斬首1000餘,大勝!

    有次和劉黑闥對戰,李藝軍敗,薛萬均、薛萬徹這對難兄難弟在這次作戰中被俘,被劉黑闥“截發驅之”,就是說將兄弟倆剃成了光頭,兄弟二人逃回後,李藝也率軍撤回幽州。

    這一戰,堪稱兄弟二人奇恥大辱,所以說,在人前哭泣算什麼,只要能保住命,就沒有他不敢做的。

    之後,也不知道是三國志看多了,還是怎麼的,兄弟二人分道揚鑣,薛萬鈞從秦王,他則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愛將。

    這次李世民能大度地放過薛萬徹,未必沒有其兄薛萬鈞原因,畢竟是自己手下大將的兄弟,真的殺了他,誰敢保證薛萬鈞不心懷芥蒂?

    貞觀二年,右衛大將軍柴紹、殿中少監薛萬均率軍擊樑師都,薛萬徹作爲副將也隨軍出征。

    唐軍行至距朔方數十裏時,突厥援兵四面而至,唐軍稍退。

    這時,兄弟二人橫擊突厥軍,斬其驍將,突厥軍陣腳大亂,唐軍乘勢進攻,大破突厥軍,乘勝包圍朔方城。

    諸將都認爲城險難以攻下,其兄薛萬均建言道:“城中氣死,鼓不能聲,破亡兆也。”就是說:城中有死亡的氣息,敲鼓的聲音不大,這是敗亡的徵兆啊!

    四月二十六日,樑師都堂弟樑洛仁殺樑師都,舉城投降。

    突厥始終不敢出兵援救。唐以其地置夏州,爲反擊突厥準備了前進基地。薛萬徹因功封爲靈州大都督。

    之後不管是征討突厥、吐谷渾、薛延陀還是高句麗,他對對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

    貞觀十八年,薛萬徹任左衛將軍,還娶唐太宗的妹妹丹陽公主爲妻,加封爲駙馬都尉。

    但這時發生了一件趣事,“萬徹蠢甚,公主羞,不與同席者數月。”就是說這老兄蠢的連房事都不會,連續好幾個月都不與他同房。

    這件事算是薛萬徹奇恥大辱了,也爲今後的身死埋下了因果。其實在姬鬆看來,這根本就是丹陽公主看不起薛萬徹,這對於一個武人來說,可以算是不死不休了。

    唐太宗聞知此事,大笑不已,於是設置酒宴,將一些附馬召入宮中,給薛萬徹上了一課,這才解決了問題。

    但這也成爲了薛萬徹的笑柄,更是在衆人面前再也擡不起頭了。

    不久,薛萬徹遷右衛大將軍,轉杭州刺史,遷代州都督,又召拜右武衛大將軍。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與人議論:“當今名將,唯李勣、道宗、萬徹三人而已。李勣、道宗不能大勝,亦不大敗;萬徹非大勝,即大敗。”

    就是說,這薛萬徹啊,在戰場上不是打敗就是大勝,可見這老兄雖然有點腦子,但是莽夫的屬性還是佔了大半。

    之後也許是再也忍受不了皇帝對妻子丹陽公主的縱容,他妻子和別人私通,更是生下孽種,這讓在戰場上縱橫無敵的他情以何堪,還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永徽三年,薛萬徹入朝,與房玄齡之子房遺愛關係密切,談話中,薛萬徹再次表示了對朝廷的抱怨,而且說:“今雖患腳,坐置京師,諸輩猶不敢動。”

    房遺愛對他說:“公若國家有變,我當與公立荊王元景爲主。”以推翻高宗李治的統治。

    不久,事泄,薛萬徹被捕,但拒不承認,後來房遺愛出面作證,薛萬徹這才伏罪。

    永徽四年二月初二,薛萬徹被處斬,臨行前,薛萬徹大聲說:“薛萬徹大健兒,留爲國家效死力固好,豈得坐房遺愛殺之乎!”

    說罷,解開衣領對監斬官大聲喊道:“亟斬我!”

    劊子手驚悚,刀下無力,第一刀沒有砍準,萬徹大聲呵斥:“何不加力!”

    連砍三刀才斬下他的首級。

    薛萬徹的二哥薛萬淑,也戰功顯赫,歷任右領軍將軍、樑郡公、暢武道行軍總管。

    四弟薛萬備隨唐太宗徵高麗,從萬軍陣中救出契苾何力,又隨阿史那社爾進攻龜茲,因薛萬徹受到牽連,流放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