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新一輪的博弈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碼字的翻肚魚字數:2280更新時間:24/06/28 17:22:11
    姬御將整理好的奏摺遞交給內侍,內侍小心翼翼地捧着奏摺,快步走向皇帝的御書房。

    皇帝此時正在批閱奏章,聽聞姬御的奏摺已到,立刻放下手中的硃筆,鄭重地接過奏摺。

    展開奏摺,皇帝的目光迅速掃過一行行工整的字跡,臉上逐漸露出驚異之色。

    奏摺中詳細記錄了此案的始末,涉案人員的名單,以及他們的罪行和供詞,一切都井然有序,條理清晰。

    皇帝看完奏摺,長出一口氣,他擡頭看向站立一旁的內侍,沉聲說道:“傳旨,召集羣臣議事。”

    不久,朝臣們紛紛來到御書房外等候。皇帝手持姬御的奏摺,緩步走出,坐在龍椅上。

    羣臣們行禮畢,皇帝將奏摺遞給身邊的太監,示意他念給羣臣聽。

    隨着太監抑揚頓挫的聲音在朝堂上迴盪,羣臣們的表情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隨着太監將奏摺內容一一讀出,朝堂上的氣氛逐漸變得肅殺而緊張。

    大部分朝臣雖然之前知曉姬御在祕密進行某項行動,但此刻才真正瞭解到整個事件的嚴重性和涉及面的廣泛。

    “真是豈有此理!這些人竟然如此喪心病狂,置國家利益於不顧!”一位國公氣得渾身發抖,率先打破了朝堂的沉默。

    “陛下,此等奸佞小人,必須嚴懲不貸,以正朝綱!”另一位老將也義憤填膺地附和道。

    這些將軍們此刻自然不會保持沉默,此次領兵出征的姬御,指不定下次就輪到自己了,怎麼可能會允許有人在戰時拖自己的後腿。

    皇帝掃視了一眼朝堂上的羣臣,看到了他們的憤怒和期待。

    他深吸一口氣,沉穩地說道:“朕知道,諸位愛卿都對此事感到震驚和憤怒,朕也是如此。”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這份奏摺,詳細記錄了此次事件的全部過程,姬御做得非常好,現在,我們需要討論的是,如何處理這些人,如何給將士一個交代。”

    皇帝看向站在朝堂一角的大理寺卿蔣陪林,沉聲問道:“蔣卿,依你之見,這些人該如何處理?”

    蔣陪林聞言,出列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根據大周律法,這些人所犯之罪,證據確鑿,罪行深重,理應按律當斬,以儆效尤。”

    皇帝聽後,微微點頭,目光再次掃過朝堂上的羣臣,“諸位愛卿,你們認爲呢?”

    朝堂上又是一陣短暫的沉默,衆臣紛紛表態,“陛下,老臣贊同蔣大人的意見,此等惡行,必須嚴懲,以維護朝廷法度。”

    這些朝堂上的老將們,都是在沙場上經歷過生死考驗的,他們的性格直率、火爆,對於這等奸佞小人,自然是恨之入骨。

    真要是有什麼反對意見,搞不好會當場在這朝堂之上大打出手,這些沙場上出來的老流氓們,可不會給跟你講什麼君子之道。

    皇帝見狀,心中已有定奪。他緩緩站起身,鄭重地宣佈:“既然如此,朕決定,依大周律法,對涉案人員執行斬首之刑,同時,朕會責令刑部、大理寺加強監管,確保此案得到公正處理。”

    皇帝話音一落,朝堂上響起一片附和聲,衆臣對於皇帝的決斷表示贊同。

    隨後,皇帝目光深邃地望向朝堂,緩緩開口問道:“從之前的長蘆鹽商案,到如今的糧草案,諸卿有何看法?”

    朝堂上再次陷入短暫的沉默,衆臣們相互對視,似乎在斟酌詞句。

    顯然,近期的長蘆鹽商案和糧草案都牽扯了大量的官員,這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凝重。

    皇帝的問題讓衆臣們陷入了沉思,他們知道,皇帝必然想要採取一些措施來整頓朝綱,但具體會如何行動,卻讓人捉摸不透。

    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只有皇帝深沉的目光在衆臣臉上緩緩掃過。

    每位大臣都在心中權衡着利弊,他們擔心自己的利益會在這場可能的朝局變動中受到影響。

    終於,一位資深的老臣打破了沉默。他出列,恭敬地向皇帝行禮後說道:“陛下,老臣以爲,這兩起案件暴露出我朝在官員選拔和監管上存在的嚴重問題,我們必須加強官員的廉潔教育和法制意識,同時加大對違法官員的懲處力度,以儆效尤。”

    皇帝聽後微微點頭,表示贊同,他看向其他朝臣,問道:“你們還有何建議?”

    這時候丞相站了出來,他說道:“陛下,臣以爲我們可以設立一個獨立的監察機構,專門負責監督官員的行爲,確保他們廉潔奉公,恪盡職守。”

    衆臣聽聞丞相的提議,反應異常劇烈。朝堂之上,一片譁然。

    這個新的監察機構,無疑將會成爲一個懸在百官頭上的利劍,對於那些有過錯失或者心懷不軌的官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而對於那些一直清廉自守的官員,這樣的機構也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和束縛。

    然而,儘管衆臣心中對此提議有着諸多的不滿和擔憂,卻少有人敢當面反駁丞相。

    丞相在朝中的威望極高,他的提議往往代表了皇帝的心意,更何況這次提出的設立監察機構的建議,也是爲了整頓朝綱,維護朝廷的法度和秩序。

    一些老臣面面相覷,他們深知這個提議一旦通過,將會對朝堂產生深遠的影響。

    但另一方面,他們也理解皇帝和丞相的苦心,知道這是爲了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

    皇帝看着朝堂上的反應,心中明了衆臣的顧慮,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朕知道,這個提議對諸位來說是個不小的震動,但朕想告訴你們,這個監察機構並不是爲了針對誰,而是爲了我們大周的穩定和繁榮,只有官員清廉,朝廷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皇帝的話讓朝堂上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他繼續說道:“當然,這個機構的設立需要慎重考慮,具體的實施細節還需要我們共同商議,朕希望諸位能夠以大局爲重,共同爲朝廷的未來出謀劃策。”

    衆臣聽着皇帝的話,心中各有所思,他們明顯感覺到,皇帝對於設立監察機構的提議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

    這種決策背後的決心和意圖,讓朝臣們開始重新考量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既然皇帝已經下定決心,那麼這個新的監察機構勢必會成爲朝廷的重要部門。

    對於一些有野心的官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開始琢磨,如何能夠在這個新機構中謀取一席之地,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是有些人卻已經看出來,這個新的監察機構人選早就已經註定了,別無二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