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層層加碼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碼字的翻肚魚字數:2001更新時間:24/06/28 17:22:11
    冀州戶部吏司,此時楊朝清派遣的人已經到了。

    冀州戶部吏司內,司官郎中祝慶正忙碌地整理着文件,聽聞楊朝清派遣的人到來,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迎上前去。

    “黃管家,哎呦,您怎麼有空到我這裏來。”祝慶熱情地說道。

    黃管家微微一笑,拱手迴應道:“祝大人,好久不見,在下奉楊侍郎之命,詢問一下長蘆糧草是什麼情況?”

    祝慶心中頓時感到一絲不妙,這黃管家大老遠地從京城跑到這裏來詢問長蘆的情況,莫不是出了什麼事故?

    儘管心中疑惑,但祝慶仍然保持鎮定,他深吸了一口氣,回答道:“黃管家,長蘆的糧草都是按照楊大人的指示來調配的啊,各地的情況都一樣啊!”

    各地的糧食戶部都有大致的記錄,一旦發生戰事,戶部負責調糧,任何地區不得推脫,必須第一時間保證糧草的供給。

    “也就是說存糧都調完了?”黃管家問道。

    祝慶愣了一下,隨即解釋道:“黃管家,這都是上面的指示啊!”

    黃管家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揚大人的命令是每次只多取一成,你們吞了多少。”

    祝慶聽後,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復了鎮定。他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早已有所準備,同時也在腦海中迅速構思着應對之詞。

    “黃管家,您這是說的哪裏話。”祝慶故作驚訝地說道,“我們冀州吏司的人都是忠心耿耿,怎會做出吞沒糧草之事?長蘆的糧草調配,確實是按照楊侍郎的指示進行的,只是這種調配的情況,多少會出現一些損耗啊。”

    祝慶頓了頓接着說:“而且各地的糧倉,來年都會補充齊全的啊,黃管家是否太過於大驚小怪了一些。”

    “祝大人就別拿這些話來搪塞我了,來年補齊?你知不知道長蘆是有難民的?你從哪裏補齊?”黃管家說道。

    祝慶聽後,心中一驚,但他迅速鎮定下來,迴應道:“黃管家,關於難民的情況,我確實有所瞭解,但請您相信,我們一直在努力調配糧草,以確保各地的需求得到滿足,長蘆的難民,我們也一直在關注,並會盡力提供幫助。”

    黃管家厲聲警告道:“祝大人,我希望你要清楚,一旦長蘆難民發生異動,朝廷追究下來,暴露了這次的事情,你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祝慶聽後,背後冷汗直冒,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努力保持聲音的平穩,“黃管家,我明白您的意思,請放心,我會竭盡全力處理好長蘆的糧草問題,確保難民得到妥善安置。”

    黃管家緊緊地盯着祝慶,似乎想從他的眼神中讀出真僞,“祝大人,你應該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長蘆鹽運使可是朝廷欽點的,而且長蘆的事情還是姬御殿下親自處理的,一旦讓他們發現什麼端倪,你覺得他會不會追究,咱們吞的可是戰備糧草,這次可是人家親自在前線打仗,若真的出事,你覺他會放過我們嗎?”

    突然變得壓抑起來,祝慶能夠感受到黃管家話語中的威脅,他知道這件事已經牽扯到了更高層面的人物,任何疏忽都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隨後黃管家又說道:“我不管你們在其他地方到底吞了多少糧食,但是長蘆的必須給還回去,一定不能讓難民出現問題,這樣才不會引起朝廷的注意。”

    “黃管家,請放心,我會立刻着手處理這件事。”祝慶語氣堅定地說道。

    “祝大人,我還得回去給楊大人覆命,就不久留了,你好自爲之。”黃管家說道。

    祝慶點頭應道:“黃管家,您放心,我定會小心行事,不辜負楊大人的期望。”

    黃管家聽後,未再多言,轉身便離開了冀州戶部吏司,祝慶看着黃管家離去的背影,心裏卻是十分不忿。

    “都是掉腦袋的活,憑什麼你們賺得盆滿鉢滿,我們下面多拿一點,你們馬上就找上門來了,還真是謹慎啊。”祝慶心中滿是怨氣,卻又無可奈何。

    祝慶的這番話聲音雖小,但卻透露出他心中的不滿與無奈。

    然而,不滿歸不滿,祝慶也明白自己當前的處境,還是要儘快地解決當下的問題。

    “來人!”祝慶大聲呼喚着手下,一名小吏急匆匆地跑進屋子,低頭候命。

    “現在吏司有多少糧食?”

    小吏迅速迴應道:“回大人,目前吏司的存糧尚有兩萬石。”

    祝慶皺了皺眉,心中計算着,他知道這五千石糧食對於龐大的難民羣體來說,雖然是杯水車薪,但眼下也只能先從這部分糧食中調配了。

    “立刻調出五千石糧食,明日一早便運往長蘆,不得有誤。”祝慶果斷下令。

    “大人,這些糧食可都是衆多大人分配好了的啊,現在從這其中抽調,會不會讓其他大人不滿?”小吏在一旁提醒道。

    “都他媽的火燒眉毛了,朝廷要糧地都找過來了,還想着要錢呢?”

    祝慶瞪了小吏一眼,怒氣衝衝地說道,“告訴他們,這是爲了安撫難民,穩定地方,誰要是有意見,就讓他們來找我!”

    小吏被祝慶的怒氣嚇到,連忙應聲退去,不敢再多言。

    祝慶知道,他這樣做無疑會得罪一些同僚,但現在他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雖然不滿楊朝清等朝中之人的做派,但是他也知道黃管家並沒有危言聳聽,眼下先保住命再說。

    祝慶坐在書桌前,心情沉重。

    他雖然下令調出了五千石糧食以解長蘆之急,但這一舉動無疑打破了原本在冀州戶部吏司內部脆弱的利益平衡。

    他知道,那些原本指望着從這些糧食中分得一杯羹的官員們,對他此舉定會心生不滿。

    “哼,那些朝中的大員們,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祝慶心中暗罵,對於楊朝清等人的貪婪與自私,他早已心知肚明。

    但無奈官大一級壓死人,他一個小小的司官郎中,又能如何反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