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防患未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碼字的翻肚魚字數:2371更新時間:24/06/28 17:22:11
    夏日的天氣多變無常,方纔還是晴空萬里,轉眼間便烏雲密佈,雷聲隆隆。

    擡頭看向烏雲密佈的天空,有人歡喜有人愁。

    “終究還是來不及了嗎?”姬御凝視着窗外的天氣,無奈地嘆息。

    “走,去河堤看看。”姬御叫上衆人再一次來到了河堤。

    此時的運河兩岸已經佈滿了工人,他們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堆砌沙袋,加固堤防,以防洪水衝潰河堤。

    莊元培聽聞姬御親臨視察,立刻帶領一衆官員急匆匆趕來。

    “殿下……”他剛開口,卻被姬御揮手打斷。

    姬御環顧四周,只見沿河兩岸的雜物淤泥已被清理得差不多,視野確實比前幾日要寬敞得多。

    他滿意地點點頭,看來莊元培並沒有把他的囑託當作耳旁風。

    “不必多禮,直接告訴我現在的情況如何!”姬御聲音堅定,他需要的不是繁文縟節,而是實實在在的彙報,以便儘快做出應對措施。

    莊元培見姬御如此直接,也知事態緊急,因此不再多言其他,立刻回答道:“回殿下,這河道清理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不過這河堤嗎,這不是一時之功啊,今年夏汛來得太早了些……”

    姬御眉頭緊鎖,他自然明白莊元培的言外之意,夏汛的提前到來,對於堤防工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望向那些正在堤上忙碌的工人們,心中憂慮重重。

    姬御思索片刻道:“當務之急是確保河堤的穩固,增派人力,連夜加固堤防,同時密切關注水情變化,另外,還需要做好應急疏散準備,以防萬一。”

    莊元培表示贊同:“殿下所言極是,下官即刻去安排,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姬御仍然站在河堤上,目光憂憂地注視着波濤洶涌的河水,天災人禍自古有之,但是身在其位必謀其政,一旦河堤失守,後果將不堪設想,百姓的安全無法保障,若是再惡劣一些,一年的收成也會被毀,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流離失所。

    “宋大人,大周歷年來決堤的情況都有哪些?”姬御向宋明遠詢問道。

    宋明遠聽到姬御的提問,立刻從人羣中走出。

    “殿下,大周朝建立以來,河堤決口的情況並不罕見。”宋明遠沉聲說道,“最爲嚴重的一次是在十年前的,那次洪水沖毀了數十裏的河堤,數萬百姓受災,莊稼顆粒無收,災情極爲慘重。”

    “還有近年來也有不少小規模的決堤事件”宋明遠繼續說道,“比如五年前,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一處河堤就因連日暴雨而發生決口,雖然規模不大,但也導致當地數百畝良田被淹,百姓損失慘重。”

    “還有……”

    姬御聽後,神色愈發凝重,每一次的決堤都是對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巨大威脅,都是對他們生活秩序的嚴重破壞。

    “長蘆的官倉情況如何?”姬御又問道。

    “殿下,得益於鹽商們的功勞,長蘆歷來不缺錢財,所以沒有人去打糧倉的主意,長蘆的糧食倒是充足。”宋林甫說道。

    “但是”還沒等姬御緩口氣,宋林甫繼續說道:“糧食雖然夠用,但是一旦發生災禍,都會伴隨着各種疾病,一旦突發瘟疫那才是最壞的情況啊。”

    姬御知道宋林甫所言不虛,災害過後,環境惡化、水源污染都可能成爲疫病的溫牀,一旦瘟疫蔓延開來,其危害將遠超洪水本身,這種潛在的威脅讓姬御的心情更加沉重。

    “哎,這長蘆之行,確實是步步荊棘啊。”姬御深深嘆息,眉宇間流露出些許疲憊。

    宋林甫遲疑片刻,終究還是輕聲安慰:“殿下能親臨此地,實乃萬幸,如若不然……”話語中透露出深深的擔憂。

    姬御閉上雙眼,心中感慨萬分,是啊,幸好我來了。

    天災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他雖未曾親身經歷,卻也深知,在過去的年月裏,各地官員在治理天災時,往往更關心自己的前程,而百姓的生死存亡卻鮮有人問津。

    “莊大人,”姬御鄭重地吩咐道,“傳達下去,務必嚴加把控各項防災措施,我們要盡最大努力確保這次災害不造成過大的損失,如果實在無能爲力,那就只能盡力補救了。”

    他環顧四周,目光在那些辛勤忙碌的官員和工人們身上流轉,心裏總算有種安慰。

    “同時,”姬御繼續說道,“傳令給各地的醫者,讓他們做好防疫準備,務必確保災後無疫病流行,還有,組織專人負責災民的安置工作,確保他們有足夠的食物和乾淨的住所,若是沒事自然萬事大吉,若真出了事,一定不要手忙腳亂。”

    時間緊迫,每一刻都可能有新的情況發生,他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莊元培點頭表示理解,並立刻轉身去落實各項防災措施。

    姬御接着轉向宋林甫詢問:“宋大人,依你之見,如果我們真的無法阻止決堤,那麼這樣一場洪災大概需要多少銀子來進行災後重建和救助?”

    宋林甫沉思片刻後回答道:“根據往年的經驗,一場嚴重的天災大致需要耗費幾十萬兩銀子,如今有殿下您親自坐鎮,我們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但即便如此,我們預計也需要準備至少三四十萬兩銀子來應對可能的災後重建和救助工作。”

    有姬御親自坐鎮,確實會節省出很多的銀兩,這個時候若是有人還敢貪污,姬御絕對毫不留情的砍了他。

    “明方,現在府庫的銀兩還有多少?”姬御轉向孫明方詢問道。

    孫明方回答道:“在上次查驗之後,我們剩餘了三百萬兩銀子,之後,鹽商們爲贖鹽又支付了一百萬兩,而修築河堤又動用了十五萬兩,所以,目前我們手頭的銀兩不足四百萬兩。”

    姬御嘆了口氣,有些憂慮地說:“唉,我們的財務虧空問題還沒查清,現在卻又要面臨新的支出,也不知皇上會作何感想。”

    倒不是擔心皇帝怪罪,本來期限也沒到,只不過姬御少年心性畢竟不是官場上那些老油條能比的,多多少少有些不好意思。

    這時候孫明方建議道:“殿下,這歷年來但凡是發生了災難,各地官府都會讓豪紳們衆籌捐款共渡難關,這筆錢不一定全部都要衙門來出啊!”

    “你說得不錯,確實是要豪紳捐款,這些鹽商們也確實有錢,可如今誰能從他們手裏把錢要出來呢?稅銀他們都沒交齊,兩月期限已經快到了,這個時候再找他們要錢,恐怕又是萬般推託,這洪災轉瞬即至,咱們沒時間跟他們在這裏耗啊!”姬御無奈道。

    捐款不比稅銀,稅銀姬御可以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逼迫他們交錢,但是捐款全憑自願,就算是皇帝,沒有個理由也不能強硬地讓別人捐錢啊。

    孫明方表示同意:“確實,這羣鹽商真的很難對付。”

    “我不指望他們賑災,只要不從中牟利就行了,如今人手緊缺,但是務必盯住他們的一舉一動,我現在沒有精力去管他們,希望他們不要給我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