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朝會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碼字的翻肚魚字數:2078更新時間:24/06/28 17:22:11
次日清晨,皇宮的宮門外,文武百官齊聚一堂,他們身着華美的官服,面容肅穆,步伐堅定,甬道兩旁的宮燈在晨曦中熠熠生輝,映照着他們莊重的身影,彰顯着朝廷的威嚴與莊重。
當朝鍾敲響時,他們按照官階的高低,依次進入朝堂,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
皇帝夏潛坐在龍椅上,身穿龍袍,頭戴皇冠,顯得威嚴而神聖。
皇帝夏潛端坐於龍椅之上,龍袍加身,皇冠熠熠生輝,他的目光深邃而威嚴,掃視着下方的百官,夏潛如今已年過五十,他在位二十載,始終兢兢業業,致力於國家的繁榮與穩定。
在他的治理下,大周國力強盛,社稷安寧。
他深知國家的現狀,因此推行了一系列柔和的政策,以恢復民生、促進發展。
然而,正是這種柔和的政策,也讓各地藩王有了喘息之機,他們各自積蓄實力,暗中較勁。
如今大周國力強盛,社稷穩定,但天下終究未定,北方未能統一,南方諸國也是磨刀霍霍。
但是攘外必先安內,隨着國內進一步的穩定,皇室和諸侯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激烈了起來。
隨着大臣們進入大殿之後,大殿內立刻響起了低沉而有力的朝拜之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微微擡手,示意大家平身,然後便是太監開口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下方大理寺卿蔣培林站出來,聲音沉穩地開口道:“陛下,臣有本啓奏。”
皇帝目光平和地看向他,道:“講。”
蔣培林便恭敬地敘述起來:“昨日戶部鹽鐵司商稅案官員李青平,在府衙整理卷宗時,與幽州王世子姬御面見交談後自盡。”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之聲,此事事先知道的人並不多,但京城重地一位四品官員自盡,也讓大臣們感到一陣不安。
皇帝微微皺眉,問道:“愛卿所述屬實?”
蔣培林正色道:“微臣句句屬實。”說着,他將一份宗卷遞給了身旁的太監,太監又轉呈給了皇帝,“這是昨日世子殿下在大理寺的整理的案件明細。”
太監將卷遞呈上,皇帝翻閱後,目光轉向殿外,道:“宣姬御上殿。”
姬御雖然不用上朝,但知道今日皇帝一定會召見自己問話,所以早早在宮門外等候。
來到大殿之後,姬御俯身跪拜,口中道:“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目光深邃地注視着姬御,陳述了一遍蔣培林所提供的卷宗,然後問道:“姬御,你可知罪?”
事已至此,姬御也只能說道:“臣並不知李大人爲何自盡。”
皇帝聽後沒有說話,沉默了片刻後看向殿內的衆位大臣,開口問道:“各位卿家對此事有何看法?”
下方大臣竊竊私語,半晌卻並未站出來說話,皇帝說道:“蔣培林,你身爲大理寺主官,你來說說吧。”
蔣培林站出來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麼開口,隨後只能說道:“陛下,臣大理寺也從未處理過像世子殿下如此身份的例子,一時之間臣也不知如何是好。”
蔣培林雖然殿前狀告姬御的罪行,但這本就是職責所在,並不能代表什麼,頂多就是事先知道此事,派人提前到了現場罷了,遠遠算不上得罪,但後續的事情已經不是他敢參與進去的了,可不敢再提什麼意見了,只能是趕緊抽身而出。
皇帝又看向太子夏傾,道:“太子,你說。”
太子夏傾站出來,爲姬御開脫道:“回父皇,此事疑點重重,應當仔細探查後做定論。”
“蔣培林,你意下如何?”皇帝又問道。
“陛下,臣......臣也覺得太子所言極是。”蔣培林也是膽戰心驚的,他生怕皇帝讓他來審查此案。
這案子可沒法查啊,昨日姬御在大理寺大堂的囂張姿態現在還歷歷在目呢,可是作爲臣子他又不敢說出推脫的話。
康王夏釗趕緊開口道:“陛下,姬御身爲世子身份特殊,恐怕官員也不好探查,既然此事與姬御有關,那麼不如就由姬御自己來探查此事如何。”
蔣培林瞬間鬆了一口氣,感激的看了夏釗一眼,卻不知夏釗本意就是想讓姬御插手,怎麼也不會有他蔣培林的事。
看着下方,各方爭執片刻一時也拿不出主意,皇帝也順着夏釗的話說道:“姬御,既然你說自己不知,那便由你自證清白,你可願意。”
“謝陛下,臣遵命。”姬御回道。
然後皇帝就又說道:“既然如此,那便由你查探吧!”
這時候夏釗又開口道:“父皇,那李青平接下來的任務該當如何?”
皇帝沉思片刻後說道:“姬御,你一同接手如何?”
此言一出,大殿內又是一片竊竊私語,皇帝的決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以爲皇帝會讓其他人接手李青平的工作,畢竟姬御在朝中並無實職,也未曾接觸過鹽稅之事。
然而,皇帝的決定卻讓他們意識到,此事恐怕另有深意。
姬御心中也是一陣驚疑不定,但此刻也無他法,皇帝若是私下來找他說這個他必然推辭,但是如今大堂之上,百官面前,自然不能駁了皇帝面子。
姬御心中嘆息一聲,只能恭謹的說道:“全憑陛下做主。”
隨後皇帝也安慰道:“此案疑點重重,你接手李青平的工作也能更好的着手此案,並且你年紀也不小了,也該歷練歷練了。”
“多謝陛下體諒!”姬御回道。
同時心裏也是感嘆,皇帝這打一棒子再給一顆甜棗的手段玩的真好,讓自己無論從哪方面都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皇帝的金口玉言既出,已經是板上釘釘,事情的發展已然塵埃落定。
這個結果,同時也讓人唏噓不已,皇帝在乎的並不是一位四品官員的生死,而是在意他後續的工作。
此番看似隨意的人手佈置,皇帝恐怕是早已有此打算,姬御的嫌疑也只是皇帝需要的一個契機罷了。
丞相太子等人也都默認了這個結果,想來這些人也都是事先知道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