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第二六二章 無敵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關山正飛雪字數:4087更新時間:24/06/28 16:48:36
    風銘不明白師父的安排,亦不清楚師父是否知道白蓮是崑崙劍宗的後人,正妄圖恢復崑崙劍宗。眼見着齊、白二人離開福城,一時無計可施,便悶悶地回到青雲門。十二名弟子個個神情緊張,許青與雲礎朝街上四下張望,確定無人後,趕緊掛上打烊燈牌,圍着師父往青雲堂走。

    雲礎迫不及待地低聲問道:“師父,您可知這福城發生了大事?”

    風銘正色道:“什麼事?”

    他沒有忘記自己在衆弟子面前的道號“大明居士”,思緒很快就位。

    “鎮魔……”雲礎正要說,許青拉了一下他,瞪眼道,“二師弟,小聲點,莫要他人聽了去。”

    風銘沒有作聲,徑直來到青雲堂,與衆弟子落座,道:“許青,怎麼回事?雲礎說的‘鎮魔’什麼?”

    “師父,是鎮魔爐啊。”三弟子慕仁清壓低聲音說道,“它來自天妖王庭,是一件極厲害的神器。”

    風銘皺眉道:“哦?”

    他的確有些意外,沒想到衆弟子都知道鎮魔爐的存在,而且知道鎮魔爐的傳說。這十二人都是風銘收的流浪乞兒,沒什麼家世來歷,他們更不可能知道風銘的身份來歷,何談臥底在風銘身邊。

    許青道:“是鐵老爺告訴我們的。”

    風銘沉聲道:“哦?”心道:“鐵老爺?他是誰?怎麼會來到青雲門,告訴許青等人‘鎮魔爐’的事?”

    衆弟子一起搖搖頭。

    許青將“鐵老爺”來到青雲門的事詳細說一遍。

    昨日黃昏時分,青雲門來了一個拄着鐵柺的老頭,一直望着“青雲門”的牌匾長吁短嘆。

    雲礎見狀,便上前問道:“老爺爺,您要買什麼藥材嗎?我們這裏也收藥材,青雲藥典上有許多名目,標明價格。”

    老頭接過青雲藥典,凝視許久,始終沒有翻開,忽而仰首大笑,一雙犀利的眼睛掃過藥鋪內外的十二個少年,道:“你們的師父是什麼人?”

    雲礎回道:“家師的名號乃是‘大明居士’。”

    衆弟子十分疑惑陌生的老頭突然問師父的名號,個個將手按在劍柄上。

    “你們可知‘大明居士’的來歷?”老頭卻不以爲意,見一衆小孩已然充滿敵意,便笑着說道,“你們可真是有福之人。如此平庸的資質,竟能修上源自‘天書’的祕法,這可真是天大的造化。”

    許青大聲道:“老頭,什麼天書?你休要胡說八道。我們十二修煉的乃是師父自創的劍道神通。”

    老頭淡笑道:“當今之世,能一眼看出修煉‘天書’的人,最多有四人,或許只剩兩人。”

    老頭話鋒一轉,道:“告訴你們的師父,‘鎮魔爐’已經現世,讓他趕緊找到。那爐子本是青雲門之物,被門下叛徒偷走後,創立神照門,神照門曾風光無限,聲名遠蓋過青雲門。你師父既得‘天書’真傳,一旦得到‘鎮魔爐’,將會有神蹟發生。”

    老頭最後說道:“告訴你們的師父,我叫‘鐵老爺’,這青雲門只是我暫時借他一用。待我從西邊回來後,他至少要給我一個長老的位置。”

    許青道:“騙子。”

    老頭微笑道:“告訴你們的師父,鎮魔爐乃是天妖王庭之物。他會明白利害。”

    鐵老爺撂下這句話,便走了。

    “這樣的江湖騙子,何其多,真是讓人防不勝防。”風銘聽罷,淡笑道,“青雲門早已是無人主了,我們師徒並不是暫借,而是永久擁有。至於他說的什麼‘鎮魔爐’、‘天書’,爲師從未聽人說起過。倒是天妖王庭,師父略知一二,但想來與你們道聽途說的差不多。”

    雲礎思索道:“師父,弟子見鐵老爺說話時的神態,不像是說假話。”

    風銘道:“就算真有‘鎮魔爐’,依我們師徒的能耐,能搶得到?此事,大家勿要再提。”

    衆弟子齊聲應聲:“是,師父。”

    風銘又道:“自元始門的蕭真人蕩平幽蘭界後,濱海十三城都將陷入新的動亂。本門的藥鋪經營固然重要,但修煉上更爲重要。只有足夠強大,才能在狂風暴雨中堅強生存下去。”

    風銘考較一番弟子們的修煉課業,頗爲滿意,道:“爲師自創的這式神通,雖不能與‘元始七式’、‘巡天六絕’、‘鎮龍七十二絕技’相比,但若能修到精深處,足可仗劍行走江湖,令人不敢小覷了。”

    打發走衆弟子,他便默默取出“鎮魔爐”,心道:此物與天書有什麼關係?我雖擁有完整的“天書”,卻不能依法修行,只能參悟“天書”中的諸般法術神通。

    他又想,什麼人能一眼看出他自創的“一劍開天門”,源自“天書”?這樣的人,一是知道流雲峯上的灰衫客,二是知道完整的“天書”。倘若真有這樣的人,又以青雲門的後人自居,何至於讓青雲門荒廢?

    風銘輕輕地將一顆天靈果放入鎮魔爐內,只見果實微微脹起,表面出現了奇異的光彩符紋,他不禁驚呼:“靈紋?”

    這樣的靈材資源在他看來也是前所未見。

    修真界自五千年前開始共識,因承影世界的天地靈氣稀薄,已無法孕育出帶有“靈紋”的靈材。唯有四正名門佔據的洞天福地,才有可能孕育出這種靈材。即便是風銘,也無法觸碰到元始門的這一祕地。

    風銘用源自“龍心瓶”上的綠液,都沒有栽培出帶有“靈紋”的靈材。

    若用這樣的靈材,強行堆在十二名弟子身上,不出三年,青雲門足可一統福城。

    這枚天靈果生出兩道“靈紋”後,便再無變化,顯現出鎮魔爐當前的神奇境界。

    風銘決定親自體驗這天靈果的神異之處,他將果實放入口中,感覺到口腔中瀰漫着一團雲霧,漸漸滲入血肉,直達天靈蓋,再從泥丸宮向全身蔓延,如同流雲鋪展在山巔,緩緩山腳下延伸。他運轉起“玉清訣”,全身逐漸籠罩着一層玄青光暈,標誌着他已築基穩固在修煉的“上清境”第九品。

    再次運轉“上清訣”,一直以來與“玉清訣”無法融會貫通的經絡,此刻那些經絡環節如潺潺溪水般暢通,清風拂過,似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的奇妙感覺。這一刻,風銘感受到修爲的提升與身體的變化,彷彿是站在巔峯,凝望着更高的境界。

    風銘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如炬,“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燦爛,若出其裏”。

    他分多次,將一瓶綠色靈液倒進鎮魔爐,鎮魔爐內的銀光約有一指厚,似是一層銀色的雲層粘附其上,而鎮魔爐外生出一團團花紋,尚顯模糊,難以辨清,隱隱約約像是一朵朵葵花。

    鎮魔爐已能孕育出擁有三道“靈紋”的靈材,但似乎至此也就爲止了。

    風銘從古籍上得知,靈材最高的靈紋數是“七”,即七道靈紋的靈材是最高階,被稱之爲“仙品”。而沒有靈紋的靈材皆屬“凡品”,至於擁有靈紋但數量不同的靈材,叫法五花八門。

    “該是讓別人絕望的時候了。”

    風銘望着一堆擁有三道靈紋的修煉資源,天靈果、玉髓芝、紫牛花、五葉草、龍舌果等,不禁說出口。

    他用巧妙的法子給衆弟子賜下諸般靈材,衆弟子雖然資質十分平庸,但肉眼可見的一天天變強,午夜修煉時,人人的劍尖上已然有青氣浮現。而這在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五年日夜不輟的光陰,衆弟子方可達到的境界。

    風銘不忘時刻指點弟子們的修煉,講解“一劍開天門”的諸般奧妙,弟子們如何得知,師父指點的全是如何破解四正名門與魔教的至高真法。

    風銘在仔細傳授弟子的時候,愈發對四正與魔教的至高真法有了全新的領悟,發覺並非像師門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終其一生只能修煉一門,而是只要修煉得法,可以修煉多門。

    轉眼過了一個月,風銘自忖衆弟子足可應付任何危機,便仔細叮囑一番,說要親自去尋一味煉丹的藥材,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來。反覆叮囑衆弟子,千萬不要插手福城的任何事端,只管小心經營着青雲門的微薄生意。

    風銘當然不是要去尋找什麼煉丹的藥材,而是要打探一番福城的情形,做出下一步部署。

    他估摸着不出一年的光陰,門下十二位弟子足可橫掃福城修真界。只是,武力橫掃容易,如何做到滴水不漏,讓人真實感受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門派一步步崛起,那才難。偏偏,沒有什麼門派是一步步崛起,往往是因一機緣,緣起緣滅,多是曇花一現。

    當晚,他來到城東量天峯的後山,只聽得水聲淙淙,前面有條山溪。他正尋思着焚香閣搶佔量天峯後,聲勢大振,而近一月來偃旗息鼓,不見四處鬧事,不知發生了什麼。尋着山溪流淌的聲音來到溪旁,月光下溪水清澈異常,雙手掬起一捧清水,將臉伸進去,冰涼舒爽,直透心底。忽聽得遠處傳來哭泣聲,似是一男一女在哀傷悲泣。

    “果然焚香閣被人滅了。這二人大概是屠刀下的幸運兒。”

    風銘施展法術,隱身在夜幕中,緩緩靠近哭聲傳來的地方,只見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哭泣,年紀大概在十歲上下,穿着一身淡紅色的破舊袍服。

    他二人相擁哭泣,男孩子道:“陸師妹,明天,我們下山,好不好?師父他們已經死了,焚香閣完了,前山被惡盜們佔據。我看那個糟老頭看你的眼神不對,那是色狼的眼神來着。他會害了你。”

    女孩子道:“不就失身於他麼?張師兄,你別以爲我年小不懂事,我就是師父從惡人手裏救下的人。我就是死,也要爲師父報仇,也要重振焚香閣。我要是死了,也就不會有這般念想了,一了百了。”

    一個聲音悠悠接話道:“有志氣是好事,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那是蠢。”

    哪二人左右看看,忽地看向溪水中,順着水中倒影緩緩看向對面,那裏站着一個仙風道骨鶴髮童顏的“仙人”,雙手負後,正俯視着二人。二人連忙起身,誠心叩拜。

    女孩子道:“神仙爺爺,請賜我無邊法力,我要爲師父報仇,我要重振焚香閣。”

    男孩子只是叩首,卻不說話,只是偷偷瞥向溪對岸。

    風銘數到二人九叩首後,暗施法力,將二人扶起,道:“要想振興焚香閣,單憑一腔熱忱,遠遠不夠。你二人隨本仙人前往前山,先剿滅那些個爲非作歹的山賊。”

    女孩子喜道:“謝謝您,神仙爺爺。”

    他二人頭前帶路。

    風銘跟着來到前山,輕鬆掃蕩一百三十餘人的山賊,來到“八荒神龍殿”前。

    女孩子恭恭敬敬跪在地上,朝着殿內叩拜,泣聲道:“師父,神仙爺爺給您報仇了。”

    她轉而跪在風銘眼前,泣聲道:“凡人小女子陸莫愁,求神仙爺爺傳授仙術。”

    男孩子趕緊跪倒在地,泣聲道:“凡人小男子張莫焱,求神仙爺爺傳授仙術。”

    張莫焱自個兒說着,頓覺不妥,笑出聲來。

    “三日後,本仙會再次經過這裏。”

    風銘淡然說一句,飄然升空,消失在燦爛星空下。

    在夜幕漸深的時刻,風銘彷彿置身仙境,高深莫測,仿若一位真仙降臨凡間。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透露着與衆不同的氣質,給人一種難以捉摸的神祕感,似乎只爲給周圍的人一點震撼而已。

    然而,這只是他表面的高深,實則是爲了掩飾內心的不安與忐忑。眼下,他急需趕往天音教所在的山門,面對着未知的挑戰與考驗,他必須保持鎮定與冷靜,不讓自己的真實情感泄露出來。

    在月色下,他獨自行走在山間小徑上,周圍寂靜無聲,只有微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夜空中繁星點點,如同閃爍的寶石,映襯着他矜持的身影。

    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師父交代的任務,以及修真界的動盪局勢。他知道,天音教所在的山門是他必須前往的地方,那裏或許能夠爲他帶來新的啓示與力量。

    走着走着,他感受到了周圍空氣中的一絲不尋常之處,彷彿隱藏着某種隱祕的力量,令他心神不寧。然而,他並未停下腳步,而是加快了前行的步伐,內心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與期待。

    山間的樹林越來越密集,他能感覺到身後彷彿有着一雙目光在注視着自己,但他卻並未回頭,只是加快了腳步,目標更加明確地指向着天音教的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