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東城六怪談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東城中學的往事(上)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溟子墨字數:3129更新時間:24/06/28 16:12:07
    “什麼,這究竟怎麼回事?”莫林一聽被這重磅的消息驚得差點跳起來。

    李澳解釋道:“事情和東城中學的第六怪談分不開關係,這一個禮拜裏出了太多事,學校已經到了不關不行的地步,這個一會再跟你說,我現在迫切想要知道那個改造區裏究竟是什麼情況。”

    “你怎麼知道我在改造區?”莫林問道。

    “是馬世昌那個老混蛋,他把一切問題都交代了,校墓處的背後就是改造區,谷慧敏會把所有抓來的差生都丟進改造區進行改造。這個改造區就是東城中學鮮有人知,最爲神祕的第六怪談!”李澳一臉凝重地說道。

    莫林點了點頭,他在改造區的時候就分析過,事實和他的猜想差不多,這個馬校長肯定和這一切有關係。

    他沒有廢話,把在改造區的所見所聞,包括高考工廠以及在裏面怎麼遇到馬天偉他們和他們魂飛魄散的事情說給了李澳。

    對於這種事,李澳見的世面比莫林多得多,通過莫林的口述,李澳面色越來越陰沉,明顯事情的嚴重性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想。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四點,天還沒亮。莫林他們兩人一鬼就這麼靜靜地坐在昏暗的燈下。

    自從莫林說完改造區的情況,李澳就一直沉默不語,現場氣氛沉重,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餘蓉萍沉不住氣了,她開口說道:“你們別都不說話啊,就算咱們解決不了,那不是還有龍虎山和茅山嗎?我們可以找他們呀,他們肯定有辦法解決的。”

    “你懂什麼,茅山和龍虎山雖說是道教的兩大派系,以除魔衛道爲宗旨,但也不是你隨隨便便就能請來的啊!”李澳苦着臉說道。

    “這又是爲什麼?”莫林不解地問道。

    “爲什麼?你想不來嗎?我們整個華夏那麼大,各個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靈異事件發生,難道這些都要他們去管?如果真是這樣那要我們陰陽先生做什麼?”

    “我告訴你,除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然他們是不會來這裏的?”

    “更何況,你們知道這兩個地方在哪裏嗎?這倆地方不管哪一個,離咱們耀州市少說都有八九百公里。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們的時間可等不起。”李澳白了他們倆一眼說道。

    “等不起?我們爲什麼等不起?”莫林疑惑地問道:“改造區和這個世界完全是與世隔絕的,我們要對付劉永忠也不用急於一時。”

    “不,現在這兩個地方已經開始走向融合。”李澳嚴肅地說道。

    “什麼!”

    聽到這句話,莫林心中一震,用詢問的目光看向李澳。

    “東城中學和改造區完全就是一個平行世界的關係,因爲我們打破了某種平衡,現在這兩個空間已經逐漸開始趨於融合。”

    說到這,李澳對莫林說道:“你知道我所說的這“某種平衡”指的是什麼嗎?”

    莫林思索了一下,搖了搖頭,他實在想不到自己究竟打破了什麼平衡。

    “九陰聚煞局,問題就出現在這。”李澳說道:“起初我們都以爲這個局是一個害人的邪陣,其實不然,這個邪陣的存在意義就是爲了將改造區的陰氣怨念分化成八份,雖然這樣會滋生八個邪靈,但是卻能有效的抑制改造區裏的那個邪靈實力的增長。”

    “因此,九陰聚煞局從某種意義上有着以毒攻毒的作用,正是因爲這個以毒攻毒的辦法,才讓東城中學多賺了近二十年的時間。”

    “我相信,如果沒有我們理這件事,這所學校繼續開個四五十年不成問題。”李澳嘆了口氣說道。

    莫林和餘蓉萍點了點頭,李澳的話說的很明白,九陰聚煞局是支持東城中學的支柱,隨着他們一次次地破怪談,除邪祟,已經將這個平衡支柱拆的七七八八了。

    校墓處就是支撐東城中學的最後一根支柱

    ,隨着它的毀滅,歷年來被分散的力量重新歸於原位。

    如果改造區和現實世界融爲一體,雖然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一定會發生一場血雨腥風的災難。

    “馬世昌已經被刑事拘留了,這是他說的關於改造區的事,你們看看吧。”李澳將手機遞給莫林。

    莫林接過李澳的手機,餘蓉萍一聽是關於改造區的也好奇地湊了過來,關於改造區,雖然她知道不少,不過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真正的核心祕密,她也不知道。

    兩人目光緊緊地盯着發光的手機屏幕……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東城中學並不像現在這般差生雲集,反而是一所市重點中學。

    那時候的東城中學其輝煌程度堪比現在耀州市五大名校,無數家長做夢都想將自己的孩子塞進來。

    東城中學之所以有如此實力,便是因爲他們那時有着一批以劉永忠爲首的先進教師團隊。

    劉永忠在當時是東城中學的辦公室主任,在平時也擔任着一個老師的教學工作。

    爲了東城中學長遠的發展,他提出東城中學未來應該往“高考工廠”的方向走,嚴格規劃學生在校時間,並且封閉校園,實行全日制軍事化管理,以大批的提高學校升學率爲主。

    對於劉永忠這個想法,支持者和反對者是半半之數,支持的人認爲這一決定肯定能爲華夏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人才,帶動華夏各個行業的發展,對學校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反對的人則是因爲這樣的教學模式太過於極端,就算是爲了培養人才,也不能如此的抹殺一個學生的稚嫩的心靈。

    由於這個草案過於重大,關係到學校未來發展,學校不得不召開會議對這件事進行商議。

    會議之上兩方的人掙得頭破血流,直到最後也沒有商量出一個辦法來。

    對於這個草案,劉永忠十分看重,現在的華夏雖然還沒有人提出這種高考工廠的教學模式,但是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高考工廠”一定會在華夏問世,並且受到廣大家長的喜愛。

    所以,劉永忠勢必要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爲了這個草案他豁出去了。

    劉永忠當即找到教導主任谷慧敏,谷慧敏也是學校的骨幹教師之一,他制定的校紀校規學生必須嚴格遵守,不得違反。

    劉永忠找到谷慧敏,向她說明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後,得到了谷慧敏最大限度的支持。

    谷慧敏有一個遠親,在市教育局工作,她當即打電話給這個遠親,通過他給學校校長施壓,迫使校長同意這件事。

    形勢比人強,在這種情況下東城中學的校長也值得退讓,同意了他們的草案,但是他要求要先進行試點,效果好的話才能大面積開展。

    劉永忠也同意了校長的要求,他知道校長還是不太放心這個草案,所以他一定要抓住機會證明自己。

    很快,劉永忠便在高一年級開始了他的高考機器加工的試點。

    高考機器加工廠的學生沒有任何多餘時間,每一個學生的時間都被劉永忠剋扣到分鐘,學生的生活就行機器一般,每天有着固定的工作。

    開始的時候,學生的反應特別強烈,不服從管理、私下辱罵老師、寫投訴信等等,可是這些完全沒有影響到劉永忠的計劃,全被谷慧敏想辦法壓下來了。

    漸漸的,這個年級的學生反應不是特別強烈了,所有人都好像適應了這種生活,他們每天都做着同意的事情,生活裏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這些學生的性格也逐漸開始發生變化,他們失去了往日的青春活力,不愛好體育運動,思想變得呆滯,沉默寡言,與終結者裏的冰冷機器人無二。

    但是他們的成績卻好得出奇,整個年級的人無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在那個年代,他們這個年級已經將市所有的學校打敗了,當之

    無愧的第一。

    這些學生的家長看到他們的孩子成績得到了提高,頓時心花怒放,又是送錦旗又是寫感謝信的,絲毫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的變化。

    不得不說,劉永忠是一個有能力,有遠見的老師,他看清了教育界的未來,這種應試教育之下的高考機器絕對是家長的最希望得到的。

    三年後,這一批學生如期參加高考,長期的魔鬼式訓練早已讓他們麻木了考試,對於高考,這些學生絲毫沒有其他學生的緊張感,從容不迫地走進考場答題,從開始到結束,所有人臉色的表情平淡不已。

    後來,成績出來後,這批學生毫不例外全都考上了省重點大學,沒有一個落伍的。

    這一批高考機器圓滿完成了老師和家長的期望,同時東城中學也如願獲得了媒體以及教育局的關注與表揚。

    事實勝於雄辯,這一下當初反對劉永忠慘無人道的教學模式的人徹底閉嘴了,畢竟人家成績在哪擺着,學校不就是看學生成績和升學率的嗎?

    很快,這種模式在東城中學高中部全面展開,從這一屆新高一開始,後面招來的學生都會接受這種殘酷的改造,成爲一臺只爲考試而生的學習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