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廣東,廣東!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禦寇字數:2179更新時間:24/07/17 11:30:15
    “呵。”朱標冷笑一聲,民變就民變唄,給他們定一個謀反的罪名,不是更好遷徙了。

    張居正徹底沒話說了。

    朱標的思路真是天馬行空,他完全跟不上,現在還在推行攤丁入畝,結果就一步直接跳到了大遷徙。

    大遷徙的政策,歷朝歷代沒少用。

    漢武帝就曾遷武陵富戶到扶風,秦始皇也曾將大秦子民遷徙到全國各地。

    說白了。

    大遷徙就是一種控制當地和緩解土地矛盾的最好辦法。

    難點在於如何安置遷徙的人。

    安置得好,就像漢武帝一樣,讓漢朝安定了幾百年。

    遷徙的不好,就像秦始皇一樣。

    出去之後的秦人,不僅沒能同化外面的民族,反而讓咸陽大本營給鬧翻了天,以至於劉邦進去的時候受到萬民擁戴。

    暫時張居正還不知道朱標打算如何遷徙。

    其實朱標如今也沒完全想好,只是告訴了張居正一個大概的策略,“張閣老,您試想想,如果將廣東百姓全部遷走到海外,然後又用內地多山地區的百姓填補過來,從此以後,我大明子民,只需耕種最肥美,最氣候宜人的土地,而那些窮山惡水和荒地就丟給異族去耕種,豈不是好事?”

    “這是有利萬代的大好政策!”

    聽到朱標這麼說,張居正連連點頭道。

    他當然知道這是好政策。

    “可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那豈不是個天文數字?”

    “而且這麼大的規模遷徙,需要耗費多少糧食輜重?”

    說到這裏,朱標又笑了。

    “張閣老,不必擔心,遷徙路途中的耗費之事,只要各地的攤丁入畝能執行下去,我大明絕對拿得出這筆錢,況且不願意遷徙的都是罪名,也沒必要給他們太好的待遇,能給他們一個活下來的機會都算好的。”

    “再加上鐵路一旦修通...”

    “鐵路?!”

    張居正徹底不淡定了,纏着朱標要刨根問底。

    “殿下您必須向我說明,這鐵路究竟是什麼?”

    “唉。”朱標擺了擺手,眉宇間充滿了無奈。

    很多事都是自己腦子裏的構想,說出來都沒人肯信。

    實際上有了鐵路之後,一火車皮一火車皮的遷徙過來,成本根本就不高,消耗的只是煤炭罷了。

    在國家層面上來說,煤炭要多少有多少。

    最終朱標說道,“總而言之,您不必在意這些事,廣東省的政策粗略執行下去就行,這些土人早晚有一天是要被判定爲罪名,遷徙萬里的!”

    “眼下他們鬧得越兇越好,有什麼反叛之舉全部都記下來,到時候給他們來個清算!”

    “好吧。”

    張居正聽得雲裏霧裏,滿臉茫然。

    不過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

    畢竟他是真的解決不了廣東省的宗族社會,難道純粹靠朱標這邊的人?

    朱標自己手下都沒多少趁手的人...

    在張居正這邊,朱標並沒有判案,而是深入了番禺郡附近的各個鄉里,品嚐了著名的燒鵝、叉燒和其中廣東美食之後,還親自向廣東省省的百姓傳授了不少後世他嘗過的美食。

    例如生滾粥,姜醋蟹和腸粉...

    這段時間,朱標可以說完全把時間花在了吃上,也讓廣東本地的土民們對朱標愈發放心,還以爲朱標要跟在江西省一樣同樣大開殺戒,沒想到朱標竟然是來要吃的?!

    個個氏族深深拿出了最好的食物,敬獻給太子。

    還有很多貌美如花的少女,說她們是廚娘,可懂的都懂。

    朱標看着這些‘貌美如花’的少女,有些厭惡的撇了撇嘴。

    這個時代的廣東。

    因爲紫外線太高,又沒有防曬等措施,幾乎各個女性都是皮膚黝黑,身上佈滿皺紋的。

    哪怕只有十三四歲,看上去也比同齡人要老的多。

    當然,在本地已經算美女了,可跟江南美女完全比不了啊!

    朱標嘆息良久,還是沒能下口。

    最終跟廣東本地的氏族們進行了良好的美食溝通交流,和文化融合交流之後,乘船離開。

    太子殿下留下的食譜也在廣東行省流傳開來。

    於是廣東多了一大批名爲皇民糕,皇民肉,太子鳳爪之類的美食,傳承了上千年..

    在深入鄉間的過程中,朱標也發現廣東省雖然也劃分了公社,但每個公社基本上都是一個村落一個姓氏。

    說白了,還是人家當地主的狀態,朝廷的勢力根本插手不下。

    朱標也沒多強求,樂呵呵的離開。

    畢竟眼下還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趕在年關之前回宮去也能讓老朱安心。

    更關鍵的是。

    過完年之後老朱就要北上,父子二人坐鎮南北,朱標是必須要趕回去送送的,否則也太不孝順了。

    剩下的福建和浙江兩省,朱標也沒時間去巡視,就直接乘船到了杭州灣。

    到杭州灣,正巧是大年二十四。

    已經看見大街小巷擺滿了售賣爆竹的小攤,杭州百姓還喜歡製作糖人售賣各色糖人,用顏料染的五顏六色,奼紫嫣紅,甚是好看。

    各色布匹也多了許多,如今的大宗貨物都掌控在了胡雪巖的信合商號手中。

    等於說是朝廷官賣!

    之前的商人都變成了朝廷的欽商,多了半個公家身份。

    可以出錢在本地開連鎖店,做代理商。

    不過供貨和售賣都有嚴格的要求。

    這些人身份還和之前一樣,只是朱標解除了商人不得穿絲綢的禁令,但同時也提高了商稅。

    對經濟犯罪制定法條。

    法律的修繕,也是如今朱標正在做的很急切的事情。

    新事物多了,法律就必須應運而生!

    這方面明朝雖然有大明律,但更多的還是靠人治,沒有成型的一套法律體系。

    很多所謂三堂會審所謂,六部決議,都有很大的漏洞可鑽。

    朱標心想自己既然已經決定搞個海權文明,以沿海地帶作爲核心發展,那自然要走海洋法系!

    “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成爲呈當證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