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前往公社!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禦寇字數:2426更新時間:24/07/17 11:30:15
    外界也沒有任何人知道朱標已經離開了應天城。

    要的就是個微服私訪,扮豬吃虎!

    王陽明等人也待在南昌,並沒有前來迎接。

    也是想讓朱標親自看看他們這段時間以來的成果。

    江西這個省份很重要。

    無論是田地還是山林、物產,在江南五省份都算中等。

    關鍵是距離南京夠近,可以就近將這裏發展成南京的後花園。

    也是朱標將大批皇莊首先定在這裏的原因。

    “殿下,前面便是一座新立的皇莊公社了,下河村公社,您要去看看麼?”

    “正有此意!”

    朱標走進一間公社。

    只見着公社之內,原本地主家的大院和塢堡已經被拆除了外牆。

    上面用紅漆刷着幾個大字。

    【南溪村公社駐紮地】

    這大院的建築也改了不少,雖然保持着地主家修建的那些精緻裝潢。

    卻去掉了很多防護設施。

    時不時就有穿着草鞋身上沾着泥巴的農民走進來,在這裏購買生活所需。

    在這公社的供銷處,可以購買種子、農具、一些零食、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所需都有,甚至還有衣服。

    等等一應俱全。

    朱標看了看,在公社內做主的似乎不是一個、兩個人。

    權力並沒有集中。

    而是將之前的鄉間三老打下去,然後扶持起一些皇莊學子和錦衣衛,再加上當地在平叛之戰時有功的人,共同組成了公社的領導機構。

    朱標等人進來時,立刻被村前兩個手持紅纓槍的鄉兵給攔下了,語氣嚴厲的喝問道,“哪裏來的?可有驗傳?”

    是的。

    來自秦朝的驗傳制度,又被朱標給復活了。

    驗就是身份證,傳就是介紹信。

    沒有這兩樣,如今在皇莊公社領地,連公社都出不了!

    只是如今的驗傳更有水平一些。

    都是用液壓機製作的制式官票,官票上加印信,還有領導手寫的介紹文字。

    沒有驗傳的人,是不能隨意進城的,保持了對底層的高控制度。

    不過,一個公社本身就是一個能自給自足的小團體,普通百姓倒是也沒有一定要出去購物的需要,只有寥寥幾件事需要出去。

    第一是經商。

    胡雪巖手下的商會,會定期派遣商人過來跟本地的公社進行貿易,這種簡單的貿易一般就是收些皮貨、特產、野味、乾貨菌菇等等,送到其他地方去售賣。

    也相當於一種官辦生意。

    要麼就是學子,要到上級單位去讀書。

    每個公社中...

    朱標轉眸看去。

    發現公社大院後面,都有一間房裏,傳來了朗朗讀書聲。

    “阿,波,頗!”

    “那,呢,額!”

    這不是四書五經,而是朱標前世所學過的最簡單的拼音識字法!

    學了拼音,哪怕你是個傻子,幾個月也該會認字,會讀字了!

    就算寫不了,你也能寫拼音,讓人懂個大概。

    當然這拼音,朱標用得自然不是羅馬符號的abcdefg。

    那都是前世爲了對接歐美先進科技才採用的,現在華夏自己就是先進科技,自然用華夏最普及的偏旁部首做拼音符號。

    嗯...爲培養下一批的鍵盤打字員做的提前準備!

    如今拼音識字法已經普及開來。

    幾乎每個公社裏派遣來的皇莊學子,首要任務便是教書。

    相當於另類的知識青年下鄉了。

    皇莊學子要在這裏起碼承擔三個月的教習,第一批學生是本地的讀書人,只要識字的就行。

    把這些人教會了,再讓這些人去各個鄉或者學堂上講課。

    都是短訓班或者夜校,談不上什麼更高水準。

    在這裏,讀完三年的幼童,就算小學畢業了。

    實際上相當於前世小學三年級的程度,不過學的課程極爲紮實精簡,沒有多少廢話,尤其是沒有英語、繪畫這些雜七雜八的課程,負擔實際上並不大。

    學完了這三年後的幼童,通過了考試,就能到公社上級的皇莊大隊裏進行考試。

    考的通過了的就能留在大隊學堂中,再學三年。

    一共上了六年學後,就可以算中學畢業了。

    這些中學畢業的學生,朱標對他們的要求是能夠識字、寫作文,對物理和化學有基礎的瞭解,對歷史和四書五經有基礎的瞭解。

    一共只用上六年學,就能中學畢業。

    然後開始考大學。

    這六年之後,考上大學的學子,可以直接到各個府城或者州城,再讀四年大學。

    現如今的南昌府,蘇州府,金華府這些主要的大城市,朱標都設立了官府大學。

    但由於師資力量太過有限,所以每個大學每年招生的名額也很有限。

    這就相當於之前的科舉了。

    在六年中學畢業後,進行的高考考試,難度直接比之前翻了好幾番。

    要知道中學讀完的學子,才十二三歲。

    這時他們實際上已經能放到各個地方爲吏了。

    但如果家裏不情願,願意繼續供他讀幾年,到十六七歲再考大學,也行。

    如果不願意供,朝廷自然會安排工作。

    雖然工作不會太好,相當於之前的小吏,從最基層做起。

    但如果要考大學,難度會直線飆升!

    不僅要考四書五經,還要考歷史,數學,物理、化學。

    這就是朱標真正的篩選門檻了。

    能從大學畢業,才能授予官身。

    聽着那公社屋後傳來的朗朗讀書聲,朱標心中別提多舒爽了。

    “這一套搞下來,手下人才才算真正不缺了,儒家這個東西才能真正被掃進歷史垃圾堆裏!”

    這樣鋪開,不需多久。

    只需三年後第一批小學畢業生出來,大明的識字率將從之前的不到1%直線飆升到40%以上!

    所謂一個國家的勝利,就是勝利在小學教師的課堂上。

    朱標也不必像如今這樣捉襟見肘。

    可以大刀闊斧向江南之外擴展...

    他看着面前那兩個鄉兵,揮了揮手,一旁的錦衣衛自然趕緊遞上去驗傳。

    “應天城來的?”

    這兩個鄉兵一看朱標手中的驗傳,頓時嚇得向後退了一步。

    擡起手就去招公社裏的負責人到來。

    很快公社長走到朱標二人身前,看了看驗傳,確認無誤後點頭,“客人可以自行遊覽,如需住宿或者驛站,來我這邊批個條子就行!”

    這公社長是個年輕的後生,看上去年紀約摸二三十歲的樣子,倒不是皇莊孤兒出身,而是本地讀書人。

    說明這個公社早就有皇莊學子到來,建立起基礎後又調走了,讓本地的人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