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商人崛起!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禦寇字數:2338更新時間:24/07/02 03:53:37
    “一公里的距離,不需要中繼器,說明各個方向的設計都很可靠。”

    “一公里外就說不定了,測量出需要中繼的最大範圍,然後折半在這個距離上設立中繼器。”

    “是,殿下。”

    萬戶仍然鬥志昂揚。

    “關於中繼器,臣心中已經有了好多種想法,只等一一試驗。”

    不過即便是用這種短線電報,對於朱標來說,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起碼宮中辦事,不需要再跑來跑去。

    有什麼信息,直接發電報過去就行。

    然後朱標扭頭,又對毛印說到。

    “嗯,開始大規模訓練發報員吧。”

    “是,殿下。”

    此時乾清宮那邊,這一長串文字,好不容易被破譯出來。

    老朱看着,面前破譯出來的一行字,眼眸頓時瞪大。

    “這,這是標兒的話?”

    他擡頭看了看,發現朱標並不在身側。

    那他的話,是如何傳過來的?

    “啓稟陛下。”

    一旁工部大匠,頓時跪地解釋道。

    “這有線電報的作用,便是通過這發報的滴滴聲,來斷定音符密信。”

    “通過這本天方祕策,將其轉化爲可用的序號,最後翻譯成文字。”

    “如此一來,即使遙隔千里,也能隨時通過這電報,對話這一番。”

    話說的老朱,雲裏霧裏。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

    因爲朱標出現在了遠處,走了上來對老朱道。

    “兒臣未曾稟告,就擅自在乾清宮外大興土木,請您饒恕。”

    “標兒,你這弄的到底是個甚東西?”

    老朱一臉疑惑的上前,舉着手中的電報。

    “這真是你方纔所說的嗎?”

    “正是。”

    朱標含笑的答道。

    “本來只是打算試驗一下,電報是否有成效,現在看來是沒問題的。”

    “就這東西。”

    老朱指了指面前的電報。

    “能從千里之外傳訊過來?”

    “如今還不行。”

    朱標搖了搖頭。

    “如今只能在二里地的範圍內,隨時傳訊。”

    “想要做到千里傳訊,恐怕還得個一兩個月吧。”

    “好啊。”

    老朱得到確認之後,狂喜的猛拍大腿。

    這才是真正的兵家利器,有了此物何愁戰事不勝。

    有了這電報,便能隨時得知前線情況了。

    打仗打了一輩子的老朱,豈會不明白,這東西的用處有多大。

    他不僅可以隨時安插人,向自己警告各地情況,還能隨時得到戰爭情報。

    這簡直就是劃時代的東西!

    怪不得朱標最近,這麼廢寢忘食了。

    原來是爲了如此神器!

    那就都值得了!

    “即刻下令,將此物,鋪設到全國。”

    老朱興高采烈地,大吼起來。

    朱標卻,不屑的嗤笑一聲,勾起嘴角。

    “爹,您想的太簡單了,這條線路用油紙包裹,才能勉強使用。”

    “若是大範圍使用,根本沒辦法,保證信號。”

    “必須得,橡膠到了之後,才能解決。”

    “這橡膠又是何物啊?”

    老朱聽完這話,耐着性子,向朱標問道。

    “橡膠,原產於暹羅等地,需等海商過去買來。”

    朱標老老實實的回答。

    “暹羅,哼,彈丸小國罷了。”

    “前兩年還前來進貢,何須買?讓他們供上來便是。”

    老朱大手一揮,霸氣無比的說道。

    朱標忍不住,又翻起了白眼。

    “不是,爹,您還真當人家是大明的附屬國呀。”

    “暹羅國王,派人來朝奉,目的只不過是,通商貿易罷了。”

    “真要讓他們進貢,必定陰奉陽違。”

    “說到底,還是得海船過去,走一遭才行。”

    想起這些,朱標對老朱道。

    “父皇,您這些日子,就在宮中安靜休息,準備冬獵的事宜吧。”

    “兒臣,先忙去了。”

    說着,就對工部等人道。

    “既然,一公里之內,電報線路沒有問題。”

    “那現在可以設立中繼站,用油紙電線的方式,將電報鋪設到應天城所有地方了。”

    “然後再沿着應天城,往南直隸各個方向延伸。”

    “其他的,我不要求,但南直隸境內,先把電報給我鋪滿了,應該還是能做到了吧。”

    “當然能做到。”

    萬戶毫不猶豫的誇下海口。

    “如今看來,殿下所說的這油紙包裹法,確實好用。”

    “這麼遠的距離,都沒出現誤差,臣有信心,一個月內將其鋪滿南直隸。”

    很好,總算放下了一件大事。

    朱標算是可以,將注意力投到其他方向了。

    翻閱近些日子的戰報,幾乎沒有什麼大的變數。

    基本都是些地主餘孽,在各地搞事,聚嘯山林,妄想恢復祖上的榮光。

    但這已經不現實了,這些搞事的地主餘孽,都被各地的戚家軍火速撲滅。

    然後戰報如雨般,落到了應天城來。

    戚家軍的訓練,是一直在進行的。

    各地的保安站,如今都是新訓練出的戚家軍,前往各地駐守。

    一些經歷過平叛戰爭的,以及大部分有戰鬥經驗的老兵。

    此時,又被拉到了寧波港、杭州灣等地方,上了海船進行特訓。

    海上特訓的目的,當然十分明確了,就是爲了遠距離作戰。

    所以朱標,還提前規劃了,將有線電報從南方,一直延伸到廣東沿海的計劃。

    就是爲了迅速接到,海上傳回來的消息。

    胡雪巖再次進宮時,氣勢已經與之前大爲不同。

    渾身上下衣裝,被他穿得筆挺。

    雖然還是商人的布衣,卻多了一股別樣的風範。

    如今的胡雪巖,乃是大明西羅馬公司的總經理,大明所有海商的主持人,大明銀行業的主持人。

    能這麼短時間,讓一個人一飛沖天的,只有無與倫比的權力了。

    眼下朝野內外,已經給了胡雪巖,計相的稱呼。

    意思是專管財政的宰相。

    雖然胡雪巖身無功名,身份還是最低賤的商人。

    可朝中大員們,如今也都不敢小覷這個商人了。

    也讓其他正兒八經做生意的商人,第一次找到了拿回尊嚴的方式。

    我們身上的布衣,雖然破爛,這也是有尊嚴的士農工商。

    地位中最低的商人,幾千年來第一次擡頭了。

    可想而知,無數大商世家以及江南地區遺留下來家風比較正,並沒有跟朝廷作對的世家們,迅速開始在商業上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