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禦寇字數:2253更新時間:24/06/28 16:06:57
    “若是有才能出衆的,也好直接收入工部,讓其爲殿下大業效力。”

    “嗯,不錯的法子。”

    朱標點點頭。

    工部這批人,雖然在理論科學上的水準,估計也就高中生的水平。

    這還是朱標用皇莊學院的教材給他們惡補之後。

    但實際應用水準那是相當高的,一個個都是發明家的級別!

    關於這點朱標早有規劃。

    他擡頭對毛印到,“我看不如這樣,從你們大匠弟子以及民間選拔能人,直接以工部的名義掛牌成立書院,就叫墨工書院,招募良家子以及讀書人,善巧者、善言者皆可入院學習。”

    “在書院,有天賦者,學習進度快的通過考核可以直接進入工部任職,從工匠做起亦或者從官員做起都可。”

    “建立書院所需的一應銀響,皆從孤的皇莊中調撥,書院由工部派遣人前去組建,針對目前研究的課題來招攬人才。”

    “意下如何?”

    “臣叩謝太子殿下!”

    聽見這話,毛印激動的直接俯身叩首。

    要知道朱標這是打算直接將工部再拓展一番了。

    此後工部便有了專門培養了後備人才的地方,還叫墨工書院,這名字不就是工匠的老祖宗,墨子?

    難道墨家終於要興盛了?

    眼下儒家已經被朱標給打壓的喘不過氣來,所有詩書傳家的大族掌握的土地和人口的全部被掃平。

    民間的思想風向,現在全然變成了迷茫。

    因爲沒啥可信的!

    今年的科舉還沒開,因爲戰亂的原因,南方根本就沒有科舉。

    北方倒是開啓了科舉,但北方考上的人才基本上全都被朱標安排在了北方就職,根本不讓他們進入中樞,這就進一步隔絕南北。

    南方思想的未來究竟該往哪走?誰也不知道。

    思想...

    朱標想到這點,心中也開始思索起來。

    王陽明編撰的書也應該編好了,可以跟張居正合作推廣。

    但是眼下他們二人都還在忙着各地分田分地,以及體制基層建立的事情。

    這沒一個一兩年的功夫怕是定不下來。

    更何況眼下還要另搞海商出海的大事情,實在是分身乏術啊。

    但教育不可能不搞,不搞教育就沒有未來。

    這些事都是一頭亂麻,朱標暫時還沒有時間去整理。

    看了看最新型號的蒸汽機和鐵甲艦,按照這個速度,起碼得兩三年才能將鐵甲艦正式打造出來,這已經是極端開掛的情況下了。

    很多材料都需要一步步去實驗,鋼材技術那邊也在不斷革新。

    唉...

    長嘆一聲,朱標現在知道爲什麼古代帝王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了。

    真的好多事要去做啊!

    “殿下!殿下!”

    等朱標回到東宮時,就看見張居正火急火燎的趕來。

    官袍下襬都打起了卷,匆忙的捧着一份明黃色聖旨找到了朱標。

    “殿下,這份旨意可是陛下親自發出來的。”

    朱標拿起來一看,正是下令要北狩的旨意。

    北狩是什麼意思?

    一般都是皇帝要跑了,丟下京城逃到北方。

    而對於朱元璋來說,北狩顯然不是這個意思。

    這要麼意味着朱元璋要遷都了,要麼意味着他要退位了。

    張居正當然明白這個意思,臉色激動的顫抖起來。

    剛剛回到應天城的他,馬不停蹄就衝到了朱標面前,跪在地上五體投地叩謝道。

    “恭賀殿下,此乃天大的好事,陛下北狩之後,下一步就應該是退位於殿下了。”

    “你覺得這是好事?”

    朱標臉色略帶玩味的看向他。

    張居正頓時就不說話了,臉色極快的轉變成了凝重,然後叩拜道。

    “殿下,是臣多言了。”

    “呵呵。”

    朱標笑了笑沒多說話,緊接着便道。

    “既然陛下要北狩,那我也順便摻和一手吧。”

    “以太子書房的名義上一道摺子,請將北平作爲陪都,改名爲北京,在北京成立一套六部事宜。”

    聽見這話是張居正心中已經沒有絲毫的驚訝和意外了。

    因爲在剛剛那一瞬間,他就反應過來。

    這必定是朱標和老朱商量好的結果!

    但心頭仍然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動。

    因爲這也意味着老朱終於要徹底放權了,太子殿下要登基爲皇帝了。

    自己也終於將成爲正兒八經的內閣首府,宰相之職。

    “殿下,臣這就前去擬旨!”

    張居正轉身就走,朱標又回頭叫住了他,詢問道。

    “江南各地事宜安排的如何了?”

    “回稟殿下,江南各地已全部收復,各項工作正在展開。”

    “按照您的命令,將一個個地區劃分爲公社,幾個公社附近設立一座皇莊管理。”

    “而皇莊中的管理人員除了內宮太監之外,則是錦衣衛與臣這邊的心腹官員,後面會逐漸替換成皇莊學院出來的少年們,給他們一個實習的機會。”

    “眼下,皇莊書院第一期的短訓班,爲期六個月的培訓已經快結束了。”

    “這些人懂得基礎的識圖認字算術,還是您從小撫養長大,心中對皇家忠心耿耿,完全可用。”

    “人數有多少?”

    朱標緩緩吐出一口氣,皇莊學院第一批短訓班終於出來了。

    六個月的時間,足以訓練出一批有用之人。

    朱標現在最關注的是人數,究竟這批培訓班能有多少可用之人。

    “人數約摸一萬多人。”

    張居正直接回答到。

    “一萬多人...”

    朱標喃喃道。

    那分到基層下去,應該足夠將江南幾省的核心地帶管理起來了。

    但福建廣東估計都還沒人安插。

    廣西就更別提了。

    那邊的僮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麻煩的很。

    包括雲南和貴州的土司也同樣如此,一直到明朝中後期都是大麻煩。

    不過朱標現在只關注江南之地,西邊的幾個省暫時不用去管。

    “很好。”

    朱標點點頭。

    “先讓他們在江南幾省磨練磨鍊,後續擴大皇莊書院的規模。”

    “江南各地都要有一座小型的皇莊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