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暮色長亭字數:4020更新時間:24/06/28 15:53:11
劉辯默默算了一算,發現還真是。
他倚靠在椅子上,神情思忖。
按理說,劉紹可以在宮裏,別居一宮,不是沒有先例。
但朝野都覺得劉紹‘癡傻’,劉辯也有意鍛鍊他。
思索良久,劉辯緩緩點頭,道:“好,太子府的掾屬,由……蔡公遴選吧,要多一些庶民出身……主要是爲了讓太子知曉民間疾苦。”
蔡邕可不管這些,只要能讓太子建府,其他都好說,管他什麼庶民不庶民的,還不是太子之臣!
“臣領旨!”蔡邕躬着身,沉聲應道。表面不動,內心狂喜。
劉辯也不在乎他到底怎麼想,沉吟着道:“太子府,不必過於奢華,五臟俱全就行,侍衛,朕派禁軍去。太子府的婢女、奴僕,也從宮裏調派,再擇選一黃門,爲太子府管事,直到太子滿十六歲。”
蔡邕哪裏不明其中深意,不動聲色的道:“臣領旨。”
劉辯伸手拿起茶杯,心裏略有感慨。
這時間過的是真快,劉紹已經到了要離宮開府的年紀。
蔡邕坐好後,小心翼翼的觀察着劉辯的表情,故作猶豫的道:“陛下,而今朝野沸蕩,物議四起。有人建議,請楊公來洛陽,以楊公的威望,足以應對眼前朝廷的困境。”
劉辯抱着茶杯,挑眉看了眼蔡邕,淡淡道:“卿家,你現在的身份特殊、敏感。朝廷的事,還是莫要多問。有人找你,你要避嫌。”
蔡邕臉色驟變,急忙起身,擡手道:“臣,臣糊塗!”
他心驚膽戰,身體隱隱顫抖。
蔡邕沒想到,只是提了一嘴,就換來了劉辯的直言警告。
這說明,當年的事情,這位陛下沒有放下,稍有波動,就能引起他的警覺,哪怕劉紹已經被立爲太子!
劉辯淡淡嗯了一聲,道:“去吧,你先行籌備,不日朕降旨給尚書臺。”
“臣領旨、告退。”蔡邕強壓着不安,緩緩後退。
劉辯沒有看他,等他腳步聲消失,目光落在案桌上,一道打開的奏本。
這是荀彧的奏本,大致內容是朝廷急需有豐富經驗的實幹人才,建議徵辟衆多因爲黨錮之禍而被牽連的官員。
這些官員,多半是與閹黨爭鬥而落敗,被斥爲邪黨,罷官削籍,永不錄用。
劉辯繼位後,爲了穩固朝局,收攏人心,解除了黨錮,同時對那些官員進行徵召。
但這些人,要麼是心慌意亂,要麼是厭倦黨爭,亦或者坐觀風向,等待時機。
劉辯再而三的被拒,也心生惱怒,多年來,徵辟的寥寥無幾,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從本心來說,劉辯希望與永漢以前,或者說,他老爹以前的那些種種齷齪進行切割,爭取一個新朝新氣象。
事到如今,永漢以前的那些老官員,在朝廷已經爲數不多,大部分都是劉辯啓用,朝廷以‘年輕人’爲主。
劉辯沉吟再三,將這道奏本放入抽屜——留中不發。
“陛下。”
潘隱急匆匆進來,遞過一道奏本,道:“大司馬府轉來的,來自交趾。”
劉辯神情立變,伸手接了過來。
待從頭看完,劉辯神情逐漸疑惑,目光閃動。
這是士燮的奏本,大致內容,是請求朝廷發兵支援,言稱南海郡已不可守,一旦南海郡落入袁紹手中,便可大軍長驅直入,兵臨交趾郡,而交趾郡兵寡糧少,足以抵守,交趾有陷落的危機。
劉辯左思右想,擡頭看向潘隱,道:“大司馬府怎麼說?”
潘隱道:“大司馬說,建議按兵不動。”
劉辯微微點頭,還是道:“將皇甫堅長叫來。”
“是。”潘隱應着後退出去。
劉辯還是在看士燮的這道奏本,心裏總覺得奇怪。
士燮堅持快一年了,一年之中,從未向朝廷求援,連樣子都不做,而今還不到初春,士燮怎麼反而上書求援了?
是袁紹有了支援,可以攻破南海郡了?
還是,士燮別有想法,要有所動作?
不多久,皇甫堅長就來了,手裏拿着一封已經拆開的密信,上前遞給劉辯,道:“陛下,剛剛收到消息,士燮似乎有了其他援兵,”
劉辯頓時恍然,看了眼這封密信,片刻後,笑着道:“日南以南的蠻夷?看來,士燮有長期與袁紹相抗的能力以及自信了。”
皇甫堅長道:“陛下,士燮勾結蠻夷,形同謀逆,罪無可赦!”
劉辯收起這份密信,看着他道:“大司馬府那邊已經有對策,三賊相爭,還不如二虎惡鬥,且看着吧。”
皇甫堅長對劉辯的態度感到意外,道:“陛下,真的不用兵嗎?”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大好機會,不論是發兵去徐州,還是荊州,都是天賜良機,不可錯過!
依照陛下以往的性格,早就迫不及待出兵了。
劉辯知道的他的意思,微微一笑,看向窗外,道:“二公子,你看看這個洛陽城,是不是很平靜?”
皇甫堅長轉頭看去,心裏思索着劉辯話裏的意思,片刻,十分小心的道:“陛下,是說,最近的御史臺進行的‘整肅吏治’?”
劉辯雙眼眯起,目光變得深邃,語氣也空幽寡淡,道:“這算什麼,朕說的是,這洛陽城,表面看似都在朕的掌控之下,但朕可以清晰的感覺到,一些人,一些勢力已經滲透進來,正在圖謀着某些事情。這些事情,看不見摸不着,但蛛絲馬跡之下,朕有種……危機感。這種感覺,朕很多年沒有體會過了,彷彿……回到了繼位之初那段時間。”
皇甫堅長神情變了,心裏有些慌亂的飛速分辨。
洛陽城這幾年,確實涌入了不少人,鬼鬼祟祟確實有所圖謀,但在皇甫堅長看來,並不足以威脅到劉辯。
可劉辯這麼說,那就是掌握了某些切實的證據。
是誰?是什麼人?居然能夠威脅到陛下!?
而他,卻沒有察覺!
“陛下,臣一定徹查,將這些宵小之徒,盡數剿滅!”皇甫堅長鐵着臉,沉聲道。
劉辯擺了擺手,目光依舊在窗外,道:“查了這麼,還是沒有查到根本。說明這些人比以往更加謹慎,學聰明了。御史臺的動作,或許會是一個引子,促使某些更加快速的勾結。他們很有耐心,朕要比他們更有耐心!”
皇甫堅長心跳加速,不由得緊張起來,道:“陛下,臣該做什麼?”
劉辯淡淡一笑,道:“照常做事就行。他們在等朕露出破綻,想要一擊致命。朕在給他們機會,等着他們出手。”
皇甫堅長頓時明悟了,這麼久心底的疑惑,在這一刻解開。
朝野無數人都在說,宮裏的陛下變了。
其實,陛下一直沒變,只不過,出現了一條不太一樣的大魚,陛下化作了一個十分耐心的釣魚翁,等待着那條大魚上鉤。
皇甫堅長注視着劉辯的側臉,等了好一陣子,上前低聲道:“陛下,要等多久?”
劉辯餘光瞥了他一眼,笑着道:“這是一條大魚,他很有耐心,不給他足夠的破綻,是不會咬鉤的,再等等。”
皇甫堅長心思活絡,立即就道:“陛下,現在宮外沸沸揚揚,被抓的那些官吏身後是諸多世家,他們現在在抵制科舉,肆意攻擊,彈劾朝臣,他們,會不會被勾結?”
劉辯轉過頭,若有深意的拿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道:“別着急,慢慢看。他們籌劃他們的,我們做我們的。你去一趟南方吧,隨意逛逛,不用刻意做什麼。”
“就是,讓人知道臣不在洛陽?”皇甫堅長會意的道。
劉辯嗯了一聲,道:“不要刻意。”
皇甫堅長暗中沉着一口氣,道:“臣明白。”
……
與此同時,尚書臺內,王朗與丞相荀彧再次爭吵起來,內容是關於吏曹提交的官吏補缺名單。
王朗被氣的臉色鐵青,怒視着荀彧,道:“丞相,官吏的錄取、遷調是吏曹的權職,即便是丞相,也不能繞開吏曹另起一份,這份名單,下官不認同!”
荀彧倒是神色平靜,道:“吏曹的這份,有太多駁雜之人,還有諸多空有才學,並無爲官經驗。朝廷要的施政人才,不是單純補官缺。”
王朗冷哼一聲,道:“丞相,尚書臺擬定的這份,大部分是‘潁川黨’或是與潁川有關,這份名單,便是到了陛下面前,陛下也不會同意吧!?”
荀彧淡淡道:“王尚書,是要抗命?”
王朗見荀彧要強壓,直接站起來,道:“丞相之命,下官不能違抗,但是丞相這份名單,下官會附送給陛下。”
說完,一甩手,大步離去。
在具體政務上,王朗絲毫不怵荀彧以及‘潁川黨’,無非是鬥法,誰也不能把誰怎麼樣。
可荀彧要端起丞相威嚴,王朗也不能撕破臉硬抗,只能將官司打到御前。
就事論事之下,王朗要與‘潁川黨’錙銖必較,分毫必爭。
荀彧面無表情,將兩份名單放到一起,道:“送到宮裏吧。”
值房小吏接過來,道:“是由小人送,還是給盧中書?”
荀彧剛要說話,荀攸突然大步而來,衝着值房小吏擺了擺手,坐到了王朗剛剛的位置,遞給荀彧一道文書,道:“你看看。”
荀彧伸手接過來,打開看去,還未看完就皺眉。
這是幽州牧朱建平的公文,主要內容是,董承到達幽州後,屢建大功,尤其是平滅匪患,安撫百姓過程中,身先士卒,還受了不輕的傷。
朱建平詳細敘述了董承的功勞,奏請朝廷開赦董承的罪過。
荀彧放下奏本,看向荀攸道:“你怎麼看?”
荀攸故作沉吟,道:“我覺得可以,曹氏都赦免了,一個董承也算不得什麼。而且現在朝野沸沸揚揚,赦免董承,也能緩解一二。”
荀彧知道荀攸與朱建平在這裏面有什麼貓膩,默默一陣,道:“好。不過,幽州那邊,告訴朱建平,一絲大意不能有。”
荀攸見荀彧答應了,心裏鬆口氣,道:“我知道,建平會小心的。”
荀彧沒有在意這件事,道:“我正在擬定計劃,開春之後,尚書臺、六曹的尚書,要陸續出京,督促地方完成目標任務,到時候,伱我也要出京。”
荀攸心知肚明,道:“是陛下的意思?”
荀彧不做隱瞞,道:“是。我與陛下討論‘新政’的諸多優先事項,要進一步落實下去,打破阻礙,實實在在的推進。”
荀攸不由得凝色,道:“田豐搞出這麼大的風波,地方上還在醞釀,現在着急出京,我擔心適得其反。”
荀彧點頭,道:“越是這樣,越要加大力度,不可拖延。”
荀攸有些狐疑,但也看出來了,明顯是荀彧與宮裏在謀劃什麼,沒有追究根底,道:“好。尚書臺、六曹九寺的主官出京沒有問題,但曹操不行,他一步不能離開洛陽!”
荀彧道:“我與陛下沒有談及大司馬,大司馬暫且也沒有出宮的計劃。”
荀攸這才放心,神態輕鬆了一些,道:“我剛纔看到王景興氣沖沖而走,他還是不肯退讓?”
荀彧臉上多了一絲無奈與疲憊,道:“王景興說的也是有道理的。”
荀攸面露不屑,道:“他再有道理,也掩藏不了夾雜的那麼多私心。真要按照他的那份名單,這朝廷上下,都要變成‘楊黨’了!”
荀彧道:“他現在態度很堅決,如果我們不同意他的名單,就要將官司打到宮裏。”
荀攸怡然不懼,嗤笑道:“他要打那便打,我們擬定的都是名望卓著之人,不怕陛下知道。但他的那份名單,我隨便扯出幾個,就能令他顏面掃地!”
荀彧沒有那麼樂觀,道:“能不鬧到陛下那,還是不要去。晚些時候,我們再找他談一談,再做一些讓步吧。”
荀攸不滿,道:“讓步?爲什麼,那王景興……”
荀彧搖頭,打斷他的話,道:“宮裏太安靜了,我總有種風雨欲來的壓抑感。”
提到宮裏,荀攸再大的怒怨也提不起來,強忍怒意,道:“好,我再找他談,重新擬定一份名單。”
“再徵求一下其他尚書的意見。”荀彧不動聲色的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