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瓶梅的魅力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楚國隱士字數:2241更新時間:24/06/28 15:47:54
第三百九十三章金瓶梅的魅力
“要!”
“怎麼可能不要!”
老鄭僅僅只是猶豫了片刻,立馬就堅定的一巴掌拍在了書稿上。
他奶奶的,憑啥不要?!
不就是有了點風月之間的描寫嘛!
關鍵是,這寫的還是很文雅的嘛!
而且,老鄭再次翻看了一下手頭這稿件以後,忽然發現了些許不同來。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嘖嘖,小哥兒,某不問你來路了!”
“咱們這兒反正藏頭露尾的大佬也不是一兩個了!”
“至少明面上,咱只認你就行了!”
“這樣,你就以伱的名義,來跟報社籤個文書!”
“以後吶,這份稿件的稿酬,可就只有你能拿到了,你可別胡來啊!”
這胡府小廝笑眯眯的點點頭。
“我家老爺來之前就安排過了,這事兒,小的我自然是知道的!”
“文書用我名兒沒關係,反正老爺早就交代過,以後我身上多了個跑腿的差事!”
得!
聽這麼一說,老鄭哪裏還不明白。
這小哥背後那絕對是妥妥的大佬,而且還是文官。
因爲只有文官,才能把報社裏這點彎彎繞,在這小哥沒來之前就說了個明明白白。
最後一點小心思也被胡府小廝這淡定的態度給徹底幹廢了。
沒說的,老老實實籤文書、發稿子吧。
而等到文書簽完,正兒八經拿到稿子以後,老鄭終於可以安安穩穩的審下稿了。
他其實之前也心裏多少有些七上八下啊。
這玩意兒不會是開頭驚豔開場,然後一通瞎幾把灌水,然後再來個爛尾吧?
老鄭預付的稿酬都給出去了,這時候才想起。
而後哆哆嗦嗦的翻開了眼前這厚厚一沓稿件。
然後……
“嗯?哦…嘿…嘖……嗯……嘿嘿嘿嘿……”
得虧這主編的辦公室是開着門的,外間雖然能聽到裏間的動靜,但一擡頭就能看到裏間的情況。
否則的話,這要是關着門,怕是過不了一個時辰,大明周報社主編在自己職房裏搞澀澀的八卦就得傳遍整個大明官場。
到時候,老鄭怕是社死都得第一檔的那種。
老鄭這次是真心在用心讀來着。
可讀着讀着就感覺不對勁了。
這書,似乎不僅是搞澀澀啊。
雖然確實有點不正經,內裏的各種段子、描寫更是露骨得很。
可老鄭想得很明白。
大明到目前爲止,還沒有禁止發售這種書籍的條令!
甚至春宮圖什麼的,在書店裏都能偷摸着賣來着。
老闆若是膽子大一點、臉皮厚一點,那放在櫃檯上明着賣也不是不行。
如今僅僅只是一本描寫的稍微露骨一點的話本而已,算個屁。
可老鄭這時候在乎的是,似乎這話本,比自己想的,還要厲害了一點啊。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
這詩乃是唐代呂洞賓的《警世》一詩當中的上闕,可放在這《金瓶梅》當中,卻顯得各位有意思。
這名爲《金瓶梅》的話本故事裏,不再是之前水滸、三國當中的名臣猛將、江湖縱橫。
這書裏,反倒是就圍着陽谷縣城裏的那麼些人,男男女女打轉。
既沒有家國情懷,也沒有國仇家恨。
似乎從頭到尾就是幾個在老鄭眼中上不得檯面的商賈,還有幾個有心機、有慾望的娘們之間的故事。
可就是這麼些雞零狗碎一般的東西,老鄭這見多識廣、稿子都不知道審過多少部的,是越看越上頭、越看越上頭。
以至於,這中午飯都沒顧得上,還得是之前的小吏直接給他端着送進來的。
可就這樣,他吃飯的時候還茶飯不思,味同嚼蠟來着。
等到下午時分,他徹底把這半本稿子看完後,他終於清醒過來了。
他神色忌諱莫深的看了眼這沓稿子,苦笑着捂住了自己的臉。
“特娘的,我說怎麼老子越看越起勁兒呢!”
“這裏間好些事兒,不就是跟自家差不多嘛!”
“特奶奶的,難怪感同身受呢!”
不過,老鄭感嘆歸感嘆,但他還第一時間確認了。
這事兒,靠譜!
就憑自己這個閱盡千帆的主編都能看得如癡如醉,那些個市面上沒啥見識的,不得樂得嘎嘎叫?
沒說的,印,趕緊印,印他媽的!
不得不說,老鄭這人,辦事的手段什麼的暫且不說,這眼光確實是可以的。
這不,原本應天城的百姓們,對於報社最近印着的故事已經不怎麼感興趣了。
畢竟這一開場,就是三國、水滸這等哪怕千年之後都能有人追捧的大作開篇。
之後被比下去,那是真的一點都不意外。
更何況還出了李善長的案子這破事兒呢。
可等到《金瓶梅》悄無聲息的一刊登,僅僅兩期,應天府的老少爺們瞬間就覺着不對了。
“乖乖,這書寫得可真有意思,那叫一個一針見血啊,瞧瞧這裏頭說的,看似嬉笑怒罵,實則警世良言啊!”
“啊?你說的啥啊?”
“金瓶梅啊!你別說你最近連大明週報都沒看了啊!好傢伙,那叫一個刺激啊,聽說這故事出來以後連青樓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啊?!這麼離譜?那不得是風月文?那有辱斯文啊!”
“呸!什麼有辱斯文,你去青樓的時候咋不說有辱斯文呢,就那點事兒而已,誰回家不抱着媳婦兒睡?”
“真有那麼好?”
“真有那麼好!關鍵是,若是你把他風月文來看,也行,內裏的描寫確實扣人心弦讓人心裏直癢癢。可若是把他當做閒書來看,你越看越覺着內裏有意思,仿若就是你身邊的故事被人栩栩如生的寫出來了一般!”
“……”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大明周報社的讀者,主打一個有水平、有眼光。
他們最低都是讀過書識過字,有一份小產業的地主、小吏或者教書先生。
也正因爲如此,他們看待這《金瓶梅》,反而愈發的能看出內裏的好來。
如此一來,隨着《金瓶梅》的持續刊登,大明周報社便再次回到了往常的熱鬧!
或者說,更勝幾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