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君臣奏對出新招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楚國隱士字數:2316更新時間:24/06/28 15:47:54
    第二百五十一章君臣奏對出新招

    朱元璋此時真的挺糾結的!

    倒不是其他的,主要是,這禁海令乃是他定的“皇明實錄”裏的“祖訓”啊!

    他是要拿着這東西讓子子孫孫的老朱家帝王一路繼承下去的。

    當初寫這“皇明實錄”的時候,他可是字斟句酌、字字揪心來着。

    他朱元璋固然在外人面前殺伐果斷,似乎壓根不在乎自己的名聲、面子一般。

    可在子孫後輩那兒,他多多少少是要顧及一下名聲的。

    既不能誤了老朱家千秋萬代的基業,也不能丟了他老朱家老祖宗的面子啊。

    總不能到時候子孫後代看着自己的“祖訓”,在那兒怪罪他這個老祖宗昏庸吧!

    也正因爲如此,對於自己定下的祖訓,朱元璋是真的挺看重的。

    結果被胡大老爺一說,卻好像哪哪兒都是毛病一樣。

    這難不成真要取消?

    那到時候豈不是顯得有些太過廢物?

    想到這兒,朱元璋看着胡大老爺頗有些猶豫的問道。

    “惟庸,那你這意思,這禁海令,當真要取消?”

    胡惟庸一聽這話,頓時一個激靈!

    這話問的可謂是誅心吶!

    這種國策,其實他一個如今一心擺爛的臣子能開口評價的?

    這幫着出出主意什麼的倒也無所謂。

    可若是真沒輕沒重的說點什麼不該說的,到時候出了事兒,自己豈不是又大麻煩?

    哼,這糟老頭子壞得很!

    想到這兒,胡惟庸當即面色一肅道:“此事事涉頗廣,乃朝廷國政。”

    “臣不過一介散官、學識不足、謀略不夠,豈能在這等大事上置喙?”

    “此事,當由陛下一言而決才是!”

    朱元璋聽到這話人都快被氣笑了。

    不是!

    特麼的,剛剛那個叨逼叨叨逼叨說着各種理由、道理,一條條一件件流利得不行的時候,你咋不說自己謀略不夠、學識不足呢?

    敢情你就負責嗶嗶,真到了要做決定的時候,伱立馬就縮了?

    你這未免也太謹慎了吧?

    可看着胡大老爺那低垂着腦袋一句話不說的模樣,朱元璋徹底無語了。

    得!

    惟庸這是又開始謹言慎行了!

    這人怎麼這一兩年變得這麼慎重了?

    真就是半點跟犯禁沾邊的事情都不碰啊。

    不過,不得不說,胡大老爺能如此穩重,朱元璋還挺滿意的。

    不說別的,就當前這一派謹言慎行的表現,老朱就表示很欣慰啊。

    這才是咱能安心使用的好臣子嘛。

    你要是真站起來指手畫腳的跟咱說要如何如何治國、如何如何制定國策……

    那咱就得琢磨琢磨,你這廝到底是想當臣子還是想當皇帝了。

    跟現在這樣提提建議,然後等着皇帝自己權衡,這多好啊。

    嗯,不錯,繼續保持!

    朱元璋也是個當了好些年皇帝的老手了,自然不能在臣子表現出了符合自己要求的舉動的時候還去反對他。

    因此,他非常乾脆的轉頭說起了今日裏找胡大老爺來的本意。

    “惟庸啊,既然你不想說,那禁海之事,咱就之後慢慢琢磨去吧!”

    “嗯,順便也讓咱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畢竟,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嘛,這等大事還是不能亂來的!”

    “不過呢,咱今日裏找你過來,主要還是有一件事。”

    “那便是你幫咱想想,這殿試,咱出個什麼考題好呢?”

    “你本就是本屆科舉的主考官,之前的差事也幹得讓咱非常滿意,那這殿試,你也幫着出出主意唄!”

    朱元璋這話說得特別的客氣。

    可實際上,他也不得不客氣。

    畢竟之前胡惟庸在本屆科舉當中幹的各種事情,那可謂是大放異彩啊。

    至少對於他而言,本屆科舉選拔的人才反倒是他期望看到的。

    他還真想想看看,能從胡大老爺那一輪輪故意刁難的考題當中脫穎而出的,到底是何等的人才。

    當然了,也正因爲之前的工作格外出色。

    那便更加不能讓最後的殿試破壞了這大好的掄才大典才是。

    這不,朱元璋就得讓胡大老爺出力了。

    胡大老爺聽聞此言,倒也沒慌。

    這事兒嘛,其實很簡單的。

    最關鍵的是,殿試的考題,一般情況下皇帝本就會跟不少朝臣商量來着。

    也就是說,這事兒嘛,不怎麼犯忌諱。

    那說說,也就說說嘛。

    想到這,胡大老爺正準備開口呢,忽然心頭一亮,笑着說道。

    “陛下,臣這會兒忽然有個主意,雖然不知道靠譜不靠譜,但倒是挺有意思的!”

    朱元璋聞言一樂,遙指着胡惟庸笑罵道。

    “好你個胡惟庸啊,你是不是又想着什麼樂子折騰那些個士子了?”

    “你這促狹性子就不能改改?”

    “算了算了,你先說說看吧,咱先聽聽再說!”

    胡大老爺被朱元璋這麼一說,倒也沒覺着過分,嘿嘿笑了兩聲後,這才朗聲道。

    “陛下,剛剛咱倆不是在討論禁海一事嘛?”

    “那不妨就以禁海的利弊爲題,讓那幫士子總結利弊、各抒己見唄!”

    “若言之有物,鞭辟入裏,那麼哪怕既能彰顯這學子的本事,同時也能看出品性來。”

    “可若是辭藻華麗卻空洞無物,滿紙都是歌功頌德、阿諛奉承,那這等人趁早弄走吧!”

    “當然了,若是連具體的想法都提不出來,只能人云亦云甚至只會照搬什麼經史典籍的話,那這樣的也不能要!”

    “畢竟,這過了殿試,這些人可就要爲官了!”

    “於大明計,這阿諛奉承之輩,將來怕是滑不留手;人云亦云之輩更是空談誤國的酸儒。”

    “唯有言之有物、踏實肯幹之輩,才是陛下所需之才啊!”

    朱元璋越聽越覺着自己把胡大老爺叫來叫對了。

    這事兒,還真就挺有道理。

    至少,於朱元璋看來,既能聽聽他人對於禁海一事的看法。

    也算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表率了。

    但與此同時,也正如胡大老爺剛剛所說,也看一看士子們的品性究竟如何嘛。

    挺好的!

    這事兒,就算是這麼定下來了。

    正好,這會兒也到了飯點了,朱元璋乾脆留下胡大老爺吃午膳!

    不過,這次則是紅薯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