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跟腳在哪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坐望南山字數:4446更新時間:24/07/02 02:35:05
    李世民轉眼一想,不對啊,如今這長安城裏,誰不知道抓獲頡利可汗的大唐英雄,是王玄策和席君買呢?

    這臭小子這是在故意擠兌,找自己算欺騙他訓練那一百名“護衛”的舊賬呢。

    這段時間,沒見他翻後賬,還以爲他默認了呢。

    想不到在這裏等着呢。

    “咳,不用太計較一些細節——再說,我也沒虧待你那倆寶貝徒弟啊,我一個人送了他們一場富貴——”

    李世民輕咳一聲,故作隨意地擺了擺手。

    “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用謝我——”

    王子安:……

    我說要謝你了嗎?

    王子安就不說話,端着酒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李世民見繞不過去,只得乾笑着給王子安滿了一杯,然後端起酒杯,輕輕一碰。

    “咳,我不是存心要騙你,這都是那位陛下的意思——我也沒辦法啊——”

    望着李世民在自己面前裝無辜的樣子,王子安不由都驚了。

    臥槽,你這自己拿自己背鍋可還行——

    “我就問,現在他們人呢——”

    王子安沒好氣地瞥了他一眼,把這件事直接掀篇,沒辦法,他也怕啊。萬一問急眼了,老李自己圓不過去了怎麼辦?

    現在還沒做好跟老李攤牌的思想準備呢。

    要知道,一旦但攤牌,社死的不僅僅是老李自己啊,自己也跑不了——

    啊,真要是到了那時候,除了早就把自己摘出去的程咬金,這剩下的,有一個算一個,誰也別想獨善其身。

    嘖嘖——

    大唐重臣,集體社死。

    王子安只是一想,就覺得頭皮有些發麻。

    社死是早晚的事,但能晚一天算一天吧。

    主要是,他可不想當掀開蓋子的那個倒黴鬼啊。可以想象,誰率先破功,掀開蓋子,誰得引來大佬們的集體狂毆——

    朱雀門。

    剛剛從襄州回來的尉遲恭,剛一進城門,就忍不住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他坐在馬背上,有些詫異地揉了揉鼻子。

    “這好端端的,莫非是受了風寒?老子在北方待了這麼多年,啥事沒有,在襄州才待了半年,這身子就嬌貴成這鬼樣子了?”

    他嘟嘟囔囔地罵了一句,下意識地緊了緊身上的袍子,帶着隨從,一溜煙的回家了。

    回家二話不說,先灌一罈子烈酒。

    就風風火火地讓下人燒了熱水,在浴桶裏好好地泡了半天。

    這一系列操作,把府上的人都給弄愣了。

    不要說一大早就忙裏忙外,打掃庭除,然後在府門外頂着寒風,迎接了半天的丫鬟僕人和親兒子尉遲寶林,就連他的結髮妻子蘇娬都不由瞠目結舌。

    什麼情況啊,這是——

    路上掉糞坑裏了?

    啊,不對,這是在消滅證據!

    她忽然想起,自家丈夫以前每次外出偷腥,回來之後必先泡澡的先例。

    那段時間自己還覺得挺奇怪,知道被自己撞破才真相大白。

    這才出去多久——

    “啊,你個沒良心的老東西,我給你拼了——”

    瞬間明白過來的蘇娬,頓時又氣又惱又委屈。

    老孃在家爲你孝敬老孃,操持家務,你在外面風流快活也就算了,竟然臨進家門之前,還要出去浪,你這是有多嫌棄老孃!

    換好衣服,只覺得渾身舒泰的尉遲敬德,剛施施然地從房間裏出來,就看到了哭鬧着抓過來的結髮妻子。

    頓時整個人一臉懵逼。

    啊,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

    第二天。

    愛將歸來。

    早朝之後,李世民特意留下尉遲恭多聊了一會。

    君臣兩個人隨意閒聊了一會,李世民忽然詫異地擡起頭來,看向尉遲恭有意無意遮擋的臉頰。

    “咦——敬德,你這臉上怎麼受了傷……”

    尉遲敬德:……

    陛下啊,你這天咱沒法聊了!

    “咳,昨日被家中孫兒撓的,對,孫兒撓的——這孩子,半年沒見,愈發頑皮了……”

    尉遲敬德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隱隱作疼的麪皮,故作豪邁的哈哈大笑。

    “那啥,陛下若是沒什麼事的話,微臣就先回去了——”

    望着尉遲敬德逃也一般離開的身影,李世民忍不住嘴角微微上翹。

    哈,這貨,讓你天天給朕翹尾巴添堵,挨收拾了吧——

    ……

    這幾天,對市井老百姓來講,最熱鬧,也最值得期待的,莫過於每天一期的大唐晚報了。主要是後面的故事好聽,花邊新聞也有趣啊。

    故而,一大早,一些茶肆酒樓,就座無虛席,擠滿了聽說書先生說書的客人。就連一些乞丐,都喜歡湊在樓下的牆根處,一邊曬太陽,一邊裏面的故事。

    今天的開場依然是《隋唐英雄傳》,那引人入勝的故事,聽得不時不少人大呼過癮。

    一處雅閣裏面,兩位身穿青色長袍,儀容出衆的年輕人,聽着外面不時傳來的喝彩聲,臉上不由浮現出一種複雜的神色。

    “上官兄,據說這火爆長安的《隋唐英雄傳》,也是出自那位侯爺的手筆?”

    上官儀聞言微微點了點頭,有些感慨地望了一眼外面歡呼的人羣。

    “那位侯爺的果然是世間奇人,不僅能寫出《三國演義》這種世間奇書,竟然還能寫出《隋唐英雄傳》這種雅俗共賞的故事——”

    “這種故事……”

    對面的青年,不由微微蹙眉,有些不解地搖了搖頭。

    “這種故事,對當今陛下和朝中重臣隨意編排,全無敬重之意,不知道陛下緣何會允許這種故事堂而皇之的刊登出來,而且還特意叮囑我等過來聽一聽……”

    上官儀聞言,看了一眼有些鬱悶的好友。

    “安期兄,你難道沒有發現,這故事,聽起來和我們手中的《三國演義》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李安期聞言不由一愣,有些詫異地擡起頭來。

    “上官兄此言何意?那《三國演義》縱橫卑闔,氣象萬千,就算說是兵家奇書也不爲過,與這胡編亂造的《隋唐英雄傳》有何相似之處?”

    “安期兄,你認爲,三國演義,除去兵法戰略之外,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安期忽然心中一動,試探道。

    “貶曹尊漢?”

    然後兩個人不由對視一眼,心中頓時對那位侯爺的敬畏直接提高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高度。

    厲害啊,這位侯爺竟然能藉助這種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告訴天下百姓,甚至是後世子孫。

    李唐得天下是掃除暴逆,大義滅親,當今天子,是英明神武,天命所歸!

    所以,陛下才會對這種隨意編排當朝重臣的故事視而不見,所以長安侯才會把這種故事,寫得通俗易懂,連市井之中的販夫走卒,甚至是沿街乞討的乞丐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人家不是言辭粗鄙,是格局遠大啊。

    王子安幸虧不知道他們的內心戲,否則一定目瞪口呆。

    啊,這——

    我就是隨便找了幾個自己還大致有點印象的故事,就是想讓找人幫忙寫出來,消磨一下枯燥的時光。

    兩個人自覺悟到了其中真意的大才子,不由輕輕舉杯,臉上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神色。

    “安期兄,我終於明白了陛下讓我們多聽聽《隋唐英雄傳》的用意,也終於明白了陛下爲什麼對我們兩人所寫的《三國演義》不滿意的原因,我們不是寫給讀書人看,是寫給那些軍營中的武夫啊——回去就照着這個標準寫——”

    啊,這——

    李安期不由目瞪口呆。

    我們兩個翰林院的大學士,寫這種語言?

    ……

    長安侯府,王子安一臉無奈地看着李世民派人送來的《三國演義》文稿,臉都黑了。

    虧他們還是翰林院的大學士,就這水平?

    傳了多少次話了啊,讓他們寫得通俗易懂,通俗易懂,聽不懂人話還是咋地啊!

    掀桌啊——

    這是欺負本侯爺看不懂是吧!

    “告訴他們,按照《隋唐英雄傳》的水平寫,能寫就寫,不能寫就算了——磨磨唧唧,幾天不出一章也就算了,還寫得狗屁不通……”

    簡單地翻了一眼,就隨手給扔一邊了。

    我是來消遣的,還是來做高考文言文閱讀理解的啊!

    負責送文稿的青衣小廝不由眼角直跳。

    堂堂翰林大學士的文筆,寫得花團錦簇的文章,到了你這裏就變成了狗屁不通?

    你怕不是說錯了對象——

    但,他也不敢說,他也不敢問啊。

    連連點頭,趕緊回去覆命了。

    ……

    雖然尋常的百姓不怎麼關注朝政,但雲集長安的讀書人,卻是每期必看。

    果然,他們又從報紙中發現了自己期待的東西。

    尚書僕射杜如晦中毒事件,終於有了進一步的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疑似跟前幾天杜尚書提出的擴大科舉名額,或是徵收鹽鐵商稅的提議有關。

    隨後文章詳細的介紹了杜如晦提議朝廷,在正常的科舉之外,另設一項對口招生的建議。

    填報志願,到漠北去,到窮鄉僻壤中去,不少出身官宦或者世家的公子哥,不由微微蹙眉,但不少出身一般甚至是窮苦的讀書人,卻不由心潮澎湃。

    爲什麼?

    因爲這是機遇啊!

    徵收鹽鐵商稅的事情,也被一下子拋到了風頭浪尖。

    文章中說的很明白,鹽鐵是暴利行業,每年盈利,數十上百萬貫,是大唐國庫收入的數倍,卻一文不納,種地的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夜辛苦勞作,依然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陛下深感百姓艱苦,所以想要徵收鹽鐵之稅,同時把農田的稅收減低到三十稅一。

    這是善政啊!

    啊,我們的杜尚書竟然是因爲提出了這樣利國利民的政策,才遭遇毒手?

    奸商該死!

    當天上午,就在上官儀和李安攜手回翰林院的時候,雲集長安的讀書人就又鬧騰起來了,而且隨着消息的擴散,原本對朝政漠不關心的普通百姓,也一下子被戳到了G點。

    啊,奸商該死!

    一時間,長安城羣情激奮,一些關門遲的鹽鐵商鋪,都險些被人當場打砸。

    御書房。

    剛剛調戲完尉遲敬德的李世民,正心情愉悅地批閱奏章呢,就聽到了長安讀書人和百姓暴動的消息,整個人頓時就不好了。

    又來——

    王子安,你個狗賊,你還讓不讓朕過一天安生日子了!

    “立刻通知長安和萬年兩縣,讓他們馬上出面,組織人手,維持好秩序,若是出了什麼亂子,朕要他們的腦袋!”

    罵罵咧咧了半天,等通報消息的百騎司密探下去,他的臉上神情頓時就收不住了,嘴角忍不住地微微上翹。

    臥槽,王子安這個狗東西真是有點東西啊。

    這一下,我看看誰還敢站出來反對!

    一想到這兩項政策,明天就會順順利利地通過,他就忍不住眉飛色舞。

    嘖,這就是大勢!

    哎喲,朕終於也可以體會一把手握大勢的感覺了。

    ……

    王家。

    王儼看着心腹管家王忠送過來的報紙,險些當場噴出一口老血。

    徵收鹽鐵稅,懷疑跟蔡國公中毒一案有關?

    我有關你乃個腿兒!

    朝廷,這分明是藉機生事,要趴在我們這些世家身上喝血啊!

    “齊國公那邊怎麼說——”

    王儼深吸了一口氣,一臉嚴肅地看向王忠。

    王忠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自家家主,小聲回道。

    “齊國公那邊沒有發聲……”

    王儼:……

    鹽鐵兩項,固然是他們王家的生命線,但又何嘗不是他們長孫家的生命線,這個長孫無忌,爲了討陛下歡心,竟然跪舔到了這種毫無原則的地步了嗎?

    ……

    長孫府。

    打發走了不知道第幾波打探他口風的來客之後,長孫無忌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家主,鹽鐵兩項,可是我們長孫家的主業,難道我們真的要帶頭交稅嗎?”

    心腹大管家看了一眼自家家主,忍不住開口問道。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這位兢兢業業的老管家,聲音聽不出喜怒。

    “不要忘記,我們長孫家的跟腳到底在哪裏——”

    “只要我們長孫家聖眷不倒,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下去吧,讓下面清點這兩項的產業,做好隨時交稅的準備——”

    老管家躬身行禮,倒退着出去了。

    長孫無忌這才不動聲色地從袖口中摸出一張契書。

    這是今天散朝的時候,陛下剛剛賞賜的,城西鹽場的一成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