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陛下,這到底是想玩啥呢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坐望南山字數:4394更新時間:24/06/28 15:25:01
    世家門閥,爲什麼那麼難纏?

    知識壟斷,絕對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因爲壟斷了知識,所以,他們家族內人才輩出,每個時代,都有這些世家大族精英的身影,他們影響甚至掌控着一個時代的發展。

    就以王家而論,在東漢至隋唐末年,短短數百年的時間裏,就出了足足九十二位宰相,三十六位皇后!

    簡直讓人恐怖!

    這種人才扎堆的現象,固然有優秀基因與優秀基因結合的先天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他們對知識的壟斷,形成了普通人窮其一生也無法逾越的高峯。

    因爲知識壟斷,他們人才輩出,因爲人才輩出,他們世代公卿,因爲世代公卿,他們又有了巨大的政治資源,因爲有了巨大的政治資源,他們家族名下的資產以一種驚人的速度,飛速膨脹,最終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世代累積之下,最終成長爲一種巨無霸般的超然存在。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就是這種畸形存在的最生動說明。

    想要真正動這些世家門閥,抓幾個或者是殺幾個王通這樣的存在,根本於事無補。

    爭奪學術話語權,才是他邁出的第一步,投出的第一槍。這一槍,或許短時間內效果不顯,但一旦它爆發出自己的威力,那些世家再想反撲,就爲時已晚了!

    送走了孔穎達、于志寧和孔靈兒三人之後,王子安罕見地坐到了自己的書桌前,提起毛筆,認認真真地寫起了穿越大唐之後的第一份策劃書。

    僅有學術期刊是不夠的,要想快速地掌握話語權,還必須有一個娛樂期刊。

    至於主持這件事的人才,他已經有了一個合格的人選。

    ……

    漠北大捷,讓整個朝堂都打起了精神。

    整整一個上午,大家都在激烈地商討着漠北的安排。這裏面千頭萬緒,利益紛雜,不少人都想插上一手。

    以至於到了最後,工部尚書段綸站出來說有人獻上了一種印刷技術的時候,大殿上的很多大臣都沒有反應過來。

    印刷技術是什麼技術?

    值得堂而皇之地拿到朝堂上來說?

    “陛下,這種印刷術簡直鬼斧神工,比起抄書,效率高出何止千倍萬倍——”

    段綸此話一處,整個大殿爲之一靜,繼而不可遏制的喧譁聲響起。

    比抄書效率高千萬倍!

    你確認不是在信口開河?

    所有人刷——

    把目光集中到了段綸的身上。

    李世民也不有眉毛輕挑,饒有興趣地看向段綸。

    金鑾殿上,只餘下段綸蒼老有力的聲音,任誰都能聽得出來,段綸雖然在強行穩定自己的情緒,但聲音裏面還是透露出一絲沉難以壓抑的興奮。

    “微臣已經讓人當場驗證過,這印刷術的效果簡直——”

    說着段綸不有深吸了一口氣,從懷裏掏出一本薄薄的書頁,雙手遞過去,站在附近的人甚至看到,這個向來以老練沉穩著稱的工部尚書,雙手竟然微微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這是微臣昨天晚上,連夜命人印製的書籍,請陛下過目——”

    有內侍官上前,把段綸手中的書籍接過去,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上。

    李世民煞有介事地一邊翻看,一邊連連點頭。

    “這就是段愛卿所說的印刷術印製出來的?嗯,瞧着倒是挺清美觀。朕瞧着頗有點意思,大家不妨也看看……”

    他一邊說着,一邊把書籍傳給左右,笑容溫和地看向段綸。

    “段愛卿,剛纔說這印刷術效率比抄書強過千倍萬倍,不知道這一夜之間,你印製了多少了啊……”

    一聽這話,所有人耳朵頓時豎了起來。

    大家都是從抄書過來的,其中的辛苦,自然一清二楚,如今有人說,有個什麼印刷術,效率能超過抄書千倍萬倍,自然是驚疑不定,心裏好奇的跟貓撓似的。

    “微臣找了十個小工,連夜趕製,到今日晨日早朝之前,這樣的書籍,印刷了足有一千餘份!”

    一提起這個,段綸就不有精神振奮起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痛了,連嗓門都大了幾分,熬了半宿的疲憊一掃而空。

    一千餘份!

    十個小工,一晚上印了一千餘份!

    這個消息,像一個無形的炮彈扔到了大殿上,大殿上的秩序,徹底失控,剛剛接過傳過來的《論語》,還沒來得及打開的杜如晦,忍不住手一哆嗦,差點把手上的書給掉地上。

    連李世民也不由瞪大了眼睛。

    他忽然想起上一次傳單事件後,王子安告訴他的話。

    “這種這小玩意兒雖然效率不高,弄起來也有點麻煩,但是條件不允許,先這麼湊合着用吧,好歹的比抄是快多了……”

    他真以爲效率不高,弄起來麻煩呢!

    所以,他也就沒有多麼上心,加上要顧及消息泄露後,那些世家門閥的反撲報復,這事暫時就擱下了。

    如果不是昨天王子安忽然提起,他甚至把這玩意兒都給忘了。

    “這就叫效率不高,這就叫湊合着用吧?”

    李世民瞬間都想爆粗口。

    這個狗東西啊!

    我真傻,我真的,我竟然相信那個狗東西的嘴裏說出來的話!

    一個能拿着琉璃碗喂狗的東西,你能相信他所謂的效率不高?

    那狗東西,眼界多高啊,他看不到眼裏的東西,在自己這裏恐怕都是了不得的寶貝啊!

    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不可能!段尚書,你可不要爲了討陛下歡心,就好大喜功,信口開河,亂報祥瑞……”

    如果真的能用十個小工,一夜之間印刷上千份,那就不是一個能工巧匠能夠形容的了,那簡直就是祥瑞啊!

    醒過神來的魏徵,二話不說,率先向段綸發出質疑。

    大殿上被段綸這個消息震得五迷三道的大臣們,也旋即醒悟過來,一個個把懷疑的目光看向段綸。

    這老家夥不會是想立功想瘋了吧?

    竟然想出這麼荒謬絕倫的辦法!

    大家都知道,自陛下登基之後,就親自下令,令各地舉薦能工巧匠,今年入冬以來,更是接二連三,多次重申,要各地務必挖掘民間奇才,甚至作爲了一項考察各地政績的硬性標準。

    這老東西,不會是急的昏了頭,想要弄虛作假吧?

    但像房玄齡和杜如晦這些跟段綸打交道比較多的,還有一些熟知段綸爲人的老臣,臉上卻不由露出震撼的神色。

    就喜歡你們這種傻乎乎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見大家紛紛質疑,段綸不僅不生氣,反而心中升起了一股莫名的優越感,渾然忘記了昨天晚上,自己震撼莫名,直接傻眼的丟人樣子了。

    “老夫是不是信口開河,大家一看便知……”

    說到這裏,段綸微微一笑,氣定神閒地衝李世民拱了拱手。

    “微臣已經讓人把那十名工匠和昨日所印製的書籍,全部帶到了午門之外,隨時等待陛下的傳喚……”

    “傳——”

    最近幾日,除了王子安和王家的事,讓他比較鬧心之外,其他都是喜訊。

    漠北平定,頡利被擒。

    自春至今,幾乎整整一年未成降雨的河北和山東諸州普降大雪,可以預見,來年春天,旱情必然緩解。

    如今竟然又有了這種喜事,李世民精神振奮,當即傳旨。

    這個時候,大家也沒心思討論別的了,一個個眼巴巴地看着大殿門口,心急如焚地等着見證奇蹟。

    好在,也沒用大家久等,不一會兒,傳令官就帶着十幾名擡着大竹筐,快步走了進來。

    竹筐一溜兒排開,那十幾名工匠也一溜兒跪倒,連頭都不敢擡。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工匠,竟然還有機會面見皇帝陛下。

    “平身吧——”

    溫和厚重的聲音響起,他們忐忑緊張的心才稍稍平穩了幾分,一個個千恩萬謝地從地上爬起來,站在大殿門口偷偷地往金鑾殿上觀望。

    距離有點遠,看不太清楚,但隱隱約約只覺得龍椅上坐的那位貴氣逼人,氣勢沉穩如山,就跟寺廟、道觀裏的神像一般。

    一個個激動的不行。

    “就是你們一夜之間,印製了這些書籍——”

    李世民有些好奇地掃了一眼,那些大箱子。

    他自然知道,段綸是什麼時候得到印刷術的,事實上,就是他暗中讓人喬裝成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趁着昨天段綸下班之前,給段綸送過去的。

    那真是一晚上印出來的!

    但做戲做全套,該問的還是得問。

    見皇帝親自問話,當先一個年齡稍大,看上去好像是工頭的老者有些拘謹地拱手回道。

    “回陛下,是草民和他們幾個印的,段尚書親眼看着,我們連夜趕工,一個晚上印了一千一百二十八本,還有一些散碎的頁碼,因爲時間關係,沒來得及裝訂成冊……”

    嘶——

    大殿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做得很好,你們辛苦了,隨後朕自有賞賜,先下去休息去吧——”

    “多謝陛下!”

    十幾名工人聞言大喜,激動得都有些顫抖。

    陛下親自接見,陛下說自己辛苦了!

    至於賞賜,太激動了,他們甚至都沒聽清楚,就迷迷糊糊,暈陶陶地被人給帶下去了。

    “來,把這些書,分給諸位愛卿看看……”

    李世民心情大好,直接讓人把書發了下去。

    嘖嘖,人手一本,還有剩餘!

    書籍到手,還沒有輪到自己看的大臣,一個個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倒吸冷氣聲,驚嘆聲,議論聲,此起彼伏。

    連值班御史都忘了維持大殿紀律了,一個個目瞪口呆地看着手中的書籍。

    字跡飽滿清晰,別具一格,書面整潔美觀,比自己親自抄寫的都要精緻幾分。

    不少人,相互探頭,看看對方手中的書籍。

    如出一轍!

    上千本書籍,除了裝訂稍有差別之外,幾乎是一模一樣!

    震撼!

    但不少人,望着手中的書籍,卻不由心中微微一動,不露聲色地瞥了一眼正站在大殿中間,一臉喜色的段綸,悄悄地合上了手中的書本。

    眼觀鼻,鼻觀心,修起了閉口禪。

    “這果然是匠心獨運,了不得的手段!真是可喜可賀啊——”

    隨着聲音響起,一個身材修長,面容清朗的中年男子,率先從班列中站出身來。

    “臣爲陛下賀,爲大唐賀,爲我輩讀書人賀——”

    一看這個人出來,不少人心中一凜,果然要出事了!

    禮部侍郎崔天賜!

    崔家當代家主崔泓的二弟,如今算是崔家當代人在朝中的話事人。

    “此物雖然是奇淫技巧一類,但造福士林,功不可沒,臣請陛下厚賞其人,賜之以爵,以彰其功——微臣不才,願意充當恩使,前往見之……”

    李世民聞言,不由眼睛微微一眯,臉上不動聲色。

    “愛卿,言之有理,不厚賞,不足以彰顯其功,不足以激勵後來之人——”

    說着,他把目光望向段綸。

    “段愛卿,那位獻出印刷術的人現在哪裏,朕要重重有賞——”

    長孫無忌聞言,不由有些意外地擡頭看了一眼李世民。

    他雖然不知道上次糧食風波背後是誰在搗鬼,但心中卻隱隱有所猜測。

    上次誰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啊?

    當然是朝廷!

    當然是陛下!

    不僅一舉吞下了數十萬石糧食,大大緩解了朝廷糧荒的危機,還是給了十三家糧食商行重重一擊,無論是關隴世家、山東世家還是江南世家,一個個虧得差點吐血。

    所以,他幾乎可以肯定,上次糧食風波背後一定有陛下的影子,雖然他沒有證據。

    如今見李世民這麼痛快地就答應了崔天賜的建議,不由心中又有些動搖起來。

    他甚至李世民的脾性,如果上次真和陛下有關,他斷然不會這麼快就暴露出自己來,要知道,眼前的這印刷術,與上次的傳單如出一轍。

    只要抓住這進獻印刷術的人,上次在背後推動糧食風波的人,就會無所遁形!

    陛下能犯這種幼稚的錯誤?

    他不自覺地微微皺眉,露出一絲困惑的神色。

    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等人,此時也早已經醒過神來,望向李世民的眼神中,也帶上了幾分不解。

    大家都是人尖子,這裏面的彎彎繞,根本瞞不過有心人啊。

    陛下,這到底是想玩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