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崔成論戰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木恆字數:4719更新時間:24/06/28 15:20:10
曹操發展很快。
可以說大部分複製聞人升的做法,發展慢才奇怪。
而且他家有錢,可以迅速招募一隻割據武裝。
再利用聞人升的練兵之法,加上曹操自己對兵法本就喜好,還剛剛立下過軍功,很快就學會了。
僅僅三月後,一隻8000人的山地武裝就成型了。
靠着這只武裝,曹操開始利用刺史的權威,來掃蕩羣匪。
而在這時,劉焉的上表也得到了漢帝劉宏的批准,改刺史爲州牧,命令州牧掃蕩境內賊寇。
因爲賊寇可不止黃巾一處,而是處處。
“是時,漢陽叛人,衆十餘萬,攻陳倉,三輔震動”,直接威脅到核心統治了。
不過,劉宏可不傻,並不是一口氣全改了。
而是先是益州、幽州、豫州。
並且曹操的刺史沒了,還是改成劉焉做州牧。
這怎麼能行?
曹操求老爹使出金錢大法,買一個州牧。
然而這一回漢帝不賣。
看吧,劉宏不傻,他當然知道州牧權力太大,容易割據,所以要選自己信任的人
可惜信息差讓他不知道劉焉就有造反之心,不過劉焉死得也早。
其實劉宏死得同樣早。
劉宏死時才三十來歲,他恐怕覺得自己還能活到60來歲,還有30年時間慢慢安定天下。
然而事實就是他早早就死了。
窮奢極欲,就容易敗壞身體。
其實他就是能長壽,也改變不了王朝週期。
畢竟他再能折騰,又如何改變土地兼併的局面?
必然要殺戮一番,再出新王。
正如聞人升所說,他已經因爲享樂太久,皇帝大權在握,失去了奮進的決心,細緻的耐心了……
曹操一看不賣,那就撕破臉唄。
反正漢中是他家的人。
他派了一個名叫夏侯然的傢伙,去蠱惑當地作亂。
而漢軍因爲地形險要,耗費巨大竟然平息不了。
由此可見漢室的確是沒錢了,也難怪劉宏要飲鴆止渴,賣官鬻爵。
反正正常上去的官,大部分也T,不如提前收割他們T的錢。
這大概就是劉宏聰明的想法了。
於是曹操繼續以刺史之名行州牧之實。
繼續學習聞人升的那一套,精修內政,發展農工商雜四學。
只是曹操還是大興儒術,這有助於維持他的統治。
然而很快崔成就明白了爲什麼聞人升要說人人平等了。
因爲儒術一興,儒生們紛紛貶低工商之人。
“務工經商者,往往拉幫結夥,無視禮儀,動輒作亂,應該壓制。”
“礦工嘯聚一地,名爲做工,實則爲寇。”
“商者賤民也,不事生產,低買高賣,攪亂人心,該重重課之。”
崔成從聞人升那裏學過一個月,他自然知道商人的重要性。
可以說聞人升花費很大篇幅告訴大家,商人才有可能真正解決治亂循環的事。
爲什麼了?
因爲商人能溝通有無。
這是他的特點。
那窮人有什麼?
有勞動力。
富人有什麼,有糧食。
如何讓窮人得到富人的糧食,靠強制分配?
強制必然會帶來反抗,一旦有反抗,這東西就運行不流暢,終究會效率低下。
那該怎麼辦?
通過商人的手段,商人通過製造和購買各種新奇之物,交換來富人手中的糧食,讓窮人能夠出賣勞動力給富人,進而也獲取到糧食。
這也就是所謂的資|本。
當然商人沒有憐憫,資|本也沒有。
一旦發現勞動力太多太濫,競爭激烈,爲了降低成本,他們可以做出讓六歲孩子去工場幹活的事。
孩子索要的報酬只有大人的二十分之一。
而重複的工作,卻有三分之一的效率。
所以還要有制約。
總之得適度處理。
所以崔成告訴主公,不可重農抑商。
只是這一回,曹操沒聽他的。
很快就開始壓制商人。
因爲曹操發現了這些商人有個很大的問題。
什麼問題?
因爲這些商人天然地以呂不韋爲目標。
有了錢並不滿足,還要沾上吏員。
他當然明白爲什麼?
商人才知道什麼樣的生意利益最大,也最好賺,還不怕虧本。
那就是投資皇帝。
一個是呂不韋,一個是糜竺,還有范蠡。
都是商人成功的典型。
這些人,如果壯大起來,肯定會威脅到曹操家族的統治。
曹操需要商人,又需要壓制他們。
讓他們乖乖地充當軍需的供應者,而不是國事的決定人。
而且還有一大問題。
商人可比農民難以管理。
崔成繼續沿用儒家那套選官之法,上下尊卑,等級森嚴,弊端很快就展現出來。
商人在蜀地經營困難,經常遭受到吏員的盤剝和欺凌。
他們同時也勾結更大的吏員。
四處投資各種吏員,讓他們爲自己牟利。
總之在曹操看來,商人有好的一面,更有壞的一面。
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太不好操縱和管理。
曹操還是決定抑制他們。
好降低越來越多的管理成本。
崔成看到這裏後,頓時覺得不對勁,於是勸諫道:
“商人謀取暴利,而且還經常蠱惑人心,的確可惡。然而他們能調劑四時不足,而且更加上進。太行山人說過,商人是世界上最有動力的團體,最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團體,也是最有破壞力和邪惡的團體,利用好他們才能真正解決治亂之因。”
“哦,我看他們除去高賣低買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曹操有點傲慢地說着。
曹操就這毛病,一有大成就就傲慢了。
其實三國主君都有這毛病,劉備、孫策,孫權,都一樣。
唯一一個從頭到尾都謹慎的就是司馬懿和諸葛亮。
他們就沒有因爲傲慢吃大虧。
曹操現在年紀輕輕就擁有一個大州,而且是蜀地是很富裕的,因爲沒有大亂過。
他能不驕傲嗎?
而且他不知道,這可比歷史上的他起家好多了。
歷史上的曹操,在兗|州起家,那裏可是四戰之地,可以說曹操靠着自己能力,兼容幷包,唯才是舉,硬生生將草肚皮變成金邊。
不過好處就是位於中原,交通便利,人才富集起來容易。
而現在的蜀地,經營容易,防守容易,財貨也多,就是容易讓人不思進取。
現在曹操就開始考慮百年之後的基業傳承。
所以本能地就想壓制商人。
這是任何一個大一統君主都想幹的事。
崔成很明白這一點,於是說道:“他們除此之外,能將富人們多餘的糧食給想辦法收購出來,然後給富人們帶來各種新奇之物,必須之物,比如他們組織人手去深山採冰,藉此可以讓無數窮人有口飯吃。這些窮人就不會造反了。”
“而富人們大熱天的也能享受到秋日之涼爽,兩全其美。”
“若是沒有商人在其中協調經營,那富人們的糧食只會爛在糧倉裏,而窮人們則沒有工作,而去做賊寇,做亂,進而將朝廷拖入崩潰。”
崔成說完之後,曹操恍然,趕忙拜道:“幸好先生振聾發聵,才讓操得以懸崖勒馬,亡羊補牢。”
“主公善於納諫,古齊宣王所不及也。”崔成很高興。
隨後曹操下令,商人一視同仁,一樣可以做官。
但需要遵紀守法,不得虐待勞工。
當然曹操這是規定別人的,他自己造自己的墳墓,就沒少虐待勞工。
總之操大人是天生的雙標。
前期還說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
問題是這詩詞剛剛做了沒多少年,自己就對徐州大加屠戮,屠城。
你說你報復,可是報復罪魁禍首九族也就得了,你報復那些徐州無辜百姓幹啥?
而且徐州好歹還有個因子,去了其他地方也是一樣屠城。
三國本來人就少了,你還屠,曹操對五胡亂華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統一的北方,漢人勢力衰退太多,人口衰減太多,導致胡人可以造反了,可以壓制漢人。
不得不說與曹操的屠城之策有關。
接着又是四書五經的事。
崔成也想開辦學堂,用來培訓工匠雜學,這些才是強盛之道。
光靠教授四書五經,那是太平時讓人守規矩的。
就連野蠻人都知道屠城裏,要將鐵匠和木匠、皮匠等工匠留下來。
可是等到明清後來的屠城,連這些工匠都活不下去了。
這是爲什麼?
儒士們一日一日的打壓,讓道遠遠凌駕於術,脫離了根本和實際,淪爲玄學和名教,而不是能夠真正與世變化的真知。
導致那些人以爲工匠也沒啥,殺了就殺了。
崔成此時當然不能那樣想,想要打敗太行山人,必須要支持工匠。
這樣才能造出更加鋒利的兵器和堅固的鎧甲。
可是如果不給工匠相應地位的話,他們製造的東西都是粗製濫造,或者是匆匆造就。
曹操果然殘暴,直接下令在兵器上銘文製造者的身份,誰製造了劣質兵器鎧甲,出現三次就砍頭。
只是這種不分緣由的砍頭,顯然讓工匠們無法忍受。
因爲現在不是後世,沒有標準測量工具,有時候精良,有時候對不上,是正常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工匠們沒有了積極性。
爲了追求穩定的質量,大家都造最簡單最常用最拿手的兵器。
至於,創新?
發明,改造?
那是什麼?
找死啊。
幹活的人才知道,創新就意味着BUG,事多。
這些工匠們也不想事多,一旦有事,就是死。
有人議論道:“這還不如以前了,這曹刺史就是天高三尺啊。”
“哼,他要的是名和錢。”
“我們工匠日子太苦了,我聽說北面有一個太行,乃是世外桃源,不如逃去。”
“同去,同去。”
曹操統治下,百姓生活貧苦;遠遠不如在劉備治理下。
然而曹操就是打敗了劉備。
可見民心是相對的,應該說民心是能減少徵收中的障礙,降低成本。
如果能用其他方式彌補這一點,沒有民心也不怕什麼。
前提是你要有足夠堅強的武力做基本盤,壓服衆多人主動中立。
曹操有武力,工匠們反抗不得。
又不想因爲劣質品就被殺。
這就造成了逃亡的工匠越來越多。
而且很多人都居然往太行山不遠千里,跋涉逃到太行山去。
這些話都是商人說的。
他們說太行山那邊才是真正的經商之地,人人平等,買賣和氣,大家都不生氣,都有活幹,都明飯吃,真是世外桃源啊。
附近更加沒有什麼匪徒,都被清掃乾淨了。
簡直讓人不可置信。
曹操聽到密保後,默默在想:
看來自己將來的對手就是那個太行山人。
該怎麼搞他呢?
不能讓對方隨心所欲地發展。
雖然對方位於山區,天然就不擅長發展經濟。
輪到經濟,還是蜀地更加潛力。
有糧草,有物資,有兵丁,這可比貧瘠的太行山好多了。
最後曹操選擇堵的方法,再有逃跑者連坐。
一時間工匠們不敢再跑。
而崔成則和曹操又商量該如何對付那個太行山人
“主公,可以宣揚他學說的本質,就是造反,讓他曝光於天下,然後聚集天下人之力去攻擊。”崔成狠狠道。
前些日子他接到家書,說太行山的人已經出山了。
而且在平原上建造獨特的軍堡。
聞人升做的這些事,說過的那些話,足以讓天下世家的人都與他爲敵。
只是崔成沒想到一點,林天成這時並不急於擴張。
因爲他知道擴張的步子太大,最後反而不利於這個文化發展。
一個統一的大帝國,缺少這個經濟文化的充分滋養,越是發達,衰退起來也越快。
而聞人升則是要將整個太行山打造成一個非常核心的地方。
永備工事。
以這個時代士兵的進攻水平,根本不足以打垮。
現在又沒有空軍,沒有空投兵根本就是打不過太行山。
行動起來太遲緩了。
要考慮各種問題,在山地行軍,就是一場死亡行軍啊。
隨後崔成發動了南北士子的一場論戰。
“他們大逆不道,竟然敢反對孔聖人的話,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孔融卻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正統嗎,這能能讓社會穩定嗎?”
“雖然我是孔聖人的後代,但這位太行山人說的對,父親和兒子要平等,父親也不能靠着父親的拳頭來打服孩子。”
“父母對子女都沒有啥恩情,都是虛假的,湊合過日子的。所謂禮教,都是如此滑天下之大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