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章 海島與出口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木恆字數:4445更新時間:24/06/28 15:20:10
    賈赦這一死,又是發喪,又是戴孝的,前後整整折騰了兩個多月,兩府才徹底消停下來。

    趁這個時間,賈璉、賈寶玉、賈蓉叔侄三人,已經在王熙鳳的嫁妝莊子裏,開始搞起試驗。

    工業革命需要積累人才,需要試錯,需要調試,前期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他們走了薛家渠道,從海外買來一臺蒸汽機。

    正當其他兩人要開始找人上馬蒸汽機時,趙涵卻有經驗,制止了兩人。

    她說道:“我們必須要先造一個封閉隔音的房子,還要挖排煙排氣的地道,將蒸汽和廢煙排到附近河溝裏。”

    “這要幹什麼,直接朝天排放不就好了,你不會還擔心環境污染吧?”王文文奇怪道。

    “見識少了吧?你知不知道,那些守舊的傢伙們,對工業化最直接的牴觸,不是它們觸犯自己利益,而是冒犯風水。”趙涵自信道。

    “明白了。”王文文稍稍回想歷史,頓時想通了,是的,東洲工業化,是靠着異種者的強力推動,那些說風水的傢伙,都被處置了。

    可是沒有異種者的地方,蒸汽機會壞風水,卻是成爲人們的共識。

    而且他們還真說對了,凡是上蒸汽機,上大工廠的地方,附近的人們往往開始活不過五十,各種疾病纏身,不管你是窮是富,都脫不了這個命。

    古人或許不知道這是污染導致,但會習慣性地歸咎於風水。

    濃煙、火光和噪聲,對他們來說,就是破壞風水的最明顯證據。

    “是了,那些個大臣貴族就怕這些動靜,所謂王朝就是希望天下無事,安安穩穩,沒有動靜最好。我們這裏,白天晚上熱熱鬧鬧,轟轟烈烈的,肯定會惹人忌諱。”吳杉杉點點頭。

    “可是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問題,廠房內會極熱,封閉隔音,那熱量也難以排放出去。”王文文苦惱道。

    “別人家的早期工業是怎麼搞的?”吳杉杉問道。

    “別人家的是王室帶頭搞,帶頭賺錢,而且根本不在乎工人的生存環境,因爲工人都是失去土地的農民,除去工廠外,無處可去。”趙涵搖頭道。

    “明白了。”吳杉杉若有所思。

    工業化就是靠屍骨累積而成的,而且它所吸收的血肉超過人類一切的活動。

    但是它不像封建社會,封建社會一樣吸收血肉,然而吸收後,卻沒有任何產出,只是無限原地循環而已,千年前什麼樣,千年後幾乎沒什麼改變。

    “我們當然不能這樣搞,至於環境溼熱的問題,可以通過縮減工時,輪流作業,地下排風來緩解。”

    “這樣做,顯然成本很高,對傳統手工業場沒有什麼優勢。”

    “是的,所以這裏只是一個試驗場,真正要發揮優勢,還是要等到我們兩個考上進士,謀取外放到一處海島上爲知縣時,再帶着這些人進行大幹一場。”

    “那就這樣定了。”

    三人商議停當,就開始找人建築廠房,全封閉式,又挖掘地道。

    給了工匠們相當高的銀子,而且用了家生子來幹這些事,保證不讓外人知道。

    有人問起,就說是要建造家族墓穴。

    等到賈赦的事情過去,莊子裏也興起了高牆,高牆之後是封閉式廠房。

    蒸汽機被安置在裏面。

    賈璉利用自己的渠道,去外面購買了許多快要餓死的半大少年、丫頭,簽訂的都是死契。

    就是那種家主打死無論的契約,一生都賣給主人,任打任殺,是主人的所有物。

    一般奴僕都不會簽訂這種契約,籤的都是活契,到一定時間就能放出去。

    而且也不能隨便打死,一旦有人告官就得花銀子關係擺平。

    而有這種死契的奴僕,官府一看契約就不管了。

    “唉,這裏倒是有一大好處,勞動力太便宜了,難怪他們不需要工業,不需要降低勞動成本,這些人,都是只要管3頓飯,養到2、30歲就拉倒的。”趙涵看着那些畏畏縮縮的少年少女搖頭道。

    “是啊,人力不值錢,有事就將人訓練成機器去做,哪裏還需要什麼機械?”王文文也嘆氣道。

    感嘆之後,三人先是利用家生子,建立監工隊,也就是基本的管理層。

    主要是從寧國府的下人們中,挑選人手,做監工。

    “記住,無論你們看到什麼,做了什麼,一個字都不許向外泄漏。泄漏了,仔細爺們拔了你們的皮!”賈蓉惡狠狠地說道。

    相比賈寶玉和賈璉,他有一個好處人,他是寧國府的話事人,又是賈家族長,有着族權可用,別看年紀最小,輩分最低,權威更重。

    “是,蓉老爺。”衆位監工小心翼翼道。

    現在這一位可是有着功名在身,而且大權在握。

    編組好監工隊,就帶着監工隊管理和培訓新買來的一百五十號奴僕。

    “這臺機械,來自西洋,就是自走船上的東西,它到底是什麼你們不用管,只要知道,它能起到和牛馬、水車一樣的作用就行了。還有就是一定嚴格按照我們編制的操作手冊去做,否則斷手斷腳都是輕的。”賈寶玉對着衆人道。

    “是,老爺。”衆僕人唯唯諾諾道。

    隨後三人輪流按照買時附送的說明書,給這些工人們培訓。

    說實話,這些人都是最好的工人。

    因爲他們無處可去,生存只能依靠這三個老爺,因此聽不懂的也要強迫自己死記硬背,不存在怠工不學的可能……

    那種人直接就被拉出去發賣了。

    誰不知道賈府是有名的慈善人家,下人們都發財了……

    一邊培訓工人,一遍又藉助薛家的渠道,找來江南頂級紡織工,開始利用蒸汽機做爲動力,來改造以往的手工繅絲機。

    如今富貴人家,穿戴的高端衣服,基本都是絲綢製成,在現代社會都是高檔貨。

    但是絲綢製作起來,是很消耗人工的。

    而高端衣物,後期都是靠人工定製、刺繡之類的。

    三人想要進行工業化的過程,只可能是在絲綢原料提供上,不可能去做什麼刺繡。

    有了足夠的絲綢產量,才能靠着成本把別人給打敗。

    如此折騰半年之後,第一批絲綢終於造出來了。

    從南邊運來原料,在莊子工廠裏加工成絲綢,產量比手工制造,要高出10倍,而成本則是同樣質地絲綢的九成。

    因爲人力太便宜了,機器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產量,想要壓低成本,其實很難做到。

    但是規模一大,他們需要的單匹絲綢的利潤就可以少很多。

    別人必須賣出成本的兩倍價格,才能應付其他方面的各種所需,比如人情往來,各種打點,這些都不是明面上的成本,卻又是必須支出的。

    而他們規模是十倍,那只需要賣出稍微高一些的價格,就有足夠的資金來應付週轉了。

    就比如養豬,你農家養一頭豬,如果只賺到一百文,那就是一年白乾;我養一萬頭,同樣只賺到一百文,我就能支撐下去。

    這就是規模效應,能夠變相的降低成本。

    生產一隻筆,價格會高到無法承受,但生產十億只,每只筆只需要一毛的價格,只賺一分錢就夠了。

    只是好景不長,隨着大量絲綢上市,江南一地開始出現銷售絲綢難。

    許多手工廠紛紛關門。

    接踵而至就是織工鬧事。

    雖然朝廷沒有發現蒸汽機破壞風水,但他們能看到鬧事的失業織工。

    隨後朝廷責令江南織造來處置此事。

    “市場容量太小了,這才賣出多長時間,就出事了?”王文文看着薛家從南邊傳來的信,頓時頭疼道。

    “不,市場容量很大,我們就生產這麼一點,根本不足以衝擊市場的。只是有人發現了我們的潛力,這是提前應對,他們在故意整我們。”趙涵卻是直接說道。

    “他們反應有這樣靈敏嗎?”王文文懷疑道。

    “朝堂上起居八座的老爺們反應很慢,但民間大商戶們反應卻很靈敏,因爲他們常年迎來送往,要應付各種勒索,反應遲鈍的,早就被淘汰了。”趙涵解釋道。

    “原來如此,他們是發現了有人大量出售啊,雖然能夠吃下,但他們知道如果不提前制止,我們的規模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徹底把他們淘汰出局。這些人還真是不可小覷。”王文文頭疼道。

    “那我們要怎麼辦?”

    “哎,這些人是不會和我們玩正當的商業競爭,只會讓官老爺們出手,我們的渠道很快就要被斷了。”趙涵預測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

    “降低出貨量,就以訓練工人爲主,等到我們外放爲官,主持一地時再來做這事。”趙涵利用以前的經驗道。

    “看來只能如此了。”

    很快江南織造就發現是薛家在大量出售絲綢,他們將薛家的掌櫃叫到衙門裏。

    礙於四大家族的面子,倒是沒有過分爲難,只是強行規定了一個出貨份額。

    也就是說薛家無論生產多少,每年只能賣掉這個數,超過這個數,就是與小民爭利,就是給朝廷製造麻煩。

    如今的薛家可不同以往,在賈、王兩家不出面的情況下,只能答應下來,白白看着大量銀錢從手中流失。

    要知道那麼多的絲綢,賣出去就是錢啊。

    不過一位薛家掌櫃私下找到賈璉,說可以吃下這些絲綢,前提就是要給他一成利。

    賈璉稍微一打聽,原來對方是被一個海貿大商人收買,要過來買這些絲綢的。

    趙涵這才醒悟,是了,紅樓中西方早就滲透進來,而且他們對於東方的瓷器和絲綢是極爲需求的,在很長時間內,是處於賣方市場。

    也就是說,他們只能得到很少的購買配額,只能通過賄賂當地官員才能得到貿易機會。

    直到入侵之前,東方王朝都是靠着絲綢、茶葉、瓷器處於絕對的順差地位,基本上就是生產多少就能賣出多少。

    現在就是徹底的賣方市場。

    這對於後世競爭激烈的買方市場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如此,他們很快就調整策略,將絲綢想辦法走私給那些海商。

    是的,海商並不能隨意配貨,朝廷在明面上是禁止商品隨意流出的,只開放很少的幾個對外港口,而且只允許特定的商人進來買賣。

    這就造成歷史上很奇葩的景象。

    鄭芝龍靠着陸地提供的貨物,與四洋貿易,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與此同時,明朝都快窮死了。

    守着金山銀山自己去了煤山。

    等到後來滿清徹底禁海,鄭成功得不到大陸上的貨物,就日漸衰落,最後被摧毀了基業。

    隨後藉助海外渠道,莊子裏的絲綢工業終於可以肆無忌憚地擴大了,不用擔心會對朝廷和織工們產生衝擊。

    只是擴大到一定規模,又遇到新的瓶頸。

    煤炭不夠用了……

    是的蒸汽機每天要消耗大量煤炭。

    之前都是從附近的煤炭場購買。

    但現在規模擴大,道路不好,煤炭場也是人工挖掘,用來應付普通人的做飯取暖需求還行,但面對工廠來說,就是杯水車薪。

    生活需求和工業需求那是兩個數量級。

    那就提高價錢購買。

    很快煤炭場主就叫苦說,朝廷有限制,不讓聚集太多礦工,也就是說,煤炭場的產量是有上限的。

    而且是人爲限制的。

    “有銀子都不讓賺,現在我才知道封建社會是如何阻礙資本發展的了。”王文文嘆氣道。

    “礦工大量聚集,天然就有造反的基礎,歷來朝廷都是嚴防死守,往往不準民間開礦就是這個原因,時鬆時緊。”趙涵也是嘆氣。

    沒有足夠的燃料,如果再多收購,就會造成市面上沒有煤炭,價格勐漲不說,又會引來朝廷的注目。

    “還是要找一個海島,帶上槍炮,自由開發,這樣的話,以工業化的力量,一個島就能打敗一整個陸地。”王文文恨恨道。

    “難怪老師讓我們穿越成男子,只有男子才方便外出啊,換成林黛玉,薛寶釵,怎麼可能幹這些事?”趙涵說道。

    “看來只好蟄伏一些時間了,過個三五年,等到我們考上進士再說。”王文文說道。

    趙涵點點頭。

    雖然現在就可以靠着秀才的身份外出爲官,但畢竟限制太多。

    賈雨村靠着賈府平臺,加上自己兩榜進士出身,很快就飛黃騰達了。

    兩年後。

    賈寶玉考上京師舉人,賈蓉同樣中舉。

    隨後賈蓉沒有繼續考試,而是尋求外放,最後謀了一個南方海島的知縣。

    賈府人都憤憤不平,認爲這是朝廷有人作梗,歧視他們勳貴。

    但又無可奈何,畢竟如今是文官爲大,即便是王子騰也不得不夾着尾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