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謠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字數:4093更新時間:24/06/28 15:19:41
    松山城始建於明宣德五年,位於錦州市南山腳下,周圍“羣山環拱,南臨大海,頗稱險阻”是遼西走廊上的重要軍事重鎮。

    如今在松山城南門外,張誠、郭英賢全身縞素,他們身後是剩餘的不到三百家丁親軍護衛着楊國柱的靈柩緩緩前行。

    薊遼總督洪承疇、總監軍張若麒、遼東巡撫邱民仰等官,以及陳九皋、吳三桂等各鎮總兵都隨在靈車之後,緩緩進了松山城。

    楊國柱的靈堂就設在城內兵備道署對面的官衙前廳內,郭英賢親自領着楊國柱的家丁親軍爲其守靈。

    何振雄與唐先成也要留下,卻被郭英賢斷然拒絕,因爲宣鎮大軍在今日的一戰之中,傷亡頗重,急需他們回去穩定軍心。

    就這樣,第一夜就由張誠與郭英賢一同爲楊國柱守靈,其餘諸官將帥隨着總督洪承疇、總監軍張若麒拜祭完楊國柱靈位後,便陸續退去。

    大明援遼王師首戰韃賊,自宣府鎮總兵楊國柱以下陣亡將官多人,如副將趙邦寧右臂中鐗,墜馬奮戰陣亡;遊擊將軍劉嵩基面中一矢,洞貫腮頰,陣亡;守備羅文耀、李志榮,千總仝獻章、樑得勝,都司劉文炤、王得功等盡皆捐軀鋒鏑,殞命沙場。

    今日一戰,明軍各部也是傷亡頗重,最爲慘重的就是宣鎮楊國柱麾下兵馬,好在戰場表現英勇,雖損傷極重,卻也給韃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經過統計,宣鎮三個步營只戰亡將士就近一千餘,督標營騎兵也戰亡四百餘人,此外負傷的將士也有差不多千餘人馬。

    宣鎮援遼兵馬戰損竟接近兩成,更兼主將陣亡,幾乎可以說宣鎮援軍已接近崩潰的邊緣,而且還將面臨被瓜分的威脅。

    總體算來明軍此戰陣亡將士總數已達九千餘衆,負傷亦有一萬三千人,若是再加上那些傷亡的民夫和軍壯,此戰明軍傷亡已是高達兩萬五千人馬,可謂損失慘重。

    明軍傷亡如此慘重,一日便出現了超過百分之十的戰損,出戰的各鎮帥麾下都傷亡不小,如曹變蛟所部兵馬傷亡也很大,而山西總兵李輔明所部也幾近崩潰,該部折損近半,現只剩三千餘人馬。

    而清軍方面也是損失不小,除了蒙古正黃旗固山額真何洛會被郭英賢擊殺於陣前,還有正白旗固山額真“巴圖魯”準塔也被張廣達斬殺於陣前。

    此外,還有甲喇章京覺羅蘭泰、宏科、穆護薩,牛錄章京彰庫善、阿福尼越、輝蘭等將官陣亡。

    而滿洲各旗傷亡也達四千餘衆,蒙古八旗傷亡超過了三千人,漢軍諸旗傷亡兩千多、天佑軍也有一千餘人的傷亡,此外還有外藩蒙古和朝鮮軍的傷亡。

    如此零零碎碎的算起來,只今日一戰,清軍損失就超過了一萬人馬,若是再加上在前線修壕助戰的包衣雜役,其傷亡總數已近一萬五千人。

    清軍在錦州城外,原本有兵馬就不足七萬,此戰後,所存兵馬加在一起竟不足六萬,只堪堪夠明軍的三分之一。

    多爾袞也是憂心不已,同時經此一戰,他也感覺到聚在松山城外的明軍不同與往日,不止數量龐大,更是敢於血戰。

    若是再來兩次今日這般的大戰,自己這些兵馬,怕就要消耗殆盡,他也不敢再行託大,無奈之下,盡撤乳峯山、鬆山嶺、毛家溝各處守軍。

    他要集中兵力圍困錦州,只固守城南石門山要道和黃土嶺,同時,經過與豪格等諸將商議後,連夜便將今日戰事,以及明軍增援的詳細情況,寫成一封奏報,派飛騎急送回盛京,報給奴酋黃臺吉。

    …………

    就在多爾袞從乳峯山、鬆山嶺、毛家溝撤兵,連夜送信給黃臺吉的時候,松山城內也是暗流涌動,各方勢力爲了爭搶楊國柱留下的宣鎮兵馬,蠢蠢欲動起來。

    祭拜完楊國柱的靈位後,山西總兵李輔明便急急前往總督行轅求見洪承疇,此戰他雖功勞不顯,但卻損失頗重,使得他本來就不多的兵馬,現下更爲弱小。

    他特別懇求薊遼總督洪承疇,希望能將宣鎮總兵楊國柱麾下殘存的兵馬,暫時交由他來指揮,至少也給他補充一營兵馬,以便更好的爲國效力。

    而對於楊國柱所留下的宣鎮軍馬,洪承疇也有些想法,他倒不是要吞併爲自己所有,而是想將他們分派給各營,以補充今日的損失,好再與韃賊一戰。

    爲此,他並沒有直接答應李輔明,只是溫言撫慰一番便令他回去歇息,現在他所急的其實還是確定今日諸將功績與過錯,以便形成奏報奏聞君前。

    當然,這種事作爲武將的各鎮帥將軍們自然無緣參與,洪承疇經過與張若麒、邱民仰、馬紹瑜、張鬥等衆人的一番商議。

    今日的首功在楊國柱、張誠、陳九皋三人身上爭議不休,楊國柱所部給予多爾袞部清軍重創,殺敵最著,其麾下參將郭英賢更陣斬清軍蒙古八旗固山額真何洛會。

    更兼楊國柱爲國捐軀,死後哀榮總是要給的,因此以他爲首功的呼聲也是最高。

    不過,張誠麾下兵馬出戰救援神機營與宣府鎮標營,殺敵也多,張國棟所部更是一鼓而下娘娘廟清軍炮陣,奪得清軍大小火炮數十門,此一大功。

    而且他麾下遊擊張廣達也斬殺清軍滿洲八旗固山額真準塔,這可是有着“巴圖魯”稱號的韃賊勇士,總監軍張若麒就力挺張誠宣北軍的首功之議。

    但神機營在陳九皋和符應崇的指揮下,火炮轟鳴,於東、西石門兩邊戰事皆有很大助力,雖然該部近戰能力令人擔憂,可這火炮威力那可是有目共睹,今後更需其賣力才行。

    經過一番爭議,最後還是確定首功報楊國柱,對此,張誠自無異議,畢竟楊國柱對他照拂愛護頗多,如同亦師亦父般的存在。

    而陳九皋更無意見,他雖然對自家的火炮充滿自信,且對麾下將士們打炮的本領也是自豪,但卻未曾想過自己竟然有機會爭取首功。

    當議定首功人選後,洪承疇久久不言,只拿眼神望着遼東巡撫邱民仰,邱民仰與洪承疇共事日久,自然會意,當下便提議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在東石門表現卓異,也應評爲次功。

    衆人對此雖頗有微詞,卻也無人在明面上反對,大家心知肚明這是洪承疇在提攜吳三桂,更何況東石門方面雖無大的戰績,卻也是打得有聲有色。

    只是苦了曹變蛟,他在黃土嶺與奴激戰頗烈,殺傷較吳三桂尤多,可評功卻又低了吳三桂一等。

    最後便是李輔明進兵不利,導致宣鎮兵馬單獨對敵多爾袞部清軍精銳,致使楊國柱殞身沙場,爲國捐軀,洪承疇奏請朝廷,建議降職一等,暫留軍前堪用。

    其實,這個處罰跟沒有並無差別,因爲李輔明早在崇禎十二年,便被彈劾罷了山西總兵職,此番得洪承疇保薦才攜本部兵馬隨軍聽用。

    莫說只是降職一等,就是連降三級,對於他來說也是無所謂,只要還在軍前,只要手中還有軍隊,只要立下些許功勞,隨時還能再升爲總兵。

    諸將功過就這麼十分和諧的確定了下來,不管怎麼說,此一戰即使未能解除清軍對錦州的圍困。

    但也對其殺傷極大,打出了明軍的氣勢,更迫使清軍主將多爾袞收縮防線,可以說就算一時不能解錦州之圍,至少也是解圍有望。

    如此,多少也可安慰京師的朝官和崇禎皇帝一下。

    …………

    諸官議定諸將功過後,便離了松山臨時總督行轅,各自退去。

    薊遼總督洪承疇回到內院,親信幕僚謝四新待衆人坐定後,便吩咐奉茶的小廝退下,才開口問道:“宣府楊帥捐軀,尚留有萬餘人馬,即使汰去些雜兵,也還有近萬步騎精銳。

    軍無主將,便如狼羣失去了頭狼,沒了主心骨,便難以發揮出該有的戰力,不若……”

    謝四新沒有繼續說下去,點到爲止,既是提議,也是試探,一切都在不言中,懂得人自然會懂,如果假裝不懂,那就沒有繼續這一話題的意義了。

    洪承疇十分儒雅的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小口,放下茶杯,仍是不發一言。

    贊畫李嵩見洪承疇並不反對,這才出言說道:“督臣,誠如謝先生之言,宣鎮兵馬,不可一日無主,當擇一員大將主之。否則,無主將節制,恐日久生亂啊!”

    這時,另一個姓杜的幕僚出言道:“宣鎮尚有郭參將,是否可由其暫統楊總兵所留軍馬?”

    內宅偏廳中一陣沉默,可見這個提議,衆人皆不感興趣,大家很有默契的低頭品茶,各懷心思的靜坐。

    “咳咳……”

    片刻後,謝四新輕咳幾聲,又緩緩說道:“依我看來,不若將宣鎮兵馬,分別補充給其他幾位大將,以彌補今日出戰的傷亡。

    如此,既能避免宣鎮兵馬無主將節制,又可是各大將快速回覆戰力,可謂一舉兩得。”

    洪承疇儒雅的臉上閃過一絲隱祕的笑意,卻依然沒有說什麼,他緩緩起身來到窗前,望着外面的落日餘暉,不發一語。

    李嵩望了望謝四新,又看了眼杜贊畫,才開口道:“今日,惟山西李總兵、東協曹總兵、寧遠吳總兵三人損傷最重,不若就將楊總兵所部宣鎮殘兵,補充給他們三人軍中,如何?”

    他這話看是問詢,可實際上就是試探,試探着偏廳內這些人的想法,看看能否達成一致,而這種想法,其實在大多時候都是老大的想法。

    這裏的老大是誰?

    毫無疑問,薊遼總督洪承疇才是這些人的老大,現在大家都是在不斷的揣摩、試探着他的意思。

    追隨日久,對於洪承疇的性格早已熟知,在形成定議之前,這些親信的幕僚們可以隨意發言,因爲他們不受拘束的話語才能給洪承疇以啓發。

    但自打入援錦州以來,洪承疇的性格似乎也有所改變,雖表面一如既往的儒雅,但暗裏確是越發陰鷙,只不過這些變化只有身邊的近人才知曉。

    正因如此,他們才不斷小心翼翼的試探着洪承疇內心的想法,每一個人在說完話之後,都將目光投向洪承疇,以觀察着他的一舉一動,實質上則是在尋求洪承疇的首肯。

    洪承疇放下茶杯,目光集中在了李嵩身上,說道:“郭英賢雖建功頗著,但確非一軍主將之選。而今宣鎮楊總兵爲國捐軀,但尚有副總兵張誠在,安可分兵以補別鎮之缺?”

    衆人聞言一陣沉默,片刻後,謝四新才說道:“督臣,張誠麾下宣北兵馬已近兩萬,如將楊總兵麾下兵馬也歸入,其統兵過衆,恐生倨傲之心,陣前不宜調度啊!”

    餘者幾人連連稱“是”,洪承疇也不由深思起來。

    那位杜贊畫更開口說道:“何況,山西李總兵所部兵馬損失嚴重,確是繼續補充,否則恐不堪再戰。”

    其他幾人也是連連相勸,其意無非是將楊國柱宣鎮舊部分別補充給李輔明、吳三桂、曹變蛟,最多再加上分給張誠一部,確無人支持全部由張誠代爲統管楊國柱舊部。

    他們無非是擔心張誠一人統兵過重,反生倨傲之心,如此,陣前難以調度,恐對遼東戰局不利。

    洪承疇閉目沉思,良久後,仍不能決,便對衆人說道:“我有些乏累,此事明日再議吧。”

    …………

    當晚,松山城內外便開始盛傳,總督府有人欲趁楊國柱陣亡之際,分宣鎮兵馬以補充各營戰損。

    一時間,宣鎮將士皆憤憤不平,各營將佐雖奮力彈壓,但各將心中也是對此頗有微詞,都不願被分給別的大將統領,甚至有人提出要逃回宣鎮。

    在總督行轅對面靈堂裏,爲楊國柱守靈的張誠對此也有耳聞,他一方面嚴令麾下諸將,管制還各自的麾下諸營兵馬,禁止謠言在軍中傳開。

    另一方面則專心爲楊國柱守靈,暗中觀察郭英賢的態度,他知道這位楊國柱親將,乃是宣鎮老將,在鎮標營中的地位舉重若輕,僅次於總兵楊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