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定要比夷人強!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字數:2120更新時間:24/06/28 15:19:41
    雲州堡北白河西岸匠營的火炮靶場上,石鐵根、李成茂等衆人正疑惑的看着張誠,尤其是李成茂更反覆嘀咕着:“木管……木託……”

    他也拾起一顆圓筒狀的炮子查看起來,猛然,李成茂一跳而起,驚道:“大帥是說,取木管替代蘆管做引信……?”

    這下連石鐵根都滿臉驚異的望着張誠,那意思很明顯,大帥你是咋想到的,那木管真能頂替蘆管嗎?

    在他們疑惑的眼神中,張誠卻氣定神閒的笑道:“某也是一時想起,前時似乎聽聞哪個老師傅講到此事,今日猛然想起,卻是許多細節都知之不詳,卻還是要靠你等自行琢磨。”

    他看着李成茂,又繼續道:“李成茂,你既是這火炮局的主事,某便與你講講心中的一些想法,你來一同琢磨琢磨。”

    張誠擡起手,指着左手上擎着的圓筒狀炮子,說道:“你看這炮子全憑引信控制,引信的長短,控制着炮子炸開的時間,

    現在使的是蘆葦管,此管壁薄易燃,且取之天然,各個蘆管的數值也不好統一,你可以試試用木管來做引信,

    至於取何種木料,我這裏也說不好,你可以各種木料都試一試,取一截幹木,中心處鑽磨成空管,內裝顆粒黑火藥壓實,

    至於這木管多厚合宜,也須多做試驗,初時可以做得長一些,若是成功後,可以考慮預先製成三種長度規格的木管,分別對應常用的炮擊角度。”

    李成茂答道:“小人都記下了。還有大帥適才所言的木託是……?”

    張誠笑了,幸虧自己平時上網看的東西雜,雖然細節急不清啥了,但是方向總是對的,這就夠用了,至於具體的技術細節,完全可以交付給這些匠人。

    他沒有說木託之事,卻叫過林芳平,吩咐道:“芳平,傳令下去,晚飯在這邊用了,叫池淵不必等候。”

    “喏!”

    林芳平接令便去安排親爲前往雲州告與守備池淵。

    這邊,張誠才轉頭對李成茂和石鐵根道:“這炮管與炮子不能完全閉合,打放之時,必有火氣噴出,若是多了恐會使炮子炸裂,或是引信速燃。

    你們瞧瞧,若是在這炮子尾部固定上一個木質的底託,其木託上刻畫出一圈,或兩圈的橫槽,當可有效減少火氣溢出,

    使得火氣剛好引燃木管引信,且木託塞在炮管內,也有助於增加炮管內的膛壓,提高射速,同時炮子加上這麼一個尾巴,頭重尾輕,也利於穩定飛行軌跡。

    當然啦,這還只是一個思路,具體怎麼設計和操作,還是要靠着你們這些大師傅們來專研的,你等就按着這個思路,改進這飛礞炮的炮子規制。”

    “是,小人都記下了!”

    “嗯,來,叫人打兩炮試試效果吧!”

    隨着軍令傳遞,六名軍士小跑着上前,他們三人一組,一人擎着飛礞炮固定好位置,另一人則將炮子裝入炮管內,第三人便取火把在手,點燃了引信。

    兩團煙霧騰起,圓筒狀的炮子自煙霧中飛射而出,先是飛向高空,劃出一個優美的弧度,兩顆炮子分別在一百五十步與二百步的距離附近落地。

    其中一枚是落地即爆炸開來,能看到鐵屑四處橫飛,瞬間騰起一片煙霧,而另一顆落在一百五十步距離的炮子,卻是落地後又過了一小會才炸開。

    雖說仍然還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但是作爲這個時代裏的迫擊炮,張誠還算滿意,他只是叫過李成茂囑咐道:

    “這飛礞炮的效果還是可以,製造工藝也不難,先製備一百把,但其所使的炮彈,卻是要再好好琢磨,試試我提出的木託與木管引信。”

    張誠說道這裏,突然轉頭對石鐵根道:“石鐵根,你派人去傳火銃局王幹成,火藥局杜規,車架局辛從儉,以及盔甲局等幾個局的主事都過來,今日本提督與你等共用晚食。”

    “是,小人這就去安排,大帥咱還瞧瞧其他地方嗎?”石鐵根問着。

    “不看了,找個清淨的地方,我與你等聊聊,就等着開飯吧。”張誠吩咐着。

    …………

    申時,雲州匠營靠近白河邊的一處村堡內,臨河邊處有一小樓,雖只高兩層,卻因其是建在一處土臺之上,卻也是這村堡中最高的建築。

    張誠正在這小樓的二層臨窗望着外面的白河,魏知策緩步走了過來,在張誠身邊輕聲說道:“督帥,前幾日陳忠陪着靳勇過來,自末將這裏取走十乘輜重大車和一百名車兵。

    真的是督帥命靳勇等去攻打木楂尖趙十虎的嘛?”

    “呵呵,假道伐虢之計而已!”

    “假道伐虢?”

    “哈哈,無須多慮,日後你自會知曉。”

    張誠衝着魏知策神祕的一笑,轉身走回屋中,衆人正在輕聲的談論着,見張誠回身走來便都停了下來。

    張誠到座位上坐好,笑着說道:“你等繼續聊嘛,其實本帥還是挺喜歡你等剛剛的話題,聊的是火炮的問題吧?”

    他走過來時,這邊幾人已經停止了討論,但張誠還是隱約聽到一些,李成茂便躬身回道:“回大帥,小人等適才確是在聊着火炮,是關於子藥燃燒和引信的問題。”

    “哦。”

    張誠現在對於火器的興趣是極大的,當然,他也清楚得很,以目前的火器技術水平,還不足以左右戰爭的成敗。

    但若是打製精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合理的使用火器,與步騎兵緊密配合好,雖說不能左右戰爭的成敗,但對一場戰鬥的勝負,還是可以起到極爲關鍵的作用。

    他也不指望自己能給大明末世的火器技術帶來突破,但只要能給他們確定一個正確的方向,給他們一個正確的目標,相信大明朝能工巧匠們的表現不會弱於後世之歐洲列強。

    當下,他面色凝重的說道:“這火器使用,裏面都是學問,你等一定要善於總結,才能不斷進步,就說這鳥銃吧,咱還不是從夷人那裏學來的。

    就連天啓時的徐閣老,不也是主張效法西人,紅夷大炮、佛郎機炮,不都是夷人和佛郎機人帶來的嘛,

    好的咱就學,這本沒有錯,可咱也不能總是學人家吧,學就是落後,落後就會捱打,咱也要自己研究琢磨,一定要比夷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