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公告

類別:玄幻奇幻 作者:尹紫電字數:4866更新時間:24/06/28 15:16:01
    清晨,鏟子港被馬蹄聲驚醒,三名打着綠幟的陌生騎兵風馳電掣般闖入小鎮。

    他們先是鳴鐘集合居民,而後將三張告示貼在教堂大門上,也不宣讀——自有識字鎮民會給其他人念——就乾脆離開,往下一座村莊去了。

    ……

    鏟子湖位於熱沃丹西北,是鐵峯郡境內最大的湖泊。

    民間傳說,古時候聖徒阿道斯爲教化帕拉圖人,當衆展示神蹟,只用一鏟子便挖出一座湖。

    從此,這裏的帕拉圖人皈依公教,這座湖也得名爲鏟子湖。

    坐落在湖畔的港口小鎮,自然也跟着叫鏟子港。

    鏟子港百姓主要以務農和打魚爲生,兼有一部分人經商、賣力氣。

    從下游運來的商品,要在這裏卸貨。鐵峯郡賣出的農作物,許多也是在這裏裝船。

    因爲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鏟子港日積月累發展爲鐵峯郡境內僅次於熱沃丹的富裕城鎮。

    ……

    陌生騎兵離去後,鎮民漸漸圍聚在告示前。有一位衣着得體的老先生眯着眼睛,故作深沉地誦讀起來。

    告示一共三篇,說了三件事,內容簡單直白。

    ……

    第一篇,《勸農》。

    今年冬暖,早麥拔節。蒙塔涅保民官督令各鎮長、村長即刻組織人力[壓麥苗]、組織[牛羊臥地],不得延誤。

    [壓麥苗],即用碾子、滾木壓平麥苗。

    發育過剩的冬小麥被碾壓之後,不僅無害,而且有益,來年春天會長得更結實。

    從聖克鎮請來的種田能手說的“在麥田裏辦集市”,就是這個道理——溫特斯也是費了一番功夫才搞懂。

    只不過辦集市是用人來踩踏麥苗,而溫特斯更進一步,直接命令各村鎮拿碾子、滾木“壓麥苗”。

    [牛羊臥地]是另一位有名氣的農夫“阿拉託爾”告訴溫特斯的法子。

    冬小麥剛冒芽的時候很嬌嫩,不能碰也不能踩,稍有不慎便會被連根拔起。

    可現在不一樣,經過近一個月的生長,小麥的根已經發育得非常牢固。

    哪怕是牛羊啃食也傷不到土壤下的根系,啃掉頭茬麥苗反而有利於來年小麥發育。

    而且入冬後草木盡枯,牛羊吃乾草容易掉膘。

    讓大牲口去啃食鮮嫩麥苗,不僅能幫助牲畜們過冬、存膘,還能讓牲口踐踏麥田,兼有“碾苗”效果。

    而且牛羊糞尿留在田地裏,來年麥子的長勢會旺盛,堪稱一舉三得。

    這位名叫[阿拉託爾]的農夫被強行帶到熱沃丹,一路上擔驚受怕、戰戰兢兢。

    親眼見到血狼,他才明白原來保民官召集衆人不是爲勒索,而是真得要“保民”。

    阿拉託爾的心裏除了僥倖之外,還有感動。

    也是他也不再藏着掖着,把壓箱底的農活小祕密統統倒了出來。

    處置得當的話,暖冬導致麥子拔節的“災難”,反而可以成爲助力——溫特斯的意外收穫。

    ……

    《勸農》之後,便是《備戰》。

    “備戰令”的內容更加簡單直白,溫特斯以[駐屯軍最高指揮官]的身份,通報鐵峯郡各村、鎮:

    前日,駐屯軍抓獲蠻人哨探。蠻人哨探供認,今年暖冬、草料豐沛,蠻人將會二次襲擾新墾地。

    這部分內容前面是假的,後面是真的——溫特斯無意多費筆墨解釋情報來源。

    蒙塔涅駐屯官即令各鎮的[駐鎮官]和[代理駐鎮官]:封鎖道路、盤查可疑人員,佈置崗哨。

    最重要的是:即刻徵召民兵隊;並於大角河沿岸以及各村鎮內部設置烽火臺。

    一旦發現蠻子動向,必須立刻舉烽火示警,熱沃丹將出兵救援。如有延誤軍情者,嚴懲不貸。

    烽火臺限定三日內準備完畢,駐屯所到期檢查。延誤者,同樣嚴懲不貸。

    民兵隊、烽火臺都是應急手段。

    大角河隔絕荒原與新墾地,據河防守或許是個好辦法。

    但邊境線實在太長,溫特斯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他的兵力又太少,且機動性遠遠比不上來去如風的赫德輕騎。

    民兵隊能頂得住特爾敦蠻子嗎?

    溫特斯不樂觀,可是若有一絲希望,他也得試試。

    徵召民兵隊的方案由溫特斯親自制定,一共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各村、鎮組建民兵隊,負責本地防禦。

    各村鎮會乖乖聽話嗎?當然不會——溫特斯對此有心理準備。

    像木笛鎮、撫遠鎮這些距離邊界上百公裏的城鎮,蠻子不殺到他們面前,他們不會有任何感覺。

    更別說溫特斯無法給各地民兵提供任何武器、輜重。

    一階段計劃執行起來就夠令人頭疼,但一階段的難度和二階段計劃比起來什麼都不是。

    至於二階段計劃是什麼,尊敬的蒙塔涅保民官壓根就沒在《備戰》告示裏提及。

    現階段,各村鎮如果能有序組織起民兵隊,溫特斯就已經別無所求。

    ……

    比起前面兩篇告示,第三篇告示聽起來似乎不怎麼緊急。

    第三篇告示沒有名頭,內容爲:

    [命令各村鎮選拔民意代表,準備前往熱沃丹參加“訴苦請願會議”,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新政府希望對鐵峯郡人民的疾苦進行調查,民意代表的路費和食宿費都將由新政府提供。]

    通篇就說兩件事,一是要召集代表開請願訴苦會,二是保證報銷食宿。

    說協商會,鐵峯郡平民聽不懂。但是說起“請願訴苦會”,生在皇帝權威下的老人全都明白。

    後一條聽起來很滑稽可笑,但卻是菸草商[老普裏斯金]強烈建議加上去的。

    ……

    三篇告示不長,老先生很快就唸完了,周圍的鎮民嘰嘰喳喳議論起來。

    “再念一遍呀!老善人。”有遲來的鎮民起鬨:“我們來得晚啦。”

    老先生微微皺起眉頭,清了清嗓子,再次從頭念起來。

    遲來的鎮民們仔細聽着,三篇告示簡短直白,用詞和語法通俗易懂,甚至已經通俗到“粗俗”的程度。

    爲了寫出這三篇告示,溫特斯可謂絞盡腦汁。巴德不在,他身邊連個合格的筆桿子都沒有。

    頭痛欲裂的時候,溫特斯靈光乍現,想出一個終極解決方案:

    找來六名目不識丁的老農,起草的告示先念給他們聽;老農們聽不懂或是聽出歧義,那就改,一直改到六人裏五人能聽懂爲止。

    例如“赫德人特爾敦部的偵察兵在鐵峯郡邊境觸摸”這句話,改來改去,改到最後變成“蠻子要殺過來了”。

    老先生唸完第二遍,又有人起鬨要再來一次。老先生沒理睬,搖着頭走了。

    鎮民們更加激烈地議論起來。

    農夫們關心小麥拔節,漁夫和商人們關心民兵隊——因爲鏟子港早已有民兵隊,訴苦請願會反倒暫時沒人在意。

    “波塔爾鎮長來啦!”有人高聲提醒:“讓一讓。”

    人羣讓出一條路,一名肩膀寬闊、身材高大的杜薩克陰沉着臉走到告示前。

    杜薩克波塔爾既是鏟子港鎮長,也是代理駐鎮官。換而言之,在新墾地行省的政治體制裏,他就是鏟子港的實際統治者。

    他不住在鎮裏,而是住在堡壘一般的“波塔爾莊園”。

    成年杜薩克無論身份地位,都已經被徵發。但是沒人知道波塔爾鎮長閣下用出了何等手段,竟使他不在徵召名單之內。

    鎮民們屏住呼吸,鴉雀無聲看着。波塔爾鎮長走到教堂大門前,一把撕下三張告示。

    波塔爾站到臺階上,將三張告示揉成一團廢紙,瞪着眼睛痛斥:

    “碾壓麥苗?全是他媽胡言亂語!那是叛軍頭目要害你們!”

    “蠻子要來?鏟子港西邊可是鏟子湖!蠻子來?來個屁!”

    “民兵隊?用得着叛軍管?咱們鏟子港早就有民兵隊了!”

    “父老鄉親,我告訴你們!民兵隊?狗屁!叛軍是要抓你們當兵!”

    “都散了吧!”

    人羣訕訕地離去。

    鎮長波塔爾見目的已經達到,立刻招呼隨從牽馬過來。

    他小心翼翼將三張告示團成的“廢紙”揣進懷裏,跳上馬背,朝着鎮外的波塔爾莊園疾馳而去。

    作爲第一批定居者,波塔爾被安置在鐵峯郡時,小股蠻子過河擄掠還是常事,經常有獨居的新移民被滅門。

    所以波塔爾莊園建造之初便有一絲堡壘的味道——壕溝、圍牆一樣不少,堅固的石頭大宅完全就是城堡主堡。

    見老爺回來,把守莊園大門的佃農們緊忙放下吊橋。

    波塔爾馬不停蹄奔入莊園,吊橋又緩緩升起。

    比起其他因兵災變得破敗的村鎮,波塔爾莊園反倒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莊園周圍不拘荒地還是農田,都已經被開墾出來,麥苗已經長的很茂盛。

    早在其他村鎮的佃農、僱工紛紛逃難時,波塔爾便聯合鏟子港的莊園主們控制住了本鎮的無地農民。

    後來,他又把其他地方來的流民收攏起來,分發食物。被流民們尊稱爲“波塔爾大善人老爺”。

    波塔爾不吝馬力,一路飛馳回到城堡般的大宅門外,劈頭蓋臉問他大兒子:“阿爾法先生在哪?”

    “在樓上。”波塔爾的大兒子慌忙回答。

    波塔爾把繮繩扔給兒子,箭步衝入大宅,一路跑上二樓小會客廳。

    小會客廳裏沒有其他人,只有一位年輕男子。

    年輕男子倚靠在窗邊,正在看一封信。他身穿淺綠色獵裝,腰帶下垂懸着一柄樸素的小劍。

    單看五官的話,年輕男子的樣貌算不得英俊。

    但是他的笑容很親切,使人不自覺生出好感。再加上他身材很好——手指修長,四肢結實又勻稱。

    波塔爾的小女兒和幾位年輕女僕已經被這位“阿爾法先生”迷得神魂顛倒。

    見到波塔爾急匆匆走上二樓,阿爾法先生收起信箋,微笑着開口:“明天晚上,還會再有一船武器和火藥送到鏟子湖。”

    波塔爾先是一愣,繼而狂喜:“太好了!”

    “還勞煩您派人去接應。”阿爾法先生禮貌地補充。

    波塔爾一激動,竟忘記來找阿爾法先生的本來目的,他拍着胸脯保證:“閣下,請您放心,我親自帶人去!”

    “熱沃丹那邊有什麼動向嗎?”阿爾法先生問。

    波塔爾如夢初醒,急忙從懷裏取出一團皺皺巴巴的紙:“叛軍送來三張告示。”

    波塔爾想攤開告示,但手指太笨拙,一不留神便撕開一道大口子。還是阿爾法先生接手,將揉成一團的三張紙重新展平。

    “這……怎麼寫得……”阿爾法先生通讀告示之後,不禁笑出聲:“怎麼寫成這個樣子?”

    波塔爾立刻附和:“說明叛軍不得人心,都是一些文盲無賴。”

    其實對於波塔爾而言,他倒覺得告示寫得蠻好。至少連他這種僅僅認識淺顯單詞的大老粗也能看懂。

    “叛軍或許不得人心,但他們可不是文盲無賴。”阿爾法先生出言糾正,他手指輕叩窗臺,眯起眼睛,問:“你覺得叛軍首領說的是真的嗎?”

    “哪件事?放牛羊去啃麥苗?”波塔爾不屑地冷笑:“聞所未聞。”

    “赫德人還要再來的事情。”

    “這個嘛……可能是真的。今年冬天的確不如往年冷。不過也可能是假的……誰知道呢?”

    阿爾法先生思索片刻,點了點頭:“叛軍首領要各村鎮組建民兵,我們正好以民兵隊爲掩護,編練流民。至於烽火臺,可以佈置一些。既然赫德人可能會再來,也要準備一下。派人給熱沃丹送信,問叛軍索要武器、糧食,就說民兵隊需要。”

    “叛軍能給嗎?”

    “能給自然好,不給也無所謂。”

    “好的。”波塔爾使勁點頭。

    “去吧。”

    波塔爾行禮,轉身離開。

    阿爾法先生望向窗外,發出了一聲幾乎聽不見的輕嘆。

    ……

    與此同時,在一百多公裏外的黑水鎮鎮公所,傳令騎兵正把溫特斯的親筆信和三張告示交到巴德中尉手裏。

    巴德揭開漆封,仔細看過信,又一目十行地看完告示。

    他也重重嘆了口氣。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各農場之間奔波,處理各種大事小情。

    他這裏,比溫特斯那裏還要缺人,幾乎什麼事情都要他一手操辦。

    他既要管理農具、耕畜、種子等生產資料的分配,還要對各農場秋耕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不到一個月,安置的流民和本地農民就已經爆發數次械鬥。全賴他第一時間趕去調解、裁決,矛盾才沒有進一步激化。

    天氣越來越冷,各農場需要修補房屋、採伐燃料,還是得他安排籌劃。

    巴德幾乎是肉眼可見變得疲倦,甚至開始顯得衰老。

    眼看各農場逐漸走上正軌,他終於能夠鬆一口氣,好好休息一下,可是……

    多想無益,巴德平靜地接受現實。整理好情緒,他打開窗戶,高聲呼喚小馬倌。

    正在後院刷馬的安格魯聞聲跑進鎮公所,毛刷還在手裏拿着。

    “把發到各農場的馬匹重新收上來。”

    “收上來?”安格魯不明所以:“不是說要讓馬兒在各農場過冬嗎?”

    巴德把信箋和告示遞給安格魯,他心中難過,但語氣波瀾不興:“收上來之後,就近安置在黑水鎮的農場。讓馬匹去啃麥苗。我再撥給你一些精料。”

    安格魯雖然這段時間在學識字,但讀信還有些吃力,看了告示之後他才明白發生了什麼。

    “時間太緊了。”安格魯苦澀地說:“馬兒上不了什麼膘。”

    “能上多少上多少吧,把伊什叫過來。”

    安格魯擡手敬禮,跑出門備鞍去了。

    不大一會,滿頭大汗的伊什走進鎮公所。

    “您叫我?”伊什正在劈柴。得知中尉要找他,急匆匆地跑過來。

    “把各農場的成年男人都集中起來,準備武器。”巴德板起臉,嚴肅地說:“我們要自己保衛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