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聖誕新聞”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008更新時間:24/07/02 02:14:23
    但是李建僅僅是開了這麼一個頭,然後就沒有解釋它,而是繼續說道:“其實我們進行飛行試驗的時候,經歷了數萬次失敗,只是每次失敗之後,我們團隊都會集結起來,解決問題。

    在距離發射還有二十小時的時間之前,探月艙裏面的探月車和其他設備就已經在進行充電工作,體重11噸,身高超過8米的探月艙在全球所有登月工程當中,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塊頭,而且它不僅是目前全球航天探測器中最重的一個,也是系統最複雜的一個。

    這個探測器一共有五個部分,從下往上,從跟火箭對接的部分開始算,分別是軌道器,上面一點在軌道器肚子裏面有一個返回器,然後是着陸器,以及貨艙,最上面的則是上升器以及一些特殊設備。

    探月任務涉及到我們藍星和月球之間相對的關係,實際上,整個1026年也就只有5天時間具備這樣的條件,包括發射所在的位置,都決定了火箭發射出去是最合適的時機。

    此次任務最核心的月球背面採樣項目,也因爲時間關係,只有數天時間來完成。不管探月艙還有多少剩餘能量,不管探月艙內部貨艙最後囤積了多少樣品,探月艙的上升器都必須在計劃安排的標準時間內上升,和一直在行進繞月飛行工作的軌道器對接,這樣才能將探月車採集到的樣品順利搭上返回我們藍星的班車。

    這次月球樣品採集,我們選擇了兩種方式,一種是探月艙與探月車的鑽頭進行鑽取,還有一種則是利用探月車的撿取設備進行表取。

    具體來講,鑽取就是鑽到月球表面兩米到六米深的範圍區間內進行樣品採集,在這個過程中,鑽頭設備可以獲取不同月球表面到月表以下不同深度的月壤、月岩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金屬物質。

    表取就是在月球表面剷土、挖冰,說起來,月球樣品表取技術全部來自我們九州科技鈦坦星部門的掃地機器人技術,在這些年的探索和優化中,現在我們公司的掃地機器人已經是集掃地、拖地、空氣淨化、液體處理、污染物處理等各種保潔相關工作於一身的強大智能家居產品,一個禮拜後的新品發佈會上,也將會有使用新技術的掃地機器人展示。”

    在早間新聞這個欄目打廣告,李建或許是第一個這麼做的航空航天工程師。

    偏偏他講的內容也不算偏題,而且在這句話之後,他還緊接着說起了最重要的內容。

    “前北極熊利用無人探測器成功從月球鑽取帶回過月壤,重量300多克,美利堅NASA在阿波羅計劃中,帶回382千克的月壤樣品,而大夏航天集團的嫦娥五號帶回了1.731千克樣品。

    之前大夏航天集團的工程師和我們交流的時候,提到了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讓我們不要太過於限制標定樣品採集的重量與體積,因爲按照當初他們設計項目的時候,參考的是NASA公開的月壤密度,所以設計了2千克的任務標準,但是當探月艙着陸月球,開始收集樣品的時候,才發現NASA當初公開的資料有誤,實際月壤密度比其公開的要小,所以同等體積下,質量減小,2千克也就變成了1.731千克。

    幸好,我們相信了大夏航天集團的工程師團隊,在設計九州登月艙的時候,留有足夠的餘量,所以這次我們九州探月項目爲我們九州科技帶來了總計5千克,也就是五公斤的月球樣本。

    採樣過程也是根據大夏航天集團工程師提供的月球環境數據進行工作,因爲在機器人自主採樣的過程,程序需要試驗、學習月球的環境,然後才能夠讓探月艙、探月車這些設備更好的完成任務。

    碳基芯片在此次任務中發揮極爲穩定,所以未來我們九州科技將會把碳基芯片作爲航空航天一級技術,不會將碳基芯片技術開放給普通合作企業。”

    5千克的樣本,即使是記者在聽到這個樣品數據的時候,也極爲驚訝的提問道:“這應該是藍星所有航天機構採集樣品最多的一次登月任務,請問這些樣品接下來會如何處理?”

    在聽到這個事先就已經安排好的問題時,李建知道,允許自家公司打廣告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就必須要“照本宣科”。

    “公司對月壤的處理可以分爲三個部分和三個用途。

    三個部分是,此次樣品的大部分將會放置到我們九州科技位於大夏蓉城新科區的研究基地,進行科學研究。另一部分則是贈送給大夏科院天文臺與大夏航天集團,感謝他們的無私幫助。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經過處理後的月岩,將會被保存在護南韶山。

    至於三個用途,第一個用途也就是最主要的用途,科學研究。此次我們採集到的月球樣品有月壤、月岩、月冰以及少部分金屬礦物質和特殊物質,當然目前我們也僅僅是完成了3千克的樣本分類,剩下還有兩千克的樣本,不知道還會給我們多少驚喜。

    第二個用途,一部分處理過後的月壤,將會被放置在大夏博物館、蓉城博物館以及九州博物館,讓所有科研人員、普通遊客都能夠進入博物館,近距離觀察到另一顆星球的實物,而不是看照片和視頻。

    第三個用途,我們九州科技將會根據國際間的公約和此前簽署的合作協議,將部分月壤贈送給合作企業與機構,幫助夥伴企業機構能夠更快瞭解月球的不同,幫助他們發展航空航天技術,培養航空航天人才。”

    這就是九州科技對月球樣品的安排,從大體方向上,基本和大夏航天集團此前處理的方式一致,只是具體實施細節不同。

    在新聞的最後,主持人念道了一首詞當中的內容:“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