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技術升級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女術士之友字數:2066更新時間:24/07/02 02:14:23
李由在看到顧青身影的時候,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和嘴裏的“話語”。
而且半導體部門的技術工程師們,在看到顧青這位公司大老闆到來後,也根本沒有像看到“救星”一樣,眼神泛起希望,而是手中動作更加快了幾分。
原本有些人還在苦惱的公式邏輯問題,在這種壓力之下,竟然迅速得到了解決。
在九州科技內部,所有深入研發一線的工程師們都知道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那就是項目管理層比較“暴君”,管理嚴格的同時,不會讓任何人隨便偷懶。
但所有部門當中,最大的暴君卻是公司創始人。
顧某人當初把一衆博士、教授、院士給訓得像個小學生一樣唯唯諾諾的場景,一直都留存在這些老工程師的腦海中。
哪怕是半導體部門的負責人李由,此時表現雖然看上去還比較穩定,但是在顧青的超凡視覺觀察之下,顧某人很明顯看到了李某人的眼神有些許慌亂。
所以在見面問候之後,他就開門見山,問道:“量子芯片項目出問題了?”
李由:(⊙o⊙)……
呼……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因爲知道不可能在顧青面前有任何隱瞞和欺騙的空間,而且也從未有過這方面想法的李由,緩緩點頭道:“是的,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因爲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在工作情況下和非工作情況下,都很容易受到環境中的噪聲和干擾,所以它們的狀態都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失去量子特性,變成經典的比特。
我們研究員和工程師們試了很多辦法,目前也只能夠將技術推演完成到10000量子位的量子芯片,一旦超過一萬這個量級,立馬就會出現各種不穩定的問題。”
聽到李由的解釋,顧青點了點頭:“這的確,糾錯是量子計算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正是因爲這個問題無法解決,所以如何保持量子比特的穩定性和正確性,避免出現錯誤,已經是量子計算機發展中的重要技術關卡之一。
我們覺得難,其他企業和機構的量子芯片工程師們也會覺得難。”
只不過說到這裏,顧青卻是話音一轉,道:“但我們是九州科技,就是要能人所不能,別人覺得難,但也並不是無法解決!”
接着,顧青拿過李由手旁的平板,將平板畫面共享至這個研究室內所有工程師的SR1眼鏡畫面當中。
工程師們對眼前突然出現的屏幕畫面並不驚訝,哪怕是在廁所的某幾位工程師,也能十分自然的將廁所隔間的靜音功能打開,讓自己處在一個特殊的密封盒子裏。
“量子芯片沒有彎道超車的概念,就和硅基芯片、碳基芯片一樣,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顧青講的第一句話,就把這羣工程師震得腦袋一麻。
大家都知道顧總平常待人溫和,但遇到特別重要的事,就會異常嚴肅。
“幾年前,我就講過,量子比特有很多類型,比如基於超導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芯片,基於硅量子點的自旋超導比特的硅自旋量子芯片,還有就是基於光子量子比特的光量子芯片,在這幾個類型項目當中,超導量子芯片與自旋量子芯片都是我們有足夠技術底蘊去研發的項目。
硅自旋量子比特,也就是用硅材料製造的量子芯片。
拋開數量和規模,我們可以將每個量子比特的本質看做一個芯片內部的微小電子晶體管,很自然,我們就能夠使用與標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邏輯處理線中使用的流程類似的流程來製造它、控制它。
前兩年,英特爾的硅自旋量子比特器件才突破到12量子比特,我們現在就已經做到了1000,這說明這條路,我們身後的追趕者,其實也在觸摸門檻。
只不過英特爾的技術研發困境,只是我們研發路上的小石頭,很快就被跨越了而已,就像這一次的萬級量子比特。
以前我們研發出了穩態微聚束SS1MB光源和柵極特殊接觸處理技術,從而使得得到了極高的芯片良品率和性能穩定性。
那麼現在,我們怎麼就不能研發更優秀的光源和芯片工藝,去革新半導體技術,從而提升量子芯片的規模和性能呢?
國外IBM的野心也很大,它甚至敢將摩爾定律拿過來制定超導量子芯片的發展路線圖,說每個量子芯片集成的量子比特數目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加。
一個擁有12英寸晶圓研發製造線和EUV光刻機的企業,就敢有如此大的野心。我們九州科技擁有18英寸晶圓的完整技術,還有比EUV光刻機更強的SS1MB光刻機都無法完成破萬。
你們認爲,英特爾、IBM擁有我們的技術規格,他們能夠實現破萬的技術門檻嗎?”
李由低下了頭,目露思索。
他聽出來了,面對技術問題,自家顧總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案。
一是最有效,也最難的方案——技術升級,將SS1MB光源提升到SS2MB光源或者是換成其他更優秀的光源。同時將晶圓純度再提升下去,以及製造工藝、設計邏輯都進行升級。
只要全產業鏈的技術都升級了,那麼這個問題也自然不攻而破。
而第二個方案就有些“簡單”了。
向英特爾、IBM這些西方半導體公司學習,在現有的技術裏面,儘可能的發揮每一個工藝的優點。將範圍內的事情做到極致,以求突破這個萬級量子芯片的限制。
李由能夠走到如今的地位,自然不是那種願意接受簡單方案的弱者。
“現有的技術工藝,再怎麼進行優化,也不可能有質的改變。當初您領導我們集體研發SS1MB光源的時候,就曾說過,這是打開了一扇新的技術領域大門。
或許千級量子芯片就是它的限制,但的確是讓我們成功走進了量子芯片領域。
只不過對於光源的升級,我們的光學專家,目前還沒有找到方向,等待光源升級,還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