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決定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196更新時間:24/07/02 02:14:23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界。

    資本無國界,資本家有國界。

    大夏埋頭發育了幾十年,現在肌肉塊頭大到惡龍都無法忽視的地步。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華夏曾經釋放了善意,但在神州陷落時,卻受到了無窮的惡意。

    而今天,在大夏又要站起來的時候。

    那些人又來了。

    顧青喝了杯溫熱的枸杞水,按了按發酸的腰,打開了自己百T容量的加密硬盤。

    這裏面有經過重重加密的學習資料和部分未來工業的部署文件。

    芯片是大夏高科技的心臟,夏芯科技的生產工藝已經漸漸爬上來了,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硅晶圓作爲製造半導體器件和芯片的基本材料,在產業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大夏在這方面,16年晶圓製造產能僅佔全球10.8%。

    偏偏這麼關鍵的東西,它的基礎原材料是——硅,在自然界中以硅酸鹽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於岩石、砂礫中,

    這個廉價的東西經過,脫氧提純、製造晶棒、晶片分片、拋光、鍍膜,就能成爲晶圓片——Wafer。

    晶圓片上光刻膠後就能準備開始製造芯片了。

    顧青擁有次元帝國的基礎科學側知識,如果叫他現在搞個什麼躍遷引擎那是天方夜譚,但是搞個晶圓片,那簡直手拿把攥。

    擁有十億用戶提供運算和調-教的強人工智能,玄武,對所有計算流程能準確把握,並且優化切割系統。

    經過大半年優化和校準的各類機械臂。

    九州科技公司或許能在幾個月後的芯片產業分到一塊大蛋糕。

    當然,這需要友商的配合。

    畢竟這東西切出來,也需要各大廠商設計芯片,然後由光刻機來製造。

    網絡鍵盤俠們總是覺得造芯片很簡單,但是卻不知道現在12nm以下的芯片,需要的是幾十個國家的技術人才和專利來攻克完成的。

    光刻機三個字,代表的是現代高科技最頂尖的那麼一小撮匯聚而成。

    一年世界前列,三年完成超車?

    美利堅都不行,美利堅資本們之所以能掐脖子,靠的還是有盟友,單獨它一家,是不可能做到的。

    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廠第一,而格芯與韓星則是第二第三角逐中,這一次韓星大手筆收購格芯,直接就和臺積電劃下半壁江山。

    到時候哪怕夏芯科技製造工藝上來了,沒有足夠的晶圓供給,也難受。

    人家直接從原材料上漲價、限購,就可以從根子上將大夏芯片產業壓制住,如果大夏大手筆投入跟進,那他們直接低價傾銷全世界,讓大夏的高投入直接0回報。

    顧青右手食指點着桌面,他在想該怎麼妥善處理。

    畢竟技術不是一天就能做出來的,沒有技術積累和產業升級,突然就拿出個世界頂尖生產工藝,這需要一點操作。

    將杯中枸杞水一飲而盡,他通過內部辦公軟件版本的【界碑】聯繫上了董琦。

    “老董,我準備插手進入晶圓製造行業了。”

    手機另一邊的董琦剛簽完一份文件,聽到這話,手中的鋼筆不由得一抖。

    啥玩意兒?剛在仿生機械假肢這個行業和強力的有關部門勾搭上,這就要插手其他行業了?還是晶圓製造這種麻煩的行業。

    “老大,你知不知道15家硅晶圓廠壟斷95%以上的市場。在晶圓製造上,沒有所謂的“百花齊放”,有的只是巨頭們的“孤芳自賞”,你不喜歡韓星做大,可咱們也沒那個金剛鑽啊……”

    “誰說的沒有?我讓張元豐在外面飄了這麼久,就是讓他招技術人才的,我說個數,一個億,你趕緊準備吧。”

    一般顧青這種語氣說話,董琦也就知道他的確是打定算盤了。

    頗有點無奈道:“行吧,我先看看怎麼給你湊一個億。”

    說完,他就關掉了通話。

    這幾個月公司的日子過得不錯,經過擴充產業線,高端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和智能洗碗機都已經出貨幾十萬臺,低端基礎版這種“真不賺錢”的產品更是向百萬邁進。

    此刻唯一制約產量的竟然是工廠車間不夠……

    算下來,一個億其實還能湊一湊。

    老董這邊搞定了,顧青又聯繫到了黃朝仁。

    “老黃,去蓉城市政-府談下地皮,就咱們廠旁邊這塊荒地,三百畝。”

    黃朝仁揉了揉耳朵,有些不確定的問道:“顧哥,三百畝還是一百畝?”

    一百畝,說實話還是容易談的,但是三百畝?

    又不是國企、央企或者外資,政-府高官會隨便給你批這麼大的地盤?

    簡直天方夜譚。

    而顧青的回話,讓他更覺得自己可能出現了幻聽。

    “等等,顧哥,你是說咱們要插手芯片圓晶的產業?而且即將成爲保密資格單位?”

    這世道怎麼變得自己都不懂了呢?

    黃朝仁感覺到一種危機感,作爲公關運營部的部長,他現在手下人才也逐漸變多,但是公司發展的太快了。

    日新月異的變化,讓他有些害怕。

    但是爲了跟上腳步,黃朝仁還是硬着頭皮答應了下來,不過顧青也知道小夥伴可能也一臉蒙,所以將軍方與仿生機械假肢的事情說了一下。

    當然,肯定不是因爲過幾天相關部門的第一批審查人員就要來廠裏審查的原因。

    顧青只是覺得,自家老黃待人接物啥的還是可以的,而他要去夏爲開會,所以將這些安排好。

    錢與地搞定了,就剩下一個設備和工廠了。

    晶圓製造廠需要無塵靜謐,甚至部分無氧的車間,所以建造費用就比較高,而一些能買到的基礎設施也不便宜。

    而羅鬆堂老廠長自然要接過大旗了,玄武已經擬定好了採購名單,老廠長只需要聯繫熟悉的施工隊,每天抽空監督就行。

    當然負責聯繫顧青又賣臉皮的找莊友偉教授蹭了點設備和人才。

    雖然莊教授心裏也嘀咕這事靠不靠譜,但是轉念一想,哪怕失敗了,也是花別人的錢給自己的學生長經驗,便同意了這事。

    而且顧青這個人,在莊教授看來,屬於那種天才類型的人,雖然不懂得人情往來,但說的話還算是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