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章:被人遺忘的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060更新時間:24/06/28 15:13:24
    “如果讓我體驗到了那種感覺,你再封我賬號,我都無話可說,畢竟是十八禁止……可這兩次,每次,每次啊!

    每次都是我要進去玩的時候啊!

    我是和王騰你這個狗東西有仇?還是和靈境生態犯衝啊?

    嗚嗚嗚……又要七十二個小時,又是新一個世界,我又得重新捏臉找匹配,聽說《宇宙大冒險》最近還在搞什麼航天大任務,我踏馬一個主線任務沒跟,硬是在這個事情上浪費了我的大好青春啊!

    我的角色被酒色所傷,搞得我竟如此狼狽!

    自今日起戒酒!”

    而在【顧總萌萌噠】賬號主人的悲痛哀嚎之下,《宇宙大冒險》的航天任務也走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主流面前。

    從各大高校的設計作品,到各個機構、民間組織、商業企業的各大設計作品裏,藍星網友們是真·一分錢不花,看到了很多保密等級較高機構的“得意作品”。

    而這些作品,以往都是在這些機構、組織的祕密保險櫃裏存放着,數十年來沒有人能夠將其具現爲顯示。

    “九州科技將靈境生態的數據糅雜成爲一個實驗室,我們的設計圖紙雖然不能在現實裏被製造出來,但完全可以讓九州科技幫助我們模擬這個設計圖紙的可能性,或許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一些啓發性靈感,同時這個學校的實驗室服務器不是可以矯正錯誤嗎?

    我們完全可以讓九州科技爲我們打工,甚至我們不需要付出一分錢的費用。

    至於九州科技記錄我們數據?

    我們只要不提供動力裝置以及一些核心機密裝置的設計,甚至我們還可以使用九州科技提供的那些動力裝置,以此來重新進行新的設計體系,完全是兩全其美。

    設計思路與靈感的事情,九州科技已經發射了太空空間站,它們根本就不可能研發製造第二座空間站。

    藍星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更何況是一家企業了。縱然是九州科技,它也不行。

    甚至在我們掌握的情報當中,大夏官方也不可能讓九州科技再擁有更多的空間站了,據說九州科技這座空間站的規模比大夏官方空間站的規模還要大,所以九州科技要想將第一座空間站建造、組裝成功,或許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

    等到十年之後,九州空間站、大夏空間站都已經成了舊時代的作品,而我們設計的空間站則會升空,成爲那時最先進的空間站。”

    NASA空間站項目的負責人一臉興奮的對着自己下屬們說着“夢話”。

    而這些位在風雨飄搖之際,好不容易有個穩定高薪工作的工程師們,雖然知道自家負責人是在胡扯,但心裏面還是抱着聽故事的想法,以及“萬一呢?”的期待,一臉正經且嚴肅的聽着自家負責人講話。

    沒錯,山姆大叔其實有空間站項目,甚至還發射過一座空間站。

    只不過與國際空間站、大夏空間站相比,山姆大叔獨立研發製造的空間站還是太過“拙劣”。

    那時阿波羅計劃結束之後的黃昏,山姆大叔僅存的最後一支土星五號火箭因其巨大的入軌能力過剩、維護保養投入太大,成爲了尷尬的“神器”。

    工程師和管理層自然不願意讓神器就此“休息”,在資本世界,從來沒有無用的商品,只有不會買賣、利用商品的人。

    土星五號火箭被進行了改造,NASA將火箭的第三級部件拆下,並在其中設置了兩層隔板,上層安置氣閘艙、對接口和各種實驗設備,下層則設置成爲宇航員的生活艙。

    就像是把火箭當成了商品房,在修修改改之後,打造出了一個名字高端大氣的空間站——天空實驗室。

    雖然是神器再造,並且名氣頗大,但是天空實驗室在發射的時候,因爲隔熱瓦脫落,直接導致空間站無法正常運行,甚至在發射進入軌道的時候,因爲隔熱瓦脫落,空間站內的室溫直接向烤箱方向靠攏。

    爲了拯救神器,拯救空間站,NASA只能趕忙緊急調動資源,慌忙發射了“阿波羅”飛船,開始了在軌道上的緊急救援行動。

    這是史無前例的重大航天事故,雖然最終行動獲得了成功,讓空間站恢復到了可用狀態,但是也僅僅是“可用”。

    沒過兩年時間,這座被寄予厚望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就停止工作,最終墜入大氣層,被燒燬。

    而NASA因爲這座空間站的失敗經驗,在國際空間站研發、製造甚至是發射的過程中,雖然很想“爭氣”,但面對一些核心問題的時候,還是得請教北極熊空間站的專家們,才能繼續工作。

    因爲這樣的歷史,在面對已經成功發射空間站,並且空間站運行狀況良好的九州科技時,NASA空間站項目的負責人才能夠十分大義凜然地說出“借雞下蛋”的方案,甚至得到高層以及這些工程師的集體同意。

    但是這位NASA空間站項目的負責人並不知道,因爲NASA的自大,以及他本人的疏忽,這次會議並不是如他想象中那樣絕對保密。

    航天項目工程師是一個薪資頗高的職業,同時這些掌握先進技術的工程師們最熱愛的就是先進技術產品。

    所以有人就攜帶了“高科技產品”——SR1眼鏡入場。

    畢竟如今最頂配的SR1眼鏡已經可以做到平常佩戴進行系統休眠,不打擾用戶,同時又擁有長達四十八小時待機時間的“比手機還長”的高科技產品。

    雖然在會議室內,SR1眼鏡沒有進行數據傳輸,但是休眠的眼鏡設備內,芯片部分某個小區域一直在運轉,並且儲存一些傳感器傳來的數據。

    等到會議結束,這副SR1眼鏡的主人打開眼鏡,開始使用SR1眼鏡配合他進行工作的時候,在龐大的數據交互中,有一小段數據被傳送到了一個小服務器上。

    通過重重加密、轉譯,數個渠道的流轉,最終這一段數據被玄武讀取到,進而呈現到顧青面前的“晨間小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