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多方下場的洶涌輿論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122更新時間:24/06/28 15:13:24
    “瑪德,真的好煩,世界就要發生巨變了,而我卻無能爲力,甚至我這個專業讀完了,未來能夠就業嗎?曹!”

    如果說之前網友們還是在焦慮九州科技的AI白澤對以後的影響,對文員工作的影響,那麼有兩大製造業企業下場發公告,帶來的不是九州科技如何如何壞的影響,而是對社會發展的考慮,對職業規劃的憂慮,對未來的悲觀。

    這一刻,就連九州科技智能生態家居的高層們也有些懵逼了。

    “怎麼回事?!我們不是這個意思啊!智能AI程序白澤,不是能夠將教育資源更加平等的提供給每一個小孩子嗎?

    人口素質的提高,對我們大夏聯邦的發展,對我們藍星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是一個好的影響嗎?

    而且夏爲科技、比雅荻科技這些企業和我們合作的都是切實能夠改變行業,讓我們大夏聯邦的製造業可以更快走出去,佔領更高端產業的技術項目嗎?”

    不僅九州科技智能生態家居的高層們疑惑不解,甚至就連雲中九龍大數據的高層們,此時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作爲擁有雲中九龍大數據公司百分之五十一股份的大夏熊貓電子集團,它擁有極爲正統的菌方背景,現在察覺到網絡IP評論內容的異常波動,也以極快的速度傳遞給了管理層。

    曾鑫雖然長着一個路人甲的普通面孔,但是當他看到這份數據報告的時候,那眉頭緊鎖得已經可以去拍奇幻電影,當一個妖魔鬼怪。

    但是很快,他就察覺到這股浪潮的背後推手和底層邏輯。

    “是恐懼和憂慮,如果未來真的人人如龍,那麼現在資質平凡,掌握技術少的普通人該如何生存下去?

    高薪工作或許會因爲競爭人數太多,降薪成爲中低薪水工作,而那些司機、快遞員這種已經開始被AI、機器人、智能快遞車取代的工種,就是其他工種的一個參照對象。

    本來我們大夏地大物博,地區發展很不平衡,發達地區都這樣了,那些欠發達地區的人該怎麼辦?

    不行,這件事已經不是我們能夠處理的。

    你們關注信息,技術人員要注意甄別IP地址的真實性和發言內容的導向,對於那種惡劣、犯法的發言,都統一記錄下來。”

    對於這種數據,曾鑫並不會將它們同步提交給九州科技,因爲按照當初簽署的合作協議,只有涉及九州科技,並且對九州科技這個主體進行惡意詆譭,對九州科技員工進行惡意違法的污衊時,雲中九龍才需要將相關IP數據提供給九州科技法務部,讓九州科技可以依照這些數據,進行合法的維-權。

    而現在,很明顯社會輿論已經不是單獨對九州科技的評論如何如何,而是社會的每一個組成分子,在對社會的改革變遷,進行最直接的反饋、反應。

    目前能夠爲大夏聯邦所有半導體工廠提供光刻機的大夏企業,只有浦東微電子公司。

    不論是九州科技的辰星芯片,又或者是夏爲公司的麒麟芯片,從硅基半導體需要的光刻機,到碳基半導體產業需要的光刻機,浦東微電子都做到了行業第一。

    面對洶涌的社會輿論,浦東微電子公司發佈了一個公告。

    “按照合作協議,我司將會爲夏芯科技、比雅荻、燕京由研這三家大夏企業提供新一代穩態微聚束SS1MB光源光刻機,爲大夏半導體行業發展……”

    無獨有偶。

    在浦東微電子公司發佈了新公告之後,爲浦東微電子公司提供穩態微聚束SS1MB光源的廠商效光科技公司,也發佈了公告,宣佈第二代穩態微聚束SS2MB光源研發成功,將會儘快爲光刻機企業提供新光源。

    就像是手動擋汽車突然從一檔掛到三擋,並且被猛踩了一腳油門。

    大夏聯邦的民營科技產業猛地向前衝鋒了起來。

    不僅如此,除了民營科技產業開始迅猛發展之外,大夏官方的企業代表們也開始了大踏步。

    十一月十一號的傍晚七點。

    當火熱的太陽消失在地平線時,夏華社發佈了一則新聞。

    【記者今天從夏核集團瞭解到,新一代人造太陽‘大夏環流N號’取得重大科研進展,首次實現13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標誌着我大夏的磁約束核聚變裝置運行水平邁入國際頂尖水平】

    簡短的新聞,卻是迸發出了強大的動力。

    磁約束核聚變中的高約束模式是一種極爲先進的運行模式,比普通的運行模式更具經濟性,因此被選爲正在建造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標準運行模式。

    但是核聚變是什麼?

    是拿太陽燒熱水的技術!是能夠解放藍星能源限制,向宇宙星辰大海啓航的關鍵性技術。

    雖然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個高約束模式不是新技術,DIII-D和EAST這些裝置早就用彈丸注入的方式觀察到過L模和H模之間的轉變。

    但是維持H模運行很難。很容易出現磁場大破裂,然後停機。

    具體是什麼技術現在也查不到,這些都是我猜的。

    只能說是小小的一步吧。只能算是把燈泡裏的燈絲從棉線變成竹炭,連鎢絲都還沒找到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吧,加油。”

    但是那些普通網友們卻十分買賬。

    “俺雖然聽不懂這是個啥,但不明覺厲,就像之前用二氧化碳合成澱粉一樣,好像都是能夠解決外太空長時間航行的技術。”

    “可控核聚變啊,一旦實現這個技術,我們人類的文明就能真正跨越到下一個維度了!現在還會有勢力爲了能源而你爭我奪,但是當我們能夠掌握無限能源的時候,龜龜,我差點笑出聲。”

    “這個技術突破的公佈時間點太有意思了,有深意!

    又是夕陽落下,又是咱們某些廠商大唱AI市場的關鍵時候。

    感覺我們這幾年好像一直在見證歷史……”

    人越多,聲音就越雜亂。

    之前那些洶涌的輿論,在這一個個技術突破的新聞之後,很快就有了明顯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