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爭吵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1865更新時間:24/06/28 15:13:24
    航母被認爲是蘑菇彈之下的常規威懾單位中最有力量的單位之一,它不僅是大國海軍強大的象徵性武器,但同時也是藍星武器單位中,最可怕的吞金獸。

    在藍星的衆多玩家羣體中,有部分郭嘉其實可以建造最普通的航母,但它們無法無視財政壓力去承擔使用、維護航母的資金消耗。

    而這位高層喊出的口號,大家也不認爲他口中的新航母,說的會是那些普通航母。

    早期的福萊斯特級航母造價僅有1.73到2.25億美元,到第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下水時,造價就被提高到了8億美元,到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服役時,造價已經飆升到了恐怖的70億美元。

    所以他的提議被另一位高層嚴詞否定。

    “福特號的研發與建造總經費共耗資137億美元,其中研發費用爲32億美元,建造費用爲105億美元。

    預計前三艘的建造會耗資高達360億美元,平均每艘的造價爲120億美元。我們已經無法再支撐更多的航母,必須要按照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更換,否則財政預算將會限制其他重要項目的進展。”

    因爲九州科技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進步而感覺到威脅,所以才召開這場會議。

    但是在話語權和預算使用等同的情況下,一方勢力的否決很快引起了連鎖反應。

    “這些錢都被用在了最應該被用到的位置!我們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採用兩座A1B反應堆,動力輸出可達280000馬力,整體功率較尼米茲級增加25%以上。同時,該核動力航母還引進整合電力系統概念,將電磁彈射器、回收系統、升降機、烹飪、暖氣等都儘可能融入到電力系統當中,減少蒸汽系統的依賴,提升能源利用率。

    這就使得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擁有更強大的核反應堆和電力輸出系統,13500V供電系統,幾乎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三倍!

    而且新航母的自動化程度極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人員編制需要三千多人,福特級航母僅需要兩千餘人,減少了一千多人,就減少了龐大的人員支出項目!

    還有電磁彈射器的運用,讓新航母的彈射效率比蒸汽彈射器提升了33%,艦載機每日正常出動架次可達160架次,在特殊關鍵時刻,可以達到270架次的水平,這將有效提升艦載機的空中支援能力和作戰效率。

    諸位可以暢想,我們的新航母組成的航母戰鬥羣會有多麼強大!

    20架F35C閃電隱身戰鬥機、24架超級大黃蜂,5架咆哮者電子戰機、5架鷹眼預警機,再加上其他直升飛機、特殊武器裝備。

    三位一體的戰鬥體系,再加上航天航空的戰鬥序列,只要航母足夠多,我們就仍然是藍星最強的力量!”

    很明顯,在航母造價飛速攀升的今天,海菌並不是看上去那麼勢單力薄。

    而且這位高層所畫的大餅也並非是虛空畫餅。

    閃電隱身戰鬥機、電子戰機、預警機,再加上其他直升飛機、特殊武器裝備這些作戰單位組成的戰鬥體系,的確是能穩穩壓住藍星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勢力。

    而且某些很敏感的人也悄悄算過一筆賬。按照海菌搞出來的航母戰鬥羣標準,艦載機的費用就已經達到了50億美元,再配備那些護衛艦艇,配套費用就已經徹底超過了三百五十億美元,如果在加上維護保養、訓練和武器彈藥的費用,以及那些雜項,比如一個就價值數百美元的咖啡杯。

    一個航母戰鬥羣的頂級標準,輕鬆可以達到四百億美元左右。

    夏陰星曆1024年,藍星所有郭嘉公佈的1023年軍費開支中,軍費開支達到或超過四百億美元的郭嘉,僅僅只有12個。

    平均每艘航母在維護方面的花費大概在30億美元左右,遠遠超過那些中小型郭嘉的海菌一整年預算。

    但是那又怎樣?

    嘭!

    又是一陣拍桌子的響聲,一位高層大聲呵斥道:“你們要的還不夠多嗎?!兩年前,我們的軍費開支就達到了7700億美元,佔藍星全球軍費開支的近4成!

    而這其中有絕大部分都給了你們海菌!

    但是你們交出來的答卷是什麼?

    當初你們還說要研發艦載機甲,兩年過去了,你們研發出了什麼?”

    “你懂什麼?機甲是完全不成熟的武器!它根本沒有實際作戰的意義!研發機甲花費的幾十億美元,如果拿來建造航母,所收到的回報,只會更多!”

    “航天領域才是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高技術產業,我們要在航天領域繼續領先,而不是在地面上拖延我們腳步!”

    “我們在歐洲取得的利益,現在需要更多!也需要更合理的分配!”

    原本大家還能有理有據的進行商議,哪怕理論和依據並不能讓所有人信服,但依舊能夠坐在座椅上,理智的將其講述出來。

    但是隨着爭吵的激烈,矛盾的加深,分歧爆發了出來。

    甚至在爭論中,有人已經使出了Fk等標誌性的詞彙,瞬間把頂級精英的嚴肅會議變成了類似農村街頭的“情報交流中心”。

    哪怕某些理智的人,在會議上多次重申:“未來的重點仍然是與盟國和夥伴合作,維持和平、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

    也根本無法阻止這些爭吵起來的高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