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萬億投資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234更新時間:24/06/28 15:13:24
    九州科技在爲未來而加大研發投入,這些年活得比較滋潤的夏爲、夏芯等公司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融資和研發投入。

    有記者注意到,夏爲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官方交易所披露了202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擬發行105億元中期票據,用於補充夏爲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的營運資金,以支撐各項業務發展和關鍵戰略落地。

    從以往的融資紀錄來看,夏爲自2019年轉向國內融資以來,年發債總額都控制在100億元以下。在2021年,夏爲曾2次發債共融資80億元。而今年,夏爲2次發債共融資已經超過了150億夏元。

    據夏爲公告披露,本次中期票據的期限爲三年,利率區間爲2.7%-3.3%。

    夏爲承諾,發行募集資金用於符合大夏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不用於長期投資、房地產投資、金融理財及各類股權投資等。

    而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夏爲賬上的貨幣資金餘額爲2989億元。

    基於此,聯合資信確定夏爲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爲aaa,違約風險極低。

    對於夏爲今年如此大規模發債融資一事,任總對外解釋稱,夏爲發債成本比較低,如果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投資,反而分紅成本太高。

    “反正他們願意發多少債他們就發多少債,我們的資金比較寬裕。”

    退休的任老爺子還吐槽道:“我自己也是這個發債融資的新聞出來後才知道”。

    而於程東就更加直白了,他直言不諱道:“我們不能等到困難的時候再發債,而且目前融資利率比較低,當然最重要的是西方銀行的融資管道對我們公司不是很通暢,所以轉向了國內融資。”

    除此之外,他還頗爲膽大的說道:“目前九州科技的碳基芯片和架構給了我們海思麒麟十分大的壓力,現在全世界只有三種半導體芯片企業。

    性能最強的九州體系企業,守舊勢力最龐大的西方半導體,以及我們這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夏爲海思半導體。

    手機芯片的研發投入有一級比一級研發投入巨大的特點,所以我們如果要追趕上九州科技,就必須要增加投入,增加到比九州科技還要多的研發投入。

    今年,我們夏爲對海思半導體的研發投入不會低於五百億夏元!”

    夏爲公司cfo也在財報會上表示:“夏爲公司年收入的10%固定投入到研發領域,這一條已經寫進夏爲公司基本法,面向未來,夏爲依然會加大在人才、研發領域的投入”。

    而在夏爲之後,夏芯的大動作也讓媒體和全球半導體從業人員精神一振。

    夏芯科技董事長在第二季度的財閥發表後表示:“2023年,依然是挑戰與機遇並存。行業整體產能供不應求,但部分應用領域需求趨緩,產能全線緊缺逐步轉入結構性緊缺。

    爲此,夏芯科技一直在積極進行產業布局,推動碳基芯片和高端硅基芯片的產能提升。今年初,夏芯科技浦東臨港新廠破土動工,燕京和鵬城的兩個大項目也在穩步推進,預計第三季度開始正式投入生產。”

    一頓文稿念過後,這位董事長才說道正經事。

    “爲了支撐擴產,我們夏芯科技學習九州科技開始勒緊褲腰帶。2020年,上市第一年,夏芯科技未派發現金紅利。2022年,在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公司仍然採取不派發現金紅利的利潤分配策略。

    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夏芯科技賬面貨幣資金915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爲619.67億元,公司合同負債超百億。”

    在這位董事長的講話結束後,有專業人士總結出了夏芯科技與夏爲公司之所以要在今年大幅度提升研發投入的原因。

    因爲這些在近幾年有大進步的科技公司,有很多技術,甚至是階段主體技術體系全是九州科技提供的,這也就意味着,公司賺取的利潤,有很多都會打給九州科技,而自己則成爲了另類的“九州科技分公司”。

    要想擺脫這種當小弟的局面,只能被迫強行提高研發投入,留住更多的利潤。

    當然,也不僅僅是夏爲、夏芯這些九州科技的合作伙伴企業,還有美地、大米、步步糕等企業也發佈了類似的文件。

    而在這些夥伴公司大張旗鼓,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九州科技的官網很是低調的發了一篇公告。

    公告標題也很搞事,什麼叫做《萬億投資,招賢納士,共創未來》?

    媒體記者們聞着味兒就下載了這份公告的附錄資料,又找尋業界專家進行了各種解讀。

    只不過這些專家在看到這個公告和文件內容之後,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個星球上真的有把純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五都投入到研發和理論研究當中的瘋子公司嗎?

    “很抱歉,我暫時不能爲你們解讀九州科技的研發投入報告,這上面的數據有些不科學,我需要再研究研究。”

    這是理智的回覆。

    除此之外還有很直白的,直接說道:“你們不會看數字嗎?夏爲、夏芯這些公司都是千億,而九州科技直接拿上萬億出來,並且不時什麼一萬零幾億,而是數萬億!這正常嗎?

    現在誰敢在這種關鍵時刻開炮貶低九州科技?哪怕我遂了你們心願,對九州科技的研發投入抹黑,你們就不擔心你們的報道出來後,你們公司能活下去嗎?

    而且,我覺得你們也不可能招架得住九州科技法務部的訴訟。”

    大夏國內的媒體機構,在聽到九州科技法務部這個名字的第一瞬間反應就是打冷顫。

    天可憐見,這些年九州科技法務部搞的事情,都足夠那些法學專家出書,講課了。

    平常大家看看法外狂徒的視頻,還能樂呵樂呵,但真要是自己成爲了裏面的主角,那可就樂不出來了。

    不過歪門邪道不敢搞,正面解讀倒是有人願意做。

    曾經被人吐槽爲九州科技第一舔狗的沈毅,就在轉發了這條新聞後,追評問道:“數萬億投資,到底是什麼項目有這麼大的魅力,讓九州科技如此破釜沉舟?”

    ------題外話------

    我喜歡把企業資本和產品研發以及行業,時局結合來寫,但筆力支撐不了在大局之下的各種裝逼打臉。

    吸取教訓,在後面繼續努力。

    晚安。訂閱到這裏的書友,愛你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