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爭議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166更新時間:24/06/28 15:13:24
    如今大夏的人,早已不是當年那種對資本玩法很生疏的情況,所以面對摩根士丹利對九州科技的邀約上市,也是爭議不斷。

    爲什麼會內部有這麼大的爭議?

    因爲大夏股市與美股是有區別的。

    在a股上市的公司,如要有機構或者公司想入局這家a股上市公司,但沒有辦法與創始人和董事會達成協議,哪怕想砸錢收購超過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也非常不容易。因爲在a股,收購公司一旦超過一定比例就必須公開邀約。

    但是在美股卻並非如此,美股允許股東之間私下交易。也就是只要有錢買到超過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就能通過股東投票,將自己的人送進董事會,然後一步步將董事會變成自家後花園,將創始團隊逼迫到角落裏打掃衛生。

    並且由於顧青的主動配合,大夏這邊也知道摩根士丹利的訴求看上去很實惠,但安排董事這一招,  很明顯就是爲了日後能夠逐步將九州科技換血,最終成爲美資企業。

    這種爭議飽含了很多博弈,往往一步之差就是天地之別。

    比如十幾年前有一家備受期待的大夏企業,它在螞蟻吞象“收購”了龐然大物ibm之後,大夏市場激動不已,甚至可以說是載歌載舞。

    但在這種花團錦簇的誇獎之中,這家企業卻是被一步步換血,最終核心總部都搬到了美利堅。

    狸貓換太子?

    不,是內應竊取豪奪。先竊取後豪奪。

    資本市場的險惡在這件事上也僅僅表現了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危險沒有展現。

    有此教訓,大夏自然不會像當初那般單純,或者說沒有經驗。

    而身爲摩根士丹利掌門人的戈爾曼,其眼光毒辣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揣測的程度,  但他對助理所提的看熊貓,  卻是真的去看了一下。

    對大夏,  摩根士丹利一直營造着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作爲掌門人的戈爾曼,  自然一舉一動都有深意。

    而看熊貓行程“不小心”被媒體抓拍到以後,  大夏輿論媒體中,突然就多了不少講述摩根士丹利“好人好事”的新聞。

    這些新聞是假的嗎?

    不,至少大部分都是真的,包括慈善基金捐款這些事情。

    畢竟慈善基金捐款可以避稅,操作好了還能多賺錢。

    等忙完這一圈後,戈爾曼在衆人的護衛下,坐上了回美利堅的專機。

    當飛機越過大夏海岸線後,一通電話打進了戈爾曼的手機。

    原本還風度翩翩的戈爾曼,在聽了一會兒電話內容後,突然冷笑一聲。

    “你們認爲你們拿出的那點東西能夠打動顧青嗎?!

    給我搞清楚,經濟危機已經來了!量化寬鬆能夠無限qe嗎?英偉達、英特爾這些公司在短時間內拿不出足夠打破頹勢的產品,我們美股會怎樣?!

    九州科技是我們必須爭取的!哪怕是毀掉,也要在我們攝取到足夠的利益之後才能毀掉!”

    隨後更是毫不客氣的打斷電話那頭的人:“入股九州科技,不論以任何代價,這是早已決定好的事情。

    現在股市如同熱火烹油,一旦失控,難道你想看着自己的資產縮水一半以上嗎?”

    似乎是不想和這個人再繼續通話,戈爾曼最後直接丟下了一句重話:“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如果你對入局九州科技仍然有異議,那麼就請你讓英偉達、英特爾他們動起來,  我相信你有這個話語權。

    我還有會議,就這樣吧,喬。”

    毫不客氣的掛掉電話,戈爾曼兩眼微閉,休憩。

    專機裏其他人都不敢大聲喘氣,因爲這種層次的談話之後,掌門人整理思緒的時候,如果因爲一個小小的問題而打擾到了大人,他們的前途可能轉瞬間就變得無比晦暗。

    而在飛機上閉目養神的戈爾曼卻不知道,千里之外的蓉城九州科技社區,顧青對助理扔下一句話,就進入了實驗室。

    袁生在原地愣了愣,看着顧總一步步離開事業之中。

    而他的腦海中還在迴盪着顧總剛剛說的話:“告訴管理層,這段時間若無必要就別出國,還有摩根士丹利的人要是來聯絡,實在拖不了就直接回絕。

    燧人公司那邊的事,我授權董琦去談,讓他不要有負擔。”

    顧總不接受摩根士丹利那麼優厚的條件,袁生是預料到的。

    但直接回絕,這麼乾脆,卻是讓袁生沒能想到的。

    “能人所不能,大丈夫真當如是。”

    帶着感慨,袁生趕忙回到總裁辦,開始新一輪的工作。

    而顧青在進入地下研究基地後,看到了李由和一羣中老年人圍在一起爭吵着什麼,周圍還有不少年輕研究員,有的手中拿着紙筆在寫寫畫畫,有的則是在抓耳撓腮,試圖跟上老教授們思維跨越。

    衆人專注程度很高,等到顧青進入房間,都沒有人發現。

    顧青倒是沒有想着要什麼存在感,他側耳傾聽着李由這羣人在爭吵着什麼。

    “植物光合作用是本能還是規則?能量信息的轉換模式應用到芯片邏輯之中,這很大膽!現有基礎根本無法實現!”

    “《用於高性能電子學的高密度半導體碳納米管平行陣列》是有道理的,燕北那邊在高密度高純半導體陣列碳納米管材料的基礎上,在沒有我們技術支援的時候就實現了性能超越同等柵長硅基cmos技術的晶體管和電路,奠定了我們在碳基電子元器件領域的領先優勢,也說明現在的基礎是足夠的。”

    “路徑依賴不是我們的風格!碳基芯片對光刻機要求是很高,對電阻的控制也比硅基芯片難,但是功耗低,邏輯思路建立更容易。”

    “不不不,我認爲芯片邏輯、設計架構和原材料選取、提純製造等等步驟應該慢一點,一步步開始,如果齊頭並進的話,很容易或者說不可避免會產生結構性問題。”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面對某些人的說辭,那兩眼就是一瞪,生氣道:“我們已經完成了石墨烯晶圓和全體系的大致理論解析,科研每一步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拖得起,帝國主義會讓我們拖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