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關於利潤之爭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294更新時間:24/06/28 15:13:24
    拋開法理,僅僅從組織的視角來看,國家與企業的區別其實並不大。

    國家最開始的萌芽是一個小集體,普通公司最初的萌芽狀態也是一個小集體。

    小則意味着抗風險能力小,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才成立的夏爲,起步資金僅僅只有兩萬元,雖然在那個年代兩萬元並不少,但對比如今的夏爲資產,可以說是蚍蜉與巨象的差別。

    而它們是如何壯大?

    無他,唯戰爭而已。

    這一步步壯大的過程就是一場場戰役的結果,也是一次次對人才和其他資源的掠奪。

    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往往創立之初的人員結構都非常簡單,朋友、親族、利益共同體,隨着企業不斷壯大,業務範圍、項目經營越來越廣,就要選賢與能。

    所以有了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等選拔人才的制度。

    而一個想發展的企業也是如此,它需要人才。

    挖角、高薪招聘、社招校招甚至是特殊招聘、特殊人才通道等等措施,都是爲了給企業增添人才。

    顧青對九州科技的未來期盼,自然是極高的。

    所以對人才資源的重視也是極高的。

    曾經九州科技是一個小廟,裝不了大神,但如今的九州科技早已今非昔比,特別是面對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所以張元豐所拿到名單資料也比的曾經更多,更厚。

    當然獎金的數額也變的更大了……

    而在九州科技在忙着招兵買馬大肆擴張的時候,手機市場各家廠商第一二三季度的財報也出來了。

    得益於界碑的加持,三個季度,夏爲的出貨量超越了平果,甚至大米都超越了平果,從這個角度看,實在是可喜可賀。

    但其中的利潤數據卻讓人瞠目結舌。

    蘋果拿到了手機市場利潤的70%,三星拿到了10%的利潤,國產品牌手機廠商們聯合起來卻只拿了百分之十七的利潤。

    出貨量第一的大國,卻連一半的利潤都沒拿到,實在是讓人……

    平果雖然是美利堅企業,但卻靠着大夏市場吃的滿嘴流油,更離譜的是在高額宣發費用的“打賞之下”。

    大夏國內的平果體驗店、平果官網每每都在新產品發佈時被擠爆。

    十二期免息、穩定的系統、優質的生態、“爲客戶服務”的態度、霸道的強壓供應鏈提供質量上佳部件。還有往年營銷出的B格,再加上今年有界碑加持。

    組合拳之下,讓蘋果雖然出貨量沒有打贏夏爲,但卻在利潤這一個真正賺錢的地方,打贏了所有人。

    當然國產手機廠商之所以利潤率打不贏蘋果,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除夏爲外,其他廠商的中高端手機爲了“質量”和其他對手比拼,所以幾乎都是用的高通芯片,用的都是基於安卓的生態,高端顯示屏都要高價買韓星的屏幕。

    利潤大頭都被外企賺去,留給大夏代工企業和供應商的僅僅是排骨湯裏的一點湯汁。

    偏偏除了夏爲之外,其他企業都無能爲力。

    它們離不開國外的供應商,也不能失去安卓生態。

    顧青一早就得到了這份資料,當然他在更早就知道這種情況的出現。

    而在這份資料在媒體和羣衆中傳閱開來,除了夏爲之外,大米等公司又被不少人噴了起來。

    組裝廠、營銷廠、高價低質……

    當然還有一些品牌的手機也被提出來鞭了屍,比如某想,因爲5G投票事件也被媒體拿了出來,只爲了說明大夏的內鬥嚴重,根本就不會爭取利潤。

    雖然這不是主要原因,但憤怒卻不會讓人冷靜下來思考。

    大米等廠商爲了應付輿論問題,只能十分肉痛的割下一片肉,餵給水軍和自媒體,讓他們不再亂咬人,順便控制下輿論風向。

    當然私底下,幾大廠商的高官們也是會議不斷。

    雖然他們有很多的確是組裝廠,依賴高通芯片、韓星屏幕等高端部件供應商。

    但誰不想賺得更多一點呢?

    哪怕曾經某些高管是韓星的高層、谷歌的高層、甚至是平果的高層。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世界通用。

    在商量來商量去,衆人都不約而同將目光看向了九州科技、夏芯科技等國產供應商。

    那個顧青好像在發佈會上說燧人公司的手機會用九州科技的屏幕吧?

    最近夏爲給上海微電子投資了一筆鉅款,是有新成果要出來了嗎?

    夏芯科技到底好久能把芯片做到類似7nm的製程?

    如果聯發科芯片的產量和性能可以上來,價格能夠比高通芯片低,那讓他們拋棄高通,或許不容易,但中高端混用高通與聯發科芯片,也不是不可以。

    不要認爲這些廠商真的和高通等外資企業真的是心連心。

    高通19年過去的上半年裏,以30%的市場佔有率奪得了手機芯片第一,但相比18年的數據,卻足足下滑了15%。

    聯發科在19年上半年,以25%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二,相較於18年提升了10%。

    此消彼長之下,自然就能看出手機廠商的特點了——唯利是圖。

    聯發科在19年發售的P系列和G系列芯片,主攻中端價位的拍照和遊戲手機,極大的豐富了4G市場,同時價位比同等的高通芯片低上不少,雖然有細微的性能差距,但在手機廠商們看來,這就是便宜好貨。

    賺錢嘛,不磕磣。

    只不過聯發科受限於芯片製程問題,中高端芯片產能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不過只要能解決光刻機, 那一切都好說。

    所以一衆精英高管們商量來商量去,爲了未來的市場份額,爲了更多的利潤,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等待。

    等燧人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出來,測試過九州科技的屏幕和系統之後,如果可以的話,“借鑑”下系統設計,買一點屏幕供應。

    聽說聯發科的5G芯片也有眉頭了,到時候用上聯發科的高端芯片,把自家魔改過後的系統裝上。

    嘿,咱也是純國產智能手機了。

    招牌產品打出來,主流手機再混用供應商部件就行了。

    至於當初的黑歷史?

    浪子回頭金不換好吧。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7章 關於利潤之爭)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