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那年那些事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字數:2227更新時間:24/06/28 15:13:24
    這是目前許多國產廠商的困境。

    產業升級也不是喊口號就能升級的,要配套措施、工藝精進、設備升級、行業薪資提升吸引優秀人才等等一堆問題。

    九州科技現在算得上是一方科技企業巨頭,但仍然無法帶動所有隊友起飛。

    而且科技產業的產品研發生產以及市場擴張實在是太耗錢了,必須要多找盈利項目。

    做硬件基礎行業就是如此,往往一個材料的研發就是上億砸水漂。

    軟件行業就不一樣了,輕資產只需要程序猿足夠就行。

    顧老闆離開了發佈會現場,身後跟着安和堂率領的安保小組。

    燧人公司的員工們看着顧總走進辦公室,眼光中甚至帶着崇拜。

    他們當初可不知道這麼多具體細節,什麼全國產自主的供應鏈、純國產系統,都從沒在會議上提過,只是有些人從平常工作接觸中有所猜測。

    但今天所有的猜測都被證實。

    你們想的沒錯,甚至低估了我們公司的所作所爲。

    所有人就這樣望着顧青,但他們都沒有人說話,像是在期待着什麼。

    顧青環顧四周,發現大家都是如此神態,不由得開口說道:“以前搞這麼嚴的保密措施是爲了保護公司產品的供應鏈還有國際商業輿論問題,今天召開這個發佈會也是爲了解答下大家的疑問,所以。”

    他停頓了下,繼續說道:“所以,燧人公司並非是一個縫合組裝公司,它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希望未來我們大家能夠攜手並肩走下去,。”

    話音落下。

    “蕪湖!”

    歡呼聲此起彼伏,雖然大家都剋制着不扔手裏的文件,但還是歡呼雀躍起來。

    擁抱鼓掌。

    他們賭對了。

    當初跟隨着兩位大佬進入這家公司,還遭受了不少原公司同事的議論。

    年輕人不怕丟掉工作,但最不想自己在做無用功,還要面對他人的議論紛紛。

    最近這段時間他們要接受這些外界的非議,工作內容又被嚴格限制了範圍,甚至上了不少保密課程,心裏壓力可想而知。

    但今天知道答案後,這一切都值得了。

    釋放壓力的喧囂,在一衆歡騰中,年輕的顧老闆有些遭受不住這種鬧騰。

    現在兼任燧人公司消費者業務CEO的於程東,在辦公室裏隔着厚厚的隔音板聽不到外面的吵鬧聲。

    但他能看到手機直播界面裏,那些還在直播的記者們是如何激動。

    國外的部分記者雖然各種偏向報道,但可以從這些人那略顯慌亂的眼神以及話語中看出,他們有些慌了。

    與其相對應的就是國內的記者們,那叫一個臉色紅潤。

    雖然對顧青所講的東西持保留態度,但言談之中重複更多的還是:“大家不要情緒太過激動,請等待燧人公司拿出實際的產品後,再發表看法。”

    不無理否定,也不盲目肯定,遵循事實而報道。

    但恰巧,這就是於程東最想看到的狀態。

    和媒體與消費者打了這麼多年交道的他,深知“吹捧”與“抹黑”在某些時候都是一個效果,極端的情緒,往往並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而他身後的某些夏爲高管看到這些人的反應,卻是眉頭微皺。

    “這般高調,我們夏爲的業務會不會,畢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能摸爬滾打到這位置上的人,基本都有長遠的目光。

    而且最近的風聲的確越發喧囂。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企業叫做阿爾斯通。

    法蘭西雖然成了“國際玩笑”但其國內的阿爾斯通是全球軌道交通、電力設備和電力傳輸基礎設施領域的真正領先王者企業,以創新環保的技術而聞名。

    在十年前,集團訂單總額便高達191億歐元,銷售額209億歐元,而且阿爾斯通參與了大夏50多年建設,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阿爾斯通便向大夏提供了首批電力機車和電傳動內燃機車。

    是大夏軌道交通、電力設備和電力傳輸基礎建設領域長期可靠的合作伙伴。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有錢有技術又懂培養市場良好發展”的公司,直接被另一個大流氓給肢解。

    兇手吃的滿嘴流油,然後在法蘭西的目睹下,將屍體扔了回去。

    而如今夏爲就是面臨的這個危險。

    顧青開門而進,感受到辦公室裏略顯沉悶的氣氛,腦袋一想也知道可能什麼情況。

    但他作爲一個“外人”卻不好言語。

    於程東倒是看到顧青進來,點了點頭說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顧總有想過加入我們夏爲嗎?我相信只要咱們攜手,一定能衝向更高的山峯。”

    據他所知,九州科技在海外的產業其實也並不怎麼好過,雖然靠仿生機械假肢拉攏了一批關係好的勢力,但也是只能勉強抵擋,處於能夠正常經營的地步。

    而和海外那些官方的大合作項目,比如智慧城市街道清潔系統、垃圾材料環保回收,基本都被有關部門給拒絕了。

    小國也有小國的弱勢之處,在某些勢力的強硬的態度面前,只能選擇配合一方。

    所以對九州科技提供的兼容性共工手機系統,夏爲公司內部都是出於觀望狀態。

    如果真的運行效果可以,或許鴻蒙也可以不用單打獨鬥。

    至於國內的廠商?

    他們早就做了最壞的打算,不指望那些全身心都用着外資產品的企業。

    而另一方面,國內的供應鏈廠商也無法接受外企訂單的離開。

    或許那些吃瓜羣衆不敢相信。

    外面是一副熱火喧天的熱鬧場景,而在燧人公司內部的高層辦公室內,卻是這般愁雲慘淡。

    實在是知道的太多,做的太多,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

    成年人的世界是複雜的利益算計,企業之間也是如此。

    夏爲也是被“友商”給背刺過的,對九州科技的態度這麼好,實在是九州科技在一衆企業中,還從來沒背刺過別人。

    所以對於與九州科技合作,在夏爲內部有些人是支持的,有些人則持保留意見,甚至有人反對,認爲哪怕夏爲不是站在臺前的,但也會惹惱海外那些勢力,這樣做實在太過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