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朕要逼袁熙做大漢忠臣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愛吃麻辣豬蹄字數:3964更新時間:24/06/28 15:02:47
    逢紀、郭圖、辛評三人被袁熙處斬後,頭顱示衆數日,才允許他們的家人收屍。

    辛評弟弟的辛毗,第一時間將兄長的屍體迎了回來。

    辛府上下帶白,一片縞素。

    接連下了幾日的雨,將掛着的白布打溼,有些無精打采地垂落下來,就像是一具具懸掛着的屍體。

    府內不時還有陣陣悲慼的哭聲傳出,更增添了幾分悲意。

    辛評的靈柩擺放在辛府大堂內。

    頭七未過,辛評的親眷們披麻戴孝跪在靈前,哭聲震天。

    此時,辛毗正在後堂接待兩位客人。

    一人是逢紀之子逢維,一人是郭圖之子郭楷。

    父親身死,兩人身上也都戴着孝,神色憔悴,顯然這幾天來都沒有怎麼休息好。

    “辛從事,不知您要說的是什麼事?是我父親去世前還有什麼交代嗎?”逢維看向辛毗,多日痛哭讓他的聲音很是沙啞。

    身爲家中長子,他現在本應該是在家中爲父親守靈。

    卻被辛毗以大事相商,而且與他父親有關,他不敢怠慢,於是匆匆趕來。

    一旁的郭楷,和他的情況也一般無二。

    辛毗幽幽的嘆了口氣,問道:“兩位賢侄,你們可想知道逢從事和郭祭酒真正的死因?”

    聽聞此言,逢維、郭楷都是一愣。

    逢維不太理解地問道:“辛從事這是何意,我父親不是因爲協助三公子袁尚挾持大將軍,才被二公子治罪誅殺嗎?”

    袁尚聯合辛評、郭圖、逢紀三人犯上作亂,對大將軍袁紹圖謀不軌,被二公子袁熙誅殺。

    這個消息這幾天早已在袁熙的引導下,傳遍整個鄴城了。

    “不過是藉口罷了。”辛毗冷笑一聲,無比憤慨的說道:“袁熙說你父親聯合三公子袁尚作亂也就罷了,但我兄長以及郭從事支持的嗣位繼承人乃大公子袁譚,怎會與袁尚聯合?”

    袁熙或許能騙過其他人,但騙不了辛毗。

    他瞭解自家兄長,根本不可能支持袁尚,更別提犯上作亂挾持袁紹了。

    除此以外,這段時日以來他發現整個袁府都在戒嚴。

    袁紹沒有露面,沮授、審配、田豐三人,也都呆在袁府內不出,甚至連家眷都被接了進去。

    個中蹊蹺,他怎會看不出來?

    因而哪怕審配等人都爲袁熙掩蓋,他也照樣不信!

    “那……那到底是怎麼回事?”郭楷面露震驚,忍不住悲慼地道:“我父親既沒有犯上,爲何會被誅殺?爲何會平白蒙受了這等冤屈!”

    說着說着便落下淚來。

    逢維也紅着眼睛道:“辛從事,此事決不能善罷甘休!請務必要告訴我們父親真正的死因。”

    父親身死本就令人悲傷。

    死了還要被安上一個作亂的污名,他們身爲人子如何能接受!

    辛毗沒有拐彎抹角,沉聲說道:“依我這些天的觀察和推測,真正作亂挾持大將軍之人,當是二公子袁熙!他殺我兄長,殺你們父親,殺三公子,目的就是爲了奪取嗣位!”

    “如今大將軍不曾露面,對外宣稱臥病在牀。我估計恐怕是被袁熙軟禁了起來,沮監軍等人家眷被接入大將軍府,顯然也受制於袁熙。”

    辛毗早已經通過種種蛛絲馬跡分析出了真相。

    袁尚不過是頂罪的,袁熙才是作亂的真兇。

    辛評以及逢紀、郭圖等人只是這場事變的無辜犧牲者,身上的污名都是假的!

    他們之所以伏誅,就是因爲擋住了袁熙的道路!

    “奸賊!”逢維聞言大怒,臉色鐵青道:“我這就去通知城防軍,讓城防軍領兵殺入大將軍府,誅殺此僚解救大將軍!”

    他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現在只想爲父報仇!

    說着竟然就要起身離去。

    “賢侄且慢。”辛毗趕緊攔住逢維,“城防軍也不能完全信任,袁熙能深夜領兵入城,說明城防軍裏一定有他的人。”

    “我們貿然向城防軍求助,到頭來復仇不成,反而會害了我們自身。”

    “況且以上猜測只是我的推斷,沒有任何證據,如何能讓城防軍信服?”

    郭楷悲憤無比地說道:“我父親是決計不會犯上作亂的!我明知真相而不去爲父伸冤報仇,又有何顏面活在世上!”

    “辛從事不要阻攔我,哪怕最後被袁熙奸賊所殺,我也要去嘗試,以安父親在天之靈!”

    對於父親的死他本來就抱有疑問,因爲實在是太突然了,現在聽辛毗到的推斷後,他立刻就意識到這才是真相!

    此刻恨不得立刻提刀殺向大將軍府。

    “賢侄何必白白送死!”辛毗語氣急速地說道:“我有更好的辦法能披露真相,而且風險極低!”

    逢維和郭楷聽到這裏,才冷靜下來。

    辛毗也是袁紹麾下的謀士,能爲大將軍出謀劃策,在智計這方面肯定要比他們強的多。

    他們雖然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通知城防軍,但如果有更好的辦法,那自然再好不過。

    “辛從事有何良策?”

    辛毗正色說道:“此計需伱們的配合。城防軍中雖然有袁熙的內應,但肯定也有不明真相、被其矇蔽的忠心之輩。”

    “我需要你們暗中在鄴城內散佈袁熙狼子野心的真相,儘量擴散鬧大,全城都知道真相。屆時城防軍必然也會有所耳聞,甚至駐紮在城外的顏良將軍都有可能知曉,如此一來,定然會會去大將軍府上求見大將軍本人,探明真相。”

    “即便城防軍不爲所動,我也能以此爲由,入宮上報天子,請求天子下令徹查。”

    一但辛毗的計劃進行,鬧得滿城風雨之後,那就大有可爲。

    一方面能壞掉袁熙的名聲,一方面找到理由請求天子下令徹查真相。

    屆時他打着天子的名號,袁熙還能阻止旁人面見袁紹?

    若阻止,那便是心中有鬼!

    “善!”

    逢維和郭楷滿口答應了下來。

    辛毗又交代了一些細節,等逢維和郭楷離去之後,他回到靈堂。

    看着擺放在靈堂的靈柩,眼神悲痛。

    “大哥,我定會爲你報仇,拿袁熙小兒的命來還你公道!”

    ……

    逢維和郭楷回去後,便各自發動家族的能量,按照辛毗的指使於暗中散播袁熙弒弟囚父的流言。

    消息在他們有意的推動下,很快就在鄴城內傳開了。

    不到五天,鄴城的百姓幾乎都或多或少聽到這個留言。

    “殺弟囚父?這可是畜生行徑!”

    “殘害手足這種事都做得出來,的確畜生。”

    “大將軍不也殺了自己的手足兄弟麼?”

    “那能一樣?大將軍是大義滅親!誅殺僞帝!”

    “二公子不也是誅滅奸賊嗎?”

    “這可說不準,誰知道真相是什麼?大將軍到現在也沒有露面,聽說是被氣病了。”

    “也可能真的被囚禁在府內了。”

    由於鄴城全面封鎖,百姓們出不了城,這種流言蜚語很快就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街頭巷尾的百姓開始對此事議論紛紛。

    ……

    皇宮,宣室。

    劉協聽郭嘉說完最近城內傳播的這些流言後,忍不住嘆道:

    “好計謀,好策略!如此一來,袁熙就等於被架在火上烤。一些忠義之輩,定然登門要求面見袁紹本人,查明真相。”

    “不過這個消息是誰傳出來的?審配和田豐他們嗎?”

    “這對袁紹有利,對袁熙不利,可同樣對朕也不利啊。”

    袁熙殺弟囚父,知道這事的人不多。

    之前外面的統一口徑都是袁尚聯合逢紀等人造反,結果短短幾天內就發生了兩極反轉,關於袁熙的種種負面消息喧囂直上。

    這背後明顯是有人在推動。

    郭嘉沉吟片刻,說道:“臣以爲並非審配等人散播的消息。沮授等人同樣被袁熙囚禁在袁府,平日出都出不來,根本沒機會往外散播消息。”

    “臣以爲可能是有人看穿了袁熙的謊言,但又不敢直接說,於是想藉助輿論的力量,給袁熙施壓。”

    “最終目的可能是讓城防軍出動,前往袁府解救袁紹。今早許子遠與我說城防軍內也開始討論這件事了,南門和北門的守將還來問過他的意見。”

    實際上那一晚的事變,城防軍內很多人都對此表示疑惑。

    但奈何袁熙打着除奸賊的名頭,又有審配和田豐幫忙遮蓋,再加上大將軍諭令,因而他們不得不從。

    如今有了新的說法出現,許多城防軍將士都開始懷疑袁熙那天說的袁尚叛亂一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了。

    “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劉協一雙劍眉緊皺,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如果繼續讓這個流言傳播下去,城防軍搞不好真的會產生譁變,衝入袁府解救袁紹。”

    “必須要想辦法阻止這些流言的傳播,袁紹絕對不能脫困。”

    郭嘉問道:“陛下有何良策?”

    劉協笑道:“奉孝莫非忘了?前段時日,文和問奉孝,假若袁熙事敗,當如何處理殘局。”

    “奉孝言袁熙事敗之後,各州郡將會傳出消息,袁紹挾持天子。袁熙忠孝兩難全,爲天下蒼生計,決定力挽天傾,奉天子密令清君側。”

    “如今袁熙事成,卻不敢弒父。他之所以不敢弒父,一是因爲狠不下心,二是因爲不想背上弒父的惡名;既如此,那朕就幫他洗去這個惡名,送他一個大大的美名,逼迫他不得不動手。”

    郭嘉瞬間明白了劉協的想法,“陛下想讓袁熙效仿袁紹斬袁術?”

    袁紹斬袁術,同樣是手足相殘。

    但沒人能夠詬病袁紹什麼。

    因爲袁紹佔據了大義。

    袁術是人人得而誅之的逆賊僞帝,袁紹斬了他非但不會有罵名,反而有大大的美名!

    這是大義滅親。

    倘若袁紹挾持天子,意欲謀反,袁熙殺他同樣不會有罵名,同樣能落個大義滅親的美名。

    “不錯。”劉協臉上露出了一絲玩味的笑容,“這次流言就是一個好機會,趁着袁熙的聲名快要被污,事實真假混淆不清,奉孝你也暗中對外散播一則流言。”

    “而內容就是袁紹挾持天子,袁熙得知此事,爲全忠孝,不得不將袁紹囚禁於府內。”

    “你說這個美名袁熙是要還是不要?”

    既然水都混了,那不如就把水攪得再混一點,同時送給袁熙一個機會,讓他有個名聲能夠反駁囚父一事。

    但至於袁熙接不接受……等到他囚父一事敗露,就容不得他選了。

    他唯一能走的路,就是對外宣稱袁紹是挾持天子的逆臣,他是爲了清君側,方纔做出囚父一事。

    否則就要背上弒弟囚父篡權的惡名!

    郭嘉緊接着說道:“如此袁熙所能仰仗和依靠之人,便只有陛下。屆時尋個時機,命他斬殺袁紹,他也不得拒絕。否則便是不忠不孝之人!”

    “袁紹一死,陛下便能透過袁熙這顆棋子,接掌袁紹的大好基業。”

    “臣出宮之後,就開始着手散播這個消息,同時暗中調查一下,看看散播袁熙殺弟囚父消息之人是誰。”

    劉協點點頭,道:“務必小心謹慎,不可被袁熙察覺。文和前往幽州,你若出事,朕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臣明白。”

    郭嘉心中微暖,向劉協深深一禮,轉身離開。

    23點前還有一更。

    (本章完)